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边境

    边境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14

    主演:埃德·哈里斯,伊娃·朗格利亚,迈克尔·佩纳,埃米·马迪根,塞斯·艾德金斯 

    导演:MichaelBerry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黑暗森林

    • HD中字

      新少林寺

    • HD

      极速搏杀

    • HD

      猛虎3

    • HD

      巨人杀手杰克

    • HD中字

      失控之枪林弹雨

    • HD中字

      天将雄师

     剧照

    边境 剧照 NO.1边境 剧照 NO.2边境 剧照 NO.3边境 剧照 NO.4边境 剧照 NO.5边境 剧照 NO.6边境 剧照 NO.16边境 剧照 NO.17边境 剧照 NO.18边境 剧照 NO.19边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前警长Roy的妻子在牧场骑行时被一记突如其来的枪声结束了性命,从表面上看,这场意外是因为一个偷渡进入美国的墨西哥人的错,但Roy经过调查却发现,真相并非这么简单……

     长篇影评

     1 ) 导演表演5星 剧本4星

    剧本:
    1) Emily Blunt的角色虽然是女性,但除了和反面配角未成功的one night stand功能之外基本没有女性角色特征。影片的前半段基本以Emily Blunt的视角进行,她带着观众的眼睛,带着美国的传统三观,对程序正义的追求,审视着发生在边境上的种种。Blunt的角色实际上就是电影观众。

    2) 手环的相关剧情刻意取巧,和全片强烈的现实感格格不入。为什么在可以有多种情节设置选择的情况下出现如此狗血的剧情?减分。

    电影语言:
    各种完美。
    1) 开始爆炸前突然切入黑男闺蜜的主观视角,运用得当;
    2) Emily Blunt和黑男闺蜜在会议室门口等待时室内室外声音的切换很巧妙;
    3) 墨西哥警察家人第一次吃饭时小孩滚鸡蛋,然后下一个镜头小孩在室外颠球,能看出非常次要的戏也处理得很细致;
    4))Emily Blunt刚到达空军基地,布置任务的一场戏,教科书式的剪辑,完全身临其境;
    5)水桶那场戏科恩兄弟上身了;
    6)牛逼的第一次进出墨西哥,航拍和美到爆的自然景观就不说啦。

    7)不明白为什么第一次从墨西哥回来,Emily Blunt指责Josh Brolin的戏要用全远景,为什么不用中近景?

    表演:
    1) Del Toro这个角色就是有戏,看他在车门外虐人耳朵爽死;
    2)Josh Brolin 次之,一开始的会议室戏不错;
    3)Emily Blunt 受到角色限制,只能撸头发揉脖子。

     2 ) 人性善恶与暴力执法的残酷

    本片无论在摄影、配乐、场景的调度,以及演员的发挥上都是极度的精赞,而比这些更具优势的是本片所折射出来的内容深度。 影片虽然是警匪题材,但编导却巧妙的借助了这个平常的视角揭示了道德与法律、人性善恶与暴力执法的残酷,顿时升华了片子的主题,提高了档次,显得极其不平常。几位主演均以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角度对比讽刺了现实社会法律的漏洞,而由漏洞引发出来的一系列人性善恶着实令人发指。 本片的叙述手法不愠不火,节奏推动错落有致,剧情铺垫层层深入,以无声胜有声,以静制动,看着人心惶惶,看完内心压抑,再加上艾米莉的出色发挥,更为本片加分。

     3 ) 《边境杀手》与《飓风营救》仅在一线之间

    《边境杀手》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的犯罪电影,不仅是因为它有罗杰·迪金斯冷峻的镜头语言加持,更是因为它会讲故事。

          试想一下,如果影片以亚力山卓的视点去讲这个故事,那么电影的故事线将会变成这样:亚力山卓的妻子、女儿被毒枭杀死。他痛不欲生并决定为他们报仇。接着,他联系上了正在打击国外贩毒势力的C.I.A。在一番磋商过后,双方达成共识。C.I.A利用手上的资源帮助亚力山卓,亚力山卓杀掉毒枭,完成复仇。双赢!接下来,影片的故事就会局限在亚力山卓如何猎杀毒贩云云。梳理完故事线后,我发现《边境杀手》与《飓风营救3》竟然如此相像,可见讲故事的方式与技巧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影片以一位旁观者的视点——凯特讲述了这个故事。故事发展类似解谜,刚开始我们不知道亚力山卓是何许人也,接着了解了一部分情况,最后知道了全部真相。感情一层层递进,故事内涵一层层上升,正是这样层层叠进的方式,辅以迪金斯冷峻的镜头语言,使得整部影片都是压抑的,虽然故事起伏不大,没有什么波澜与戏剧性冲突的出现,但它依然能牢牢抓住我的注意力。正是这样的视点选择,使得这部电影顺利表达出了导演所想表达的现实的悲剧与无奈。如果影片视点设置在亚力山卓这一角色上,则完全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之所以说凯特是个旁观者,是因为她虽然参与其中,但她只是给C.I.A行动的正当理由,是一枚棋子。对于真相,她是不知道的。所以她呈现出来的感情比亚力山卓的更为客观与冷静。亚力山卓是个复仇者,如果影片一开始聚焦到他的经历,那么,我期待看到的便会是亚力山卓如何除掉自己的仇人。我会享受亚力山卓猎杀仇人的热血与快感。我把自己代入了这个角色。我绝不会考虑他行为的正当性。如果此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飓风营救3》,连姆·尼森打警察,拒捕。你会考虑他行为的正当性吗?

         那么,透过凯特能看到什么呢?凯特一开始加入行动的时候是带着一些小激动的,她只知道她可以找到为多起爆炸,绑架案件负责任的幕后黑手,她脸上挂着的一抹微笑,与主动与亚力山卓打招呼,都是她刚加入新集体时正常表现(可以回想下你刚刚进入一个新班级的心情)。接着,她经历了公路交火,她与C.I.A行动小组的冲突就开始了,她想将毒枭绳之以法,但C.I.A并不打算这么做,他们的目的是想将毒贩除掉。当凯特一步步认识到法律的无力与现实的残酷时,她是矛盾的,她还是幻想着搜集足够证据,立案,将毒枭送进大牢。

    艾米丽·布朗特奉献的精彩演出完美地表现出了凯特的矛盾与挣扎,其中结尾的两场戏可谓是最体现演技的,她被亚力山卓逼着在报告上签了字。那时,凯特落下的泪水是她心中价值观与残酷现实的正面交锋。最后她拿枪指向亚力山卓而后放下,其中凯特表情的变化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当时的心境——她屈服了。一连串冷冰冰的现实的不断打击下,她选择了退后。就算他再怎么不同意C.I.A以暴制暴的做法,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她无能为力。

    这里还须提到影片开头与结尾巧妙的设计。开头一开始出现的墨西哥小警察,在影片接近尾声时露脸,并被亚力山卓挟持,最后被射死。到结尾时,他的孩子望着空荡荡的床,没有一点伤痛。接着他去踢球,提到一半,耳边传来枪声,但他们并没有四散而逃,而是继续进行比赛。最后在这里结束全片。这一设计带来的心灵冲击是巨大的。民众已经对动荡的社会习以为常。每天都有家庭失去亲人,每天枪声不绝于耳。这一设计既丰富了故事,也升华了影片主题,而这些的设计,只有在一个旁观者的视点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如果是主观视角,则不可能做到如此冷静。

    《边境杀手》跳出一般商业犯罪电影的套路与模式。它不着重表现与犯罪分子如何斗智斗勇,而是冷静地表现出当法律不能有效遏制犯罪时,政府粗暴以暴制暴的残酷现实。多了层现实意义。这便是它在故事上比一般犯罪电影高明的地方。而要想讲好这个故事,与视点的巧妙设置是分不开的。

     4 ) 皇帝的新衣

    我就搞不明白豆瓣上的装逼犯们了。听音乐的时候对那些有着特别好的演唱技巧的歌手嗤之以鼻,说音乐的信仰和态度才是最重要的,糙点都没关系。看电影的时候又因为拍摄手法和背景音乐把一部片子推崇为神作,卧槽这么小学生的故事和剧本都没关系么?拍摄和配乐是还不错,可是真的能称得上惊艳么?这到底是电影还是MV?拍摄和配乐都只能是加分项,故事和内核才是最重要的啊同学们啊!说到黑暗的内核,这片子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没意义的黑暗主题片子了,全程剧情为了黑而黑,女主的作用就是充当正义的代表全程目击,喝迷糊差点被坏人上了就是她对剧情的全部贡献了,其他时间里没有她完全不影响剧情的发展。好吧我知道导演是维伦纽瓦,可是他真的什么都没穿啊!

     5 ) 面对世界的真相至少你我都未绝望

    所有的铺垫都是为“女主举枪瞄准男主却最终放下枪”这一瞬间服务的,这是一个奉行丛林法则的人发现软肋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被摧毁价值观后最终决定活着坚守自我的故事。

    导演的灵感源于恐惧,他将恐惧层层推进,当生命时刻受到威胁,当曾经坚信的价值观即将崩塌,到底什么才是值得坚守的。

    那个运毒的警察对儿子说,永远都不要碰枪。

    “我建议你不要站在阳台”,男主对女主说,“你让我想到了我的女儿,离开这里,去个仍有正义和法律的小镇。” 这是怎样的心情,让一个在罪恶中穿行自如的人,由始至终地想保护你,渴望你远离自己的世界。

    “如果不签字,你相当于自杀。” 男主无奈地用枪指着女主,真心地安慰她,擦去她的泪水。

    求生还是求死,女主选择了求生,失望与绝望,她选择了不绝望。

    男主把枪拆解后丢弃在屋内,独自离开。他当然知道女主会组装枪支或拥有配枪,也知道她有可能拿枪对准自己。当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他转过身,坦然地面对。血海深仇已报,即将面临的局面他再清楚不过,这一刻他根本没有理由畏惧,如果女主开枪,只能证明这世界根本不值得苟活。

    对男主来讲,你签字求生,我才心安,你放下枪,我才不至于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

    黑与白之间有无数不同层次的灰,无论接受与否,这个世界自有它的规律,罪恶永远无法灭绝,有时甚至异常猖獗,爱恨此消彼长,美好与罪恶并存,你必须和你深恶痛绝的东西共生,还要时刻保持清醒,不为黑暗辩护。

    也许正是在没有所谓真相的时候,在一切都不可确信的时候,坚持自我才更具意义。事实上,即便在女主最无助地以为自己根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她依然影响着身边的人,依然改变着这个世界。

    一个人存在本身,就是在改变世界,微弱地,孜孜不倦地,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坏一点点,或者更好一点点。

    绝望是种罪过,如海明威说的:“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6 ) 《边境杀手》Sicario:穿越理想到现实的边境

    个人评分:88(A-)

    Sicario的故事底子本身并不强,无非就是涉世未深的FBI女探员在正义感的驱使下卷入非常规的跨国缉毒行动,残酷的现实,暴力的手段以及利益下的阴谋,冲击并摧毁了她的理想主义和传统正义观的过程。远的不说,相似的情节在美剧《国土安全》中就已涉及。但是Denis Villeneuve却就是能把这么一个从内容到主题都不算新颖的故事,讲得精彩有趣,令人耐人寻味,甚至让一年懒得写长影评的我,有动笔的冲动。

    看过《囚徒》Prisoners的人都了解,Villeneuve被誉为电影气氛大师,充分利用影像声音剪辑来制造悬疑,操控观众的心理和情绪。本片也不例外,最大的亮点便是女主角Kate的设定,与其说观众随着女主角的视角带入故事,更不如说女主角其实就是观众的投影和喻体。Kate最开始绑架案的行动,胸有成竹,好像掌控全局。而这正好像观众,走进电影院前,自以为对这种缉毒探案的电影了如指掌,并不觉得本片能有什么特别。而就在这时,事件发展升级,才发现自己管中窥豹,对大局一无所知。于是观众其实与Kate处在同样的状态下,对一切毫无所知,充满好奇,在悬念与正义感的驱使下,逐渐深入电影,去揭开真相。

    当然,女主角和观众间的暗喻,并不仅是导演抖机灵的表现,更有在主题上更深层次的勾连。Kate随着特勤小组,越过边境,进入墨西哥腹地缉拿毒枭,一路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残暴现实,便是与观众的属性再一次勾连。而这个过程中,她以往的行事原则,道德准则,被完全打破而不再试用。在现实的冲击下,她的理想主义受到第一次冲击,她也试图否认排斥,企图利用惯常的正义法律程序去缉拿嫌犯,不但无济于事还反而遭致危险。而第二次从美国到墨西哥地道中的穿越,使她彻底认清了现实,残酷暴力,利益勾结。这其中的隐喻也逐渐清晰起来,女主曾经的理想主义的正义观,都是在美国境内构建起来的,而现实的残酷,都是在越过边境后,才目睹经历到。所以女主角象征着观众,更进一步便是指向在理想主义气泡中的美国人,而导演就旨在通过这个电影,去揭露出所谓美国正义的虚伪,将真实残酷的现实展现给不明真相的观众们。

    话说回来,Sicario并不是第一个去揭露真相的电影,所以这种类比总会给人做作自恋的感觉。但Villeneuve这种从电影人物到观众心理构建的连接,从电影故事主题到实际现实的交互映射的构思,确实令人叫绝。

    与主线想比,电影对墨西哥警察家庭这条副线的插入,就显得有些毁誉参半。双线叙事,但主次分明,而弱肉强食,利益争夺,受害的只有像女主角和孩子,这样边缘弱势群体,也确实开拓了主题的新层次,但每次的插叙都显得非常断裂生硬,与主线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巧妙,确实是编排上的一大缺憾。

    除了编剧,其他部门都在Villeneuve的协调下发挥出色,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摄影,特写,全景,航拍,监视,夜视,无所不尽其极,边境上暗流涌动的冷峻残酷的美感,也是呼之欲出。

    表演方面,女主角功能化与平凡化的设定,注定让Emily Blunt不会有像劳模姐Jessica Chastain在《刺杀本拉登》中的发挥空间,但Blunt还是抓住了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发展,把理想主义逐渐崩塌的过程细腻的展现了出来,尤其最后和Del Toro的对戏,在如此强大的气场下表演都不落下风,真是精彩。如果竞争对手不强,Blunt凭借影片质量和自身履历提名,还是颇有希望的。而Del Toro就更不用说,和Josh Brolin都是anti-hero反英雄角色,设定本就讨巧许多,一出场便气场十足,尽显人物阴郁神秘的特质。同时比Brolin简单的不羁形象更进一步,他的复仇和与女主的纠葛,更让人物丰满而富有层次,作为配角应该算锁定奥斯卡提名。

     7 ) 黑暗境地,恶狼扑虎——丹尼斯.维伦纽瓦新作《边境杀手》漫谈

    黑暗境地,恶狼扑虎 影片开篇,黑屏字幕给出“Sicario”一词的意思,最后一句写着:在墨西哥“Sicario”的意思就是“Hitman”——职业杀手。而影片给这位有着特殊称号的杀手,设定了极其沉重的故事背景:墨西哥腹地与毒品走私交易。 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曾说,别人给他这部电影的剧本时告诉他,这个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故事,而事实证明那个人说的是对的。丹尼斯说,这部电影,相比墨西哥与毒品,其实更与战争有关。在越发嚣张的暴力压制下,导致人民越来越沉默,这让他觉得更有必要去好好面对这份恐惧。而在他以往备受人们喜爱的作品中,无论是《囚徒》、《宿敌》、还是《焦土之城》,他常常说,“恐惧”是他的灵感来源。 而这一次的故事历程,就像电影海报中那句:在黑暗中越走越深,得到的真相也就越来越黑暗。这一次的极端与挑战,绝不止是行走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上那么简单,伴随而来的不只是国家的边界被打破,更涉及了法律的边界被挑战,甚至还有内心的原则被践踏。从另外一张北美宣传海报上,可以清晰的拿到本片的基调。由艾米莉.布朗特饰演的FBI特警Kate,在故事的发展中虽然是个开端,但是之后她却反被人利用自己的正义气节,身陷无力反击的谜团当中。她的一切:言行方式、做事原则、人做底线,都被一个一个的无视甚至推翻。 但是,她却是这个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上,悄然上演的战争中,关键的背景元素。有了她的加入,由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演的职业杀手:Alejandro,才有了充分的发挥余地。而由乔什·布洛林饰演的任务指挥:Matt,则像极了老奸巨猾的狐狸,见惯了这样的亡命之徒和单纯探员,他只是从容的在两边拿到好处,再给出别人难以拒绝的理由,任由别人帮他达成最终的目的,当然也是大家共同的目的——端掉墨西哥腹地中的毒枭首脑。 这样的缉毒故事,在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摄影:罗杰·狄金斯 ,原创音乐:约翰·约翰森,三位大师级人物的杰出奉献下,影片堪称艺术杰作也不为过。导演丹尼斯最擅长的内心戏表达:压抑、沉重、阴郁。而这一次没有《宿敌》中那么多室内灯光的辅助,没有《囚徒》中那么多紧迫感的追逐。在《边境杀手》中,丹尼斯更多的,是把握影片的深沉基调,张弛有度的刺痛观者的内心,从开篇的虐心与惊吓,到终场的冲突不断,最后到血雨腥风前的静默。整体传达一种按耐着内心的波澜,稳扎稳打,一步一步逼近无底深渊的内心状态。 影片中几次大场景里低沉的配乐,像是来控制观众呼吸和心跳的镇魂曲。重音鼓,低音号,大提琴等等不同种类的配乐,依次出现在影片不同的重量级场景中,而配乐的音调和节奏却是一致的单调、重复。令观者的心跳速度减慢,呼吸减缓,不禁感到瞳孔的扩张,一颗心就要悬到嗓子眼,气氛环境的营造,可谓是到位至极。 而影片从一上来的白色沙地,就传来一股没有生气的战场气息。而随后展开的对墨西哥的不毛之地的航拍画面,沙漠上稀疏的荆棘绿植,令人刺痛感十足,连续航拍的剪辑,不但不枯燥,而是从沙地,到富人区城市,跨越交界,再到贫民山区,灰压压一片贫民窟的住宅区,更是令人透不过气。 而这样的场景铺垫下,承接车队戒备提取人质的桥段,真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在墨西哥贫瘠的地貌全景下,五辆军用黑色雪弗莱,火力戒备,列队出发。一路紧贴,每一处转弯,每一次超车,都像铁链一般,完整通过,间距从未改变,直至进入边检站。而驶入后,可以看到更多当地警备的声援,越野警车上站着数名荷枪实弹的武警,前面三辆开路,后面三辆断后,中间夹裹着五辆黑色雪弗莱,车队瞬间加长一倍,但是整肃有序,依然密而不断。 这时坐在车上的Alejandro说了一句,欢迎来到这里。镜头里开始出现吊挂在桥头上的残缺死尸,满墙的失踪女性的告示。而接下来,车队全速通过铁门,进入了一座基地,车队停下,接手了罩着黑布的人质,全体人马迅速开拔回程。没有一丝懈怠,风驰电掣,重新上演刚才发生的警车前后护送过程。不过回程路上,前后都变成了四辆警车,左右平行的巷道里,依然有并行的护送车队(当然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危险)。 这一连串的镜头剪辑,剧情估计只是一句话:谨慎地提取并押送人质。而影片中第一天来到墨西哥的Kate,就跟着大队,茫然的加入了这一次行动中。也是从这里开始Kate认识到,这里的危险,这里的非法和这里不一样的准则。之后如Alejandro预料,当地巡警里出了奸细,而队员也与当地的毒贩在边检站外短暂火拼,好在有惊无险。如果说影片伊始,观众对背景中的墨西哥腹地,缉毒警办案,都只是概念上的认知,这一连串的剧情发展下来,每个观众心里,相信都被重重的捶了一击。 这段剪辑和镜头链接之精彩,令你在看过无数飙车、飞车、撞车的情节后,发现还可以有别样的过瘾与带劲,这样的收队工作,干净的处理,令人感叹完美。而影片在大师罗杰·狄金斯的掌镜下,又怎会没有更多惊喜。如果说一个能拍出漂亮风景的摄影,可以算一名好摄影,那么能让漂亮风景在画面里流动起来,还能与剧情主题联系起来,传递更深刻寓意的,就是摄影大师的级别了。 影片在最后高潮来临前,从夕阳到入夜,队伍潜入边境山洞的桥段。从突击队一行人马下车,在边境一马平川的背景下,夕阳的景色的就美得令人窒息。接下来这里即将上演的是血腥战斗,这份平和,令人更加的沉稳笃定。斜阳下一抹嫣红,整装待发的一行人逐渐变成了剪影,在定格的画面中,从高地慢慢走下山坡。而画面一半彩云,一半山丘剪影的构图,正好让身在其中的列兵,可以完成从在夕阳下行走,到逐渐埋没在山丘的剪影,与黑暗融为一体,消失在下面漆黑的沟壑里。也预示着影片的剧情,将走入更黑暗的深渊里。 而接下来,夜视镜的模式就自然的衔接上了。没有任何突兀,黑白的热感画面,粗糙的绿色夜视画面,小队在山间移动,最后进入洞口,队长下达了武器解禁,祝大家好运的口令。从此入洞,凶险无比,队员可自行判断处理。镜头中,洞口透着幽蓝色的天际,打头镇的应该是Alejandro,他右手持冲锋枪,左手从腿上拔出一把军刀,人却从未停止前进,当身体从镜头中心移动到左侧时,逆光只看到一柄短刀的剪影在画面中心。气氛几近凝结,这样的一把小刀模式,堪比第一人称视角的生化危机要震慑数倍。这部影片正是靠着每一个这样扎实的镜头,带给了观众无法言表的冲击力。全程都令人目不转睛的盯着大荧幕,等着下一个画面的出现。即便这部影片被人说是“拍摄技术上炫技”那也是实力使然。 如果说这样的拍摄手法,是为了掩盖剧情的薄弱,那要看是从哪个角度来讲。本片的剧情设定,几个主题观点,其实都在几句主角们的对话中,简单明了。Alejandro说,你们美国不会理解我们做的事。但是最终你们会明白,我们做的是对的。Alejandro是那个从不多说话的人,对他来说,这不只是执行任务,还有私人仇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而故事开篇,这位女性FBI小队长Kate,容易令人感受到如同《猎杀本.拉登》中的杰西卡饰演的角色一样,是一位女性主持正义的好手。而很快你就会发现,她们本质的不同。Kate是被加入队伍那个一个,而不是控制任务和场面的那一位。而采访中艾米莉曾提到,Kate多次想挣回自己面子,也就是存在感,但是都徒劳无功,她一切正义依法的行为,都变成了愚蠢的暴露行为,反而令自己身陷窘境。而她从第一天押送人质收队归来,就开始四处讨烟抽,之后不时就拿出一盒新烟拆封,直至最后一天,她依然站在阳台上抽烟,时而颤抖,时而惊愕。 而Matt其实更像一个坐收渔人之利的幕后黑手,他看得清如何控制一头愤恨的恶狼,如何利用一只单纯的羔羊,从而达到最终歼灭毒贩首脑的目的。他不会轻易评判对错,他的目标明确,见多不怪。他不必像《战略特勤组》中的主角一样亲自审问人质,而是有人恨不得拔下人质一层皮,帮他审问线索,而他倒是轻灾乐祸的看得开心。 饰演Matt的乔什·布洛林曾说:“这部电影有关人们内心的秘密。而你要做的是,抓住每个人的秘密,然后为自己所用。它是令人焦虑的,又令人容易迷失其中。” 这三位主角构成一个稳定三角,顶端便是统筹的Matt,左下有恶狼Alejandro坐镇,帮他撕咬猎物。右下有纯良的Kate,用FBI的身份令行动没有权限阻碍。这样的行事方式,难怪他的设定就是全片的轻松帝,穿着人字拖与高层开会,看见人质被整,大嚼口香糖,最后行动前,确认消息不假,立即准备行动,没一点担心成败的隐忧。对他来说,这三天内不成也得成,因为有人比他更着急,更希望在这三天内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 而影片中,从一开始就穿插演绎的一条墨西哥家庭支线剧情,一名普通的墨西哥警察,每天妻子做好早餐,他吃完送儿子去足球场,自己常常值夜班,坚决不让孩子碰触放在自己床边的长抢。三天之后,这位母亲没有等待丈夫的归来,早晨自己带着孩子来到了球场,在孩子临门一脚之前,耳边又响起爆炸与枪声不断,众人停下,看向远方,停顿几秒,孩子们继续踢球,只有母亲还望着远方,缓慢收回视线。 这里刻画的,也许就是导演先前的采访中提到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为了生活,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是为了家庭,没有对错,只有求生。而这里的剧情和导演的处理,相信也道出了全片的主题。这不仅仅一次缉毒战场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次私人恩怨的复仇,不仅仅是一次不择手段的剿匪。更多的是,令我们思考,我们是在为了谁而战斗,为了谁而跨越边界,为了谁而放弃原则。贩毒的警察是为了妻儿,职业杀手复仇也是为了妻儿,而整个行动本身,也是为了更多的妻子不必被割掉头颅,女儿不会被送去轮奸。 在这样的目的下,不是正义在妥协,而是人性在妥协。那个违反法规的人,被制度质疑,但是他做到了常规制度下,做不到的事情,杀掉了那个每天与自己家人共进晚餐,却天天斩杀别人妻儿的毒枭。即便Kate在愤恨,举起枪却难以扣下扳机射杀他,因为就像他早前说的那样:最后,你们终将明白。 也许,失去了家人的那一刻,Alejandro已经蜕变为一头野狼,在这虎狼之地,他眼中只有猎物,已无其他。就像导演丹尼斯说的,这部影片关于选择。 有些人选择了孤注一掷 有些人选择了面对现实 有些人选择了最终结果 2015年10月5日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沙丘》严肃影评:剧情、人物关系和未来十年的沙丘宇宙

    蓝光碟收藏|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 讲述的快乐与僭越的体验

    2个观看角度+32部相关影片|《法兰西特派》超前测评

    蓝光碟收藏|双峰剧集+电影套装|大卫·林奇的影像世界

    蓝光碟收藏|雅克·塔蒂 TATI|景观社会里的小人物

    蓝光碟收藏|希区柯克15部电影|终极版蓝光套装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8 )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不少影迷的2015年度十佳里都少不了《边境杀手》。老实说,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想要跻身像大卫·芬奇那样的超一流导演中,还需假以时日。《边境杀手》称不上完美的作品,但在乏善可陈的2015年的好莱坞,已属难得,可圈可点、值得一说的地方还很多。

    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应该了解这部电影的剧情。女主角凯特(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 饰)是FBI探员,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打击毒贩,她遵纪守法、满怀理想,但是自从加入了马特(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饰)的队伍,尤其是看到亚历桑德罗(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Benicio Del Toro 饰)的所作所为之后,她一贯奉行的正义观发生了动摇。电影不仅在故事的设定上,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女主角所秉持的信念;还利用画面构图,辅助叙事。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部电影的这一特点。

    <图片27>

    「高调出场

    电影开场,女主角带队执行任务。这个开场,是独立于后面的叙事的,主要目的,是隆重推出女主角。这时候的女主角是个“立场坚定主义真”的女汉子,所以在构图在对她的表现,要让她看起来尽量的高大。

    女主角的出场镜头是一个单人面部特写,时间大约持续16秒钟左右。用这么长一个镜头意在强调这个人物在电影中的重要性,非常直接,非常清晰。

    <图片1>

    接下来镜头拉开,我们可以看到女主角和队友们坐在一辆行进的车中,这个时候的女主角依然是被突出的,因为镜头的焦点一直在她脸上,其他人则是模糊的。

    <图片2>

    到了行动现场,镜头也主要集中在女主角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主角的表情非常坚毅,说明内心的坚定。





    <图片5>

    在双人镜头中,导演将女主角安置在前景,突出女主角,虚化景深处的队员。我们看,这个镜头是从地面上死人的视角往上斜角仰拍,这个时候的女主角看起来很强、很大。

    <图片6>

    <图片7>

    接下来的室外镜头又是一个斜角仰拍,强调女主角的高大,而不远处的黑人队友则刻意矮化。同角度剪辑,很流畅。

    <图片8>

    这个时候,女主角是个法制观念坚定的人,要么白,要么黑,要么好人,要么坏人。所以,镜头对她多仰拍,仰拍常常表达一种崇敬的态度。

    「矮化

    接下来,故事正式开始。真正的边境杀手登场了,女主角高大的汉子形象开始被矮化。

    首先,女主角被男二号马特选中这一场戏中,女主角进入会议室之后,所有人都坐着,只有女主角拘谨地站着。女主角这个半身镜头的角度是模拟坐着的人视角的微微仰拍。站着的人,从高度上应该对坐着的人形成一种压迫之势。这里正好相反。坐着的大佬们显得气定神闲,咄咄逼人;站着的女主角缩手缩脚,像一场新工作的面试。而且,比起坐着的人,女主角在画面上所占的比例,明显要小得多,我们可以进行一下对比。

    <图片9>

    <图片10>

    这样还不够,导演可能怕观众没有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全景镜头里,更是把女主角挤在整个画面的深处,以传递女主角的地位的变化,与女主角的开场亮相,形成了对比。

    <图片11>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镜头里,女主角的个头,也被矮化。我们目测男二的身高其实跟女主差不多,甚至还要矮一点,但是导演却故意让男二比女主角高大很多。

    <图片12>

    去墨西哥带回被抓毒贩这场戏之前,有一个行动会议。在这个会场里,女主角对男主角亚历桑德罗的身份表示疑虑,并与男二发生了口角。女主角和男二一开始都是半身镜头,为了让男二在气势上打败女主角,男二向镜头走来,形成肩部以上的中特写时停住,面部占据了画面的中心,让女主角在画面构图上处于不利地位。





    这时,男二又一次高出女主角一大截,女主角处于被压迫状态,女主角的无力感,有没有?



    最后,看这个构图,你就可以知道女主角这次的质疑与挣扎肯定失败了。



    「自我矮化

    最后一场戏,是对女主角的信念彻底摧毁的一场戏,所以导演对画面也格外考究。

    女主角在阳台抽烟,男主角像幽灵一般出现在女主角的房间里。先是一个照明度较低的布光的镜头,显示女主角的内心是灰暗与沮丧的。

    <图片18>

    女主角被男主角叫回到房间里,这是从男主角的视点拍摄的。因为是对着阳台,形成了一个逆光镜头,这当然是故意的,导演是不可能不知道补光的,只能解释为女主角陷入了黑暗与危险之中。

    <图片19>

    男主角也在一片灰色之中,看过电影的同学应该知道,男主角还没有拿到女主角的签字,之前的杀戮行动还不是合法的。但是,我们看到男主角的后面是亮的,是不是也意味着后面的戏对男主角来说是明亮的呢?

    <图片20>

    双方坐定之后对视,然后,男主角走位,把女主角挤在墙角,占据了绝对优势,完全控制了场面。

    <图片21>

    <图片22>

    女主角被迫签字之后,男主角离开了女主房间。女主角拿枪追至阳台。导演先给了一个纵深镜头,这个时候,在画面中,女主角是明显占优势的。

    <图片23>

    但是接着男主角一个转身,切成了一个半身镜头。

    <图片24>

    等等, 这个镜头是有问题的,看出来没有?

    这个镜头接在女主角的正面镜头之后,是女主角的人称视点。正常来说,女主角在阳台上,在高处,接一个俯拍镜头,才符合逻辑。但是这个镜头却是从低处拍上去的,男主角显得气场十足,高大威猛。

    视角的变化,实际上暗示了女主角内心的变化。如果说,之前导演在画面故意矮化女主角,这里就明显有了一个女主角自我矮化的感觉。看对方是高大的,那么显然自己是渺小的。

    导演让这个他很得意的形象在画面上停留了12秒钟,以一种时间的延续,增强视觉冲击力,不仅击溃了女主角,也击溃了观众。

    看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意识到,拍这种男女之间冲突戏,其实就是按照爱情戏的套路来拍的,这不就是一个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吗?这时的男主角的光辉形象,不禁让我想起张爱玲的名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所以,接下来女主角完败,她所坚守的信念也随之崩溃,是再自然不过了。

    这个时候,依然是一个纵深镜头,跟刚才的纵深镜头形成对比,这一次,男主角在前景,女主角在背景。

    <图片25>

    女主角放下枪,男主角走出了越走越大,直到走出画面之外,把渺小的女主角留在了昏暗不明的灰色世界之中。

    <图片26>

    最后,我要说的是,好的电影,始终使用画面配合、加强叙事,明白了这点,看电影的乐趣又多一分。

    微信公众号:电影拉片室。欢迎关注。

     短评

    这片如果变成真人就是一个冷峻漂亮有气质却有点心理疾病的孤僻汉子or妹子,差不多就是艾米丽布朗特和德尔托罗的合体,摄影屌炸天,配乐也非常赞,大气到让人数次窒息,动作剪辑没话说,地道里那场夜戏太牛逼了,虽然知道不可能#戛纳电影节#获奖,但回味几次都觉得实在是喜欢。

    9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被烂番茄92%的评分骗了,故事平淡而漫长,也并没有任何悬疑成分,动作也只是机关枪突突突,好后悔浪费了两个小时去看这个

    11分钟前
    • Amberose
    • 还行

    迪金斯的摄影吊炸天了,维伦纽瓦也是够硬。墨西哥边境运送囚犯那场戏稳进年度TOP3。

    1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和导演的前作都一样,剧本上选择了一个不一样的切入点,打破了常规的观影经验,想法很不错,但并不代表可以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几位主角的角色功能性很不一样,最后电影要讲的主题也是,最有力最聪明的反而是那个看似闲笔的墨西哥家庭,剧作算计的很聪明,突破常规,能不能爽是另一回事。★★★★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部看到一半发现换了主角的电影。维伦纽瓦延续了他在“宿敌”和“囚徒”的作者风格,把慢条斯理的惊悚炖得恰到火候。几处高空航拍镜头和敲打心脏的配乐都很抓人,可惜女武神没有发挥余地啊...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维伦纽瓦+迪金斯,两人就足以让这部电影在视觉和氛围上令人称道了。从美国进入墨西哥的连续航拍太厉害了,直接想到了十二宫的Harris Savides!但总体不如《囚徒》,主要是可惜Emily Blunt这个线索式关键人物没有写好,感觉她一直在问“为什么”。。。

    2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已经沦陷于维纶纽瓦的魅力里!镜头和BGM屌屌的!运送囚犯的过程竟然能拍得这么精彩!但是故事开头的case和后面有些脱节,想讲一男一女两个边境杀手的故事,但是关系却扭得不够紧,相比起来囚徒的剧本还是工整得多。

    27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莫怪那些裝逼文青搞不懂這片怎麼能與聶隱娘齊坐金棕梠了,全片意象隱喻於畫面的伏流之中。"暴力執法"說穿了只是劇情引子,畫面真正帶出的是女主角無所不被侷限的視覺(會議室,車窗,夜市鏡,山洞)與巨大廣角鏡(空拍,衛星圖)的對比,型塑出"視而不見才是美德"的尖銳觀點。著實厲害!

    30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一直在等维伦纽瓦走到这一步,即搞出一部技术层面无可挑剔的烂片,终于等到了耶~

    31分钟前
    • 喷子
    • 较差

    除了剧本稍弱外,其他环节都出色的令人惊讶,尤其是摄影和音乐!导演对氛围的控制也非常出色!只需一个好剧本,他就能上天啊~~(20160416北京电影节CBD万达9号全景声厅大银幕观影,此片音乐和音效非常出色,影院观影体会尤其深刻。我发现下面的绝大数提问或疑惑,看完「电影」后其实都能明白了)

    3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世界变成虎狼之地,平凡者如何生存,如何自洽。本来是奔着EB去的,以为又是那种重装女战士,但却不是,而是一个隐喻,代表着程序正义、道德、秩序。她始终在场,却无法参与,她旁观和焦虑,最终就是怀疑自身存在的意义。无人机的各种长镜震撼。两个男配(主?)气场强大。

    37分钟前
    • 朗姐🌈
    • 推荐

    第一分钟就爱上的那种电影,硬核程度难以想象,年度最佳摄影、配乐、音效跑不了

    39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Kate这个角色的无力感不知是否刻意为之,从头到尾一直云里雾里,使整片失去了流畅感...

    40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还行

    #Cannes2015#故事情节上非常的主流和商业化,世道艰险难辨正邪的主题实在见得有点太多了。用慢节奏拍惊悚片依然还是维伦纽瓦的风格,可惜《囚徒》慢节奏里的心理戏全都被各种过场戏代替,虽说即便是过场戏在狄金斯凛冽的低光镜头,壮阔的大俯拍与曼妙的微焦之下美到让人窒息啊!隧道一段剪辑大赞!

    4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每一帧都屏息凝神,太tm吓人了...片头墨西哥运送囚犯戏份,拍得吊炸天。不过,看完后,一直深深沉浸在本尼大叔的双眸中不能自拔,好想被他睡啊...

    46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此片拥有废话最少的男主。预告有欺骗性,让你不知道谁戏份多(笑)。非常像零黑30,却缺少它的力度,在摄影和音乐加分的情况下比较奇怪。导演果然擅长处理暴力前的张力,让人如看恐怖片般喘不过气。几近白描的动作场面也是我的菜。可是总觉得哪里缺把力,可能是过场不够利落的缘故,耗节奏。

    48分钟前
    • Rebel Scum
    • 推荐

    正义邪恶分不清了,我们跟着女主体验了一番心理斗争,最终选择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这个本子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没将女主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有些弱化女主的功能。迪金斯的摄影存在感强大,每一个画面都稳健有力,这才是大师。

    50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边境杀手》比较解构的地方是,或者比较像希区柯克《惊魂记》之处在于,从隧道(时空更迭,乃至人性突变)那一段以后,电影完全进入另一种疯狂的状态。时间从白天变成晚上,主角从女探员凯特变成男特工亚历桑德罗。缉毒也不再是重点,复仇成了必须完成的使命

    53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我和睡意对抗的激烈程度比这故事的激烈程度激烈十倍

    55分钟前
    • 笑点低
    • 较差

    节奏和视角控制这么精准的片居然有人说剧本差?你们是不是只认识一个摄影师啊?

    59分钟前
    • 谋杀电视机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