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白蛇传·情

    白蛇传·情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中国大陆2019

    主演:曾小敏,文汝清,朱红星,王燕飞 

    导演:张险峰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傲慢与偏见 普通话版

    • 正片

      傲慢与偏见 原声版

    • 正片

      大红灯笼高高挂

    • 正片

      房间

    • HD粤语

      悬案追凶

    • HD中字

      花式舞蹈

    • HD中字

      神秘窥视

    • HD

      史前巨鳄2

     剧照

    白蛇传·情 剧照 NO.1白蛇传·情 剧照 NO.2白蛇传·情 剧照 NO.3白蛇传·情 剧照 NO.4白蛇传·情 剧照 NO.5白蛇传·情 剧照 NO.6白蛇传·情 剧照 NO.16白蛇传·情 剧照 NO.17白蛇传·情 剧照 NO.18白蛇传·情 剧照 NO.19白蛇传·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取材自民间故事《白蛇传》,那白蛇的故事,远久流传...   白素贞修炼千年,只为人间寻那许仙,再续兰因前缘。   说什么人妖殊途,法理难容此爱恋。昆仑雪寒金山水漫,白素贞拼尽所有,只求天地人心情真一片。   纵天谴又如何?再困塔里千年亦甘愿!   彼此守望,哪天,佛陀花开,你我再见!

     长篇影评

     1 ) 沟通、共情与平等:人与人之间该有的样子

    昨天看了心心念念的《白蛇传·情》,没有失望,我觉得是非常有亮点有好感的一版《白蛇传》,当然一部分背景是我小时候常看曲苑杂坛也喜欢粤语,而且心目中最经典的《新白娘子传奇》也是动不动就唱歌的,所以对这粤剧电影版的白蛇传接受得很丝滑。而电影最让我欣赏和想要推荐之处,在于它在一些情节的改编/重新叙述中,将一些在以往版本中只是纸片人的“不重要角色” 刻画得生动起来,有情有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确是演出了片名中的“情”这个主题。

    第一个情节是白素贞为救被自己吓死的许仙去偷灵芝仙草,与看守仙草的鹿鹤仙童搏斗的故事。白素贞在这里不是战无不胜还有观音后台的女战神,她只是一个法力中等、靠自己谈恋爱的小人物。她打不过两名仙童,但是危机时候还会救一下敌手鹿仙,而鹿仙也知恩图报在师兄鹤仙要斩杀白素贞的一瞬间拦下一剑劝白素贞逃走。而这时白素贞既没有去求助更高权威也没有用救命之恩情感绑架鹿仙,而是陈述完对许仙的真情就决定一家三口一起赴死(描述得草率但是这里是泪点),鹿仙鹤仙被她打动,就将仙草赠予她,放白素贞走了!

    这里注意: 和《新白娘子传奇》中不同,鹿仙鹤仙没有得到师父的指示,白素贞也没有高层领导观音的背书,而是在与白素贞面对面的了解下,通过自己对权威和规则的思辨,做出独立决定把仙草赠予白素贞。

    对于白素贞的了解中,两名仙童对她的认知首先是妖,应该是坏的,但是在打斗中,白素贞救了鹿仙,鹿仙了解到她的善良,在她为了救许仙不愿自己逃生也要求仙草的行为中,鹿仙鹤仙识别到她有情有义。所以两个仙童不是通过身份的刻板印象而是通过真实的接触观察去了解一个人。在这里他们不但不再是纸片人,也从无数把与自己不同的群体当做纸片人的歧视者中脱颖而出。

    在对规则与职责的思考中,两位仙童讨论他们修道应该要学会仁爱,那爱惜生命救人生命应该在所谓的看守仙草的规则之上,所以应赠给白素贞。在这里他们战胜了原教旨主义和教条主义。

    在对权威的思考中,两名仙童对于“师父回来怎么交代”这件事进行了讨论,后来他们决定师父回来就向他说明事情经过,师父仁爱,一定也会同意这么做。在这里他们相信师父不是一个被神化的不可违抗的权威,而是和他们一样可以沟通的人,他们既战胜了权威崇拜也战胜了等级观。而且,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沟通达到理解。这点既体现在他们和白素贞的互动中,也体现在他们对与师父沟通的信心中。

    另一个情节与这个类似,就是这负责关押许仙的小和尚,被许仙的真情陈述打动,放走了许仙。这也是在其他版本中从未发生过的,以前可以做这个决策的只有更高权威如天神(《新白娘子传奇》)或者法海(《青蛇》),其他大小和尚只能是服从的工具,所以既不会被许仙白素贞打动,也不会判断对策。而在这里,小和尚也和鹿仙鹤仙一样,成为有自主意识的人,他通过与许仙交流,而做出违背他正在执行的任务的决定,并且决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向师父坦白和领罚。而此时,法海,一直不为白许二人的爱情亲情所动,把白素贞小青打入海既不怜悯也不会杀红眼的冷酷执法者,竟然就平淡地免了小和尚的罚,而对他的仁慈表示理解。这时候妆容凶凶的“不懂爱”法海的形象一下丰满起来,他不是《新白》里被高层领导点化才肯服软的法海,也不是《青蛇》里铸成(洪灾)大错才幡然悔悟的法海,而是让我想起“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半冷酷无情”,但是同时又“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可能是军人吧,他没有把自己的共情留给他反对的敌手,也至始至终没有反思过他的敌对思想,但是同时他也有通情达理和慈祥的一面,可能只有他的友军一方能看到。

    再说一下白许二人的爱情,尽管他们结合得像所有版本一样浪漫/草率,但是有一个细节也许说明他们三观比较合适,就是他们都具有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的共情能力:

    先看许仙,许仙经历被吓死后,身边的和尚说白素贞是蛇妖,妖就是坏的,所以你要摆脱她去出家,许仙虽然懵逼了一阵被拐走,但是当他有思考的空间他说“娘子虽然是妖但是她为救我九死一生也是真情”还发出本片宣言“妖弱有情妖也是人,人若无情人不如妖”,这里虽然有一些人类中心主义把“为人”作为最高道德标准,但话糙理不糙,他跳出了身份的限制肯定了白素贞的真情的可贵和道德的高尚,并且从此追随再不动摇——后面做了等妻子的单身父亲也很棒。

    再看白素贞,白素贞为了救许仙偷仙草差点被杀死,结果九死一生回来刚救活老公,老公和和尚跑啦,她又去庙里要人,被打入海里又奄奄一息。这时候小青跟她说“有情是妖,无情是人”咱们回家家吧!白素贞和小青说许仙是人,没见过妖,受到惊吓心生恐惧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我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真心觉得白素贞和许仙真配!他们都具有跳出自己的身份立场,理解对方的处境的共情能力,这CP可以磕!

    当然我最爱的永远是小青,不论是《新白》里为了姐姐性别可以换,对许仙也可以爱屋及乌的小青,还是《青蛇》里质问白蛇“我们妖之间的感情就不是感情吗”,杀掉许仙给白蛇作伴的小青,还是《白蛇传·情》里每次怼法海必先“呸”一嘴,说出“人家你情我愿谈恋爱碍了谁的眼”令人拍手称快的小青,我都爱!她忙活来忙活去,出生入死,好像都是为别人的事,但是就是这种真心为了别人的开心而开心,为了别人的不幸而难过气愤,是我最珍视的品质,也是我们身边的姐妹情最真实的样子!

    不得不承认,影片中的白娘子和小青让人更容易同情,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青白二人与法海的斗法中,她们好像操控大水的技能提升了,都变成精准袭击的武器,将伤害和损失只限制在三人之中,没有像《新白娘子传奇》和《青蛇》里一样引起钱塘县被洪水淹造成无辜百姓受害的灾难。这不只是在电影画面的呈现上如此,在后来白素贞被罚入雷峰塔时侯,所陈述的罪名也是人妖通婚违背律法,而没有“为一己之私残害无辜百姓”这条罪状。这让白素贞用小小的身躯反抗巨大的制度的行为更加悲壮感人了起来。而白素贞、小青、法海都不再是仗着自己能力大就可以随便让故事里没名没姓的百姓承担他们的行为后果、随意决定别人生死的“天神”一样存在。

    这里的的改编没有让我觉得是刻意洗白白素贞和小青,而是让我觉得它没有落入刻意黑化反派的一个俗套:很多电视小说里面的反派总是一开始被不公平地歧视和污名,被逼着反抗后就真的犯了错好像坐实了前面的“污名”,于是就从头不公平到尾,比如被错怪的白发魔女、被欺骗的李莫愁之类的,又比如《新白娘子传奇》里面法海绑架着许仙逼着白娘子和她斗法,两人闹出水灾责任怎么也该一人一半吧,最后却只有白娘子一个人被关20年受罚,法海没啥事,反而最后奖励得道成仙的时侯平白又有法海的份,好像因为他是神仙的公务员站对了队就好处尽捞,让人觉得这些神仙的律法既双标又不公正。而去掉这个百姓无辜受害的情节,也终于没有复制这个让人意难平的不公平,不仅是对白娘子,也是对没有法力的麻瓜人类:神仙没有因为法力大过妖就随意决定妖的命运(比如《新白》里白蛇想搞事业时侯观音让她去报恩谈恋爱,后来神仙不让她谈了不分手就得受惩罚),妖也没有因为因为法力大过人就随意决定人的命运(比如《新白》里白蛇青蛇经常为了帮许仙用法术戏弄人类,以及和《青蛇》里一样的青、白、法海斗法水淹钱塘县的情节)。这里的青白蛇有法术,可是她们也是在同样有法术的世界里平等地斗法,神仙有权力也是依照既有的律法惩罚妖,法海作为执法者对白蛇的敌对也源于他对于律法的理解,而不是利用他的特权发泄他的暴力。这里的角色没有滥用更大的权力去碾压弱者,反而更像是接近一个人与人较为平等的关系。

    如果说《新白娘子传奇》讲了一个情商高、人脉广的白娘子,通过她的个人魅力和领导好感让她的“越轨行为”获得赦免的特权故事,而《青蛇》讲了一个武力值强大的禁欲主义者法海,通过造成别人的损失来反思自己的虚伪和暴力的悟道成长故事,那么《白蛇传·情》讲的可能很多平凡人身上都会发生的情感故事:陌生人的理解与同情、爱人与亲人之间的换位思考、朋友的陪伴支持、对职责的探讨,对规则的反思、责任的承担等等。也许正是这些平凡人身上都会发生的故事提醒着我们人与人之间本来可以有的善,和本应该有的样子吧。

     2 ) 不够8,有大亮点的传统现代科技先锋探索,但大缺点该批评还是要批评

    优点:

    1. 构图和舞台,色调什么的很好,每一帧定格下来截图都是摄影佳作,构图真是教科书级别,比一些奥斯卡还美。

    2.除了许仙演技都不错,青蛇敢爱敢恨,白蛇浓情,(法海直男(不

    3.配乐好

    4. 故事很多本质的观点是很好的,勇敢,不守成规,和世俗斗争

    5. 有些人物形象还是很好的,白娘子勇敢,女救男,小青敢爱敢恨,扇许仙耳光,钢铁直男法海,这几个人物还算立体

    6. 能把传统艺术和时代技术发展(电影)混合在一起进步,真是很前卫,看到了对艺术的探索。

    7。打戏动作戏不错可以,这种真打的打戏如今很难得了,演员真是实打实的动作功夫 ,功力十足,一看就是多年苦练老戏骨

    缺点:很明显,是有优点但是缺点拉垮很多:

    1. 口型对不上,一看像配音 (我错了粤语听不懂怪我呜呜呜

    2. 打光逼死强迫症,脸上光这么硬,和背景的光那么散的光一看就不是一起出来的,搞得人很隔离背景,five卯特效感觉就出来了,十分尴尬,有廉价感(虽然知道没多少预算)。主要人打光如果根据背景调节一下会好很多,和背景一体化一点。主要这个割裂感都能让人脑补出拍摄现场了。。。

    3.人物形象:许仙人设太拉垮了,法海随便一说加流言就背叛妻子,许仙简直成弱智,完全没深度 ,主角人物基本废了,贵为主角要么应该很暗黑要么很高光,作品才有震撼感。作品主角当然应该塑造好呀

    4. 形式问题,戏曲和电影形式的冲突(还是不能很好融合),信息量,人物不够立体 :粤剧一个台词一个片段唱太久了,单位时间增加,总时间有限,就讲不了多少故事,信息量很小。两人认识,喝雄黄酒,大战法海,2h就讲了这么点事情,不像戏剧又不像电影,故事不够长人物就不丰满,精彩度就不够,节奏慢,看到瞌睡。同样时间换了别的电影,会讲了很多事情。你就会觉得这很不电影,这点事情一般40分钟不到就可以讲完。就是不够紧凑呀。 全片有预告片70%的情节紧凑程度才精彩

    5. 摄影问题: 每一帧截图是很美,但是放在一起就很奇怪了。首先镜头切来切去连贯性流畅度不好。第二, 得全部画面都进入视角(也就是做最后一排看,净收眼底)画面才是美的。 稍微往前坐就会觉得画面太近了。很多美的构图都是靠整个画面元素呼应才一起美的,但是看电影观众的视角由于和银幕的距离,重心是会放在某个局部的,那个局部又不出彩。比如摄影真是很喜欢拍前景,但是前景的作用其实是衬托中后景色的,放在一起才达到前景承托后景的效果,但是电影这个大荧幕,观众的视觉的重心会只能重点看到画面的一部分。感觉摄影不是很会电影的拍摄手法。第三,构图不是从高空广角俯视的构图,要么就是长焦压缩画面取景,就俩手法,一开始看着新鲜,后面就单调了。长焦老压缩画面不好看。也没有摄像机移动体现动作什么的电影拍摄手法。你就会觉得是摄像机钉死在一个位置,演员在舞台演习,然后绿幕抠出来。

    7.5不到8吧,优点明显,但是缺点也很突出,问题很多。作为鼓励加传统元素探索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鼓励情怀分数能勉强给到。是属于优点很多人眼球,但是缺点不达到好电影标准的。作为先锋探索还是很鼓励的。当然,比商业烂片好太多了

    该批评还是要批评,以后这类电影才能更好呀

    ps 看了评论,觉得我是把这个看成有戏曲元素的电影看的,所以叙事性和拍摄可能会喜欢从一般电影的角度看。但是很多豆友是当成电影形式的戏曲看的。我觉得大家的观点不一样很正常呀,求同存异就好,大家都对。和谐和谐爱和谐

     3 ) 谢谢这场视觉盛宴

    这是我第一次看粤剧 排片率实在太低了 宣发力度也不够 我真的希望剧组可以让自来水众筹买个热sou 没有很多噱头说请了谁 花了多少钱在特效上 可是它就是真的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做了精彩呈现 镜头语言虽还有些生涩 没有切换自如的熟练操作 但并不妨碍好看程度

    前两折里道具组可能还没找到舞台审美和电影质感的契合点 可是后面的打斗场面、适合人物的妆容妆发都非常之合适 打斗场面是我最喜欢的

    如果花旦小生是算第一咖 那法海和小青就真的是无可挑剔的青衣了吧 一条百年修行未脱去动物习性的人型蛇妖对人间的好奇 在动作神情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水漫金山这幕的法术水战中 通常的特效都会把水化为蛇头 (个人感觉)可它就是没有 而是极力渲染海水的汹涌与危险

    音乐上做了很多的改良 唱腔还是那份调调 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 更能精准打击大众群体 半白的词句通俗易懂 可我还是要看台词哈哈哈哈实在是太美了

    几乎每个小情节 白素贞都会换一套衣服 打扮最喜欢的还是打斗里利落的装束 原因在整个场景特效都带有水墨丹青画卷的特色 衣服上也有相同的呼应 但又带有山楂色的饰物点缀其中 妙绝👏前面许仙与白素贞眉目传情的桥段的特效和妆容颜色上说不出的(不是大家喜欢的芭比粉和梦幻紫)感觉 但又很协调🤣这真是可能一开始没找好方向的吧

    中国古代的故事放在现代来看 其实大多数都会被新道德进行批判 可这不是故事本身的错 而是重点关于在说故事的人如何带领观众们去进入他们的世界和理解世界 只有做到这点 在我看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它做到了!

    故事是我们熟悉的白蛇传 这是一个我曾经不感冒的故事 这种用幕式推动情节发展的确是简洁明了(或许是我们都太熟悉了)有些推动情节有点突兀 衔接上不太自然流畅 但希望这部片子可以去参加一些比赛做多一些宣发 然后!原班人马打造一系列的中国神话故事好吗!我真的好喜欢啊啊啊 (我想看梁祝 一定很有趣)

     4 ) 皇帝的新衣

    这是去年上半年,院线约的影评……发过去之后,小半年没理我,大概觉得我太刻薄了。今天和朋友聊起来,偷偷贴到全互联网最刻薄的豆瓣上。但文艺界的确有件皇帝的新衣,觉得所谓“优秀传统文化”只要稍加改造,就能适应当下。我相信,系统内很多人一定是看到了皇帝光着身子,但是只有说衣服好看才能分到资源,而且描述得越细致分到的越多,还可以领个项目去做更新的衣服。

    近年来,在各方面政策支持下,戏曲改编电影有了一个小热潮,比如早几年的昆曲电影《红楼梦》,更近的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越剧电影《西厢记》、沪剧电影《挑山女人》。即使在这众多的影片中,《白蛇传•情》仍显得颇为突出,主要是它以4K高清格式摄制,并非常规地大量使用数字特效,在技术层面上不太“像”一部戏曲片。其中的原因很容易理解:4K高清产业算是目前广东省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设备和播出渠道对内容的需求相当高,政府投资的戏曲电影肯定要跟着省里的大方向走;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吸引年轻的观众,虽然电影制作者们并不一定清楚年轻观众的审美是什么,但他们肯定知道,以往戏曲电影的美学常规已经不适应当下主流观众的需求。

    从个人角度来讲,数字技术的引入,至少在美学层面上是成功的。受限于经费,《白蛇传•情》的特效和当下主流电影当然有相当的距离,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是接近于二线手游水准,但这里却有意外之喜,即风格与影片本身的题材非常贴近。白蛇幻化人形在凡间恋爱,又与邪恶势力展开不屈斗争,差不多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仙侠游戏带起的一波仙侠、玄幻流行文化。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早就渗入民间文化、大众文化的白蛇故事,才是玄幻仙侠故事的来源之一。再加上戏曲本身高度的假定性,并不符合“真实”标准的特效技术反而衬托出其中意境,比以往戏曲电影借鉴传统舞台布局的美术设计,更具表现力。至于是否符合当下观众的需求,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因为从戏曲电影诞生至今,“戏曲”与“电影”的关系已经发生逆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城市商业文化和留声机、无线电等大众传播手段的繁荣,戏曲正处于高度繁荣的阶段,可以说,戏曲,而不是电影,才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大众文化。电影更多地是戏曲想借助机械复制手段,摆脱演员肉身的时空限制,尽可能地扩大观众。甚至,在很多情况下,电影还需要凭借戏曲的影响力来抢占市场,比如最早的粤语电影都是戏曲片。有声电影技术出现之后,语言/方言成为电影市场的天然分界点,但粤语电影界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都与好莱坞和国语片工业相去甚远,最可行的道路是借影响力更大的粤剧东风。建国后拍摄戏曲电影,一方面是在“戏改”背景下提升戏曲本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更多也是希望借电影这一大众媒介,让更多想看戏而不得的群众能一睹高水平表演。差不多同时的香港、台湾戏曲电影,更是将“戏曲”本身视为电影工业竞争力的来源。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戏曲在整个社会层面的影响力急剧下跌,观众大量流失,戏曲电影不再是“电影”借“戏曲”的影响力来争夺市场,而是“戏曲”希望借助“电影”去吸引那些原本不是戏曲受众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评判戏曲电影的标准不应该是戏曲的,而应该是电影的,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吸引那些原本不是戏曲观众,甚至对于戏曲审美没有什么概念的人,希望他们在观看了电影之后,对于戏曲本身,产生些许的兴趣,能把日渐式微的戏曲传播下去。

    吸引非戏曲观众的兴趣,又涉及两个主要议题。一个是表现形式,另一个是故事本身。前者和数字特效的关系已经探讨过,整体的美术风格也符合当下“莫兰迪”色系的审美,演员本身也适合大银幕的审美。不得不说,大银幕是非常残忍的,特别是纤毫毕现的4K高清格式。近年也有一些戏曲电影,用了功底深厚的名家,在舞台上只觉得唱念做打样样动人,但大银幕却只会让观众看到眼角的皱纹和不再紧致的轮廓,不再相信其中青春洋溢的爱情故事。事实上,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戏曲演员本身是残酷的,即使舞台表演,也不得不分更多的精力在视觉效果上。新世纪以来传播上最成功的青春版《牡丹亭》,就以牺牲表演本身的艺术水准为代价,全面启用年轻演员,并结合现代舞的灯光、舞美设计,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昆曲爱好者。批评者可以认为指出它无数不符合昆曲美学规范的地方,但无法抹杀它在戏曲传播上的价值。回到《白蛇传•情》,和舞台剧版本相比,无疑是少了很多隽永的美感,“盗灵芝”“水漫金山”,甚至是片头片尾处手游品质的数字特效都过度使用,但这种泛滥本身有一种情绪性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戏曲审美与当下主流观众之间的差距。

    但说回来,能在根本上弥合差距的,并不在视觉层面,而是戏曲改编如何能够符合当下主流观众的价值取向,即戏曲故事的伦理内涵上。戏剧的关键在于其现场性,在于观众和舞台之间的情感联结,而不是虚浮的“审美”。百余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在经历巨变,大部分所谓“传统戏曲”的精神内核,都不太符合时代精神的变迁,而必须随时做出调整。那些讲“忠孝节义”的京剧,只能以折子戏的形式存在,很难想象完整演出的《大登殿》能吸引年轻一代的非戏迷观众。《锁麟囊》常演不衰,也是因为“积德行善必有余庆”在一众“传统戏剧”中,还能符合当代观众的价值观。

    《白蛇传》的戏曲版本,同样经历了剧烈的改编。我们今天大众文化所熟悉的白蛇故事,以及其中的白蛇和许仙形象,基本奠基于新中国“戏改”田汉版本的京剧《白蛇传》。在这个版本中,民间传说和“传统戏”中白蛇“盗库银”“水漫金山”致使生灵涂炭的“妖”性一面基本消除,留下的是“传统妇女的美德”一面,以及为追求恋爱自由而激烈地“反封建”性。而为了不让白蛇对许仙的情感太突兀,或者太不值得,许仙的形象也得到了大幅度改造。从“遇妖”故事中常见的犹豫、生怕被骗的普通书生,变成了同样为爱情坚贞不屈的痴情人。相应,法海则成为封建势力的总代表。90年代风行一时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也基本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但基本保留了“报恩”和“修行”两个元素。但吸引观众的,始终是白蛇和许仙之间的浪漫爱。最近几年,徐克《青蛇》在互联网翻红,许仙懦弱的一面又被重现,但故事的重点已经放在青蛇和法海上,同样聚焦的还是二者被外在因素限制的浪漫爱。可以说,经过“戏改”的提纯、净化,白蛇故事变成了一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浪漫爱,并以浪漫爱对抗一切社会压力的故事。

    但问题在于,百余年的社会变迁,特别是最近四十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和社会快速的原子化、新自由主义化,年轻一代虽然还为情所扰,但主要的压力来源已经不再是外部力量,而是来自浪漫爱本身。或者说,来自文艺作品建构的浪漫爱的唯一性和现实亲密关系的多变性、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所以,今天的市场,不再会追捧那些“莫名其妙就爱上”的流行文化产品,而希望去详细表现浪漫爱本身的展开过程,和由两个人性格弱点本身决定的冲突,以及自我实现与浪漫爱之间的矛盾。包括对琼瑶电视剧的重新评价,无不是在这个脉络之内。而像《白蛇传》这样的一见钟情,包括简单的“报恩”理由,都很难让观众信服。所以,前年取得市场成功的《白蛇•缘起》,想重讲这个故事,给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但是限于编剧功力,虽然重点在表现相爱的过程,只是把原作白娘子的单方面付出,改为许仙的牺牲。影片的豆瓣页面上,充满了对这一点的批评,认为这不过是见色起意。

    说回到《白蛇传•情》,限于戏曲的体裁,更难以表现浪漫爱本身在生物性和社会性两个层面的复杂性,而只能再次重申“戏改”时期京剧版和越剧版的纯爱故事,并极大淡化了“反封建”的内容,让观众对两个人的毫无来由的相爱无所适从,难以共情。可以想象,黑暗影厅中的年轻观众,在亲密关系中的最大痛苦并非来自长辈、社会的干涉,而是“我爱的那个人并不爱我”“我无法和恋人保持健康的亲密关系”“如何平衡自我实现和亲密关系之间的平衡”,那么,能够回应他们这些疑问,才是戏曲改编能获得时代新生的关键。要知道,我们今天,所有为大众文化所熟知的戏曲,都是新中国“戏改”的反封建版本,而不是“忠孝节义、因果循环”,它们才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扎根大众,远及海外。时移世易,戏曲也应该参与新的文化建设,而不是退回到抽空社会内容的浪漫爱。

     5 ) 赞叹真爱

    1.真爱是历经任何困难挫折都无法拆散的,要相信世间还有真爱。2.就像台词里面,无论人还是妖,如果没有爱,没有情人的情,或者不允许有爱,不允许有情,那还如何生活,枉为人,也枉为妖。3.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做那些拆散别人家庭浪费人家感情让对方伤心难过的事情,做一个诚实善良友好的有感情的好人。

     6 ) 视效美炸!戏剧改编圆满了白蛇故事中所有的漏洞啊

    视效美到流眼泪~

    服饰飘逸又真实,让人完全能相信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许仙被白蛇吓死的那一场,前后的情侣都是一声卧槽,惊呼,“好精致的白蛇!”

    作为粤剧来说,场景背景肯定是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单调的,但是不管从构图还是特效都美翻天了,除了动画片我真的第一次看到电影做出这种效果!!!

    小青姐姐的腿真的好好看,充满了力量的美感!

    白姐姐去昆仑盗取仙草的场景,真的,明明是跟孙猴子一样的转场,但是白姐姐飞出了敦煌飞天的美感,仙气飘飘的同时又能融进昆仑万山之祖的气势里!

    也是第一次看到影视剧能用这么简单的镜头展现出昆仑的气势啊

    还有狂吹最后水漫金山的特效,这个特效让我相信了神话传说中蛇真的可以一遇风雨成蛟化龙!

    以下剧透预警

    标题说了这个粤剧改编圆满了白蛇故事中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是法海的形象,白蛇青蛇许仙的设定没什么变化,演员演绎得特别好,最重要的是法海的形象变得丰富立体,因此整个故事变得逻辑合理。在以往的故事里法海都是反面形象,在这种人设里故事就无法回答,那法海所代表的被佛选中的得道高僧到底得的是何种高道?

    第二是,昆仑作为万山之祖,道家神话中的最高之境,白蛇到底要多高的法力才能盗完仙草还能安全离开?

    《白蛇传·情》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电影最初,小和尚问法海,在竹林飞过的青蛇是什么,法海回,“天生万物,且都各行其道。”

    可见其三,一是法海并不是见妖就杀的嗜杀无度的僧人;二是法海认可的是天道,天道自然,但是有规则;三是对应了法海后来的选择。

    白素贞与许仙成婚后,法海找上门劝说白素贞,希望白素贞能自行离开,保留和许仙的情谊和体面。这能看出法海“仁”的一面。

    随后许仙被吓死,这里的空镜头真的绝了!场景渲染瞬间炸裂

    白蛇盗取仙草,被昆仑仙童阻拦,打斗中白蛇救下小鹿仙童,战败后小鹿仙童向飞鹤求情。所以白蛇才能再昆仑取到仙草而回,并非是白法力强到可以逃离的程度。

    其次也说明,昆仑有情,昆仑有情即天道有情,才能解释故事的结局。

    法海从头至尾没有说过白素贞会害许仙,而是站在天道的角度。在道家神话宇宙里,天道自有法度,这也是法海遵从和维护的法度。在白素贞这个明显违背天道的举动里,最有可能就是天道降下天谴。所以法海让许仙皈依佛门,不仅是不再给白素贞机会,也是为了保护许仙不被白素贞的天谴波及。

    所有的冲突和矛盾最后来自于许仙,这个凡人的选择。而许仙那一瞬间的犹豫害怕就是普通人的怯懦和退却。

    事实证明,法海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白素贞找不回许仙,选择水漫金山。水漫金山这一行为,可能祸及的人何止一个法海和金山寺僧众呢?

    再次为电影特效疯狂打call!真的绝绝子!

    而法海也充分证明了自己是天道选中的男人,重伤了白蛇青蛇。但随后法海就收手了,面对放走许仙的弟子也没有怪责,而是选择向上汇报。

    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题外话,希望珠江影业可以开个特效培训班、视效培训班、服化道培训班,以及武指培训班。感觉中国电影水平能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短评

    电影很好,粤剧好听,画面绝美。但是许仙是真的傻逼。

    9分钟前
    • 北门扛把子
    • 推荐

    “我呸!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人的眼?关了哪佛的事?逆了哪边的天?” 青妹泼辣依旧。

    13分钟前
    • 人间非是有情痴
    • 力荐

    2019.11.13,坐标琼花大剧院。这是印象中去现场看的第一部粤剧,去看之前别人说什么粤剧看不懂不好看之类的感觉,看了之后完全不是的,觉得挺好看的,非常值得一看。一句拉长音的许郎,娘子,把不舍之情尽显在腔调中,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包括演员的身段,唱功,基本功等等,感觉戏曲比一般的话剧难度高多了啊。

    17分钟前
    • 小云天空
    • 推荐

    编曲精良(为了贴近主流电影观众,唱段更接近通俗流行,水漫金山段则直接上了西洋管弦乐),白蛇传故事也常看常新,但第五折的处理有腰斩感,全片镜头设计也干巴巴的,相比舞台搬演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提升。不过CG的引入比玩3D噱头的《白毛女》之流有诚意多了,尽管质量不佳,但仍是一次勇敢且有意义的尝试。

    22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服化道演员镜头都美炸了,果然没有流量捞钱,电影就会有质的提升,可惜拍片观众都太少了(我竟然体会到了包场的快乐😂),大家都多多支持支持这种新的电影形式吧~

    25分钟前
    • 鹿鱼渔
    • 力荐

    这水漫金山不比复联4好看?

    26分钟前
    • 娇妮
    • 力荐

    #3rdPYIFF# 尊重原著不出大错的改编,开篇特效影楼审美,但整体来讲布景人物美轮美奂、戏曲声腔韵味十足,给电影观众带来了非同寻常的体验,水漫金山一场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国产奇幻

    30分钟前
    • 一碟琴心
    • 推荐

    #PYIFF# 本届最大的惊喜,太震撼!

    31分钟前
    • 辰悠沉
    • 推荐

    画面很美,小青的话就是所有观众的心声。很高兴能看到国粹的突破与进取。

    34分钟前
    • 喝水大师
    • 推荐

    #3rd PYIFF#类型之窗。传统粤剧+电影化的拍摄手法+CG后期,很杂糅的产物。说实话没看出技术有多么牛逼,但是在形式上可能是有超前之处。鉴于对这种类型完全无感,给三星算鼓励。

    38分钟前
    • 阿飞
    • 还行

    戏曲电影终于脱离舞台的束缚,通过CG技术走向更自由的状态。/ PYIFF @1号厅 10.18

    43分钟前
    • sTill-Life
    • 推荐

    戏曲与电影本身就有天然的冲突,拍摄层面其实做得挺好的。最大的遗憾是文本上还是过于保守了。跟导演聊了一下这个话题,导演也很无奈,想变却变不动,老艺术家们层层把关,实在变不了啊。。

    44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耳目一新 青妹宛若活体弹幕一般

    45分钟前
    • 叽叽喳喳🦜
    • 推荐

    底本还是旧故事,还是强行和睦,但小青跳了出来,掴了许仙一巴,忽然就变得解气,变得有一个出口。另外一处高光是盗灵芝遇仙童,素贞救了鹿,所以鹿也饶恕她。

    47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舔狗白素贞,渣男许仙和理中客法海的故事。法海当一次好人不容易。

    50分钟前
    • Frank
    • 推荐

    这是新中式影楼美学电影?但粤剧好好听,词儿也不错,传情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水漫金山奇观戏也还有设计(且不说好不好),啊《白蛇》真是常看常新的一个故事。

    53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还行

    本来对戏剧电影没什么期待,但是真的有惊艳到!四分是鼓励!可以理解一些人对这个片子很有意见,无法接受戏剧进行某种电影的表达。

    58分钟前
    • 炸炸比利
    • 推荐

    粤曲电影从来没这么好看过。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太惊喜了,导演创新性的选择了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来演绎这段经典。它即保留了戏曲的写意部分,又用视听丰富了写实部分。笔者认为它开创性的为国粹带来新生,如此这般,那能开发的题材太多了,惊喜惊喜啊。顺便吐槽某些迟到的观众,声音大还开手电筒,素质有待提高。

    1小时前
    • 推荐

    举世无双的美术!盗仙草那一折哭成狗,40块的电影票,光水漫金山就值400了。请多多贡献票房

    1小时前
    • Dolphin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