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台湾2023

    主演:阮经天  袁富华  陈以文  王净  李李仁  谢琼煖  陈秉佑   曾珮瑜  游安顺  刘子铨  吴奕蓉  黄迪扬  曾向镇  沈威年  杨迦恩  曾皓泽  郑永岳  张启乐  苏耀庭   

    导演:黄精甫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第34集

      渗透

    • 红色天空/歼灭天际线

    • HD中字

      怒潮2023

    • HD

      速度与激情10

    • 更新HD

      黑暗森林

    • HD

      异域狼孩

    • HD

      狙击之王:暗杀

    • 更新HD

      为爱叛逆3

     剧照

    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1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2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3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4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5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6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16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17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18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19周处除三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通缉犯陈桂林(阮经天 饰)生命将尽,却发现自己在通缉榜上只排名第三,他决心查出前两名通缉犯的下落,并将他们一一除掉。陈桂林以为自己已成为当代的周处除三害,却没想到永远参不透的贪嗔痴,才是人生终要面对的罪与罚。  影片引用的“周处除三害”典故,见于《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据记载,少年周处身形魁梧,武力高强,却横行乡里,为邻人所厌。后周处只身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浪子回头、改邪归正,至此三害皆除。

     长篇影评

     1 ) 和《鬼家人》一样,只是外壳先锋,内里还是太旧

    昨天去看了《周处除三害》,整部电影我总结两个关键词:旧、四不像。

    旧的部分:

    我发现最近一些台湾的比较爆款的电影,比如这部和《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热度都挺高,但都卡在新旧之间。新的部分尤其新,甚至有些尖锐和先锋,比如《鬼家人》里gay的身份认同、现实处境、还有关于传统冥婚和科学不迷信的讨论。但旧的部分就特别旧,比如对gay的刻画、调侃、父亲的忏悔、大团圆的结局(两岸不同版本的吃饺子结局….)。太过时啦,土土的。

    这部《周处除三害》也有同样问题。

    新的部分:描述被通缉者恶的狠劲、打斗血腥场面的诚意和尺度、除二害部分故事选题的精彩(灵修这个频繁发生的骗局类型,值得深度讨论)。

    旧的部分:

    女性角色的单一,还是功能性角色。

    传统电影里女性角色分为两种,婊子或圣母。这部里面甭管外壳怎样,反正都是圣母嘛。

    王净饰演的大哥的“女人”,其实是为了大哥能照顾监狱里的妈妈,所以一直忍受被强奸。为了妈妈做如此牺牲的圣女,不还是奉献奉献奉献。

    阮经天饰演的男主角除掉大哥之余,解救了她,从此她放在心上,最后男主角死刑之前,专门去为他剃胡子。男主角闭着眼睛像见到了妈妈般的婴孩一样哭泣,女孩一直为他抹眼泪。

    太假了,太圣母了,太单调了,太男性想象中的女性了。土。

    女孩的妈妈也是圣母,被丈夫折磨,大哥把她解救出来,得,要报恩啊。又开始牺牲牺牲牺牲。

    报恩大哥,救我于男人,为其顶罪入狱,女儿被其强奸。

    合着女性在男的想象中都是傻子呗,动不动就报恩献上整个生命,单调的我难受。土。

    另外旧的一点是:对于“恶”的过度思考。

    恶就是恶,尤其这个程度的恶,不用分析出整个电影,不用最后上升到那样,感觉多复杂人格似的。

    越是恶到这个程度的,越是简单的脑回路。

    他就是没什么共情、没什么心。打人杀人,就是不怎么愧疚啊,接近无感。

    而且影片前面不也提到了,不就是怕自己被忘记嘛,目的可以说是无比自私。什么正义、什么忏悔,就是以为自己命不久矣之后想刷存在感呗。

    最后在过程中就顿悟了?共情别人了?

    我觉得导演编剧还是恶人、空心人见的少了,贫民窟出身的我,无法相信。

    最重要的,他除多少害,都无法弥补之前犯下的罪。所以最后太柔情化、太神化了。

    对于恶的过度分析和共情,是比较旧的价值观。

    然后是四不像的方面:

    其实就是没有做好平衡。在艺术感与说得通之中,没有平衡好。

    你大可以玩符号玩概念、玩舞台剧感艺术感,但要让观众相信。因为里面不论人、还是符号的反应,得是说得通的。

    是让观众屏住呼吸、还是翻白眼嗤笑,也就一线之隔。

    除二害部分还是有点艺术感的,男主角挨个枪杀、大家魔幻现实、构图、色彩,有想法的,但还是差一点。

    因为不能让观众主动夸奖:阮经天信念感好强啊。这时候观众就出戏了,没有被锁住。而是得让观众也有一样的信念感。

    导致这些的原因和节奏有关。剧情有张力、才能够吸引住观众,张力需要一张一弛来回变化。而不是在关键时刻拖,拖就是卖弄,前面铺垫的全散了,观众全猜到了,这边还在这里玩光影放bgm呢。

    可以减少一些镜头,不要觉得“这个镜头拍的真艺术啊不舍得剪掉”,然后节奏变化再出人意料一些。这部电影剪掉煽情的长镜头和不舍得的“艺术”镜头,能再好看个2分。满分100。

    可能跟台湾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有关,封建荼毒更多、文明的风也更多,所以如何能够不仅外壳先锋、内里也先锋,值得思考。

    除二害部分,对为什么灵修有那么坚固的受众,刻画不够。那些人如何脆弱?灵修形式如何洗脑?是不是大部分人只是运气好,否则也会上当?

    如果要刻画一个从自私只想刷存在感的通缉犯,到在除害的过程中真的反省,是需要更强的动力的。影片中所体现的,不足以感化这个通缉犯,所以很难让观众信服,而只是当个爽片看。

     2 ) 2024开局即封神!能过审已是奇迹!

    万万没想到能在内地电影院里看到这样的一部电影,电影集合了以往只能在网盘里看见的动作戏、床戏、黑帮戏……单独拿出某一个片段播放都可以在短视频平台赚足百万流量,而就是这样的一部戏,我居然是坐在电影院里看完的?直到看完后我都觉得难以置信,电影片长134分钟,和在台湾上映时长是一样的,所以电影里的内容应该是没有删减的,而且画面也没有用技术手段遮挡,我真的完完整整的看完了整部电影。

    电影片名《周处除三害》引用故事典故,蕴含佛理且寓意深刻,而电影的英文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以及片头三种动物围绕在一起,也紧扣了典故立意,让简单的黑帮动作片变得充满深度,解读的空间也不仅限于对单一剧情的讨论,而是上升到了对于人性的思考,所以,如果单说该片是一部动作爽片其实是低估了它的内核。

    电影里所涉及到的对人性的刻画也不仅限于对男主陈桂林,包括医生张贵卿、发廊妹小美,甚至是另外两个通缉犯……他们的身上都展现了人性的不同面,或贪或嗔或痴……

    另外要说的是,电影里的动作戏都十分精彩,追逐场面紧张,打斗场面火热,而且每一场戏都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让观众充满代入感,在看电影的时候你会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伴随着你的,毕竟,电影里那些枪击、爆头什么的真的太真实、太刺激了。

    所以说,这个片子能过审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它值得我们坐在电影院里认认真真的看完。

     3 ) 电影原型亦正亦邪的[大佬杀手]刘焕荣

    主角「陈桂林」,其实是参考台湾犯罪史上知名的重刑犯刘焕荣,他曾名列「十大枪击要犯」,曾担任竹联帮「总掌法」。手法冷血残暴,曾犯下多宗枪击案,但奇怪是他向来针对的都是黑道中人,故被称为「大佬杀手」

    刘焕荣1957年出生于台中市的“陆光八村”,也是眷村子弟。刘焕荣的家庭状况就非常糟糕。家里只是靠着摆摊卖水果维持生计。 那时候的台湾社会环境非常混乱,所以家里的水果摊经常会被当地的流氓光顾,要是只是拿几个水果不给钱还是小事,一旦流氓们心有不爽,就会直接砸烂整个摊子。所以导致家庭状况愈发糟糕。 在刘焕荣高中的时候,也意识到了,要想改变家里的状况,不加入社团是没有发展的。于是便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小帮派“北屯圆环帮”,以寻求庇护。但是不曾想圆环帮之所以收留刘焕荣,其实只是为了能够免费吃到新鲜的水果罢了,并没有真正地将他看成兄弟。于是刘焕荣又转投“小梅花帮”。 进入帮派的刘焕荣在前期还是心存善良的,因为只是为了自己不受欺负,从未想过去欺负别人。尤其一次看见一名被几个青年欺负的小学生,刘焕荣挺身而出,后来更与这个叫张啊明的小学生成为了朋友。 据刘焕荣介绍,之所以会跟一个比自己小11岁的孩子成为朋友,是因为一看就他就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经常被一些小混混欺负。 因此,他也把阿明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经常鼓励他要好好读书,据说最后阿明在刘焕荣的鼓励下,一直读到研究生。 后来,因为竹联帮董桂森成立忠堂,并大肆招兵买马,于是刘焕荣也就投入了平台更大的董桂森门下。从此开始了他的刀口舔血的江湖生涯。 加入竹联帮的刘焕荣,似乎变了一个人般,异常凶狠,80年代他曾经连续犯案,先后犯下击杀桃源帮的帮主及其中一名大佬,还有大湖帮的帮主等多起命案,震惊整个台湾江湖。 同时,刘焕荣被列为十大枪击要犯之一,因为其彪悍的作风,作案不顾后果,并且连续击杀多名帮派大佬,所以被称为“神经刘”,也叫“大佬杀手”。当然了,他的外号还有很多,但是这两个足以说明刘焕荣的彪悍战绩。 命案累累的刘焕荣被台湾当局通缉后,随即与董桂森一同逃往菲律宾,并与董桂森和其他几人犯下了震惊菲律宾及台湾的陈氏灭门血案。案件暴露后,逃亡日本。 逃亡日本后,刘焕荣并未因为身背数案而消停下来,反而变本加厉的开始于当地帮派人员合作走私D品,终于因为此事最后被日本警方逮捕。 1986年3月,刘焕荣从日本被押解回到台湾受审。但是因为刘焕荣所发下的多起案件由于区域不同,所以手里的法院也不一样。再加上刘焕荣所犯案件除菲律宾陈氏一门的灭门案之外,其他的被害人均是黑道人员。所以在个案分别审理的时候,只被判处无期徒刑。 直到后来台湾最高法院发现后,决定并案处理,经过7年的整理了解,于1993年3月判处刘焕荣死刑。 根据台湾媒体披露,刘焕荣特别重义气,并且心存善念。在狱期间曾以“无名氏”的名义发起对穷人的募捐行为。而起据当时担任监狱教化的工作人员曾说,刘焕荣增加在海山煤矿事件后,将自己的逃命钱捐出。也曾经在台中县看见一家破烂的孤儿院,便去当地抢劫赌场后,协助孤儿院重建。 所以,在刘焕荣被法院判处死刑之后,曾有多名律师及民意代表认为其重义气、真心悔过,且所杀之人大多为黑道人物,希望法院可以抢下留人,给其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并且上书台湾当局,希望能够特赦刘焕荣,让他告诫后人。 但最终还是被当时台湾法务部门认定其接连杀害五人,行为严重,情节恶劣,还是于1993年3月批准刘焕荣的死刑执行令,翌日凌晨于台北执行枪决。 据当时看守所狱警回忆,刘焕荣是少数进入刑场不需要搀扶之人,他走入刑场的时候向排队等候的记者说道:我对不起社会,对不起教我养我的父母。并且向记者举手致意。随后便从容走进刑场。 走入刑场后,依然谈笑风生,在行刑前,喝了两大杯啤酒加上一杯高粱白酒,向狱警感慨道:感谢监狱给我的教育,让我成长、懂事。 死后,刘焕荣还捐献出自己的器官,除了肝部位因为存在病变外,角膜、肾脏等均被用于其他病人身上。

     4 ) 三刀拍案惊奇

    《周处除三害》脱胎于《世说新语》中的原名典故,以周处杀虎除蛟,最终改过自新为脉络,本片糅合了来自香港的黑帮气质与日式诧寂风格下的隐秘邪恶,为本片烙印上了属于新时代的注脚。两场除害戏码一场激烈凶残一场荒诞沉静,节奏相当舒服。

    周处山中刺白额虎,下水三日搏巨蛟,而最终明白自己才是三害之首,遂放下屠刀成一代忠臣。 陈桂林亦发廊刮眉战港仔,堂内除发会尊者,终矣完成未竟的剃须,走完一生。 剃刀,剪刀,刮胡刀,一拍案,此谓“三刀拍案惊奇”。

    第一刀:剃刀 影片中的陈桂林自知身患绝症,决心死前除去三大通缉犯中的前两人以名垂青史,而第一幕的除害记,便是逃案多年心狠手辣的香港仔。 香港仔犯下事端多年,面对层层追缉,却并未跑远,所谓大隐隐于市,香港仔在市里经营发廊和几处其余小地盘,也算过得舒坦自在,而陈桂林自以为能偷窥香港仔生活伺机刺杀,谁知香港仔躲藏多年,反侦查意识一流,两人一会面就火药窜天,便有了这刮刀划眉。

    这第一刀,又稳又狠,照着人的要害或是面皮招呼,要的就是仇人刀刀致命,情敌破相毁容,香港仔的刀,用来杀身取命的。 香港仔的凶狠也体现在了与陈桂林的死斗之中,相比于开篇陈灰同陈桂林间更有章法的搏杀,香港仔宛如一条疯狗,能逃便逃,能打便玩命使狠招,手上有什么家伙都招呼过去,端的一套疯意厮杀,看得颇为过瘾。 当然,这只猛虎最终还是不敌陈桂林,被他一路追杀毙于野郊。

    第二刀:剪刀 手刃香港仔后,陈桂林要除的第二害,乃是二十年前杀死数十人的林禄和。

    造访林禄和尊者所建之邪教集会可以说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陈桂林怀着杀意而去,却知悉林禄和已死,又自觉肺癌状态大为恶化,于是本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陈桂林误入了尊者一行人布下的圈套,被邪教伎俩诱骗,散尽家财,剪断长发,只求心灵的救赎。 这第二刀,便是尊者剪除信众头发的剪刀,虽然他剪发技巧不好,给阮经天剃成了狗啃泥的发型,但这刀本意不是削发,它说是要剪除七情六欲,实则是通过鞭挞与宣誓,完成对信徒的驯服,对信仰的收割。如果说香港仔的刀杀人,那尊者的刀便杀心。

    而被这刀所蛊惑的信众也可怕至极,多数执迷不悟,因而有了最后一场教堂的屠杀大戏。 和同香港仔的武斗比起来,陈桂林与尊者的抗争别具风格,陈桂林醒悟尊者的骗局并被关入木箱认清现实后,本来的抛弃七情六欲瞬间忘到脑后,持枪杀个回马枪,一枪崩掉邪教头头。他以为只杀林禄和一人,邪教就会土崩瓦解,但他没料到这洗脑之深,让大半信徒仍旧笃信这些虚无缥缈的谎言。于是最后那场教堂的屠杀,带着天命加持的肆意爽快,既然你们执迷不悟,那我就送你们全上西天。 我觉得最后这场戏已经可以列为今年观影的名场面之一了。

    第三刀:刮胡刀 陈桂林除完两害,自然自知他是最后一害。但他本来的初心也就是罹患肺癌,命不久矣,在死前混出个名声。 但从陈桂林救下小美一事,我们也知道陈桂林并不是那种无恶不作之人,他年纪轻轻成为杀手,也是挂念老母,但当家人不再,自己的生命又岌岌可危时,他只能选择在罪恶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而在尊者的社邪教内生活的那段时间,虽然尊者满口胡言,只是用他那一套复读的说法来攫取钱财,但在某种意义上,那段平静的生活确实洗刷了陈桂林的部分执念,当他终于完成了两害的追杀后,他也欣然自首,以除自身之害。 此时的他,大概已经料到所谓癌症是假,黑医张贵卿让他自首才是真,张贵卿说自己医治黑帮,不知是罪还是善,老天其实已经用绝症下了定论。 于是最后一把刀,是为陈桂林送行剃须的,用了许久,已不再锋利的刮胡刀。小美当时未在发廊完成的剃须,在监狱中终于完成,完成了一次洗心革面的闭环,也了却陈桂林最后一桩信仰。 如此,三害皆除。

    一拍案... 三刀说完了,哪里拍案了呢? 陈桂林当年揪着陈灰脑袋往案板上一拍,废了陈灰一只眼,就是这一拍案。 虽是玩笑话,但陈灰或许是片中最无关紧要的角色了,他代表了努力但又没什么用的台湾警察。当年陈桂林就在他们眼前犯案,陈灰去追,警车去追,竟然还落个车毁眼瞎的结局,而通缉榜单上几十年都追查不到的恶霸,陈桂林靠着自己的门路几个月就一一漂亮地解决。要不是陈桂林最终电话叫来陈灰,警察一行人还不知在哪里徒劳蹲点,就像那个被废掉的眼睛,似乎还在,但没啥用处,当个背景板看看得了。

    总之,《周处除三害》算是院线开年不可多得的爽片,两个多小时的时长在快意恩仇之下一晃即过,有恶人火拼,大开杀戒,也有邪教语境下的荒诞文本,黑色幽默,而阮经天更是刮眉剃头再剃须,用三刀完成了对身体毛发的改造,也完成了除三恶的初心。 当年周处听友人劝,改过自新成一代忠臣,但可惜,如今已再没有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童话了。

     5 ) 好好的《水浒传》,让你给拍成《荡寇志》了(附内地上映版删改梳理)

    作为帮会题材爱好者,专为这个片子飞了趟香港。一为要见识见识所谓「台湾影史极恶电影」在当下时态的创作语境里究竟有多狠,二是想看看阮经天在内娱蹉跎十年后再剃回圆寸演流氓成色几何。

    以剧情论,冲击感不如当年《艋舺》,故事的价值却远甚之。宗教外衣的花遮柳掩之下,电影其实在讲一个命题:好汉的身价

    1. 好汉的身价

    说到好汉这个词,当然是要上溯人类黑道文学永远的神《水浒传》。

    黑社会文艺的一条金线,就是抛开英雄叙事,专门刻画这些自命「是条汉子」者的强徒的心态

    「英雄」的行事动机是利他,而「好汉」可以只为了自己,但要让观众看到一个有勇武有血性的人格。一言蔽之:好汉是不能被欺负的。受了侮辱与损害,他们敢愤怒,敢铤而走险,并且敢于承受代价,因为男子汉的尊严是更高的原则。

    理解了这个古老而中二的原则,也就理解了《周处除三害》拔群于一般黑道片的亮点所在:冲突的设置完全跳出了「黑吃黑」这个千层锦套头,杀戮不是为了利益,也不为惩戒或报复,只是出于一个亡命汉对自己价值的执念。

    金马60颁奖礼上,最佳男主入围的片段选了陈桂林在警局墙上瞥见【全台三大通缉犯告示】眼神变化的那组镜头,可谓内行看门道。大丈夫的身价不能只是半张黄纸,这种匹夫之怒是足以摧毁一切标准的力量,如关圣帝君的神谕般不容侵犯。阮经天这段演得确实好,眼神压得很静,但带出了角色内心的狷介与怨毒,令人想起勒内夏尔的诗:「愤怒与神秘已轮番将他诱惑烧尽,然后完结他虎耳草之临终的年代到来。」

    这种执着,就是陈桂林的「痴」。

    电影以佛教三毒中「贪嗔痴」来象喻三名黑道罪犯,其实这三人的世界完全不同:

    林禄和的世界是澎湖的仙踪绿野,天涯海角三界外,他要做这个幻境的主;香港仔的世界是一块花花地盘,台中也好金门也好,他在哪里就要这里所有人都怕他;陈桂林的世界最小,就是他身上那件宽大的垫肩黑西装。花絮里说这身衣服是他死去的老大送给他的,是他最值钱的东西——值钱二字自然也是一语双关。

    老鹰乐队的名曲《亡命之徒》里有这么两句:

    And freedom, oh freedom well, that's just some people talkin' . Your prison is walking through this world all alone.

    本来是写西部悍匪的歌词,映射在陈桂林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东方古典暴徒身上也很恰当,那件衣服是他的风范,也是他的牢笼。

    在「出来混的」尊严之锁下,最大的恐惧是被轻视,最管用的救赎是杀死另外两个无仇无怨的冤亲债主。至于解救无辜少女,审判披羊皮的神棍,都只是行程窗外的野草闲花,路过顺手一采,给观众一点情感上的刺激。

    2. 同类与异类

    我很喜欢陈桂林杀香港仔那场戏的一个细节。

    香港仔死前最后一句话是:给我一个(杀我的)理由。同样搏斗到狼狈脱力的陈桂林喘着气,不答话,只略移枪管,在自己被划破的眉骨上敲了两下——那是前一天香港仔用剃须刀给他颜色的结果。

    给出这个理由,说明这两条悍兽在此刻互认了同类,因为他们遵循同一套暗黑又磊落的信条:好汉的尊严是不容冒犯的,谁要是羞辱了他,谁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以剧情论,杀香港仔这段故事设计偏简陋,但这个细节的力量足以挽救前面整段。

    电影高潮是杀林禄和的戏,掺进来一些英雄叙事,像爽片,但一门良贱悉数屠戮的设置还是保留了主角人格的野蛮,很好。那句「上天惩罚你玩弄苍生」是和杀香港仔同一个理由的放大版,此刻「上天」和「苍生」都是陈桂林,以荒谬对荒谬,以私刑对私刑。

    观众看恢复血性的陈桂林砍瓜切菜一般排头儿射杀信徒,不觉残忍只觉快意,因为这本质是一种复仇。所有黑道故事的本质都是复仇,不讲恕道是好汉对自己的道德责任。如果没有这场挑战底线的灵修堂大屠杀戏,陈桂林这个角色的含金量要减三分。

    但也并不是所有情节都这么丝滑。陈桂林这个角色是很复杂的,本质是个狂徒,不需要别人理解,但编剧又必须经常通过台词向观众解释他的疯狂动机,难免失于外露。

    电影前半段的点题情节,陈桂林自首「失败」后,像条炸毛的丧家犬般来到女医师面前进行自我价值的喃喃怀疑,且前后怀疑了两次。女医师作为半个同道,阅尽无聊生死,应该最懂这些江湖草芥人死留名的理想,不需要这样被一再告知。更何况那句:「我不是怕死啊,我是怕死了都没人记得。」

    事关终极焦虑的心魔,直接这么讲出来反而失去力度,更失去做兄弟的体面

    和小美这个角色的关系处理上,有时也让人觉得漏气。比如两个人坐在沙丘上聊彼此的困境,互相问为什么,还问两遍。编剧想刻画同是天涯沦落人又彼此不能理解的孤独感,但忽视了角色的性格。

    陈桂林是自我观念极强的人,不应该对人与人观念不同这件事表示诧异。

    一个好的处理是分别之前,小美问陈桂林,我们还会再见面吗?陈桂林不答,转身顶着海风走掉,像条野犬一样消失在公路另一头,这种冷淡感才是他对外在世界的应答方式。至于最后的剃须送别双泪垂,更是续貂了。

    3. 结尾的失策

    电影结尾这十几分钟,确实比较难评。

    导演需要呈现一个罪犯的伏法,观众也希望看到主角命运的终局,女医师带来的真相加深了故事的讽刺,如果影片结束在陈桂林听闻真相后那个复杂的笑意特写上,结束于观众未来得及转化为遭愚弄之感的惊奇与怜悯中,反倒好了。可惜没有。

    剃须那场戏,如果导演把陈桂林的泪水的含义指向被拯救的惭愧与重新做人的自我治愈,那真是一败涂地。——可惜确实是这样,因为行刑前,陈桂林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社会,对不起。

    这句要命的台词,让陈桂林这个角色垂直从《水浒传》跌进《荡寇志》,如果还有救,就是他没说出来的半句是到底对得起自己,于是还能肃穆地吃完最后一餐饭,抽完最后一颗烟,无怨无悔地接受死刑。但他道了歉即是有悔。

    他不该有悔。

    陈桂林的心里从来只有他自己,就连自首也不是浪子回头,是已逞铅刀一割之用的夫复何求,超出了简单的是非,所以有人生况味。有悔是高贵,无悔是本色,如史书中一笑向风刎颈的古豪客。让他忏悔,俗了。

    不过,结尾有一处设置很巧妙,就是少女与野兽式的麦琪礼物梗。

    对陈桂林来说,人生一世,只感受过来自两个人的温情:奶奶和老大。奶奶留给他一支卡通手表(象喻童年),老大留给他一身西装(象喻男子汉的价值感),这两件东西,相对于他要除掉的「两害」,是他无论如何要留住的「两善」。西装被香港仔划坏,手表被林禄和假装烧掉,那么陈桂林要这两个人的命,也就天经地义了。

    所以,临死之前,小美替陈桂林补好了西装,补的也是这条孤狼空冷的心窝。手表留给了小美,虽然有点矫情,也说得通了,这位过客成为了他生命中的第三次善意,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弥补。

    最后说一下演员。

    阮经天确实发挥出色,全片没有涣散的地方,担得起两个多小时佯狂难免假成真的大男主戏。他的身形和眼神都极有型格,像破巷里的狼犬,夜雨里的孤鹰,落拓、锋利与癫狂俱在。

    只是片中主要造型和人物生存环境与去年《查无此心》的林佑生有一部分撞款,新鲜感不够,前半段文戏里角色性格模糊,直到开始谋划除三害行动后,那一脸打不服的狠劲儿才逐渐释放出来,高潮部分又出来一种举重若轻的幽默感,一层一层给到观众,确实值得一个金马影帝提名。


    𝟐.𝟐𝟒 在京看完点映补充下

    内地版比香港上映版本主要改了两处:

    第一想也不用想,灵修堂屠杀那场。镜头大幅替换为陈桂林开枪怼脸和尊者画像特写(这俩镜头反复出现太多次了),去掉了原片里信众们面对枪口千姿百态的反应,以及陈桂林杀了一半坐在舞台上悠闲换弹等等刻画主角心态的镜头,整场戏的荒诞感和爽感都削弱了一些。

    第二是最后行刑前,官方人员跟陈桂林确认身份的台词。只保留了姓名和身份证号这两句,删了一句「生于民国七十五年」,也就是陈桂林终年是𝟑𝟔岁这个信息。(电影时间线是𝟐𝟎𝟐𝟐,小吃摊送𝐱光片那场戏店家墙上日历有写)

    比较明显的是以上两处。还有一些细节镜头似乎有微差别,主要是陈桂林和陈灰开场的打斗戏,香炉刺眼和菜场墙壁刮脸的原始画面我印象里都更血腥,是真的看着就觉得疼。不过这个影响不大。

    整体而言,作为全片最高潮的段落,灵修堂那场戏效果打了折扣,比较可惜,让内地版本的五星直接变四星。


    𝟐.𝟐𝟖 新增一个发自内心的建议:

    评论区很多豆友在问有删改还值不值得去影院看,个人建议:应看尽看。

    内地版影片保留了完整时长和所有场次,从叙事上和主角刻画上都没有丢东西,不影响大家欣赏和消化这个精彩的故事。

    至于部分豆友很在意的「场面震撼感」的削弱,我想说,本片真正的震撼感来自故事核,珍稀的题材,出人预料的情节,不断起伏的冲击,直到结尾依然给人当头棒喝的反转。在如今内娱短视频式宣发生态下,大家早就被剧透到底,这才是观影乐趣与刺激感的最大缺失,远甚于一场戏中部分镜头的缺失。因此,如果连剧透都可以接受,希望不要因为两处删改而错过这部对内地院线来说弥足珍贵的电影。

    影片的质量毋庸置疑,去年金马奖入围七项(含最佳男主、最佳导演2个核心奖),今年金像奖入围了最佳亚洲华语电影(创作班底非港人因此不能入围最佳影片,只能走亚洲序列),会是一部十年之后依然被人观看和讨论的作品。

    正如评论区一位豆友所说:每个人喜好不同,满足自己的方式也不同,但到院线看的感觉毕竟是不一样的。

     6 ) 周處除三害:浪子回頭,人死留名

    在進場觀影前這部電影媒體和影評都吹捧得蠻厲害的,尤其是吹捧阮經天的特別多,讓我見識到其公司公關的強大的同時也讓我真的很懷疑: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好?所以一開始就是抱著對標港片的水準去審視。幸好,有一些不足但好在不會覺得失望,台灣的黑道犯罪片不要流於混混打架罵髒話已經算是進步了,起碼這部電影有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然台灣的黑道犯罪片是停滯不前的,我想可以歸功在用心的劇組還有來自香港的導演身上。

    先從電影的概念開始談起:電影的英文名很有意思,The Pig,The Snake,and The Pigeon.一隻豬、一隻蛇、和一隻鴿子,在致敬了《黃金三鏢客》的同時,也分別代表了阮經天、袁富華、陳以文的角色,細節的部分可以看到袁富華的角色香港仔手上有蛇的刺青;而陳以文飾演的林祿和背後則是有鴿子展翅的刺青;阮經天演的陳桂林有奶奶送的小豬手錶還有在行刑前收到程小美贈送的衣服上有豬的記號。三人互相殘殺以達到除害的目的,三種動物也象徵著佛教中所說的貪嗔痴,貪嗔痴的排序也一一對應了三大通緝要犯的排名。貪——是為貪愛五欲,是林祿和的惡,他貪戀著錢財與美色,才會以尊者身分自居,享受著他人的景仰背地裡卻用宗教來斂財以及洗白自己的罪惡;嗔——是為嗔恚無忍,是香港仔的惡,喜怒無常、手段暴力,強勢脅迫他人以達成自己的目的;痴——是為愚痴無明,是陳桂林的惡,他並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不知為何而活,所以才會不斷的犯下一件又一件要案,因為他從殺人裡尋找存在感。

    周處除三害預告:以豬、蛇、鴿三種動物為意象,並且三者互咬象徵相互殘殺

    我一直覺得這個概念很酷,引用了典故並稍加轉化,編劇在設計概念的部分真的頗用心,雖然是黑幫片,但卻可以看到跟以往台灣的片子不同的地方在哪裡,有一個清晰的引子,帶出想要討論的主題跟故事大綱,讓觀眾在進場前就能對影片有些概念。可以大膽的說這是台灣近幾年做得最好、完成度最高的黑幫犯罪片了。之前在上映前一直有聽說周處的幕後跟劇組很認真,作品是不會騙人的,成品水準果然不俗。

    這部電影雖然無法跟香港警匪片相比,但也是不錯了,細節都很完整,武打戲動作也很俐落,尤其是開場時陳桂林與陳灰追逐打鬥的場面,搭配攝影可說是非常有臨場感,場景佈置設計的也好,除了某些部分太唬爛誇張,例如被捅了關進棺材後還能爬出來殺人、最後殺爆一堆人時很多人都逃出去了結果都沒有警察來抓還讓他安然無恙的搭上船返台等等,都有點太開外掛且不合理了,大概只能用爽片不需要道理跟主角光環來解釋,還有陳桂林跟蹤的方式太過粗心大意讓我很出戲,其他都還在能接受的範圍。

    劇本其實蠻好的,但第三幕時真的有點水,放太滿沒有取捨就顯得有些拖沓。前期都還是緊張刺激的警匪追逐、幫派火拼武打的戲碼,槍聲流血不斷,節奏非常快,這段在主角的帶領下其實是很爽的;中期畫風突變,節奏變慢,大篇幅描寫陳桂林受到所謂「宗教信仰」心靈感化的過程,雖然我可以感受到導演在嘲諷邪教信仰以及人民迷信,順勢帶出偽善才是最大的惡這樣的主題,但反而有點找不著方向,我一度懷疑「我們還有在抓逃犯嗎?」殺爆其他人的情節也覺得有點太長,好在最後還是成功「除三害」並自首,成功實現浪子回頭,但我認為情節把控上還可以再加油。結尾時我最不解的其實是李李仁演的警察陳灰和程小美那段戲,我覺得很沒必要,雖然在陳桂林心裡陳灰是如果沒有除三害唯一會記住他的人,但電影裡對他們情感羈絆、互為對手的描寫反而是少的,突然表現情感交流真的很奇怪。我覺得這部電影有很多地方可以收尾,但最後選擇煽情一把並結束在行刑我是有些失望的。如果是想表現陳桂林赴死也不畏懼、無心留戀人世的狂,那前一段程小美刮鬍子的戲碼就多餘了,而且完全破壞角色形象,如此狂氣的人,竟然因為曾經救下的女子為他刮鬍子而落淚,我覺得如果笑著以不在乎的方式表達更符合陳桂林的人設。把整個行刑過程演出來我又覺得有點太多,雖然讓我第一次見識了台灣的死刑原來長這樣,但覺得有更好的收尾方式,至少不要那麼直接。

    我覺得編劇和導演在探討善惡二元對立這塊很有自己的觀點。何謂善?何謂惡?陳桂林的動機是建立在想要人死留名,但是在旅途中他也漸漸找回真實的自我,雖然曾經被邪教的偽善所迷惑,但他最終還是實現除三害的目標並浪子回頭前去自首,社會上從此少了三個窮凶惡極的罪犯,而他也認清了善的本質,也不枉活了這一輩子。話說真正除三害的周處是誰,我覺得把這個高光角色給了謝瓊煖蠻好的,不然我前期以為她是來打醬油的。一輩子違背了醫生的良心救治這些黑道老大們,讓他們出去殺更多的人,在死前借陳桂林的手除害並某種程度上作為陳桂林的人生導師去指引他,也算是將功贖罪彌補罪惡了。

    還有我比較想提出來說的是角色的人設塑造,或許因為是黑幫男人戲,所以女性角色很少,跟男人的聖經《教父》是相似的。程小美——跟在黑道老大身邊十多年的女人只能臣服其下、只能被英雄救美、並傾心於來救她的「王子」,對於展示力量的男性盲目崇拜,這樣的故事為免有點老套,這個人物是沒有主心骨的也確實讓演員難發揮。

    演技方面,之前我對阮經天的演技一直接受無能,其實在這次陳桂林這個角色中我還是常常看到阮經天的前一部作品查無此心中林祐生的影子。好的地方是陳桂林本身就是江湖中人,比較陰狠暴戾,而且有一種豪邁的狂氣,所以能接住阮經天偏用力的表演,也讓他比較放得開,在表演比較柔和的情節有自然一點,我想他能提名影帝也是因為這點,就是遇到適合的角色了。

    陳以文、袁富華都是演技派沒什麼好說的,兩位為電影增色不少。陳以文反轉整容式的演技蠻厲害的,雖然有猜到他是大boss但露出真面目時確實有驚到一下,本來他已經讓我有些卸下心防了;袁富華在髮廊跟阮經天的對手戲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有瞬間把緊張氣氛拉起來,而且幾乎都是粵語台詞,真的很有港片的味道。略可惜的是兩人沒有對手戲,無法看到兩位演技派互相飆戲,也少了豬蛇鴿互咬的感覺,也讓後半部分劇情落入平鋪直敘的樣板戲。

    比較讓我失望的是王淨,雖然角色人設很差,但全程眼神空洞,完全看不到靈魂,而且一號表情演到底,跟以前的她狀態完全不一樣,只能說不適合程小美這個需要艷、需要媚的角色,她比較沒有那樣的氣質。想到最可惜的是王淨在預告中的畫面被完全剪掉了,不免會好奇減去的戲份會不會讓程小美更完整而不是淪為背景板、會不會讓其更有厚度,想到這裡只有一聲嘆息。

    電影裡是沒辦法看到這個畫面的( ・᷄ὢ・᷅ )

    總之雖然瑕疵不少,不過瑕不掩瑜,該有的爽感、刺激都沒少,演員演技也大致過關,其中寓意也值得我們思考,是一部可以前去電影院觀賞也不會後悔的電影。如果喜歡武打動作爽片的人我覺得這部電影你會喜歡。

    ps:因為抄襲所以改成三星了,本來非常高興這部電影的突破,但抄襲是不可取的行為我也並不鼓勵,所以扣一顆星。

     7 ) 黄精甫的「伪神」

    香港导演黄精甫执导,阮经天、王净、袁富华、陈以文主演的台湾犯罪片《周处除三害》(下称《周处》)已在台湾和香港上映,因为畅快淋漓的暴力美学,以及探讨人性善恶、在地邪教等影片主题,旋即引起广大回响。电影早前更入围第60届金马奖七项提名,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大奖,风头一时无两。

    可就在最近,另一位台湾导演钱人豪(《混混天团》《尸城》)却指控《周处除三害》涉嫌抄袭。钱人豪10月13日在脸书发文不点名指责电影与他筹备多年的「无法无天」故事大纲「几乎一模一样」,包括角色金句、故事情节、主角名字都类似,当时他表示会先发函询问对方再决定后续行动。

    黄精甫10月15日写下千字文反击,分享创作《周处》的心路历程。他表示从《复仇者之死》以来便有拍摄三部曲的想法,希望深入探讨「善恶」「人性」及「宗教」等主题。《周处》的原初概念始于2011年,黄在与多位电影同业面前提到故事蓝本。2012年在内地拍摄《恶战》,回香港进行后期制作时与一位监制朋友再次提及《周处》的故事。

    2019年,黄经林育贤导演介绍,认识了李烈及黄江丰两位监制,于交谈间认为故事可有发展空间。黄精甫随后表示在2020年8月完成《周处》的故事大纲,全篇12页纸,当时的片名沿用了个人喜好的《罪与罚》(《复仇者之死》原名也是「罪与罚」),及后开始筹备的时候改名为《周处除三害》。

    黄精甫更强调《周处》的剧情结构、人物、主题风格及宗教命题,与《复仇者之死》一脉相承,《复仇者之死》已经奠定「善、恶」三部曲的基调。而对于沸沸扬扬的抄袭传闻,黄在文中表示无奈,「这种故事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聊到,满街都是,只是『谁先爱上谁』,谁都说不准。」

    钱人豪显然并不满意黄精甫的声明,同日稍晚在脸书质疑对方:「请你们只要敢简单说1句『我们保证《周处》是原创。』就好。」更于10月16日在社交媒体分享他与黄精甫的相识过程,并表示黄早在2006年就听他说过「无法无天」的故事构想。

    在收到《周处》一方要求三天内道歉,否则要提告的律师函后,得不到对方一句道歉的钱人豪日前也正式提告对方,双方将对簿公堂。他在10月18日发文并提供19张截图证据,强调创作时间绝对早于《周处》。如 1.角色姓名:陈广州(对应男主角「陈桂林」)、陈火(对应警察「陈灰」)、被当成禁脔的按摩店女孩(对应片中王净饰演的在发廊洗头妹「小美」)。

    2.一些关键情节雷同:陈广州原打算去警局自首,却发现不但要排队,而且他在通缉犯名单上只排行第二,乏人问津,乃决心死前留名,干掉排行第一的罪犯(片中陈桂林排行第三,要干掉前两位)。

    而在「无法无天」另一个版本里,被诊断出脑癌的陈广州要干一票大的,打算趁公祭混乱干掉势力庞大的仇家扬名立万。影片里「公祭」击杀仇家一段被置于开头,彼时陈桂林未知自己身患绝症,只是作为杀手执行老大吩咐的任务。

    陈广州趁乱逃离公祭现场,顺手拿起一旁土地公庙的铁制香炉砸向阻拦的年轻警员,由于混有竹刺,警员的右眼被戳瞎,在《周处》开头也同样有类似情节,不过是陈桂林和刑警陈灰的追逐打斗,陈灰的一只眼睛也是被香炉戳盲。

    陈广州在寻找排名第一的「毒蛇」期间,在一间按摩院恰好遇见被毒蛇挟持作为「禁脔」(仅独自享有,不容别人染指的东西)按摩店女孩,于是他决定出手相救。《周处》里的「毒蛇」即由袁富华饰演的排行第二的通缉犯「香港仔」,英文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既有致敬《黄昏三镖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之意,同时亦借鉴了佛教观念中的「贪嗔痴」三毒,其中与「嗔」相对应的动物形象就是毒蛇。香港仔是小美的继父,小美亲生母亲多年前因替丈夫顶罪而身陷囹圄,香港仔以照顾继女的名义,实际上将其视为自己的玩物。

    3.台词和对白:影片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陈桂林的「我不是怕死啊,我是怕死了都没人记得」,而在「无法无天」的故事大纲里也有类似对白:「我不怕死,我怕死了都没人知道!」

    又如「公祭」一段,「无法无天」是平头男子(即陈广州)与另一名黑帮分子阿明闲聊,阿明讲到一个作恶多端的罪犯时直言「根本就是个肖欸(疯子)」平头男子则笑了笑回道,「有那么嚣张啊,听起来挺猛的!」;在《周处》是陈桂林和金毛(刘子铨 饰)交谈,并由金毛说出意思相近的台词:「虽然他是个疯子,但我觉得他挺猛的」。

    此外,根据《周处》一方接受访问时的说法,台湾用以保护知识产权的《著作权法》上并无抄袭说法,只有「重制权」或「改作权」的侵害,当内容「有实质相似」或证明创作时彼此「高度接触」,才能认定抄袭。《著作权法》仅保护「表达」,而不保护「思想」等抽象事物的相似,要认定抄袭的难度颇高,钱人豪必须提出具体证据,包括他曾对外发表过的文字内容或影像纪录等等。不然两个类似的作品就有可能是独立创作(各自拥有著作权),不会构成侵权。

    客观地讲,如果从钱人豪导演在脸书提供的图片证据来看,《周处》与「无法无天」在内容上确实有高度雷同之处,但单凭这些是否就能构成电影抄袭的实质证据,仍存不少困难,其中某些情节或台词并不罕见,对方完全可以高度类似但不构成剽窃为理由开脱。能否在法庭之上提供更多更有力的证据,是处于弱势的钱导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

    《周处》也有其建基于「经典新诠」之上的一套文本系统,影片后半部着力刻画邪教对信众的身心控制,以及幡然醒悟后的陈桂林以一场恶趣味式屠杀「弑(伪)神」的疯狂行径。考虑到「无法无天」的创作时间约在2006-2018年期间,而台湾邪教是近几年才成为引发社会关注的公共性事件,这部分电影剽窃的可能性不大。

    钱人豪在社交媒体坦言,「无法无天」的故事有部分源于1997—2002年当导演前在林森北路街头讨生活的阅历,融入当地有名的黑帮大佬们分享的人生经历,真实的台湾社会秘辛,再加上他自己的想象而写成。

    可以肯定的是,「无法无天」和《周处》的主人公都多少参考了台湾犯罪史上知名的重刑犯刘焕荣(陈广州也有台湾另一凶残罪犯,绰号「鬼见愁」林来福的影子),前「十大枪击要犯」。手法冷血残暴,犯下多宗枪击杀人案,由于只针对黑道中人,故被称为「黑帮杀手」。

    刘焕荣满手鲜血,但在被捕之后却重改前非,不仅著书作画,还参与「拯救雏妓运动」,向慈善团体捐款助人,而在执行枪决时,更昂首阔步慷慨赴死,这一幕又与戏中陈桂林坦然接受死刑何其相似。

    目前,钱人豪对《周处》的抄袭指控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无论结果如何,相信都会引起普通观众/读者、学者与评论家们对「何谓原创」「如何定义剽窃」「保护创作者权益」等问题的关注,延伸至台湾相关法律制定的漏洞,并藉此展开新一轮思考和讨论。

    撇开这次抄袭风波,《周处除三害》到底表现如何?不妨先从动作戏论之。过去以「警匪」、「犯罪」包装的主流动作片在台湾不怎么受欢迎,单一类型很难吸引观众进场,因此台湾的电影人们通常在一部作品中糅合多类型和主题,提供观众除动作之外的其他感官刺激。内地观众较为熟悉的程伟豪导演在其新作《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中便将同性冥婚、灵异温情与动作元素共冶一炉,加上台湾电影特有的社会关怀,票房成绩自然不俗。

    同样地,《周处》不是一部纯以动作场面为主导的作品,合计仅有三场值得留意的动作戏,分别是开场陈桂林与陈灰(李李仁 饰)的追逐打斗、陈桂林追杀香港仔和结尾处血腥骇人的屠杀戏(也包括无武器时被多名教徒压制)。尽管如此,浸淫港产片多年的黄精甫,联手动作指导洪昰颢,利用有限时间和资源,炮制出极具观赏性的动作场面。

    像是陈桂林与陈灰的警匪追逐,除了以特写捕捉激烈追逐和打斗时的姿势和动作,还时不时透过高空俯瞰等中远镜头,展示人物所处的具体方位与距离,能让观众对空间产生清楚认知,而不是蒙太奇剪辑的「缺斤少两」,最大限度保证追逐缠斗所产生的感官刺激的连贯性。

    另外,无论是陈桂林与陈灰,还是加入了香港仔的三人追逐戏,从中皆可透过动作看出不同人物的形象、行事风格。譬如陈桂林与陈灰的第一场追逐戏,刑警陈灰所展现的搏斗技巧说明他受过专业训练,会用擒拿技、关节技对敌,相较于草莽作风的陈桂林拥有技术层面的优势。

    但是,陈桂林既为亡命之徒,陷于困兽之斗时会赌尽身边一切生存机会,善用周围触手可及的物件——陈桂林能成功逃脱,绝非实力高过刑警,而是依靠狭窄空间、带刺香炉刚好在手边等一连串「巧合」。

    第二场战斗,前半段延续了首场「专家对莽汉」的差异化风格,后面陈桂林与香港仔两个江湖中人之间的对决,打斗毫无章法,也都有一种拿命去拼的悍劲。

    纵观这两场动作戏,不见花哨复杂的武术及格斗设计,而更标榜死缠烂打,以性命为赌注,极其肮脏和无赖的死斗,令人想起郑保瑞的《狗咬狗》。而且搏斗过程对人物被利物刺伤,或摩擦撕裂时的「痛感」的强调和操纵亦让《周处》的动作场面更具真实感,可见现今的台湾动作电影发展已不单纯向港产警匪片取经,而是扩大到近十年发扬光大的东南亚动作电影(托尼·贾、伊科·乌艾斯等武打明星的加入也对港产片影响甚深)。

    陈桂林面对邪教教徒的动作戏,虽然没有前两场那么惊心动魄,但也讲究合理性。一开始陈桂林在多名教徒的压制下无法动弹,教会是一片空旷的场地,身边没有任何物品供其利用,又是以寡敌众,落败是必然之事。及后陈桂林持枪大开杀戒,亦没有忘记枪支的物理性质。卡膛(兼具叙事功能)和装弹的动作中断了杀戮过程的流畅性,反而催生出另类的「笨拙」趣味。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彭丽君曾在著作《黄昏未晚 后九七香港电影》以《江湖》和《阿嫂》为例,从「视觉-叙事」出发,对初出茅庐的黄精甫的创作风格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她认为,黄大部分的密集视觉操控,很多都「纯粹是美学性的,没有什么叙事动机,电影中所显示的强烈的作者在场,跟任何类型片标准或观众的欲望都不会妥协。」(<第五章 香港黑帮的边缘:黄精甫及其视觉过剩>,P128)

    换言之,在黄精甫的作品里始终存在着一种视觉与叙事的断裂状态,主要体现在人物、叙事内容往往成为视觉形式的附庸。这种视觉上的「过剩」更会反过来破坏故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周处除三害》也呈现出类似倾向,尽管对古文经典的现代新解、引入佛教观念、社会议题,以及导演最喜欢的对人性善恶、罪与罚的探讨,让电影文本看似丰富起来。然而,当中大部分内容均被导演转化成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符号,由始至终观看到的只是它们的华丽「表面」,内在肌理不是陷入混乱,就是空空如也,什么也「读」不到。

    例如,影片以三大通缉犯——尊者、香港仔、陈桂林——分别指代「贪嗔痴」及其动物形象:鸽子、蛇、猪,通过推进三人(追逐绞杀、欺骗与救赎)关系,呈现各自面对的命运。纵然阮经天、袁富华和陈以文这三位好演员力求以动作及表情细节丰富人物厚度,但过分依赖视觉而忽略文本的精雕细琢,结果就是人物与背后的象征意义皆流于表面。不仅缺乏人物心理更深入的探索,而且导演刻意外显的其实是一种单调、猎奇的「癫狂」,如同那些只营造视觉冲击,却毫无意义的杀人场面。

    至于陈桂林枪杀教徒的骇人高潮,我们都知道影片的主题是「透过杀戮之旅,替虚无人生寻找意义」,即「周处除三害」的精神内核——主角怀着向善的心除恶(包括身为祸害的自己)。故此,陈桂林干掉死性不改、偷呃拐骗的尊者,既为实现人死留名的愿望,也以幡然顿悟的「反英雄」之姿为社会锄奸。

    然而,我最不能理解的是,针对余下教徒的「大屠杀」与个人的「救赎」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两者又是如何形成联系的,不如说,这就是一场纯由视觉(无意义)氛围所推动的戏码。或许不少观众会欣赏暴力画面带来的激爽,可在连最基本的人物动机和叙事逻辑都缺失的情况下,黄精甫又该如何兑现早于创作之初定下的目标和野心呢?

    如果说《江湖》和《阿嫂》尚且体现了年轻气盛的黄精甫努力地以视觉过度的美学挑战香港黑帮类型传统的陈旧规条,那么如今的《周处》更像是人到中年的他选择向商业妥协却不得要领的悲凉写照。

    电影本身等同于片中的邪教骗局,「生命最大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曾几何时,这恰恰是黄精甫秉持的美学核心,而现在却藉必遭消灭的反派之口说出,可见他急切地想要替主人公(作品)确立意义,也不慎沾染上了尊者的伪善,沉溺于自己捏造的影像谎言之中。

    又或者,如影评人汤祯兆指出的,黄精甫的创作「无力平衡叙事性及视觉风格的失衡」,所谓「视觉过剩」只是叙事元素掌控上的「力有不逮」,而非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如何理解「视觉过剩」?以黄精甫为案例分析>,2011)

    事实上,彭丽君当初也在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自己的质疑,「这种感官的重新配置,除了彰显『自由』外,有否同时制造『多元』,让我们看到一个新世界的可能?黄精甫的作品,似乎就是缺乏了这方面由美学转换为政治的有意识空间,令电影的层次无法提升。它们拒绝被阅读,也实在没有什么可阅读。」(P129)

    成为「新造的人」,是恶人陈桂林的愿望,亦是自《复仇者之死》开始极力平衡视觉与叙事,却屡屡铩羽而归的黄精甫的愿望。陈桂林声称他做到了,死刑即是救赎;而《周处》非但未能实现此一愿望,甚至还强行披上「意义深刻」的伪装。讽刺的是,唯有在那场将生死交予天意的屠杀戏里,黄精甫才得以暂时卸下沉重的伪装,尽情挥洒拒绝意义的恶趣味,将所剩无几的子弹通通射向自己一手制造的「伪神/怪物」。

    本文首发于「虹膜」

     短评

    灵修中心大开杀戒那场戏开年最佳,有刮骨疗毒功效,痛快!以及,这种尺度居然能上内地院线,牛哇。

    6分钟前
    • 小烨
    • 推荐

    4.25關於我和鬼之後最好的台灣類型片,有一半要歸功於香港導演黃精甫,這次的創作先是借用了周處除三害的典故,讓主角自首之前親自剷除其他兩位與他榜上齊名的台灣通緝要犯,再來本片的英文片名致敬了黃昏三鏢客的英文片名,與三鏢客一樣片中皆有三個人,最後只有一人活到最後。不過本片的英文片名設計除了致敬三鏢客外,同時也暗示著佛教代表的三毒,豬代表著愚癡、蛇代表著憎恨、鴿子代表著貪慾,三毒意象各自對應到了阮經天、袁富華、陳以文所代表的角色。剷除神棍的大屠殺場面堪稱年度最佳,爽度堪比今年的捍衛任務4,想起了昆汀的惡棍特工和馬修范恩的金牌特務教堂大屠殺,黑色幽默一絕,同時這場戲也隱含著高級的政治隱喻。阮經天今年大回歸的一年,前有《查無此心》後有這部,台灣類型片未來如能持續朝這方向走,相信能持續拉近觀眾的距離。

    8分钟前
    • Puff
    • 推荐

    年度必看华语片,憋笑憋出内伤!从调度到摄影,从打戏到表演,从尺度到笑点,各方面都给人惊喜的片子,无法用一个词准确来形容,和《关于我和鬼家人变成鬼的那件事》一样堪称年度“妖艳贱货”。影片借用“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讲述一个杀手的末路人生,用杀戮去寻找人生存在的价值,最后却发现起点不过是个荒诞的谎言。没想到阮经天如此适合这个疯批角色,演技收放自如,打戏也拳拳到肉非常拼,和片子浑然天成,今年金马吴慷仁最有威胁的对手。

    13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电影7分,感觉上差口气,高潮一直上不去,好不容易上去了又不持久。后面很多对白和场景太多余,临结尾导演一股脑什么都想往里塞。阮经天10分,演技有层次又很放松,今年不拿金马我不服!

    16分钟前
    • Axxy
    • 推荐

    阮经天演技天花板

    21分钟前
    • 豆友bylWgflJWw
    • 力荐

    把王净这条线全部删掉,这部电影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26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那個邪教歌我都要會唱了

    27分钟前
    • 布枯岩石
    • 推荐

    4.5 视听形式、动作虐杀场面、群戏、社会表达,每一项都极为夺目。阮经天塑造了华语影史都能排上号的魅力连环杀人犯,极端疯狂却又无限纯真,不疯魔不成活。当模糊掉角色的善与恶/罪与罚,杀到血肉横飞之后,仍会让人为他必然到来的结局唏嘘感动,哭到不行。本片是公路类型下血腥猎奇的“台湾奥德赛”,亦是通向内心净化的自我救赎。对精神控制、宗教信仰、死刑正当性等议题的探讨,全都由“贪嗔痴”的“我执”统摄起来,看似零散、实则统一。预订年度华语片TOP3。

    32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台湾吃太好了……

    33分钟前
    • 花老娘
    • 力荐

    通缉榜榜一大哥果然有点东西 把榜三都给忽悠瘸了

    38分钟前
    • 普拉蒂尼啃脆梨
    • 推荐

    原來「周初除三害」是《世說新語》的一個典故,非常準確地用在了陳桂林的故事上。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決定乾掉比自己還惡的人罪後再自首,最後世人所記住的就只有「陳桂林」。陳桂林進入復仇的「遊戲」後,前半部分是黑幫片,偵探般找到香港仔,伏擊、觀察、追逐、廝殺,血漿四射,緊張擔心,動作設計非常棒,爽就完事兒了。後半部分是邪典片,先讓觀眾緩衝一下剛剛結束的血腥暴力,來到一個神秘有聖潔的「殿堂」,原本在詭譎不安之中,漸漸得到舒心,直到剛要擁有安全感的時候,再瞬間撕開這間潔白下的污糟,撕開尊者的偽裝,再用酣暢淋灕又帶有諷刺喜感的瘋殺,結束了這場荒誕之旅。最後回歸本心,一切真相大白,是善意的謊言拯救了惡,還是內心的善不會泯滅,值得去思考,實在尤為深刻,是一部優秀的類型電影,阮經天這次的表演也達到了影帝級別。

    42分钟前
    • shuyefilm
    • 推荐

    结局的子弹应该卡一下呀!再卡一下呀!

    43分钟前
    • mi
    • 力荐

    愿祖国早日统一 让宝岛影片共享春节档百亿市场!

    48分钟前
    • 阿九冻蒜
    • 力荐

    作为一个厌蠢症患者,我必须给那段屠杀场面封神。单就有这样拍的勇气而言,黄精甫就值得金马最佳导演。

    50分钟前
    • 渚薰
    • 推荐

    情緒做得非常飽滿,大爽片,很久沒看到後半段嗑/嗨了的片子,桂林仔幹他丫的!煽情部分我聽到旁邊有觀眾哭耶,但感覺爽度做得比煽情的情緒好!

    51分钟前
    • 誒嘿嘿教主
    • 力荐

    跟这比起来,春节档全像小学生的作业😆

    54分钟前
    • 一团
    • 力荐

    贵卿,我愿意称您一声黑道教母,台湾三个大魔头,都是您救回来的

    57分钟前
    • FWSWU-LLDAF
    • 还行

    大屠殺我的年度封神場面,完美踩中嗨點。最近在電影院被氣堵的乳腺終於通了,爽到,謝謝

    1小时前
    • 兒子
    • 力荐

    以暴制暴,详解邪教。这片能过审,是广电局的进步吧,希望再接再厉

    1小时前
    • 小天说他再等等
    • 力荐

    好久没觉得在电影院观影是件这么幸福的事情了

    1小时前
    • 春风泣血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