•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进击的台湾

    进击的台湾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台湾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1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2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3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4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5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6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16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17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18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19进击的台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我这都是为你好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做了一个关于高考的噩梦,所以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我在给这部电影的短评里写道:如果我是那个老师的学生,我大概也会自杀的吧……有人在我广播下回复说:你懂个JB,没学过音乐的人都不会懂 。
    我确实不懂,学音乐就一定要惨成这样?历史上的音乐大师都是在如此残酷的练习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没有一点点喜悦?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只是“一定要成功、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这唯一的动力?

    我不幸成长在一个高考压力特别大的地方,从小到大我接触了太多弗莱彻这样的魔鬼导师。在我的中学时代,有骂女生是“贱逼”的老师,有骂谈恋爱的学生“恶心”“变态”的老师,有罚站一天不让吃饭的老师,有一边打学生一边叫喊“打死你我愿意坐牢”的老师……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的脑海里反复浮现出这些老师的暴怒的表情。他们和弗莱彻一样,在冷静的时候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我这都是为你好,我打你骂你我的工资又不会长一分钱,我是恨铁不成钢,是为了让你成才,为了让你考一个好大学呀!”而家长们总体上也是认同这种教育的,因为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打是疼,骂是爱”这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也许有人会讲,成为一个音乐大师怎么能够与考上一个好大学相提并论呢?但是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这两件事不过都代表着一些世俗的成就而已,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社会属性。

    影片里男主角问老师:“难道就没有一个度吗?不会有一些天才因为受不了如此严苛的教育而选择了放弃吗?”老师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如果他放弃了,说明他不是天才。”(大意)这是多么武断的判断,而那个轻飘飘的“放弃”又是多么残酷!“放弃”可能意味着终生的郁郁不得志,一辈子的心理阴影,甚至像影片里的Sean Casey一样选择自杀(他在成为大师之前自杀了,说明他不是真正的大师)。
    弗莱彻在讲到这个学生时哭了,但是并不是因为后悔自责而哭,而是觉得自己的心血白费了,一个有可能成为耀眼明星的乐手非常不争气地死掉了……有意思的是,弗莱彻说那个学生是出车祸死的,我觉得恰恰在这个细节上体现出了他身上还残存着一点正常的人性(而不是他的哭泣):他还是惧怕社会舆论的,他下意识里认为学生的死是与自己有关的。
    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年都有学生自杀,有一回有一个高三的学生跳楼自杀了,他的母亲看到他的尸体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活该!谁让他不听老师的话……当我听说这个消息时,我幼小的心灵确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难道成功就那么重要?比生命还重要?一个人或一小部分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对绝大多数的精神蹂躏之上?真的必须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反励志的,它要揭露的恰恰是传统励志背后的残酷真相。或许是这样——虽然我没有看出这一点——但是在我的友邻里给这部电影好评时几乎都是在说:特别燃,特别激情,特别励志。

    当然了,一个人追求成名并没有什么错,成名之路也必然是艰辛的,但是我相信艰辛的同时,也必然是伴随着温馨、愉悦和满足感的,不可能像这个电影里表现出来的那样:自始至终只有残酷、血腥和紧张。电影里鼓手之外的其他乐手在表演时也只能看到他们的恐惧和拘谨,没有一丝享受的神情。有些写作者也喜欢反复强调写作有多么苦,我一向是反感这种观点的。写作也好,音乐也好,绘画也好,它们都只是人类的爱好而已,它们并不天然比看足球、打扑克、踢毽子具有更崇高的地位。如果真的有那么苦,真的一点快乐都感受不到,何苦不换一个爱好呢?

    莫陶客在广播里说了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他说:“即使苦逼,即使痛苦,就算手里全是血,心里一定是有爱的。这个(片子)从头到尾就没有爱。”我后来回想了一下,这部电影有一个小地方还是表现出了一点爱,那就是男主角小时候打鼓时的录像画面,那里面他笑得很腼腆很开心,他一定是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录像的人(可能是他的父亲)的支持和鼓励才把自己的这个爱好一直坚持下去的,而不是从小就想着成为一名伟大的鼓手。
    影片的最后似乎预示着男主角最终抗住了所有的压力(他选择跟女朋友分手似乎也是对的,因为那个女孩很快就跟别人好上了,比起成为大师,这点损失算了什么呢?),最终走向了大师之路。他或许真的会成为大师,但是世间多了一个这样无爱的大师真的比没有强吗?我表示怀疑。

     2 ) 原来我们都错了,《爆裂鼓手》其实是一部犯罪悬疑片

    看完《爆裂鼓手》后,觉得确实是一部极好的电影!严师出高徒的故事!老师Fletcher为了激发andrew的潜能,不断的刺激andrew,最终andrew终于冲破了自己极限的边界,完成了超越!励志极了!过瘾极了!但是慢慢的却发现了一些细思极恐的事情!原来我们都被骗了,导演根本拍的就不是一部音乐励志片,这是一部心理学的悬疑犯罪片!摔!
    下面我来告诉你们事情的真相。(以下内容铺垫)
    Fletcher其实大学里辅修的音乐,主修的是心理学。相当好强的Fletcher已经在音乐圈取得相当成绩,所以他决定要在自己辅修的第二专业领域再次取得好的成绩!(关于Fletcher好强的这一点很明显,电影中处处都在证明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人类用小白鼠做过一系列的在反复刺激下大脑反应的实验。Fletcher不再满足于只使用小白鼠来做这个实验,他决定用人。他决定用人来做一个反复刺激下的大脑反应的试验。(Fletcher看起来真的像个暴虐怪博士阿!)在这时Fletcher看到了正在鼓房练鼓的Andrew。其实Andrew也不是第一个试验体(具体原因后面会说)。而选择Andrew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都记得Andrew在那次见面时的表现,紧张,偏执!Fletcher发现了Andrew心理的却陷(天才心理都是有缺陷的),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试验体,这个试验体能很好的反应试验成果。于是Fletcher开始了下一部打算,进行了这个非常缜密的心理学试验。
    从Fletcher去Andrew所在的乐队选拔人才开始说,Fletcher来到后,首先展现出了极度的权威,之后在听一个一个乐手的演奏时,又展现出了严厉,毒蛇等等。这是Fletcher故意做给Andrew看的。这正处于Andrew对Fletcher建立全面认知的过程。Fletcher在Andrew心中种下了一个符号,一个极为严厉惹不起的符号。下一步顺理成章的Fletcher挑走了Andrew。Fletcher说:明天6点来排练室,别迟到。(这点很重要)
    转天,Andrew睡过了一点点,急忙赶到排练室,发现没有人。而慢慢到了9点大家才姗姗来迟。因为Fletcher需要用一次Andrew的洗刷来建立自己在Andrew心中的恐怖形象,因为目前仍就出去Andrew对Fletcher的认知过程。并且6点这么早是为了让Andrew缺少睡眠,我们都知道人在睡眠少的时候,大脑处于混乱状态下,极为容易对外界刺激做出错误的反应,比如说过激的反应。之后排练开始了,仍旧是严厉的魔鬼形象。尤其就跑调问题大发雷霆,Andrew看在眼里其实已经对Fletcher恐惧到不行了。排练间隙,Fletcher突然一反常态的在排练时门口非常平和慈爱的跟Andrew聊起了家常。这点很好解释,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那么他会对刺激产生麻木的感觉,刺激的作用就不明显了。所以Fletcher需要降低Andrew的紧张感。之后谈到“查理帕克”的故事是希望Andrew在心理认同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Andrew不会在极端刺激下推出“试验”。试验当然不能少了小白鼠!
    之后一场重头戏来了!“赶了,还是拖了”因为这个问题,Fletcher对Andrew大声咆哮,甚至通过打Andrew耳光来打节奏。刚刚放松下来的Andrew大脑一下又紧张到峰值。甚至这次的刺激强于之前任何一次。Andrew这次甚至都哭了加上之后看Andrew在练鼓房疯狂的练鼓,说明Andrew的大脑此时的状态已经不同之前,紧张程度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此时还能和女友正常交往。接下来要Fletcher要开始第二步了。
    之后乐团一起出去演出,在演出前先强调谁把乱放谱子就灭了谁!注意此时并没有人乱丢谱子,Fletcher是找下面人要了谱子说的。明显Fletcher是说给Andrew听的。我考虑之后后来谱子丢失,剧情中没有表,其实也是Fletcher偷走了。这个有两个原因,第一要给Andrew一个成为正牌鼓手的机会。第二,再次对他进行刺激,这次再次升级,Andrew弄丢原来正牌鼓手的谱子,之后自己成功上位。乐团其他成员都会认为是Andrew干的,所以这次的刺激是来自外界环境。Fletcher给的是全方位的刺激。但是不管怎么样,Andrew成为正牌鼓手了。而后面Andrew跟自己父亲聊天说感觉Fletcher越来越喜欢他了,原因前面讲过,深谙心理学的Fletcher让Andrew心中的紧张曲线再次降下来。就在Andrew感觉自己发展一切顺利时,Fletcher给Andrew带来了新招来的鼓手,并夺走了他的正牌鼓手的位置。又是一次放松后刺激到峰值的手段,此时Andrew练鼓更加疯狂,并且已经无法和女友交往,大脑的被伤害程度进一步升级。同时Fletcher也开始了下一步。
    在这阶段,Fletcher先在一次排练时给大家讲了一个自己之前学生出车祸死的故事,而后来我们知道这个学生其实是自杀,那么为什么Fletcher要说出车祸呢。如果不想说自杀可以说其他各种死法,生病之类的,为什么一定是车祸呢。注意Fletcher深谙心理学,所以一定会催眠,在Fletcher声泪俱下的讲述下,其实Fletcher是要把开车这个概念传递给Andrew。这也导致了后来Andrew的车祸。这个之后再说。接下来,开始了三个鼓手轮流打那个一个节奏的段落,这里其实是把之前所有的刺激重叠。对打鼓本身的刺激(跟之前扇耳光一样),来自环境的刺激(打不对,其他成员也不能走),竞争者的刺激(三人轮流)。虽然最后Andrew成功做到了,但是其实只是因为Fletcher觉得刺激的程度达到了,这时大脑伤害程度又一次提升。并且镜头之前专门给了时钟,是在强调Andrew睡眠又一次不足。之后实验继续。
    转天去演出Andrew乘坐的大巴轮胎被扎,这里导演给了轮胎一个镜头,轮胎被扎的很彻底。其实这个事很不正常,怎么会好端端的被扎呢。所以只有一个解释,Fletcher提前放置了什么东西扎坏了论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Andrew由于开得快竟然开演前到了,Fletcher第一次计划被打乱,于是发现Andrew没带鼓棒后,不让别人借他,决定让他去拿。这次andrew发生车祸。其实实验到这里已经结束了,Fletcher已经可以通过一直记录的Andrew的反应做出研究分析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竟然还能到达现场。
    虽然这次受伤的Andrew没有成功完成演出,但是一直强势Fletcher仍旧不甘心,因为Andrew是因为生理上的伤而失败的,不是心理,所以他开始了最终一步。当然此时Andrew的心理受伤程度已经很深了。
    这次由于教学问题Fletcher被学校辞退。Fletcher只能慢慢寻找机会,于是开始频繁在andrew家附近的酒吧演出。顺便说一句,其实此时Andrew的心理已经出现明显问题,证据是之后Andrew父亲对Andrew对态度明显是对一个病人的态度。接着说下去,就是Fletcher终于等到了Andrew,迎来了最终的实验。这次的手段是对他尊严的彻底击垮,我们知道艺术家最看重的就是名誉。所以Fletcher让他参加一次规格很高的演出,但是却告诉他错误的曲目,让他无法按谱子打,出丑。没想到的是,Andrew的心理被彻底击垮,竟然将大脑的使用率提升了,于是有了最后一场那惊世骇俗的长solo!
    我推断一下之后的发展,看到这一切后,Fletcher记录下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人大脑有节奏有规律有计划的刺激可以激发人的大脑潜力。Fletcher在心里领域再次获得成功(虽然有人骂他是恶魔)。而可怜的Andrew只能在大脑达到超长使用后,迅速衰落。






















    以上纯属胡说八道!哈哈!

     3 ) 进入终极殿堂的献祭攻略

       
        “玉不琢不成器,不疯魔不成活”这是《爆裂鼓手》给人最为直观的第一感觉,前者带有显而易见的励志成分,而后者代表的是电影黑色的一部分,要是只是严师出高徒的音乐励志片,那该片肯定就无趣多了,幸亏电影中的师与徒都不是那种精神正常的手艺人,他们是精神偏执的野心家、为达目标死生度外的艺术疯子,而这对野心家身上黑暗、阴沉的入魔之态在恰当的电影技巧表现之下,做到了像电影中的爵士乐一样让人着迷。

        反社会人格也好,受虐狂也罢,师徒之间的关系在正常人眼里是扭曲的,但是在我眼里,弗莱彻和安德鲁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师生”,弗莱彻点化安德鲁之后,两个人对艺术追求潜在的心理高度已趋接近,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一厢情愿的把他们当成是对手,这对锋芒毕露的高手在导演的创作理念之中应该存在着一种认同,说是惺惺相惜那就过了,只能说是人以类聚吧,他们身上都有极为接近的极致艺术野心,和为达目标愿意粉身碎骨的偏执劲,所以在师德指控之时,安德鲁才会显得那么犹豫,但老套的电影或许会选择互相的原谅,然后用普世的温和降解电影的“毒性”,最终炖成一锅廉价的鸡汤,而《爆裂鼓手》鼓舞人心的选择了更剧烈的互虐,在发酵的剧毒中酝酿出了更美艳无暇的艺术升华。

        说弗莱彻是良师简直就是扯淡,他的在学校中偏执极端的教育方式容易让人把他理解为一心为琢玉的究极严师,电影中的他犹如《全金属外壳》中的变态教官,在追求极致艺术中堕入了黑暗的一派,用虐人、虐心的方式施教于人,中段之前可供讨论的或许还只是他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题,所以后半段弗莱彻离开学校以后与安德鲁的长谈让人习惯性的放下戒备,准备迎接一个主流认可的励志良师,而在电影开始流露出下坡趋势的时候,弗莱彻反戈一击,鼓舞人心的选择了复仇,这个本有扁平化危险的角色再次被黑色充斥立体了起来,他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严师,他还是一个阴暗的入魔者,一个偏执的天才艺术家,无关善恶,只和艺术有关。
      
        安德鲁在弗莱彻极端的点化之下也达到了入魔的状态,逼出了自己最大的潜能,而在这样的道路上,他也像弗莱彻一样朝混蛋的方向越走越远,在家庭饭桌上的表现且只是艺术新人的一种自命不凡而已,而到了后来为了练鼓和女友分手,他已经彻底入魔,而正是在这样极端的要求自身,安德鲁的艺术潜能方才得以彻底的激发,他身上和弗莱彻相似的艺术野心和不惜代价的劲头最终在弗莱彻点化下爆发,安德鲁献祭上了自己灵魂,让手下的鼓填饱了鼓手的血,换取了极致的艺术追求。影片开始之处,安德鲁与弗莱彻的关系还停留在师生不对等的层面,而点化之后逐渐入魔的安德鲁,对艺术的狂热程度已经不逊于弗莱彻,两人情绪上的拉锯也愈发激烈,到了最后竟然形成了共振,迸发出了巨大的音乐魔力。
       
         世上追求极致艺术的人有很多,可是只有那些经受住极端淬炼、自我牺牲的少数人才能最终进入终极的殿堂,这些人在一次一次试探性的突破中向艺术之神献祭上了自己的灵魂,这骇人的献祭程度不可以用励志来定义,这是苦行僧的献祭,是宿命。这样入魔式的突破之路一般人难以承受,甚至没有办法消化,弗莱彻的部分想法我是认同的,太多的温吞造就了太多的庸人,所以大多数平凡如你我的人,只能成为旁观的看客,感叹于其道之艰险,其牺牲之骇人。

         当然它终究只是电影,一个琢玉成器、入魔飞升的故事,它的一切“爆裂”和“燃烧”都是另辟蹊径的故事内容和恰当电影技巧共同发力的结果,爵士乐节奏复杂、变幻无穷,音色上本身便富有戏剧性,而电影的剪辑也伴随着这种变化与复杂紧扣节奏,起伏加速,和音乐本身已成一体,这种影像与音乐同步起伏的共鸣让电影略有MV气质,赏心悦目,此外电影大量特写将人的情绪内容放大,使得电影很大一部分需要靠人物表演来撑起,幸亏两位主角的表演都是奥斯卡级别的,几段精彩的斗法精彩到让人喘不过气来,剧情本身也像这特写一样刨除或者虚化了大量主枝外本应该出现的内容,直奔音乐而去,非常有效率,单对于所表现的主题而言,已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挑剔了。

         电影很多现场演出的段落刻意模糊掉了观众的存在,也很少给予表演大众的掌声,几乎看不到太多受大众认可的甜头,这点处理得独具匠心,对于这样两个高手狂热的境界而言,他们的艺术之路本来就不打算去迎合主流,所以这些来自主流大众的认可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而对于导演来说,这些俗世的主流认可或许会让人误解电影的基调,这本就不应该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4 ) 《爆裂鼓手》电影剧本

    《爆裂鼓手》电影剧本

    文/〔美国〕达米安·查泽尔

    译/艺馨

    黑幕

    鼓声响起。鼓槌击打着鼓皮,声音清晰,锐利。

    第二次击打声响起。接着是第三声,第四声。节奏逐渐加快。声声击打,最终汇聚到一处,听上去好似子弹出膛……

    格林厅,拿骚乐队排练室,晚上

    一间洞穴样的房间。墙壁是隔音的。房间中央是一台架子鼓。一名男子坐在架子鼓前,身上的白色T恤衫己被汗水浸透。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每一次击打。这个人就是安德鲁·内曼,年方19,身体单薄,一副弱不禁风的好学生模样。但他的双臂除外——这是一副经过多年训练而成的坚实臂膀。

    突然,一个男人走进练习室。击打声戛然而止,对话声响起——

    安德鲁:对不起……我……

    男人:没关系。你坐你的。

    那男人走上前来,脱去身上的外套。他身材高大,50多岁,上穿黑色T恤衫,下着黑色长裤,脚蹬黑色皮鞋。他就是弗莱彻。

    此时,屋内一片寂静。弗莱彻——语调轻柔,似耳语一般,但却能令人魂飞魄散的那种——

    弗莱彻:你叫什么?

    安德鲁:安德鲁·内曼,先生。

    弗莱彻:读几年级?

    安德鲁:大一,先生。

    弗莱彻:你知道我是谁吗?

    安德鲁:是……

    弗莱彻:你知道我是做什么的?

    安德鲁:是……

    弗莱彻:所以,你知道我正在寻找乐手。

    安德鲁:是……

    弗莱彻:那你为什么还要停止演奏?

    停顿片刻。安德鲁点点头,笑了。他明白弗莱彻的意思,于是,铆足了劲,重新打起架子鼓来。这回,他想好好表现一下,于是开始轮击,花式,急速击打。最后,他结束了表演。

    弗莱彻:我喊停了吗?

    安德鲁看着他。

    安德鲁:我以为……(他的脸猛然间红了)对不起,我误以为……

    弗莱彻:我问你,你为什么不继续打鼓。可你的回答就像一只发条猴子。

    安德鲁:对不起……我……我停下来是因为……

    弗莱彻:让我看看你的基本功。

    安德鲁点点头,开始一段又一段的基本功练习:双击、轮击、复合跳、纳塔默库(注1)、单叠音,重复装饰音。

    弗莱彻:嗯。双倍速摇摆。

    弗莱彻击掌为他打拍子。他的双手越拍越快。安德鲁按照他的节奏打鼓。

    弗莱彻:不行。加速。再加速。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

    安德鲁试图将击打速度提高一倍。但是他做不到。弗莱彻停了下来,不再用手打拍子。四周一片死寂。

    安德鲁一直在打鼓。他闭着眼睛,然后,听到关门的声音。他停下来,睁开双眼,四处张望。弗莱彻已经离开了房间。

    过了一会儿,房门再次打开。还是弗莱彻。安德鲁睁大双眼。也许还有机会?

    弗莱彻:抱歉。忘了拿我的外套。

    弗莱彻拿起外套,离开房间,关上房门。安德鲁凝视着前方。房间里只有他和架子鼓。真令人丧气。

    一切都完了。

    镜头随着安德鲁起身而缓缓升起,广角拍摄整个琴房。字幕出现——

    谢弗音乐学院

    秋季学期

    纽约街头上,谢弗音乐学院,晚上

    安德鲁走出大门,迅速离开。他那硕大的背包上满是贴纸、纪念章以及各种铭牌:克鲁帕、罗奇、巴迪·里奇……

    纽约市中心的建筑像巨人一样耸立在四周——漫无边际,令人生畏。

    电影院,大堂,晚上

    一家安静的两幕影院。安德鲁正在购买优惠电影票。售票员是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她其实长得很漂亮,自己却不以为然。更重要的是,她似乎对自己的相貌一点儿都不关心。她的名字叫妮可。

    妮可:瑞典鱼柳?

    安德鲁:不,这次不要,谢谢……

    安德鲁和妮可交换了一个微笑。安德鲁接过自己的食品——爆米花、葡萄干,两杯汽水——离开柜台。之后,他偷偷瞟了一眼妮可。她正盯着前方,有那么一瞬间显得特别的孤单。

    安德鲁看在眼里。看得出来,安德鲁喜欢这个女孩。但是,他太紧张了,不敢做任何事情。过了一会儿,他走进放映厅。

    电影院放映厅,片刻后

    安德鲁看到前排座位上有一位53岁的男子。这是他的父亲——吉姆。吉姆举止温和,说话轻声细语,举手投足都很有涵养。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曾经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两人相视一笑。安德鲁将葡萄干和汽水递给父亲。这是以往的惯例。此时,电影还没开始。两人轮流吃着食物——

    吉姆:最近过得还不错?

    安德鲁;当然……

    停顿了一下。

    安德鲁:今天,他让我打鼓来着。

    吉姆:然后呢?

    安德鲁耸了耸肩,意思很明确。

    吉姆:你还有很多其他选择。

    安德鲁:什么意思?

    吉姆:想开点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在23岁出版一本书。然后,变成在30岁。再然后,变成在40岁。

    安德鲁:是吗……你没沮丧过吗?

    吉姆耸了耸肩,低垂着目光。说话的时候,他似乎喜欢一直向下看。此时,放映厅里的灯灭了,开始播放预告片。

    安德鲁:我的意思是,它一定对你有些影响吧。

    吉姆(又耸了耸肩):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生活啊。(停顿一下)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关心呢,比如,朋友,爱情……

    安德鲁接受了这个说法,尤其是最后一部分。

    吉姆: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看开了。

    安德鲁:我可看不开。

    吉姆笑了。过了片刻,一个观众走到他们所在的这排,朝二人里侧的座位挤了过去。那人正好撞到吉姆的身上,碰到他手里的爆米花。

    吉姆:抱歉。

    那名观众并没有反应。安德鲁则思考着什么。

    宿舍大楼里,大堂,数个小时后

    锈迹斑斑的电梯门吱吱呀呀地打开。安德鲁从里面走了出来,沿着肮脏的绿色走廊前行。

    灯光昏暗,刺耳的音乐从一扇门的后面传出来。那是派对音乐。

    门厅走道的尽头——音乐的源头——站着几个参加派队的人。房门开着。一名年轻男子将一叠现金递给另外一名年轻男子,然后换回一袋封装的药丸。后者看着安德鲁。

    安德鲁向左边的楼道转了过去——走回他自己的房间。他匆忙打开房门,侧身闪入屋内。

    宿舍里,安德鲁的房间,晚上

    这是一个单间,鼓槌和鼓垫散落在四处。书架上放着巴赫和雷恩的传记。墙上贴着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查理·帕克的海报。电视机开着,播放的正是某部音乐纪录片。安德鲁躺在床上,看着电视——里面传来老旧录音的声音,那是打鼓声。电视画面里播放的是一名少年坐在架子鼓前的一系列旧照。

    解说(旁白):年仅十岁,这名神童就在美国家喻户晓了。十几岁时,巴迪·里奇已然成为了一位传奇人物。

    接受电视采访的第一个人:像任何一位真正的伟大的乐手一样,他的血液里天生流淌着音乐。他对音乐的理解,全凭直觉和本能,这是你我根本无法企及的。

    接受电视采访的第二个人:你去看看以前的录像吧。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双臂……

    安德鲁深深地思考着这一切——尤其是下面这些话——

    接受电视采访的第二个人(继续):那不是教出来的。那是一种天赋。(停顿一下)它与生俱来,苦求不得。

    安德鲁关掉电视。再次,我们听到从屋外传来的派对声,由于墙壁的阻隔,声音有些低沉。他向后仰去,关上屋里的灯。

    淡出

    格林厅内,拿骚乐队的练习室,白天

    之前我们看到安德鲁晚上练鼓的房间——现在房间里满是“音乐家”。男性居多,大多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这就是拿骚乐队,谢弗音乐学院一个较低层次的爵士乐团体。不过,作为谢弗学院的学生,乐手们仍然是一流的。这里有少数来自三年级的学生,包括一名红发鼓手,身材好似后卫球员一样的——赖恩·康诺利。

    安德鲁放眼望去,看到赖恩和一名女孩站在门口。赖恩的女友光彩照人,她身材高挑,留着长卷发。赖恩将一只手顺着她的肩头滑下。安德鲁看着他们……

    女孩向赖恩挥手告别,赖恩转身朝乐手们走来,他浑身洋溢着一种男子汉的自信。

    号手:嘿,赖恩!怎么样了?

    赖恩:最终还是和女友和解了。

    号手:内曼一打鼓,我们就走背字。

    赖恩示意他住嘴。虽然安德鲁正戴着耳机,但是他一直在听他们的对话。停顿了一下。赖恩朝安德鲁走过来,然后在鼓凳上坐下。

    赖恩:周末过得不错吧,兄弟?

    安德鲁:是啊。很不错。

    赖恩:别理会格雷格。他就是个混球。

    安德鲁点点头。他很羡慕赖恩。此时的安德鲁看上去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矮小。

    赖恩:你一直在练习吗?

    安德鲁:是。一直在练。

    赖恩:好学生。

    此时,拿骚乐队的指挥出现了。他是罗恩·克莱默。

    克莱默先生:早上好,伙计们。现在,我们从《比利酒馆》练起,第八小节。

    克莱默先生拍了拍手——乐队开始演奏拿骚乐队排练曲的第一部分。乐曲是中速的。赖恩充满自信,一切尽在掌握。安德鲁一边帮他翻乐谱,一边看着他。

    克莱默先生:不错,赖恩。嘿,小号。

    小号手二号:是,是,非常抱歉。

    克莱默先生:管乐单独再来一次。

    从赖恩的左边,传来一声低沉的耳语——

    小号手:赖恩……

    赖恩转过身。透过大门的磨砂玻璃,可以看到一个人影。那人是弗莱彻。安德鲁也转头看过去,他的神经立即紧张起来。

    弗莱彻在门外徘徊着。过了一会儿,他走开了。赖恩转身向着小号手。

    赖恩:不会是今天吧。

    格林厅里,拿骚乐队练习室,片刻后

    排练已经结束。乐手们鱼贯而出——只剩下安德鲁留在后面。

    克莱默先生:你是跟赖恩学的?

    安德鲁:是……他一直对我很好。

    克莱默先生:上周,对你来说,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安德鲁心里默问自己,他这是一个疑问句吗?

    安德鲁:是……(犹豫地)我想知道……您觉得我有进步吗?

    克莱默先生:进步?

    安德鲁:我只是,我练得很刻苦……而且……

    克莱默先生:安德鲁,你的态度很好。你总是准时到达。

    安德鲁点点头,继续等待着。

    克莱默先生:还有问题吗?

    安德鲁:您觉得……我知道弗莱彻正在寻找乐手……为他的录音室乐队……

    克莱默先生:是啊,安德鲁……林肯中心正盯着弗莱彻手里的顶级乐手们。如果赖恩没有受伤,他去年就能加入录音室乐队了。他天生就是个做乐手的料。

    安德鲁想着,点点头。

    安德鲁:好吧。

    克莱默先生(尴尬地):嗯……坦白地说,我们这里90%的乐手将永远无法进入林肯中心或类似的团体。问题是,到底哪些人能够跻身那10%呢?

    停顿片刻。

    克莱默先生:所以得实际一点儿。你也许可以参加一个摇滚乐队。

    安德鲁明白了,这话的含义非常明确。

    他转过身去——瞥见墙上的一幅海报:一个独奏的鼓手。他手中的鼓槌被抛起,停在半空中。那动作帅气而自信。这与此时的安德鲁简直是天壤之别。

    安德鲁:我有一个问题……(克莱默看着他)您知道申请转学需要什么手续吗?

    格林厅里,地下室走廊

    安德鲁沿着走廊前行。他手里拿着一张纸。那是一份转学申请书。

    他注意到两名美貌的女学生从自己身边走过。

    学生甲:至少你没让自己难堪,不像那个谁来着,那人叫什么来着?

    学生乙:要像他那样,可真够惨的。

    安德鲁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听着音乐。他关掉音乐,边走边看。

    格林厅里,录音室乐队,琴房

    透过玻璃窗格,安德鲁可以看到整个乐队。乐手们看上去都要年长于拿骚乐队的人。每个人也更加专心致志。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黏在弗莱彻的身上。

    弗莱彻微微挥动了一下右手臂,动作幅度微小得难以察觉。乐队随之开始演奏:节奏飞快,看得人眼花缭乱。安德鲁充满敬畏地看着他们。乐队正在演奏的是录音室乐队的排练乐曲。乐音饱满、节奏精准、完全合乎指挥的要求。拿骚乐队的演奏根本无法和人家相提并论。

    忽然,弗莱彻转过身。他看到了安德鲁。安德鲁急忙挪开自己的视线——真是糟糕——他匆匆离去。

    安德鲁的练习室,几小时后

    安德鲁发疯般地练习打鼓。他试着练习双倍速摇摆节奏。他左边的数字节拍器闪烁着,上面的节拍设置是:380。安德鲁停下来,将节拍器设置为390。他继续打鼓,试着跟上节拍器的节奏。随后,他将节拍器设置为400。这时,他的击打完全跟不上提示。他不懈地努力,尽力击打,浑身被汗水浸透,双手磨起了水泡。然后——

    铛的一声。他停了下来,筋疲力尽。他看着自己的双手,汗水浸透了水泡,疼得他直发抖。

    放置在一边的节拍器仍然不停地响着。他关上节拍器。

    安德鲁抬起头,看着墙上的海报——那是一张巴迪·里奇坐在架子鼓前独奏的照片。

    安德鲁凝视着海报,然后低下头——他面前的那张纸是我们之前看到过的。纸上的标题是:转学申请。

    安德鲁的练习室,片刻后

    一张唱片滑入播放器内。上面的标题是:“巴迪·里奇:大鸟”。安德鲁直接快进到第三首曲子。顷刻间,鼓声大作。这是一首双倍速摇摆乐曲。不同的是,这首乐曲的速度非常快,近乎疯狂,超过了安德鲁想要达到的最快速度。

    安德鲁一边听着,一边看着他的鼓,陷入了沉思,然后下定决心,关掉播放器。

    电影院里,大堂,下午

    与之前相同的电影院。安德鲁走了进来。现在,他只有一个目标。

    安德鲁走到妮可所在的柜台前,深吸了一□气——

    安德鲁:嗨……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我总是在这里看到你,所以……我只是想知道(他停下来,再次理清了一下思路)——我想知道你是否愿意和我出去吃点儿什么。

    他停了下来。妮可只是看着他。安德鲁不敢相信自己刚才的所言所语。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怪物,瞬间后悔所说过的话。

    妮可:请你离我远点儿。

    安德鲁:我很抱歉,我……我不是……

    妮可:我在开玩笑呢。

    她笑了。停顿了一下。安德鲁挤出一声尴尬的笑声。

    妮可:那位总和你在一起的先生,是你父亲?

    安德鲁(惊慌失措,试图保持镇静):走路的时候总是一耸一耸的那个?就是他。

    妮可(笑着):你叫安德鲁,对不对?我叫妮可。

    安德鲁:很高兴认识你,妮可……

    妮可:我周一七点下班。

    安德鲁:周一。好的。很好。下周一我会来这里的。

    过了一会儿,一阵尴尬的沉默后——安德鲁转过身去——此时,他头晕眼花,才意识到刚刚发生了什么。片刻后,他的精神一下振奋起来——旋即迅速离开。

    格林厅,院长办公室外的走廊,白天

    次日清晨,安德鲁依旧精神高亢,坐在院长办公室外的长凳上,手里捏着一份填写完毕的转学申请书。

    院长助理:安德鲁·内曼?(安德鲁转过身来)弗莱彻博士可以见你了。

    安德鲁:好……

    安德鲁依然心不在焉。他不太肯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时的他并不特别在意眼前发生的一切。他只是机械地听从吩咐。

    格林厅里,弗莱彻的办公室,白天

    画面为黑。可以听到敲门的声音。

    弗莱彻(画外音):进来。

    门打开——画面中的黑色褪去——我们可以看到,坐在锃亮的红木书桌后的人,正是弗莱彻。他看起来仪表堂堂,衣冠楚楚——和往常一样。

    弗莱彻:嘿,安德鲁!我想,是苏菲让你进来的吧?

    安德鲁吃了一惊。弗莱彻居然还能记得他的名字?

    安德鲁:是……我……我……

    弗莱彻:进来,进来,随手关上门。

    安德鲁关上屋门。这时,弗莱彻也站起身,走过来迎接安德鲁。

    弗莱彻:我喜欢跟想要转学的学生聊天,无论是转入还是转出。我听说你想要转校,对吗?

    安德鲁似乎被弗莱彻亲切而温暖的语调惊呆了。

    安德鲁:是的。我想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去。

    弗莱彻:太棒了。哥伦比亚可是一所了不起的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安德鲁:我决定……(他不知道应该怎么措辞才好)我想尝试一些其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打鼓,您能理解吗?

    停顿了一下。弗莱彻看着安德鲁。他是难过还是沮丧?

    弗莱彻:很棒。(他向自己的桌子走去)有很多学生像蚂蟥一样放弃了自己拼死咬着的“追求”。(坐到他的办公桌上)他们从十几岁的时候就有自己的追求了。为什么?你坐下吧。

    安德鲁(走向沙发):嗯……是……我的意思是,我……(他经过一个咖啡桌,桌上放着一尊“第一名”的奖杯)十几岁之前就开始打鼓了,但是……

    弗莱彻:你几岁开始的?12岁吗?

    安德鲁:6岁。

    弗莱彻:很好。小孩儿在6岁的时候就可以学游泳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能成为迈克尔·菲尔普斯。那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不可能所有的业余爱好都成为终生职业。我说得对吗?

    安德鲁:非常对。我的意思是……曾经,我确实想过要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但是……

    弗莱彻:孩子就是想得到所有的东西。我愿意当一名保姆。感谢上帝,请相信我,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然后再听听我的建议。

    安德鲁:是,我可以说,您是对的,不过……

    弗莱彻: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不同的观点是好事儿。所以,只要他们不是别有用心,我愿意听听我所信任的人的意见。

    安德鲁点点头,“别有用心”这几个字一直在他脑海中回响着。

    弗莱彻从办公桌上跳下来,朝沙发走去。

    弗莱彻:那么,你究竟为什么选择哥伦比亚大学呢?

    安德鲁:哦……嗯……我真的不知道。我没有特意思考过这件事情。

    弗莱彻:啊。那么没关系。你还年轻。大多数人需要数年才能最终确定他们自己的使命。比如我父亲——和你现在一样大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他尝试了很多职业,做过一段时间这个,又做过一段时间那个。花了好几年才最终意识到,他的梦想是从事保险业,在办公格子区里,有定时的小憩,公司供应咖啡饮品,四处都是干净整洁的墙壁,这一切能让他对工作充满激情。

    他酝酿了一下情绪,然后——

    弗莱彻:我敢肯定你也一样。

    他挺起上身。片刻的沉默。

    弗莱彻:我想就这样吧。那么,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吗?

    他注意到安德鲁正盯着墙上的一幅照片看。

    弗莱彻:这是肖恩·凯西。三年前毕业的。现在,他是林肯中心第一小号手(他说话的同时走向屋门处)。

    他将安德鲁从屋里送出来。

    安德鲁(试图将自己的思绪拉回来):您……还在为录音室乐队寻找乐手吗?

    弗莱彻(转身面对安德鲁):是的,还要找几个人。但是,这毕竟不容易。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坚持不了多久。1967年,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宣布,人才完全取决于训练。他说,可以让他的孩子们——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成为世界顶级人才。他本人是一个糟糕的国际象棋手,所以他挑选国际象棋作为目标,认为这样比较客观。然后,他四处寻找同意参与他实验的女性,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两人随后有了孩子,她们分别是:苏珊,索菲亚和朱迪特。他让自己的孩子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下棋。她们不是那种悠闲地坐在那儿闻闻玫瑰花儿的小宝贝。这些孩子需要在历史上留下真实的成绩。在1984年,谁是世界顶级象棋女选手呢?是苏珊。谁在1989年八连胜,直取“奇迹罗马”?是索非亚。谁又是迄今公认的最伟大的女棋手?是朱迪特。

    弗莱彻吸了一口气,微笑着。镜头在安德鲁身上逗留了几秒钟。他站在原地,思量着这番话。之后,安德鲁的眼神迅速移到弗莱彻的背后——那些挂在墙上的照片——录音室室乐队与温顿·马萨利斯、弗莱彻在JVC爵士音乐节上、一个又一个爵士乐大师……

    弗莱彻:这就是我为什么敢肯定,你无论到哥伦比亚去深造何种专业,都一定能够有所成就。(他的一支手臂环抱着安德鲁,护送他朝门外走去)很高兴和你聊天,安德鲁,现在……

    安德鲁:我……我不能完全肯定,我现在想转学……

    弗莱彻:那可有问题了。我相信你做这个决定是有原因的。

    安德鲁:我……还需要点儿时间,让我好好想想……

    弗莱彻:没那个必要。人本能上的第一反应,就是最好的选择。

    安德鲁:我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转学……

    弗莱彻:我不知道你的第一反应是否正确。既然这样,你干嘛不再多想想。(两人已经走到门口,房门即将关闭)下周一,拿骚乐队,准备好双倍速摇摆节奏。

    他关上门。镜头还逗留在安德鲁身上。激情已经被点燃。

    林肯厅,拿骚乐队琴房,晚上

    安德鲁摆弄着拿骚乐队的架子鼓。但是节奏总是打得不对。他练习的是拿骚乐队排练曲之二。

    克莱默先生:好了,好了……到时间了。请诸位核心乐手各就各位。

    乐手们开始交换座位。赖恩接替安德鲁。

    赖恩:伙计——你刚才练的是什么?

    就在此时,大门被推开——弗莱彻走了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屋里一片寂静,只有弗莱彻的脚步声。安德鲁等待着,心怦怦直跳。

    弗莱彻走到乐队面前——克莱默一言不发,温顺地退到一旁。弗莱彻将乐谱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低头看着乐谱,手指在乐谱上寻找着想要指挥的部分……安德鲁和其他乐手一样,一动不动,盯着弗莱彻的一举一动。

    弗莱彻抬起眼帘,扫视了一遍乐队成员。然后,举起一只手——

    弗莱彻:准备。

    所有乐手好像听到军官的命令一般,齐刷刷地行动起来。没人愿意错过一个节拍。

    弗莱彻:小号。从第36到第38小节开始。一、二、走——

    右边的小号手开始演奏。只演奏了五个音符,弗莱彻的手轻轻抖了一下,打断了他的演奏。

    弗莱彻:下一个。一、二、走——(第二名小号手没能按照他的指挥及时演奏)下一个。一、二、走——

    什么回应都没有。弗莱彻抬起头,发现已经没有小号手了。他看着克莱默——“这不会是真的吧?”

    弗莱彻:长号,第21到23小节。四、走——(长号手慌乱地翻着乐谱,赶紧找到相应的页面)萨克斯,第48到50小节。一、走。(高音萨克斯只演奏了一个小节)下一个——

    在萨克斯手还没来得及计算清楚节拍的时候,弗莱彻就注意到了他的指法——对弗莱彻而言,已经了解得足够了。

    弗莱彻:鼓手。

    画面中,我们可以瞥见萨克斯手,他甚至都没反应过来,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马上,画面转到鼓手,赖恩准备就绪。

    弗莱彻:双倍速摇摆节奏。

    赖恩呼了一口气。弗莱彻击掌为他打拍子。赖恩开始打鼓。

    弗莱彻:谢谢。到你了,后面的。

    安德鲁手心出汗,接替赖恩的位置。他的眼睛盯着弗莱彻的手。深深呼了一口气。弗莱彻开始拍手打起节奏。安德鲁也尽量按照拍子击鼓,尽量赶上他给出的节奏。

    弗莱彻:谢谢。贝斯。《唐娜·李》第五小节。

    贝司手演奏时,镜头仍然停留在安德鲁身上。安德鲁从鼓手的座位上站起,退到他平时坐的椅子上。

    弗莱彻(对着贝斯手):谢谢。

    画面切到弗莱彻。他再次环视乐队。我们能看到所有乐手的面孔——一张张惊恐却又充满期待的面庞。之后——

    弗莱彻:鼓手。跟我来。

    赖恩的心脏开始加速。他兴奋的样子溢于言表。

    弗莱彻:我说的是另一名鼓手。

    赖恩僵住了。安德鲁在原地也愣了一下。然后,他睁大眼睛——这是真的吗?他站起来,向门口走去。在门口,弗莱彻递给他一个橘红色的纸质文件夹。

    弗莱彻:把这个给行政人员,让他们重新安排。我们每天早上6点到下午1点,房间号是B16。

    弗莱彻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了排练室。

    安德鲁觉得有些头晕,他轻飘飘地走回排练场。克莱默看了看他。安德鲁则回敬其一个挑衅的微笑。

    克莱默先生:好吧,让我们……让我们从头开始……

    他击掌示意大家。乐队开始第二次排练(赖恩击鼓)。安德鲁假装没注意赖恩盯着自己的目光。他坐下来,让这一切随它去吧。

    尽管变化非常缓慢,安德鲁的脸上还是渐渐地泛起了笑容……

    比萨饼店里,晚上

    妮可:这个地方不错。

    这是一家廉价的比萨饼店。妮可坐着。在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两块吃剩下的意大利香肠比萨饼。店里播放着一首古老的爵士乐曲。

    妮可对面坐着的是安德鲁——他的脸上仍然洋溢着先前我们看到的那份笑意。他的双眸明亮清澈。

    安德鲁:是啊,我经常来这里。

    停顿了一下。然后——现实起来——这里其实不怎么样,我是不是搞砸了?

    安德鲁:这里的音乐不错,所以我……不仅仅是食物……(他指了指播放机)这是杰克·赫尔的《当我醒来时》,是1938年7月17日的录音。当时打鼓的是鲍勃·埃利斯。

    妮可:你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吗?

    安德鲁:不是……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他们有……十首歌曲循环播放。他们总是播放同样的乐曲。

    妮可:你知道这十首歌曲的每一首吗?

    安德鲁:是。

    妮可笑了。忽然之间,安德鲁感到坐立不安,非常紧张。

    妮可:你知道,每次我在电影院看到你的时候,你的眼睛总是盯着地板看。

    安德鲁:真的吗?

    妮可:你好像很喜欢看地毯似的。

    安德鲁:我爸爸说我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的时候有障碍。

    妮可:我父母也喜欢批评我。我青春期的时候,我妈妈对我说,我的下巴长得太大了,所以男人都不喜欢我。“因为你爸爸就长着这么一个受诅咒的大下巴。”

    安德鲁:不会吧?

    妮可:是的。是这样的。你看——(她侧过脸去,指着自己的下巴)来见见让·雷诺。

    安德鲁大笑起来。此时,对于他来说,妮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看。

    妮可:我妈妈一直问我,有没有男朋友。然后,她就说,我没有男朋友就是因为这个下巴。

    安德鲁:听起来,她可真够疯狂的。

    妮可:她在我这么大的时候,想做一名演员来着。

    安德鲁:那你呢?你现在想做什么?

    妮可:你是说,除了卖爆米花给你以外?

    安德鲁:你这辈子想从事什么工作呢?

    妮可(思考了一下,对于这么直接的问题感到不知如何作答):我报名上了福特汉姆大学……我也不知道……

    安德鲁:你学什么专业的?

    妮可:我还没有选专业。

    安德鲁:那么你来这里想学什么呢?

    妮可:我就是来这里,接受点儿大众教育。

    安德鲁:好吧。既然你选择了福特汉姆,一定有你的原因。为什么会选择福特汉姆呢?

    妮可:我申请了一堆学校,福特汉姆接受了我的申请。你为什么要选谢弗音乐学院呢?

    安德鲁:因为这里是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

    停顿了一下。妮可耸了耸肩膀。

    妮可:好吧,福特汉姆只是福特汉姆而巳。

    停顿了一下。

    妮可:说实话,我不喜欢那里……

    安德鲁:怎么不喜欢?

    妮可:我的意思是……那里的人……我想他们都不喜欢我。我来自亚利桑那州……我不知道,我想他们能看出来我是从哪里来的。

    安德鲁认真地想了一下——

    安德鲁:我也不喜欢谢弗音乐学院的人。不过,我觉得这可能需要时间。世事无常,你说呢。

    妮可:是呀。(之后,她对他更加敞开心扉。此时,她的声音显得愈加脆弱)你知道,我很想家的。我最讨厌大学里的人,都装模作样,假装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家。也许,真的只有我一个人想,不过……我不这样认为。

    片刻的沉默。妮可看着安德鲁。他也看着她。

    安德鲁:对于你的这种想法,我感同身受。(之后,他笑了)你看,我不还是和我爸爸一起看电影吗。

    妮可点点头,也笑了起来。安德鲁话说得很俏皮,但是,她能够感觉到,他是真诚的。说话之间,他的腿向她靠了过来。

    她赶忙收回自己的腿。她的膝盖无意间碰到安德鲁。两人都注意到这一点,相互望着对方。

    妮可:……我喜欢这首歌。

    安德鲁:是呀——这一段的确很棒——就这里——

    妮可轻轻地笑着,望着安德鲁。他也回望着她。两人的膝盖都放在原处,相互间微微地接触在一起。

    就在这一刻,歌曲结束了——

    宿舍里,安德鲁的房间,黎明前

    安德鲁躺在床上,快睡着了。他的身体完全放松,毫无压力。他陷入了一个沉沉的梦。他的手臂碰到了床头柜——这把他吵醒了。他睁开双眼,看了看闹钟。上面显示是5:17。

    安德鲁:糟了——

    宿舍里,走廊,片刻后

    安德鲁冲出他的房间,沿着走廊飞速跑了下去。

    宿舍外,纽约大街上,过了一会儿

    安德鲁跳过绿植,奔跑着。外面的街道还是漆黑一片。城市显得寒冷阴森。

    格林厅里,阶梯上

    安德鲁冲进楼里,跑到楼梯处——他脚底一滑,整个人从楼梯上摔了下去,手刚好拍到瓷砖上。他疼得叫了一声,站起身,继续赶路。

    格林厅里,地下室走廊

    安德鲁达到B16房间。他推开屋门。

    格林厅里,录音室乐队琴房

    他发现房间里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安德鲁拿起手机,再次检查了一下时间,是5:33。他是不是错过了?

    格林厅里,地下室走廊

    安德鲁退出来,回到走廊上。他看到门上贴着一张签到表。他看了看。签到表上写着:“录音室乐队”。他赶忙翻到最后一页。那里写着排练开始的时间:“上午9点”。

    格林厅里,录音室乐队琴房,上午

    安德鲁坐在鼓凳上。墙上的钟表,指针指示的时间是8:57。他有些困,觉得很冷。由于在楼梯间滑倒,他的手伤了。现在,他的手放在鼓上休息。

    忽然,房门被推开——

    萨克斯手二号:她要我拔出来,然后整个床都湿了。

    萨克斯手一号:天呢,真的吗?

    安德鲁赶忙站起身来。但是,萨克斯手们并没有注意他。他们都是大腕儿。另一扇门也打开了。更多的乐手们走了进来。

    他们都是录音室乐队的核心成员——谢弗音乐学院的顶级人物。他们主要是三四年级的学生,都是男性。剩下还有几个候补乐手,是来自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

    安德鲁看着乐手们,有人调整着自己乐器的吹嘴,有人打开乐谱,有人拿出乐器。众人闲聊着,各自干着各自的事儿,周围乱糟糟的……

    其中的一名核心成员直奔架子鼓而来。他就是卡尔·特纳,年方22岁。安德鲁看着他——

    卡尔:你就是新来的候补?

    安德鲁:是,我就是,我叫安德鲁·内曼。

    卡尔(丝毫不关心他的名字):把鼓调成降B。彩排期间,你给我翻乐谱。

    安德鲁很紧张,局促不安地坐在架子鼓后面——

    安德鲁(对钢琴手说):打扰一下?(对方没有回应)呃,对不起,打扰您一下?(钢琴手看着他)能给我一个降B的音吗?

    钢琴手用钢琴弹奏了一个降B。安德鲁开始调整鼓。此时,琴房里己经聚满了人:小号手,长号手,萨克斯手。

    安德鲁(对钢琴手再次说道):抱歉,您能给我一个……

    此时,卡尔已经走上来,催促安德鲁赶紧让开。卡尔落座后,安德鲁也在谱架边上坐下。

    萨克斯手二号:试个音!

    钢琴手弹奏了一个中音C,乐手们开始调音。

    安德鲁看着、听着——房间里一片喧嚣。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直到——钟声敲响9点整。

    门被撞开。弗莱彻大步走了进来,随身带着一叠乐谱。猛然间,屋子里充满了紧张气氛——周围鸦雀无声。

    弗莱彻将自己的乐谱放下,盯着乐队。他神态严峻,漠然审视着大家。片刻后——

    他微笑起来。他的笑容立刻将紧张的情绪转变成温暖的氛围。

    弗莱彻: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个新手,他是奈曼(他把“内曼”的名字叫成“奈曼”)。他19岁,是不是很可爱?

    整个房间爆发出一片笑声。其间,我们可以听到一些嘲笑的声音。

    乐手们(画外音):那……人……

    安德鲁看着这一切。弗莱彻一直保持着微笑……然后——

    弗莱彻:好吧,伙计们。咱们来练习《爆裂》。

    乐手们纷纷取出乐谱。安德鲁瞥了一眼——那上面净是些凌乱的笔记与节奏记录。

    弗莱彻抬起一只手。四周一片寂静。突然间——弗莱彻的手指轻轻一挥,乐队开始《爆裂》的第一次排练,鼓手是卡尔。乐曲的命名是有原因的。整个音乐的节奏飞快,狂风暴雨一般,7/4节拍。乐曲速度如此之快,节奏变化如此多端,几乎让演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卡尔:翻页……翻页……

    安德鲁为他翻着乐谱。卡尔瞪着乐谱。其实并不需要他吩咐。但是,安德鲁实在是跟不上节奏。乐队演奏速度太快了。

    弗莱彻:停。你。巴克。(指着第三小号手)这又不是你男朋友的宝贝家伙。别插进来那么早。往前。从第93小节开始。

    乐手们赶紧翻页。安德鲁瞥见一名号手从自己的小号里倒出口水。口水淌到地上,在他的脚边形成了一个小水坑。

    弗莱彻:五、六、七、走——

    乐队开始《爆裂》的第二次排练。此时卡尔还是鼓手。乐曲节奏激烈、紧张、慑人心魄。弗莱彻前后徘徊着,虎视眈眈地看着乐手们的演奏。他有着狐狸一般灵敏的耳朵和老鹰一般敏锐的双眼。他身上每一寸肌肉似乎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安德鲁认真地看着,内心充满敬畏,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恐惧,沉浸在漫无边界的不知所措中。

    弗莱彻:停!

    乐音戛然而止。

    弗莱彻:这次演奏让我非常失望。我们之中有一个人走调了。在我点名之前,这个走调的人能不能做件好事,自己站出来?(沉默)好吧。也许我耳朵里进了一只臭虫。第115小节。五、六、走——

    他用手给乐队打拍子,然后示意大家停止。

    弗莱彻:不对。我想我的耳朵里没臭虫,我们之中的确有人跑调了。无论是谁走的调,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慢慢地踱着步子)要么你是有意走调,故意破坏乐队演奏,要么是你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走调——后面这种情况,问题恐怕更加严重。

    没有人回应。乐手们都避开他的目光。所有人都被吓坏了。

    弗莱彻:木管。五、六、走——(木管乐手们开始演奏。弗莱彻示意他们停止。)铜管。五、六、走——(铜管乐手们开始演奏。弗莱彻示意他们停止。)啊哈,找到你了。

    又是一阵沉默。他的眼睛盯着长号手们。最终他的目光落到一个人身上,那是梅兹。他身材肥胖,总是被别人挑剔找茬。

    弗莱彻:别告诉我,不是你。埃尔默·法德。

    梅兹坐在那里,浑身瑟瑟发抖,泪水几乎就要夺眶而出。

    弗莱彻:好吧。你来吹一下。(梅兹照他吩咐,吹响了长号。弗莱彻又示意他停止。他的身体向梅兹倾去,耳语道)你觉得你走调了吗?

    梅兹吓坏了,眼帘低垂,一直盯着地面。

    弗莱彻:地上没有巧克力。抬起头看着我。你认为你自己走调了吗?

    梅兹:是……是的……

    弗莱彻:那么,刚才我问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说?!?

    沉默。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弗莱彻如此大喊大叫。他的声线低沉有力,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后——

    弗莱彻:我一直背着你这个肥包袱太久了,梅兹。我可不会让你断送了大家的前程,因为你脑子里就想着他妈的好吃好喝,而不是音调。斯坦因,恭喜你,你现在是第四长号手了。梅兹决给我滚出去。

    梅兹仍然周身颤抖,泪水汹涌而出。他收拾起自己的长号,走出门去。安德鲁看着——震惊不己。

    当房门关上的那一刻——

    弗莱彻:顺便说一下,梅兹没有走调。你,瓦拉赫,走调的是你。但是,梅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没走调。这也够糟糕了。

    之后——他直勾勾地看着安德鲁。

    弗莱彻:好吧,休息10分钟。回来之后——咱们的小雏儿来打鼓。

    安德鲁的脸色惨如白纸。

    格林厅,地下室走廊,片刻后

    安德鲁坐在过道的拐弯处,手里拿着《爆裂》的乐谱,心情绝望地打着拍子……

    安德鲁:五、六、七……六、二、二、五……

    他在谱子上潦草地记算着,试图算出所有的节拍程式:“7/9+7/4=7/18”、“1/64 X 7/9”……我们能够看到他身边人来人往,耳边响起——

    录音室乐队核心成员之一:斯坦因坚持不了一个星期。他嘴皮子没那么利索。

    录音室乐队核心成员之二:法德其实已经坚持得够久了,超出他的能力了。

    录音室乐队核心成员之三:也许,他将吃芝士汉堡一半的时间花在练习上……

    录音室乐队核心成员之四(大笑着):你算是说对了。

    安德鲁的眼神追随着这些乐手们。他们各个身材高大健壮。相比之下,安德鲁觉得自己就是一名骨瘦如柴的少年。

    就在这时——弗莱彻脚蹬一双搭配礼服的精致鞋子,走到安德鲁身边。

    安德鲁抬头看到他,惊慌失措。原来是弗莱彻来了。安德鲁急忙站起来。弗莱彻将自己的一支胳膊搭在他身上——恢复到第一天那种真切而温暖的语调——

    弗莱彻(与安德鲁一起沿着走廊前行):听着,安德鲁。我知道刚才的事情让你很困扰。但是,你和他不同。你是第一天到这儿来。梅兹却己经在这儿混了两年了。(停下来,直视安德鲁)还有,你也不是埃尔默·法德。对于你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你懂的,对不对?

    安德鲁:是……

    弗莱彻:你的父母都是搞音乐的吗?

    安德鲁:不,不是……

    弗莱彻:他们是做什么的?

    安德鲁:嗯,我爸爸是一名作家。

    弗莱彻:他写什么呢?

    安德鲁:嗯,他是写……我想他主要还是一名教师。

    弗莱彻:大学老师吗?

    安德鲁:彭宁顿高中的老师。

    弗莱彻:那你妈妈呢?

    安德鲁:我不知道……她离开时,我还是一个孩子。

    弗莱彻:那么说,你并非出身音乐世家。

    安德鲁:不是。我想,我不是……

    弗莱彻:好吧,但是你曾经听过那么多巨星的演奏,比如乔·琼斯,巴迪·里奇。你知道,查理·帕克后来能以“大鸟”著称,是因为琼斯将一只镲片扔在了他头上。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对吗?(安德鲁点头)

    弗莱彻:关键在于——放松。不要担心内容,也不要理会其他乐手的想法。你能加入这个乐队是有原因的。你相信这一点,不是吗?(安德鲁点头)说出来。

    安德鲁:我来这里是有原因的。

    弗莱彻:好。

    停顿一下。最终——

    弗莱彻:现在,享受它吧。

    他拍了拍安德鲁的后背——然后迅速走开。

    录音室乐队琴房,格林厅,片刻后

    乐手们都已入座。安德鲁慢慢地走了进来。他的目光盯着架子鼓,深吸了一口气。他只能坐到……

    卡尔坐在候补乐手的座位上。鼓手主座空着。那是留给安德鲁的……

    安德鲁坐下来。近镜头——他调整了一下座位,放好曲谱,握紧鼓槌,准备就绪。

    弗莱彻(画外音):好吧,伙计们。

    安德鲁抬头望去。弗莱彻走进琴房。

    弗莱彻:《爆裂》。

    弗莱彻的目光盯着安德鲁。

    弗莱彻:内曼——发挥出最好水平。

    安德鲁点点头,收回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到乐谱上。他一边点着头,一边打着拍子。他准备好了……

    弗莱彻拍了拍手,示意乐队做好准备。录音室乐队再次排练《爆裂》,鼓手是安德鲁。演奏速度为中速。比起之前的速度,这回要容易得多。安德鲁打得不错。弗莱彻点点头,面带微笑——

    弗莱彻:让我们加点花儿。

    安德鲁鼓槌翻滚,在低音鼓上打击出很多花样。弗莱彻嘴角荡满笑意。

    安德鲁看到弗莱彻的笑容,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来。整个房间,他的击鼓声音变得愈发强烈。他再次加入许多花式打法。

    弗莱彻:嘿!我这里来了个巴迪·里奇。

    安德鲁咧嘴笑了,再次打出花式节奏。重音、反韵律。但是他犯了点儿小差错,某小节拖后了些许。

    弗莱彻(挥手示意乐队停止):好吧,出了点儿麻烦。没关系。我们从第17小节重新来。

    弗莱彻鼓掌打着拍子。乐队开始《爆裂》乐曲的又一次排练,鼓手还是安德鲁。弗莱彻再次示意他停下来。

    弗莱彻:这不是我要的节奏。好不好?

    弗莱彻再次击掌打节奏。继而又是一轮示意,要求安德鲁停止。

    弗莱彻:重音在第18小节,知道吗?

    他的声音仍然那么柔和而平静。他再次打起节拍。然后,又是中途示意停止——

    弗莱彻:第17小节的第四拍为弱,知道吗?第四拍为弱拍。

    他又开始打拍子,仅仅几秒钟之后,他再次示意安德鲁停止。

    弗莱彻:第17小节的第四拍为弱拍。你有一点点儿快了?

    安德鲁点点头。现在,他的精神越来越紧张……弗莱彻再次打起拍子,且又一次示意他停下。

    弗莱彻:不是我要的节奏。好吧,我们再来。

    就在他要打响拍子的时候,由于太紧张,安德鲁居然提前敲响了鼓。

    弗莱彻:不行?还没准备好吗?

    弗莱彻开始打拍子。然而,又一次让安德鲁停下来。

    弗莱彻:对不起,你现在有点儿拖后腿了。(安德鲁试图将座位升高。他越来越焦急,陡然心慌了起来。)都准备好了吗?

    安德鲁点点头,做好准备……弗莱彻开始打拍子,随后又停止。

    弗莱彻:你太赶了。

    再次打拍子、再次停止。

    弗莱彻:又拖了。

    拍子再次响了起来。安德鲁开始进行《爆裂》的第三次排练。他担心着,怕再次要求停下来。但是,这次并没有。弗莱彻点了点头,好像满意了,慢慢地将身体转开。这时,弗莱彻将一只手放到了一把备用椅子上,好似准备坐下来。然而——如同一道闪电,他举起了椅子,向安德鲁的头顶掷了过来。

    安德鲁躲闪了一下。椅子擦着低音鼓的顶部,差一点就砸到鼓架上。镲片响起刺耳的声音。安德鲁的鼓槌脱手,飞了出去。随即,椅子砸到地面上。

    之后——房间里一片寂静。安德鲁被惊呆了。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弗莱彻(轻松地好像在谈论天气一般):你觉得,我为什么朝你头上扔椅子,内曼?

    安德鲁:我……我……我不知道……

    弗莱彻:不对,你知道。

    安德鲁:我……这个……节奏……

    弗莱彻:你是赶节奏了,还是拖拍子了?

    安德鲁:我……我……我不知道……

    弗莱彻几乎是跑着冲到他面前——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好似蹿出一头猛兽一样令人惊悚,吓得人血管都快裂开了——

    弗莱彻:数拍子。

    安德鲁(像一头误闯到汽车前的小鹿):五、六、七——

    弗莱彻:四拍的,该死!

    安德鲁:一,二,三、四……

    弗莱彻一掌掴在安德鲁的左脸上。

    弗莱彻:接着数拍子!

    安德鲁:一、二(又是一巴掌)——三(第三个巴掌)——四——

    弗莱彻:是抢了,还是拖了?

    安德鲁:我……我……我不知道……

    弗莱彻:重新开始数。

    安德鲁:一、二(他的左脸上又挨了重重的一巴掌)——三、四——一(又是一巴掌)——二、三——

    弗莱彻:是抢了,还是拖了?

    安德鲁:抢——抢拍子了。

    弗莱彻:也就是,你还是知道其中的差别的!如果你敢捣乱,我就弄死你。现在,你到底是要赶节奏、拖节奏,还是要他妈的合上我的拍子?!?

    这时的弗莱彻,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样子——如同一只凶猛的野兽。但是,房间里除了安德鲁以外,似乎没有人对此感到吃惊。

    安德鲁:我……我要合上你的拍子……

    弗莱彻(将乐谱翻到新的一页,指着顶端):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安德鲁:260……四分音符260……

    弗莱彻:数个260。

    安德鲁:……一、二、三、四……

    弗莱彻:耶稣基督——我真不知道,学校居然允许白痴上谢弗!你是指望我会相信你不懂节奏吗?你到底会不会看谱子?(指着谱子)这他妈的是什么?

    安德鲁:半音符……

    弗莱彻:这个呢?

    安德鲁:是——附点十六分音符……

    弗莱彻:你给我打拍子。

    安德鲁:嘣、嘣、叭、嘣、叭——

    弗莱彻:你要干嘛,玩无伴奏合声吗?在鼓上给我打出来!

    安德鲁开始在鼓上击打出一小节,他浑身颤抖,彻底吓坏了……

    弗莱彻:现在,回答我的问题——你是赶了,还是拖了?(安德鲁犹豫不决)回答!!!

    安德鲁:赶……赶……赶……赶了……

    弗莱彻:亲爱的上帝,你眼中的是泪水吗?跟我装可怜呢?你以为我是心慈的神仙?

    安德鲁试图掩饰自己的眼泪,他羞愧地抹掉泪水,身体颤抖着——

    弗莱彻:你一定很难过吧。你难过吗??

    安德鲁:不……不……

    弗莱彻:哦,也就是说,你什么都不在乎?

    安德鲁:不,我……我在乎……

    弗莱彻:那你是不高兴了?是,还是不是?

    安德鲁:是的……

    弗莱彻:你很难过……

    安德鲁:我很难过……

    弗莱彻:大声说出来,让乐队其余人都能听见。

    安德鲁:我很难过……

    弗莱彻:大声点儿。

    安德鲁:我很难过!

    弗莱彻:大声点儿!!!!!!

    安德鲁:我很难过!!!

    弗莱彻:你是个一无是处没人要的小杂种——臭狗屎一样。你妈妈弄明白你爸爸不是尤金·奥尼尔之后她就跑了。现在,你只好在我的架子鼓前面擦鼻涕,流眼泪,像个15岁的姑娘——最后一次,大声给我说出来!!!

    安德鲁(现在眼泪已经倾泻而出);我很难过!!!!!!

    然后——又是一阵沉默。安德鲁依然坐在架子鼓前面,泪流满面。其他乐手只是静静地看着……

    弗莱彻:卡尔……

    卡尔默默地与安德鲁交换了座位。

    弗莱彻:努力练习吧,内曼。(然后转向乐队)《爆裂》。这次从头来一遍。

    他开始打拍子。至于安德鲁,他只是坐在卡尔身后茫然而羞愧地红着脸。此时,他的意志已经完全被摧毁。

    他在录音室乐队的第一天彩排就这么结束了。

    格林厅里,地下室走廊,白天

    安德鲁走出来,试图打起精神。

    随后——

    赖恩:嘿,哥们儿。

    他看了看赖恩。赖恩就站在距离他几码远的地方。安德鲁转过脸去,想躲开他。此时此刻,他的眼泪失控般地溢了出来……

    赖恩:我还没来得及向你道贺呢,哥们儿。恭——

    安德鲁转过身,逃命般地跑开了。

    宿舍里,安德鲁的房间,黄昏

    安德鲁蜷缩在角落里,哭泣着。画面停留在这一幕。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看着手机,犹豫着……

    安德鲁:喂?

    吉姆(画外音):你今天怎么没来。

    终于,安德鲁无法再坚持下去,他崩溃了——

    安德鲁:他简直快把我撕碎了……

    吉姆(画外音):是谁?(片刻后)那个混蛋?你不是说,你在办理转学手续吗……

    安德鲁看着自己的桌子。在一堆文件的上面,放着他的转学申请书。申请书已经填写完毕,只待上交。紧挨着它的,是一张巴迪·里奇的唱片。

    安德鲁(似乎在自言自语):我本以为他喜欢我打的鼓。

    吉姆(画外音):谁在乎他喜欢什么?他是你什么人?当我开始从事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看不起我。你不用管他们怎么看。

    安德鲁沉默着。“当我开始从事写作的时候……”,吉姆的这番话似乎产生了反作用。

    安德鲁:当你开始写作……

    吉姆(画外音):你干嘛不回家来?

    安德鲁:不,我……我要练鼓……

    吉姆(画外音):不行,你需要放松……

    安德鲁:我现在就得去……

    吉姆(画外音):安德鲁——

    安德鲁:我得走了……对不起。以后我再打电话给你。

    他挂断了电话,起身,擦了擦红肿的眼睛,离开宿舍。

    声音前置——

    弗莱彻(声音前置):是吗?

    格林厅,录音室乐队,弗莱彻办公室,白天

    弗莱彻还没来得及说出一个字,安德鲁就已大步走进办公室了。

    安德鲁:对不起,打扰您。我只是想告诉您——对于您让我参加录音室乐队,我很感谢。我会努力,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弗莱彻,坐在书桌旁,看着安德鲁。安德鲁点点头,转过身去,大步沿着走廊离开——打击乐声响起……此时,镜头跟随着安德鲁,近景拍摄他的面庞。此时的他,眼中充满了坚毅与笃定。他已经发生变化了。

    打击乐声越来越大,镜头再次回到弗莱彻的办公室。透过办公室的窗子,我们可以看到弗莱彻。他正在微笑。

    安德鲁的练习室里,白天

    安德鲁坐在架子鼓前,拼命地练习。

    就这样,他的击打速度越来越快。鼓声伴随着我们进入一组蒙太奇——

    格林厅,办公室,白天

    近景拍摄安德鲁的手。他手里拿着一叠乐谱。乐谱标题是:《爆裂》、《最小超限数》、《小品六则》》每一页乐谱上都密密麻麻地记着笔记。

    纽约大街,谢弗音乐学院,晚上

    弗莱彻走到街上。外面正下着毛毛细雨。他慢慢撑开一把雨伞,从其他教职员工身旁走过,随后他走上人行道,径直向前。击鼓的声音一直不断回响着。

    宿舍里,安德鲁的房间,晚上

    安德鲁将床垫从床上拉下来,将闹钟放在床垫上,然后拖着它们走到门口,进入走廊。

    地铁里,晚上

    弗莱彻进入车厢后坐下,被其他乘客挤在中间。此刻,坐在位子上的他,让人觉得身材矮小了很多。

    纽约的某条小路,晚上

    安德鲁一边走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汉堡包——这是他的晚饭。他的耳朵里塞着耳机。耳机连着的是一个节拍器……

    安德鲁的练习室,晩上

    安德鲁用右臂举起一个50磅的哑铃,之后换成了75磅的。举过哑铃后,他拿起鼓槌开始练习双倍速摇摆节奏。

    弗莱彻住所公寓大厦外,晚上

    弗莱彻走进一幢无名的高层建筑。随后,他将雨伞折起。此时,他的头低垂着,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这时的他看起来既平静又正常,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

    安德鲁的练习室,晚上

    安德鲁睡着了,耳朵里仍然插着耳机。节拍器还在响着。他睡在从宿舍搬过来的床垫上,手边是闹钟。他旁边是衣箱,上面放着一张巴迪·里奇的海报。所有这些都是从他寝室搬过来的。

    弗莱彻公寓,厨房,晚上

    弗莱彻摆好桌子,准备吃晚饭。盛菜的盘子是考究的瓷器,旁边还有一杯红酒。但晚饭只有一块冰冷的牛排和一些蔬菜。墙壁上挂着一张照片——年轻时的弗莱彻,他和一个女人,还有一名9岁的女孩儿。所有的人都面带微笑。

    安德鲁的练习室里,晚上

    安德鲁从床垫上站起来,坐到鼓凳上。他开始打鼓,双手全都是水泡,双眼布满血丝。节拍器一直响着,它从来就没有关闭过。

    镜头切换:疯狂地打鼓,努力练习着双倍速摇摆节奏。节拍器上的数字是380。他的肌肉紧绷,竭尽全力地练习。

    镜头切换:节拍器调整到390。手上的水泡被磨破了。

    镜头切换:速度调整到400。双手磨出了血,用棉棒拭净血迹。

    镜头切换:速度调整为405。现在的节拍器发出的声音己近极限。鼓声如同疾风骤雨,殷红的血溅到镲面上。

    弗莱彻公寓,厨房,晚上

    一片寂静。弗莱彻吃完了晚饭,将盘子移开,坐到沙发上。屋内仍然是一片孤寂。

    他的公寓与办公室很相似,空间不大,但是装饰优雅。墙壁上挂着各式照片。僧侣。假日。科尔特兰(注2)……

    弗莱彻伸手翻着架子上的唱片:肖邦、拉威尔……他像对待新生儿一般小心翼翼地抽出其中一张,随后将唱片放到身边的唱片机里。

    先是一下划痕声,嘶嘶作响,然后——乐曲响起。那么忧郁,那么悲伤。

    弗莱彻静静地坐着,聆听着,几乎一动未动——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正在播放的乐曲,对他而言,就是一切。

    片刻之后——

    达内林礼堂,舞台,晚上

    狂野热烈的大型爵士乐队正在演出。镜头对准舞台。一支和“录音室乐队”规模相当的乐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表演。表演接近尾声。他们是欧弗布鲁克乐队。

    乐队演奏完毕。没有掌声。屏幕上出现提示,上面写着:

    冬季的第一场比赛

    达内林礼堂,演员休息室,走廊,片刻后

    欧弗布鲁克乐队的乐手们迅速走进演员休息室。他们从安德鲁身边走过。他注视着他们,眼里充满敬畏。随后,一个声音响起——

    音响师(画外音):特里!

    安德鲁转过身来,目光沿着走廊朝入口处看去。在走廊里,他看到一名音响师正在迎接弗莱彻。坐在音响师手臂上的是一名4岁的女孩儿——音响师的女儿。

    弗莱彻:迈克!(转向女孩儿)抱歉,能给我签个名吗?(女孩儿脸红了,摇摇头。)你现在学什么乐器?

    音响师:她这个星期就开始学钢琴了。

    弗莱彻:噢,我正需要钢琴手呢!(对女孩儿)你准备好到卡内基大厅表演了吗?

    那名音响师再次笑了笑,看着女孩儿。女孩儿将她的脸贴在父亲的胸口上,一副羞涩的表情。音响师和弗莱彻都笑了。

    弗莱彻:好啦,好啦。(抬头看着音响师)非常高兴见到你,迈克。

    他向前倾斜身体。二人拥抱了一下。

    弗莱彻:演出结束后再见!

    他走进休息室,关好门,开始给乐手们训话。乐手们正忙着检查他们手里的乐器,嗡嗡地试着吹嘴,做着各自的准备工作。

    弗莱彻:好了,你们这帮吹喇叭的。E大调二级音阶。(乐手们拿起各自的乐器)利索点儿!!E大调二级音阶。(乐手开始演奏E大调二级音阶)快一倍。(他们快了一倍)G大调四级音阶。(大家又开始演奏G大调四级音阶)。G大调四级音阶升音。(乐手们照着指示开始演奏)。倍速!(乐手们表演的节奏加快了一倍。)拿好你们的谱子。第一部分表演曲目是《艾琳》。节奏部分先起。特纳,鼓的音调听起来就是场灾难,你把音给我调准了。节奏和独奏,我们要在第45小节升高主音。剩下所有人都在106小节升高半音。懂了吗?(停了一下)现在,你们给我记住,林肯中心这类地方全都用这次比赛甄选乐手。我不希望我的名声毁在你们这帮找不着调儿的傻瓜手里。还有(他拿起一本乐谱),如果我再看见这玩意被人扔在一边没人管的话,我向上帝起誓,决不会再和你们客气。明白了吗?

    乐手们:明白。

    一名舞台工作人员向弗莱彻走过来,准备和他说些什么——

    弗莱彻(面不改色地):在我灭了你之前,赶紧从我视线里消失。

    舞台工作人员点点头,一言不发地溜走了。弗莱彻一边打手势一边说道——

    弗莱彻:现在,按顺序从舞台右侧上台。

    达内林礼堂内,舞台

    乐队鱼贯登上舞台。卡尔立刻跑到架子鼓前,开始调音。

    卡尔:鼓槌袋子。

    安德鲁将鼓槌袋子递给卡尔,并将乐谱放在谱架上。

    卡尔:快点儿。

    报幕员(画外音):谢弗音乐学院录音室乐队……

    此时,弗莱彻也登上了舞台。他举起手。

    每人都将自己的乐器准备好,坐定,等待着……

    突然响起一声咳嗽。弗莱彻向自己的右手方向望了一眼。所有乐手都一动不动地坐着,因为他们的指挥还没有给出指示。

    然后——弗莱彻的食指尖轻轻一点。他的动作如此轻微,若非绝对专心,你根本注意不到。这就是开始的指示。如果错过了他手指的这一轻微动作,整个表演就会毁于一旦。

    依照弗莱彻的指挥,乐队开始表演。一开始,演奏近乎平静,只有管乐的声音响起。安德鲁一边看着卡尔打鼓,一边用手指在自己的膝头上跟着打节奏。

    卡尔:翻页。(安德鲁急忙翻动乐谱)该死的……

    弗莱彻仍以他独有的方式继续指挥着。他小声地提醒——

    弗莱彻:赶紧跟上,特纳,不然我发誓弄死你。

    他走回自己原来的指挥位置,瞟了卡尔一眼。卡尔一边打鼓,一边恼火安德鲁刚才的表现。随后,乐音齐鸣……

    达内林礼堂内,演员休息室,片刻后

    表演结束。乐手们回到休息室。

    卡尔(将乐谱甩给安德鲁,依旧怒气未消):到下场表演之前,好好给我看着。

    达内林礼堂内,走廊,片刻后

    安德鲁将硬币插入自动售货机,想要买一听可乐。他将乐谱文件夹放在旁边的椅子上,眼睛一直盯着乐谱。

    突然——他听到旁边有人在聊天。

    小号手之一:我听说……

    安德鲁转过身,小心翼翼地向走廊转角另一边偷偷望去。他看到几名本乐团的乐手正在闲聊。他们都是核心成员,没人注意到他。

    小号手之二:你觉得他会投诉吗?

    萨克斯手:他想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只要弗莱彻还在这里,法德休想回来。他干吗要冒这个险呢?

    安德鲁使劲向前探着身子,想听到更多对话内容。就在此时,他听到一个声音——

    卡尔:我现在要看一下谱子。

    此时的卡尔就紧贴在安德鲁身边。安德鲁只好转回身子,走到放乐谱的椅子前——但是,谱子不见了。安德鲁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不会吧……

    卡尔:现在能给我吗?

    安德鲁:是的,当然。我……

    卡尔:怎么,没在你身边吗?

    安德鲁:在,我——

    卡尔:我怎么没有看到。

    安德鲁(意识到自己无法掩盖真相了):他妈的……我……我想我搞砸了……

    卡尔:不是吧,你跟我开玩笑呢吧。

    安德鲁:我发誓,我刚才就放在这把椅子上了——

    卡尔:哦,我的老天呀。哦,我的天。哦,我的上帝。你怎么可以这么蠢?!

    安德鲁(浑身颤抖,不知所措):一个……一个看门的……也许是一个看门的人给拿走的吧——

    卡尔:赶紧他妈的给我找到谱子!(急转

     5 ) 渴望本身所具有的光芒

    并非因为看到几位友邻在讨论这部电影,态度不一,角度各异,心痒也想说两句,而是因为在今年提名的八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我最喜欢这部《爆裂鼓手》。我认为朋友中不乏误读,由于J.K.西蒙斯的出色表演,很多朋友误认为他是影片的主角,于是将对片中施虐狂伯乐的厌恶移情到对片子的厌恶,此种误读,殊为可惜。 其实《爆裂鼓手》非常非常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要不然也不会入选代表大多数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奥斯卡。它要讲的很简单,就是“相信个人奋斗”。这么说有点鸡汤,容易遮蔽了本片丰富的表意,比如师与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但这部影片真的让我想到西蒙娜·薇依的话:“如果确实有愿望,如果所渴望的东西确实光明,那么对光明的渴望就会产生光明。” 成年以来,我们自以为弄清了很多真相。比如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铁杵是能磨成针,木头棒子则不行。在付出努力前就对自己的才华犹豫不定,错过了大好时光,终至悔恨。在此,我想抛出一个可能会招无数板砖的说法:在艺术问题上,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你对它有多渴望。如果你足够渴望,那么才华会找到你。我不是乔粉,但乔布斯引斯图尔特·布兰德的话让我心有戚戚焉: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安德鲁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竟然超越了成功本身。在这样的努力面前,成功反倒小了。这是渴望本身产生的光芒,当你真正牛逼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甚至包括你所在领域的天花板。 也有很多朋友说,不就是求快吗?讲得是爵士乐啊,怎么能仅仅求快?我认同朋友的说法,大学时哥们儿对一个叫“无影手”的吉他手(世界第一快)充满不屑,他说,这厮是玩极限运动的,不是玩音乐。 话说回来,快,也许是为了追求一种音乐上最大限度的自由。安德鲁崇拜的巴迪·瑞奇的演出,就能看出技术为他带来的自由度。那是情感与技术的完美结合,速度快到极致却不失控,只有先拥有了这么大的空间,才能拥有相应的这么大的自由。 安德鲁的恋情,我觉得很正常。不存在谁渣谁婊。安德鲁肯定喜欢那个姑娘,但是他把爱给了鼓,所以失恋成必然。那姑娘也喜欢安德鲁,但是她有自我,不希望自己的后半生就做经纪人或保姆。很美的爱情,也很遗憾。 安德鲁的执着与渴望甚至打败了人与人之间的龌龊。假如安德鲁是忧郁的人,那么敌意会化为龌龊,但是阳光的,执拗的安德鲁击败了老师弗莱彻的变态、阴损。看完电影,我第一刻就想到西蒙娜·薇依的话。“如果确实有愿望,如果所渴望的东西确实光明,那么对光明的渴望就会产生光明。” 也许唯一能超越光的,是对光的渴望。 2015.1.25

     6 ) 你对我不屑一顾,我也一样

    这世界上有许多人同时无法理解这样几件事:乔布斯为什么死得早,科比性格为什么那么扭曲,爆裂鼓手中的导师弗莱彻为什么不是反派,而是正派。 在张亮写的关于乔布斯的万字长文下,曾有人发表了这样的评价:然后就是因为他是乔布斯所以他对自己身体病情犯下的错误也被冠以“他始终如一的反抗常识、厌恶权威。他不知疲倦地在每件事情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方法,并异乎寻常乐观的相信事情总会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发展。”这样的高帽?内心简直呵呵。 我内心对他是怎么看的呢?我内心对他同样呵呵,正如他内心对张亮的言论呵呵一样。事到如今,我总算开始承认的事情是,这个世界在关于如何存在这件事上是有一道天堑的,天堑两端的人彼此无法理解,而且互相怒斥、鄙夷、嘲讽、攻讦。而我之所以站在乔布斯、科比、弗莱彻这边,不仅仅是因为我内心有着成为像他们一般“One Of The Greatest”的妄想,而且是因为我真正理解他们。我对自己的立场是如此坚定正如我的反对者们立场同样坚定,我对他们嗤之以鼻正如他们对我同样嗤之以鼻。 我必须要说,张亮说的是对的,而我绝不仅仅随口说说而已,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我这么说依据的是我多年以来的经历。乔布斯在患癌之后自己制订食疗计划、吃马粪、请灵媒,各种离奇手段层出不穷,轮番劝阻毫不理会,最后年仅56就一梦不醒。科比年轻时就争老大,殴打队友,不顾医生建议经常性带伤比赛,最后伤病满身,毁谤丛集,生涯就此为止。弗莱彻发疯一般地虐待学生,语言暴力, 背后下黑手,最后落得被学校开除,到酒吧卖艺的境地。他们的下场惨吗?惨。他们曾经的光辉炫目吗?炫目。绝大多数揶揄乃至嘲笑他们,对他们“晚年”所作所为不屑一顾之人,之所以无法理解这一切,关键在于无法理解他们的荣光和污点本为一体,是捆绑在人性之上镜子的两面。没有这一面,另一面无从谈起;没有另一面,这一面无人在意。人心想往的“全能的英雄”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个体,这就是那个被我称为“伟大的副作用”的事物,正是这些“副作用”成就了伟大的关键一环,而也是这些伟大,使得这些“副作用”看起来是如此的可笑,可你数尽古往今来各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几乎总能在他们的伟大背后找到那点可笑。 如果乔布斯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宽容”“善意”,放弃他的狂傲和幻觉式的现实扭曲力,那他还能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存在吗?如果科比正是一个一触即溃,一推就倒,脆弱无比,连垃圾话都不会喷的“意大利来的小男孩”,他如何用即使十次投篮不中我也要接着投篮的自信和责任感站上篮球的巅峰?如果弗莱彻不像疯子对待自己的学生,如何能让学生培养起真正坚不可摧的自信,血泪俱下的坚强意志,和赢得残暴竞争的勇气和信念?如果这些英雄们总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更加完美”,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变得更加伟大,他们只会变得什么也不是,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片中的一幕,激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却触动了我深深的同感。主角安德鲁因为自己约会的姑娘没有理由的选择了现在念的大学而感到诧异,又因为彼此互相的陪伴必然会导致浪费时间和不理解而选择了分手。很多人,尤其是姑娘,会觉得不可思议:这男的还是人吗?可我并不会这么觉得,虽然他做的十分决绝,毫不仗义,但他行为的目的并没有错。本来就不是一路人的人就像我前文提到的彼此鄙夷的人一般,即使一时达成共识,也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根本的矛盾。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在一起了也应该立即分开。 我曾在短暂而失败的留学之后被迫选择了一个十分差劲的大学,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与我留学时心仪的一个上海女孩是如此相似,瞬间击中了我的内心。我用尽了我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最后却失败而归。可也就是在那之后我慢慢意识到,而直到今天我坚定如铁而庆幸不已的是,我们当初幸亏没有在一起,我们在一起,除了惨烈的分手或彼此空耗的时间,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我最大的幸运,就是和她根本没有开始过。 我曾有一个十分有资格谈论恋爱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恋爱真的具有摧毁一个人的作用。虽然他后来改口了,我也不能说完全赞同这句真的有些太过偏激的论断,但我必须要说,这句话的确有其合理性。恋爱是这样一件事,如果你的对象层次高于你,那么你便陷入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境况中;如果你的对象层次低于你,你则很容易形成自以为是的情绪;如果你的对象与你持平,恋爱这件事,则几乎把你死死的定在了你所处的境界,既不会前进,也不会后退。最好的恋爱,也是最应该的恋爱,是那些双方彼此互相成长的爱情,但很遗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种恋爱的数量都分外稀少,也就是说,残酷的真相正是:要么你时常需要为了更远大的事情放弃爱情,要么,你就只能承认,爱情使我停在了我现在所处的位置,而且我也不打算继续向前了。 当年如果我成功和那个只是表面看起来像真爱的姑娘在一起,我的青春必然像身边无数人一样空耗在无意义的聊天、聚餐、打字和吱呀作响的床板上,我还不知道要绕多久,才能真正绕到我想走的那条路上——甚至我会永远与之失之交臂。我想走的那条路,我今天知道,是我本性决定我必须走而不走就会因违背本性而无法获得幸福的路,而为了走上这条路和在这条路上走的尽可能的远,尽可能的接近梦想,我必须放弃许许多多的事情。 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没错,我心中有着对姑娘的同情,有着对小伙儿的训斥,有着对爱情甜蜜的那一丝回忆,但终归,我充分的理解它,我理解它就像我确信理解“伟大的副作用”一般,基于我的本能,也基于我多年以来无数的遭遇。 我尊重一些伟大的成功者,他们更加宽宏豁达,温润如玉,我也敬重那些出身本身就良好,日后又闯出自己一片天地的人。这些人因为既有的条件和机缘巧合,所以内心底里本身就很充盈,也更有底气,他们不需要经历非常多残酷乃至残暴的事情才能抵达自己想要的远方,也正因为此,所以我对他们也仅仅是尊重,并不崇尚,更不崇拜。我所有的一切和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使得我更相信决绝的苦,血泪的残酷,震天撼地的意志,和抵住折磨即征服的逻辑,我远远比很多人都更崇尚强权,崇敬竞争,而为了能在这种痛苦万分的境况下能顶住而不倒下,一个人需要在他的人性中埋下更多乔布斯、科比和弗莱彻。 时至今日,每当我看到关于我所列举的这些人与事的议论,我都比那些人所有的不屑一顾都更加不屑一顾。那些关乎伟大和崇高的非议,于我不过是围绕着战士嗡嗡作响的苍蝇一般。他们既无足够的了解来支撑自己的理论,更无足够的阅历来阅读远超自我世界观的人和事。一个即使并不想像他们那样走上自虐之路的人,所应该至少有的也是对其的尊重和理解,但在大多数发表这类观点的人身上,我看不到这种理解,我看到的只是狭隘。 当我选择走上理解和复制“爆裂鼓手”的道路时,我所最为清晰而明白的一点是,我最终达成所愿的希望极其渺茫。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继续坚信,更不能阻止我继续前进。对于我这样出身和经历的人而言,迫不得已终止在前进的路上,比说服自己不动,舒舒服服的停在原地要快乐一万倍。我宁愿我曾经朝着成为偶像的路上前进过而相距甚远,也不愿别过头去,说,我实在看不懂,他们为什么要…… 当他们对我们不屑一顾时,我们对他们有着与此对应的不屑一顾。从原则上来讲,世界就按照这样的方式被分成了两半,每个人的使命,都是按照自己本真的样子前进到死,任何妄图说服自己违背本性的行为,都是荒谬且无效的。

     7 ) 推崇弗莱彻和这种方法理念的傻逼们,应该先学点基础的教育学方法论

    反对或者痛斥弗莱彻的人,估计有90%不太懂现代教育学方法。

    推崇和赞同弗莱彻的傻逼们,肯定100%不懂现在教育学方法。

    这部电影值得所有人都看看,尤其对其中的教育手段,我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弗莱彻导师全程只有逼迫,没有干货。

    逼迫是最低劣的教育手段,任何一个傻逼都会使用,而且对此得意洋洋侃侃而谈,所以网上有很多人赞同弗莱彻,说对人不能鼓励,不能放松,要严格,要打压,要管好,甚至有些自虐的家伙,说希望有人管着自己,对自己严格,带自己赚钱成功。

    说实话,这种价值观和方法导向永远不可能成功,这辈子基本告别自行车了。

    因为他们都没注意到最基本的点:弗莱彻没有干货。

    全片下来,魔鬼导师居然没有教育一丁点和乐理有关的知识,没有和学生讨论过一次音乐技巧,全部都是在说什么成功,伟大,出人头地。

    比如号手吹错那个案例,弗莱彻骂完人并没有教学生怎么确定自己对,怎么练习保障不出错,怎么获得自信。这些干货指导都没有。

    弗莱彻就像是黔驴技穷里的蠢驴,只有一招,就是无能的咆哮骂人加逼迫学生。

    没有干货,没有技巧,不懂方法,只会不疯魔不成活,这种老师不可能教育出人才,只会毁人。

    现实社会里有很多说法,比如:

    一流学校抓学习,

    二流学校抓纪律,

    三流学校搞卫生。

    再比如:

    一流领导抓业务,

    二流领导抓考勤,

    三流领导总裁人。

    弗莱彻就是典型的二三流导师,他根本不懂如何教授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他只会抓纪律,以及威胁要开人。

    真正懂教学,懂业务发展的老师或者领导,是不需要太多注重纪律的,因为在教授方法干货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就投入认真了,不需要这么注重纪律。

    弗莱彻就是个蹩脚的教育者,他认为乐理不需要教导,学生自学就行,他要做的就是逼迫和纪律。

    这部片的观众里,有很多傻叉影评人,认为骂人,咆哮,逼迫有用。

    他们只能看到乔布斯的刻薄,却看不到乔布斯的美学和设计理念,

    他们只能看到科比的严苛,却看不到科比的篮球智慧,

    他们只能看到乔丹的自大,却看不到乔丹几乎手把手的耐心传授队友高超的篮球球技,以及高深的战术修养。

    做事情,是严格,还是宽容,是刻薄,还是善意,这些都只是个人风格而已,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根本不是风格。

    而是干货。

    所以不用怕老师骂人,不用怕老板咆哮。

    问题是,老师骂人后,能不能讲题讲的深入浅出,一听就懂,

    老板咆哮完之后,能不能提出建设性可行的意见,提升员工的能力。

    这才是关键。

    是否咆哮,完全不重要。

    非常可惜的事,现实中有大量的傻逼,就跟弗莱彻一样。

    只懂严格,不懂干货。

    他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水平不行,无法给人有效指导。

    他们只会认为,是你努力不够,自己学的太差。

     8 ) 那些孤独的天才都很混蛋,但所有的混蛋挺庸俗的。

    文 by 浩子菌

    例牌先谈一下推荐的理由吧:

    毫不含糊地五星推荐了,即便你对摇滚乐队无感,但你肯定经历过高考吧,谈的事情不同,但做的确是同一件事:关于limit。

    本人少年时有过组乐队的梦想,也钟爱摇滚乐,所以几乎所有关于乐队音乐的电影,我都毫不掩饰我的好感,再者,这的确是部很优秀的电影,无论从观影体验还是电影外的音乐都是非常棒的(当然你可能会说这电影没有原声带呀,But i mean music),从片头少年A走廊里头的爵士鼓solo,再到片尾以Andrew疯魔式的solo,从一直像个娘炮地只能跟着麻辣导师F的节奏,到片尾冷酷地给导师F落下一句:“I will cute you!嗯,此刻的他已经完成他的涅槃了,安德鲁终于重生,成为爵士鼓里的火凤凰了。

    故事梗概就这样子了,非电影专业出身的,所以关于电影镜头blah的我就不哈拉了,但还是能看得出本片剪辑难度特别大的,因为镜头碎片化,画面浮夸的张力讨人喜,节奏控制得也很good,所以非专业关于电影本身的评价就是异常的精彩。

    *************************一条爆裂分界线************************************

                     【聊下电影里头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Part.A.《全金属外壳》式的特训,集用英文问候你全家之大成的变态导师

    在麻辣老师F的特训之下,学生们每天都会重复几遍导师用遍生殖器官问候你全家的快感时光(估计有人会庆幸至少不是用生殖器官呵护你嘴巴)。看到西门斯精彩的口技我立马就想起了《全金属外壳》的老库了。为什么如此之深刻呢,因为《爆裂》果断入选了本人观影生涯里,集使用英文问候你全家之大成的电影里的第三部,第一部就是《全金属外壳》,还有一部我看来部是上一年看的《无间行者》,沃尔伯格饰演的迪格南把英文骂人里头的生殖器官跟ideal巧妙的二合为一,妙趣横生。

    其实不仅特训模式跟全金属差不多,影片的主题也几乎一样的。影片明显分为两半,两部电影前半部都是魔鬼式的特训,而后半部《爆裂》则是火凤凰涅槃重生,而《全金属》的后半部则是惨烈战场上最后的悲剧。虽然主题相当统一,但风格差异还是很大的。

    其实在我看来,严师出高徒是合理的,只是严和高都是无止境的,所以一旦沉浸于追求严与高的境界的时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无论任何人,一旦沉浸于欲望中都会容易迷失自我,正常人想要保持一点自我意识就只能成为所有人眼中的疯子了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的导师F,终有一日能滴水石穿的少年Andrew。麻辣导师F之所以如此之严苛,甚至严苛到变态的境地,肯定是历史由来,他的追求,他渴望在他的魔鬼训练下出更多高徒,突破更多的下限,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可是在导师F看来,为什么他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的教导方式有问题呢,就是因为肖恩,一个从他手上培育出来的顶级乐手,所以他就愈加相信自己的教导方式,先入为主地进入了道德制高点,因为在他看来成就大于一切,因为在他看来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都不行,他要弄死你。恩,从某种程度来说,他是给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涅槃机会,当然像马云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我有点诧异的时,电影写实的程度简直比生活更生活了。从苦苦争取到乐团的核心鼓手到看似顺风顺水的成就天才之路,当所有人都以为千里马遇上伯乐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以为少年A把所有爵士鼓设备都封起来放弃结束的时候,电影来了个写实的峰回路转,化身为爵士吧里一个钢琴老头,跟少年A不期而遇,最后所有人都以为导师F迫切需要A的时候,都以为导演给电影来一个俗套的完美结局的时候,导师F却是在这场盛大的音乐会前奏给A挖了一个大坑,是,对的,他就是这么小气的,他就是这么恶,人性本善,无论你是上下层的人,都一样。

    又要来一句俗套的鸡血了:成功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and”一无所有的人“,之所以说一无所有,就是那些什么都没有了,只剩劲头只剩信心的人。someone like Andrew,即便是被坑了,也能力挽狂澜,真实生活里不是没有,而是生活没那么戏剧性而已。一无所有的Andrew,只剩一身劲头无处发泄,冒着从此身败名裂的风险,放手一搏,从心身地投入到自己的节奏,一句I will cue U ,从导师手中夺回主导权,也夺回了压抑多时几回会把自己窒息的自尊心。

    题外话:自尊心倒真的不是用来倒数显摆的武器,把它藏在心中吧,像Andrew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努力付出就理所当然会收获了,生活又不是淘宝,不是你付了就能收。像Andrew这样的还是个例吧,套用一句《三大傻》里的台词,追求卓越吧,成功会不经意追上你的。


    Part.B.关于Andrew: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关于Andrew放弃与Nicole的恋情选择了全身心投入爵士鼓事业,我想谈一下A与N和平分手的对话跟片尾A打的那通邀请电话。

    以下是:
    电影《爆裂鼓手》Andrew放弃与Nicole的恋情,还算和平的分手时候的对话:
    Andrew:
    ——我会一直追求我所追求的,所以练鼓时间越来越多,能陪你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而当我陪你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练鼓,爵士跟乐谱,所以你迟早也会讨厌我。之后你就会抱怨我没有腾出 更多的时间去陪你,因为你会越来越没安全感。
    ——而且你一开始说少打点鼓,我就会开始厌烦你,再然后只能彼此憎恶,那就不好看了。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分手吧,因为我想更优秀。
    Nicole:
    ——你还不优秀么?
    ——我想成为最伟大的。
    ——你就那么确定有了我就成不了优秀的人?
    ——因为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
    ——而你有理想,你能成功,我只会被人遗忘?
    ——所以你不可能有空陪我,因为你有更宏远的追求?

    恩,咋一眼看上去,的确是一段很伟大但在果然看来又很扯淡的分手对话。当国外友人的电影在讨论分手都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时候,我大天朝还停留在你牙膏老是挤中间马桶不抽水这些琐事,当外国友人在谈论婚姻都已经谈到多性共存的时候,我大天朝还停留在讨论该不该与父母同住呀blahblabla.......其实我这篇文章该是《当我在谈论分手的时候我在谈毛线?》,好了,够了。

    再咋一眼看上去,国外友人原来不止是科技比我们进步,谈恋爱婚姻也比我们先进呀?好,再看看吧,其实那对或者那几对情侣和平分手的理由都不外乎都是那几样了:“你很好,只是我不够好Or你不好,我想更好。”That‘s all,只是前者的你很好,国人所领到的好人卡围起来都能绕地球不知道几圈了,而后者的我想更好就国外普遍一丝。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用到俗烂的大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要是说Andrew是为了不庸俗才选择孤独的话,那么放眼我大天朝的话,就是要么成功,要么屌丝来形容最好不过了。其实想到这个也是因为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你“没人要”不是因为你没钱》,里头有些朋友的回复特别极端——“没钱就不要谈爱情”。恩,是挺mean的一句话,不是没钱不要结婚,而是连爱情也别谈了,没结过婚,也没试过有很多钱,所以这个话题我就不多作评价,等哪天我结了再讨论吧。


    先回到这句被滥用了的大叔名言上吧,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的原话: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这段话被后人总结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其实”没钱不要谈爱情“这句大白话放到哪个阶段都套用得上得:

    上高中那会青春特征比较明显,长了满脸痘痘,所以没脸蛋就不要初恋。
    上大学那会青春特征倒是没了,可长了颗死磕学霸的心,所以没时间就不要初恋了,
    上了班这会青春跟春天都干瘪了,可上进心又长了出来还长到脸上了,所以我是再也没有时间去初恋了。

    一转眼,青葱叫春时光都过去了,剩下的是什么,奋斗奋斗再奋斗,赚钱赚钱再赚钱。

    等钱赚了,功成了,名就了,凤凰了,又嫌弃姑娘没貌,有貌的又质疑不是真心,何苦呢。
    可是,能在大天朝涅槃成了凤凰的有多少人,还不是一大批一大批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墨迹下班与大V掐架的屌丝在感慨,我不是没本事谈恋爱,我只是想先把钱赚了,人脉拢了,资本攒了,成功了再去谈一场纯洁爱情。

    其实调侃吐槽blahblahbla的最过瘾了,但我想说的是,有这种心态的人挺可怕的,说得好像没青春痘了高中就能初恋,说得好像不去学习大学就能泡妞了,说得好像赚了好多钱就立马有爱情了。
    承认吧,多少因这句话而自High的“孤(diao)独(si)”的灵魂,多少个冠冕堂皇引用了大叔的这话为自己辩护的你们,承认这句话的作用不过是在孤寂夜深里撸完一把的一个extra高潮吧,然后再:孤独“地告诉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筹。

    承认吧,那些恨不得把”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都纹在身上的人,这里面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孤独”呢?

    我是怕,那些口口声声,乃至带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所宣称的孤独,不过是不会交际、害怕交际的托词罢了。他们原本渴望爱情渴望拥抱,但碍于自尊心都长到脑上了,只能对向宣称,我在长痘,我在啃书考试,我在努力赚钱而已,不是我没想去找,更不是我找不到,不过是我孤独不甘庸俗,不过是要么成功,要么就屌丝的奇怪理论。

    在我看来,叔本华所说的孤独,更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经过利弊权衡后的理性的选择。

    还在读大学的男女朋友,很多时候都跟我聊到这个话题,该不该恋爱?每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想说,成年人谈的恋爱不是该与不该而是能与不能。千万不要把因为自己的”美貌“”自信“”能力“这类主观问题归咎为我只是专心学习,我只是专心考研,我只是专心长痘,我专心撸呀撸。

    爱情在哪个阶段开始都不重要,只是真的要考虑实际情况来说的话,在同龄结婚几率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当下的话,我只想说,纯粹的爱情你在校园里都找不着你还指望在如今这个被龌龊了被妖魔化的社会吗?

    在我看来,一旦在上学上大学的时候就形成这种心态的话,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它会直接影响到你毕业以后工作处对象的心态,说得好像所有东西都只是简单的付出收获的逻辑问题,物质是爱情的必要条件,对的,但肯定不是唯一单一的条件。

    借用杨奇函的一句话吧:每当我们以最龌龊揣测这个复杂的世界,它的纯粹都让我们震惊。

    很多时候,这种孤独不是“选择”,而是“逃避”。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得已”,是“无可奈何”,但又怎样,承认呗,摆正心态,我现在就是没女人,没女人都不会死了,承认一下就会死吗?再回到电影本身吧,Andrew的孤独是他选择的,并且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爵士鼓事业,放弃了Nicole对其的爱慕。而当脱去孤独即事业的光环以后,他也就不得不面对自己是一个守在电视机旁吃着爆米花的屌丝了。所以当拥有意味着屌丝逆袭的机会的时候,Andrew也没再三考虑,直接接过机会,并且兴高采烈地邀请EX—Nicole。这个时候的Andrew显然已经懂得,成功与美女从来不是二选一的命题,而只是有没本事二选二的道理。我不晓得当时如果还是空窗期的Nicole会不会重新投入Andrew的怀抱,但即便她是单身,尽管她还去了JVC演奏会,但她看到爆裂鼓手A的疯狂表演以后,会不会还是会迟疑不敢再次靠近了呢。又假如要是单身的Nicole去了演奏会,而A只是为了她而演奏的话,那结局会不会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了呢?

    但我觉得不会了,一个不疯魔的人,怎么能成活呢?

    其实我对Andrew还是非常有好感的,那些孤独的天才都很混蛋,但所有的混蛋挺庸俗的。


    PS:个人其实不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更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贴标签,所以要是文章里有关于屌丝,凤凰男,之类的提及到,就实在抱歉了,请勿对号入座,谢谢也多谅解。

    PPS:希望你也能认真看完并且按下喜欢,因为对上的两篇文章都是收录转载的比较多,我是希望在收录的同时也能按下喜欢,因为这个喜欢的数量很多时候也是对豆瓣写作者的一些肯定,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所写的文字,谢谢。

    2015-01-08
    15:40
    任意门福利:
    http://www.douban.com/note/477386578/#sep

     短评

    J.k.西蒙斯应该能拿下男配!这片子的节奏感实在太棒了,爵士乐和剪辑简直融为一体了,还有西蒙斯机关枪版恶毒的台词,脏字就像鼓点一样密集且激烈,几场打鼓的重头戏在镜头上都是细碎古怪,靠剪辑重新赋予整体戏一气呵成且不断加速的节奏,可惜整部电影还是碎的,否则就真成大卫·芬奇了。★★★★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他得到了世界,他失去了灵魂。

    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在戛纳看的唯一导演双周片,圣丹斯最佳。重心都在打鼓上,就像剧情交代的那样,连恋爱都没时间谈。老师的魔鬼咆哮,师生的互相报复,对打鼓的大段展示,追求速度,咬牙打颤,流汗流血...电影结束后全场欢呼鼓掌,像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现场演出

    1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我不否認在觀賞度上,這是部精彩的電影。剪輯犀利,節奏甚好,男主男配都有優秀演出。但是我不認同裡面所肯定的價值觀。亦即用肉體/精神虐待逼迫出來的人才是真天才,並認為這種"犧牲"是必要。我只能說那是終於找到男主可以互殺互陰配一對,但在那之前毀掉了多少個喜歡音樂又有才能的學生?

    18分钟前
    • 裘笛
    • 还行

    如果你还有空去琢磨片子里的不人道行为和思考扭曲的人物关系,那么你也许错过了其中最美妙的部分:节奏。整个电影的剪辑踩着每一个最扣人心弦的镜头行云流水的推进,两个主演的表演也是每一帧都没有跑调,片中所有的轻重缓急都似乎是浑然天成的组合,推着人随节奏进入到只属于艺术人生的不疯魔不成活。

    22分钟前
    • 逆旅行人
    • 力荐

    每年都会有这么一部SM调教片,去年是《为奴十二载》,今年就是它.....

    25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还以为是我的驾校师傅

    26分钟前
    • 张维托
    • 还行

    流畅明快鬼斧神工的剪辑给这影片增色不少,让本来可能流于乏味的地方变得有声有色让人热血沸腾。剧本功底很不错,两个主角,最普通不过的师生关系写出了让人意外的层次推进。从事故那段之后人物关系就开始变得惊喜重重,接连好几次反高潮都让人想拍案叫绝。剧本最体现基本功的地方,就是层次感。

    29分钟前
    • L'automne
    • 力荐

    拍得好暧昧,它旁若无人地搭建角落,供魔鬼和基督共眠。魔鬼诱惑基督,从石头变成面包。肉体的修为,精神的厮磨,师生之间近乎病态的关系互动,无论从剧作和剪辑,均紧迫地咬合节奏,以此达到双重共振,观之酣畅。高手间的对决莫不如此,真正的反励志,从不暗流涌动,始终刀锋毕露。

    3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观影体验太棒了,从头至尾都很紧,剪辑干脆利索自有节奏(尤其对音乐表演的处理),不带感情牌的好。有坎坷青春的孤注一掷,也有人生的复杂无解。这一部是编剧导演同一人才能达到的效果。映后一位观众说影片真正抓住了爵士音乐中鼓的精气神,phenomenal.

    35分钟前
    • Line
    • 推荐

    音符般流动的炫目剪辑真是赏心悦目,结尾SOLO让全场观众High到爆血管,爵士酒吧似真似假的“自白”是全片戏肉。迈尔斯·特勒和J·K·西蒙斯的巅峰表演火花四溅。不过好几个段落完全照搬《社交网络》,不少情节设置为了追求戏剧化也稍嫌刻意。

    3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导演对音乐的掌控可说是登峰造极(参考前年导演编剧的Grand Piano,虽剧情极糟但钢琴演奏段落也与本片如出一辙地血脉喷张),高速剪辑全面追赶大卫芬奇,几近变态的师生角力让主角数次被逼上绝路时给观众带来一种惊悚片般的窒息快感,最后控制地位逆转的大爆发只能用三个字形容:狠!准!爽!

    40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我在同样变态的师傅手下呆了三年,祖宗十八代被骂了个遍,没空吃饭上厕所睡觉交朋友谈恋爱,脊椎侧弯,颈椎强直,严重慢性疲劳,什么都没干,就是学敲键盘写文章。而我的极限在我妈看来不过是纸上吹牛皮而已。这个世界从不善待努力的人,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知道自己在努力,就是活下去的动力

    42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除了镜头过碎,画面过于浮夸,虚焦景深用得略过于MV风之外,其它的十分完美,整体上异常精彩。乐队特训的桥段像极了《全金属外壳》。本片剪辑难度太大了。台词非常精彩。西蒙斯的表演非常抓人。没进一种关注很可惜。

    43分钟前
    • 小A
    • 推荐

    燃!爆!了!相信每个练过乐器,或者在艺术表演方面付出过汗水的人都能找到深刻的共鸣,那种对严师又敬又怕,想汲取他们的能量却感受被逼至悬崖的窒息感,想在技术上完美再完美一点却发现音乐远不止这些的惊喜与恐惧... 片子就像里面的爵士乐,是肾上腺素爆发的血汗结晶,它不完美却无可取代

    4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励志你妹,鸡汤你娘,努力就好是废话,干得不错是毒药,人们只看结果

    48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虽然很棒,但我非常赞同那条一星短评的观点。影片事实上不断放大恶的细节,可当你真正乐意如此近距离观察这一层面,就已经隐含了你对它的赞美。

    49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清晰果断。……另外这部电影真是不错的试金石,看看短评就知道了。只从中看到痛苦,而看不到痛苦之中挟裹着快乐的人,大概从没认真追求过什么。

    53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是赞美还是颤抖,面对反社会人格的怒放?师徒俩用极限来磨淬才华、恨不得扼杀对方的疯狂:这个世界有太多优秀,但只有承受过系千钧于一发而不断的重量才能成就伟大。我的年度最佳,J·K·西蒙斯奥斯卡男配有戏了…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身边很多朋友讨厌《爆裂鼓手》。但我很喜欢。可能因为我没觉得它在讲音乐。它太绝望了,一个注定不是天才的人,期望接近不朽哪怕多一点。正因为他追求不朽的方式如此费尽心机、如此大动干戈,简直像自毁,认真得透出滑稽,我才觉得可以和他交流。这片子当时看得我挺难过,又兴奋又难过。

    57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