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阿比盖尔2019

    阿比盖尔2019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19

    主演:蒂娜婷·达拉齐施维利,埃迪·马森,林奈·穆罕默托夫,拉芙珊娜·库珂娃,阿尔乔姆·特卡琴科,玛尔塔·蒂莫菲娃,尼基塔·塔拉索夫,克塞妮娅·库捷波娃,佩塔尔·泽卡维卡,Gleb Bochkov,Nikita Dyuvbanov 

    导演:阿列克山大·博古斯拉夫斯基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越位者

    • 更新HD

      生死下一秒

    • HD中字

      X战警:第一战

    • HD

      撞到正

    • HD

      拆弹专家

    • HD中字

      现代启示录

    • HD中字

      倩女幽魂3:道道道

    • HD中字

      飞侠小白龙

     剧照

    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1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2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3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4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5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6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16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17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18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19阿比盖尔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魔法世界再临,迎接大规模魔法战斗场面!艾碧嘉居住的城市,曾经充斥着不可思议的黑魔法,却被政府秘密封锁,艾碧嘉的父亲也因此消失无踪。长大的艾碧嘉体内的魔法力量渐渐苏醒,她是否能逃过一劫?

     长篇影评

     1 ) 让美国再次伟大

    真热闹。

    第一部的时候没注意,其实第一部的情节也没显出来,毕竟现在回头看,第一部大概是在批评娱乐至死的社会。

    这部就不一样了,这部的主视角直接变成美国保守势力(特别提名“红脖子”),在被白人内部的各种圣母文化掣肘下,完成了对非白人族群的驯化和剿灭,让美国再次伟大,令人不得不拍手称快。

    先看下主角四人组的名字,

    男一,哥伦布,另一个同名的人发现美洲大陆,为白人殖民打好基础。

    男二,塔拉哈西,与佛罗里达州首府同名。该州在南北战争中为叛乱蓄奴州。

    女一,威奇塔,与堪萨斯州一城市同名。该州在南北战争中为北方自由州。

    女二,小石头,与阿肯色州首府同名。该州在南北战争中为叛乱蓄奴州。

    结合第二部的剧情来看,这些名字起的就很值得玩味了。

    影片剧情结构很简单,明线分为两条线,一个是男一和女一的感情问题,另一个是女二的青春期问题。暗线是四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何建立一个家庭的问题,不过暗线在故事结尾被导演自己抖出来了。

    这两条线其实意思都不大,非常俗套的故事,只是为了让主角们在这几十分钟里有事做。我们直接看最后一场戏。

    主角三人组为了寻找被嬉皮士伯克利哄走的小石头,最终找了嬉皮士们的聚居地巴比伦,好死不死,为了进入巴比伦必须要缴械,而且这些强并不会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还给他们,而是直接融掉了。这很明显在讽刺那些拥护控枪的白左圣母。之后在主角们稍稍融入了巴比伦的梦幻中,还载歌载舞放烟花的时候,准备独自冒险的男二“红脖子”,发现大批僵尸被巴比伦吸引过去了。然后男二冒着生命危险,回去送信,并和其他主角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歼灭了全部僵尸,扶大厦之将倾。

    其实在美国保守势力看来,白左再蠢再作,也是自己人,还是要保护的,黑人也是自己人,但是实在是不想提,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还得是“红脖子们”。

    这种观点其实和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完全合拍,倒也不是多么值得大批特批的,毕竟屁股决定脑袋。片子娱乐性还是可以的,相当下饭。

    豆瓣首个长评,给你还是有点不甘心啊……

     2 ) 借地儿说说丧尸片的前生今世及亚洲在地化

    丧尸片边界模糊,可以视为恐怖片、灾难片、科幻片的亚类型或混合类型。

    自问世以来,丧尸片算不上主流片型。

    但也因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刺激性场面和“恶趣味”的审美感受,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

    2019年底,一部走了10年的丧尸片续集终于走到了观众面前。

    那种简单粗暴的快乐也准确地戳中了粉丝的G点,成功掀起一股话题小高潮。

    而几乎同时上映的韩国丧尸片《奇妙的家族》则在延续美国丧尸片类型规则的基础上,尝试打破类型惯例。

    逆转了丧尸咬人使人变成丧尸的定律,开创了正常人咬丧尸使丧尸变回正常人的先河。

    并且该片融入了家庭本位、因果轮回等东方伦理,体现出了迥异于美国丧尸片的审美旨趣。

    本期推送,小官就梳理一下美国丧尸片的发展历程,以及亚洲丧尸片的在地化风格。

    -01-

    萌芽期:巫毒的传说

    1932年,美国第一部丧尸电影《白色丧尸》上映。

    从此,电影史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zombie。

    丧尸(Zombie)一词,源自海地巫毒教文化中的词汇Nzambi,其意为死去之人的亡灵。

    在巫毒教文化中,相传死人通过某种宗教仪式可以被巫毒教巫师唤醒,从而变成由巫毒邪术创造和控制的行动缓慢、丧失记忆、无自主能力、身体腐烂的的奴隶。

    《白色丧尸》改编自神秘学作家威廉姆·西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的游记专著《魔法岛》(Magic Island)。

    1929年,威廉姆·西布鲁克将他在海地的旅行见闻汇录进《魔法岛》一书,第一次将源自海地巫毒教的丧尸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

    该书带有明显的东方主义视角,将海地的宗教仪式夸张为巫术与恶魔崇拜,将丧尸形容为依靠黑魔法死而复活,夜以继日地像牲畜一样为主人劳作的傀儡奴隶。

    《白色丧尸》由维克多·哈普林执导,贝拉·卢戈西、玛奇·贝拉米和罗伯特·弗雷泽主演。

    上映后,《白色丧尸》以超过影片制作成本200倍,近800万美元的票房收官,这在尚处于经济大萧条的美国绝对算得上一个奇迹。

    由此,美国丧尸电影开始迅速崛起,代表作品有:

    《丧尸的反抗》

    《行尸走肉》

    《与丧尸同行》

    二战期间,世界上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制作几乎全部处于停滞状态。

    美国的商业电影体系仍然在运作,却也难免主题先行,整体看来情节单薄、制作粗糙。

    这一时期的两部丧尸片《丧尸之王》与《丧尸的复仇》中,表现了纳粹科学家企图建立活死人军团实现第三帝国的崛起。

    二战后,随着太空时代的来临,核辐射焦虑、美苏冷战、外星生物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文化的主题。

    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哥特时代的传统怪物吸血鬼、狼人以及科学怪人等黯然失色,而毫无宗教色彩的丧尸反而成为最方便与这些现代话题进行融合的怪物。

    1950年代的丧尸片基本上可以归入B级片的范畴,最著名的就是“烂片之王”艾德·伍德那部《外太空计划9》。

    直到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问世之前,美国电影中的丧尸一直都是以被操控的奴隶形象出现。

    这些傀儡丧尸形象具有三大特征:

    由他人操控

    复活的死人

    被占领的身体

    -02-

    成型期:丧尸围城

    揭开现代意义丧尸电影的序幕的是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从而真正让丧尸电影走向辉煌。

    影片中的丧尸不再是让人心生怜悯的苦力形象,而是跳出巫毒教的窠臼,从早期阴森冰冷的尸体变成肢体腐烂、撕咬活人的恐怖形象。

    这部电影中,丧尸以大量的超自然威胁力量出现,以围城的方式入侵人类社会,并对人类进行攻击和吞噬。

    导演乔治•罗梅罗(George A. Romero)也被称作“丧尸电影之父”。

    《活死人之夜》诞生的1968年前后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冷战、越南战争、反战运动、性解放运动,种种国际问题及社会冲突叠加在一起,使之成为了一个充满“愤怒”的时代。

    主人公本是一个黑人,他是小屋中众多幸存者的领导人物,且敢于掌掴白人女性,这些在当时的电影及电视中都是极易引起争议的画面。

    在最后他被当做丧尸一枪打死——他甚至什么都没做,只是在屋里朝着窗外看了一下而已。

    颇具象征意味的是,正是在影片上映的同一年,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亦遭人刺杀,这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了可阐释的空间。

    之后,乔治•罗梅罗又先后于1979年和1986年推出《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和《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Dead),从而构成了他著名的“丧尸三部曲”。

    《活死人黎明》讲述了困于大型超市的人类和丧尸群的抗争,是对越战之后的美国人因深陷消费主义泥潭、物质富裕而精神颓废的辛辣反讽。

    《活死人之日》中,丧尸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幸存的人类身陷绝境,孤独无助,讽喻了冷战期间,在核威胁的阴霾之下,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现代人的颓废、无助与绝望。

    三部影片均不同程度地探讨了美国的社会议题,令美国丧尸片开始兼具现实镜像与社会寓言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丧尸三部曲”创造的入侵型丧尸电影对于后世的丧尸电影创作,无论是在叙事结构还是视听语言方面都提供了范本,之后的丧尸电影基本上都延续这一模式:

    原因不明的起死回生

    丧尸毫无自我意识,全靠生物本能追逐人类并生食血肉

    丧尸咬人具有传染性,能够通过啃噬批量复制出新的丧尸

    丧尸不会死亡,除非被爆头或燃烧致死

    进入1980年代,影视特效和化妆技术越发高级,再加上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丧尸片在罗梅罗确立的类型基础上,逐渐在血腥、残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代表作品有:

    《活跳尸》

    《活死人归来》

    《鬼玩人》

    《群尸玩过界》

    据说,在《群尸玩过界》上映时,很多地区的电影院专门为观众准备了呕吐袋,以防身心不适。

    -03-

    分化期:丧尸也壕/沙雕/温柔

    新世纪之后,丧尸片进入“后罗梅罗时代”,丧尸片的类型与风格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

    《生化危机》于2002年上映,从此开启了丧尸片的“豪华”时代。

    《生化危机》系列、《我是传奇》、《僵尸世界大战》等大片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美国丧尸电影也在全球文化生态中酝酿发酵、生根发芽,从而诞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如“丧尸文化节”、丧尸主题酒吧、包括连小孩子着迷不已的丧尸小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等。

    丧尸电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巨大的商业价值开始彰显出来。

    而以《僵尸肖恩》为代表的一支则刻意反类型而行之,处处以打破丧尸片的叙事惯例和观众的观影预期为乐。

    之前,丧尸片至多是像《群尸玩过界》那样的恶趣味,直到2004年的《僵尸肖恩》才真正地把丧尸片玩出高质量的喜剧范儿。

    从此,丧尸不再从头到尾以恶心、残暴、丑陋的形象示人,开始有点萌萌哒。

    不仅如此,丧尸还谈起了恋爱。

    被称为丧尸版“暮光之城”的《温柔的尸体》就讲述丧尸回归心灵,重拾情感的故事。

    丧尸开始被赋予了更多人类情感,丧尸片也被附加上了更多文化属性。

    -04-

    丧尸片在亚洲

    丧尸片在亚洲出现的比较晚近,但是亚洲对世界丧尸文化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1996年,日本喀普康(CAPCOM)公司推出了风靡全球的系列游戏《生化危机》。

    该游戏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对丧尸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日本丧尸片的创作主要集中于2000年之后。

    以2000年的《摇滚狂人》为起始,尤其是近几年的《僵尸小姐》《Z岛》和《请叫我英雄》品质与票房俱佳。

    日本丧尸片融入了任侠黑帮片的元素以及宅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得丧尸类型与本土文化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确立而发展起来。

    在亚洲,有一类电影与丧尸片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香港的僵尸片。

    “僵尸”,对应的英文单词也是Zombie。

    所以在很多时候,“僵尸”和“丧尸”还有混用的现象,比如前文中说到的很多片名中的“僵尸”改为“丧尸”就更合适一些。

    香港僵尸电影中的僵尸,通常全身僵硬,指甲发黑尖锐,有锐利犬齿,以人血或家畜血液为食,跳跃前进时双手向前伸,这一点颇像被巫师复活的丧尸。

    可是僵尸惧怕阳光、日间躲于棺木、要靠桃木剑杀死等特点更与西方的吸血鬼更接近一些。

    另外,僵尸片的清朝服饰扮相以及所宣扬的因果轮回、惩恶扬善等主题思想极具中国色彩,与丧尸片还是保持着较大的距离,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能够称得上亚洲丧尸片标杆的还得说是韩国制作。

    早在1980年,韩国就拍摄了第一部丧尸片《怪尸》。

    但本片剧情模仿1974年由西班牙、意大利合拍的丧尸片《僵尸坟场》,丧尸形象则借鉴了香港电影中的僵尸。

    往好里说,是将西方题材与东方表现手法相结合;

    往不好里说,就是两边各抄一半,没啥新意。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韩国电影工业的逐渐成熟,丧尸片开始崭露头角并占据一席之地。

    2006年,韩国推出了第二部丧尸片《突然有一天之黑色森林》,该片很大程度上模仿了日本动作片《千年决斗》。

    之后,又相继推出《邻家丧尸》《丧尸先生》《美丽新世界》《丧尸高校》等影片,并开始了韩国丧尸片本土化的探索。

    2016年7月上映的丧尸电影《釜山行》票房井喷,在韩国观影人次破千万,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十四部“千万电影”。

    该片在亚洲范围内广受好评,成为当之无愧的亚洲丧尸片旗帜。

    《釜山行》巧借美国丧尸片类型,又融入了东方的伦理道德、人情世故、甚至因果报应等内容;不回避丧尸的冷酷无情,流露出温情诗意的情感,拷问了生死面前的人性,悲情中充满人性的温暖与救赎。

    区别于美国丧尸片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韩国丧尸片着意刻画的是普通市民在灾难来临和丧尸袭城时的反应与选择。

    在《釜山行》和《奇妙的家族》中,主要人物都涵盖了老中青少的年龄段,并有病弱残孕者的加入。

    《釜山行》

    《奇妙的家族》

    导演试图在电影中建立起一个缩小版的人类社会,以完成自己对人性和社会两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釜山行》的男主角石宇带着女儿踏上驶往釜山的列车是为了满足女儿想要见久违的妈妈的愿望;

    肌肉大叔尚华对怀孕妻子盛京的照顾与保护,是守护家庭成员的行为;

    支线人物中的中老年姐妹也是以家人亲情作为情感维系的人物设定;

    荣国和珍熙看似儿戏般的高中生恋情,却演绎了一段以身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

    即使是影片中最大的反派人物巴士公司金常务不择手段的逃跑,也只是为了能够回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其同样是以家庭为主要诉求的人物。

    在剧情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家庭本位”更体现出东方民族独有的情感、伦理。

    在各种媒介的呈现下,丧尸文化已经成为全球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僵尸世界大战》的小说作者马克斯·布鲁克斯甚至还写过一本名为《僵尸生存指南》的学术著作。

    《僵尸生存指南》是一本教人们如何在僵尸横行的世界中求生存的完全指南,从选择武器到制定逃生计划,从家中防御到主动出击,从储存食物到选择交通工具,作者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指导。

    感兴趣的可以私信,万一能用上呢?

    本推送主要参考:

    王树振:《西方丧尸文化的前世今生》

    姚睿:《类型进化、末日想象与亚文化奇观——美国丧尸片的特征与发展》

    张燕:《韩国丧尸电影的类型探索与社会隐喻》

    邵彤:《日本丧尸电影研究》

    熊啸:《论当代丧尸电影的文化焦虑及其快感建构》

    作者:雅宁

    编辑:雅宁

    图片:网络

     3 ) 女神扛起枪,丧尸死光光

    2009年,一部名为《丧尸乐园》的低成本恐怖片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上映了。主演4个人,制作成本也只有2300万,就连拍摄也仅仅用了42天。

    2009年《丧尸乐园》

    导演是当时初出茅庐的鲁本·弗雷斯彻,因为看了《僵尸肖恩》,而决定拍摄一部有欢笑有血浆有爱情的丧尸题材电影。

    他用的是当时并不出名的石头姐艾玛·斯通,还有童星出身的杰西·艾森伯格和阿比盖尔·布雷斯林。再搭配上老戏骨伍迪·哈里森和友情客串的比尔·默瑞,创造出了一部生动有趣,却又不失爆点的经典丧尸片。

    这部成本2300万的电影,最终创下了1.02亿美元的票房。

    友情提示:这位女丧尸的扮演者就是《海王》中的湄拉。

    而这部影片之后,不论是演员还是主创,在未来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先是导演鲁本,拍了号称史上最浪漫的丧尸剧《真爱不死》,还有后来令他跻身一线导演行列的《毒液:致命守护者》。

    两位编剧:瑞特·里斯和保罗·韦尼克则共同创造出了《死侍》的两部剧本。

    演员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艾玛·斯通先是出演了《超凡蜘蛛侠》的格温,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接着又凭借《爱乐之城》拿下了奥斯卡影后。

    杰西·艾森伯格不仅在《社交网络》中表现出色,更是联合《丧尸乐园》中的另一位男主伍迪·哈里森,出演《惊天魔盗团》,在全球刮起了一阵魔术旋风。

    这样逆天的阵容,在十年后再聚首,共同打造出了这部欢乐升级、血浆升级的——

    《丧尸乐园2》

    本文有少量剧透。

    1

    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诚意满满,不仅在海报上致敬了自己的前作。

    就连片头,也一度登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

    没错,这就是之前火爆全网的那张动图来源。

    这位出现在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电影片头的火炬女神Torch Lady,依旧白裙飘飘,优雅动人。可她这一次却手持火炬,把两只朝自己扑来的丧尸打了个脑袋开花,满地找牙。

    并以此拉开了《丧尸乐园2》的序幕——

    和上一集一样,这次的故事,也是以男主的娓娓道来而开始的。

    如今病毒依旧泛滥,丧尸却已经进化。从最早的,只能愚蠢前行,无节制的吃人,到了现在,主要进化成了四种。

    第一种,仍旧是智力低下、行动缓慢,被称为“荷马”。这种与《辛普森一家》里的老爸齐名的丧尸,甚至无需你浪费任何精力与子弹,只要把它当成是丧尸吉祥物就好。

    第二种被命名为“霍金”,速度快了不少,能奔跑捕食。更重要的是,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霍金,是因为它们有智慧。当你跑到需要刷视网膜才能进入的房间时,它们居然也能有样学样的吃掉工作人员的眼珠子,给自己开门。

    第三种被称为“忍者”,它们躲在黑暗之中,很安静也很迅猛,会在你放松警惕时跳出来,一口把你KO。

    最后一种,则是最厉害的,不仅能够靠着气味追杀你,还能躲开子弹。它们甚至学会了共同捕猎,更可怕的是,怎么打都打不死。这种终极丧尸,被主角们命名为“终结者T-800”。

    介绍完了这些丧尸的种类,久违的暴力四人组出场了。男主仍旧是一头卷发,小心翼翼,满口规矩。女主则多了几分霸气,俨然成了这个小团体中的领军者。帽子男还是那么老当益壮,金发小美女则蜕变成了身材火爆的叛逆女孩。

    在这一集里,他们一出场就干掉了无数丧尸,成功进驻美国“白宫”。

    然后在这里过上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直到,两姐妹中的小美女受够了这种没有同龄人的孤独,她不想再被帽子男当成小姑娘,更不想在圣诞节收到枪支这样的礼物。而女主在遭遇了男主突如其来的求婚后,也彻底恐婚了。

    达成一致的姐妹俩给两个可怜的男人留下了一张字条,就开着帽子男最爱的车子,集体出逃了。

    2

    有了分离,自然也会有新的偶遇。姐妹俩一出门就遇到了一个背着吉他的年轻人,他声称自己是和平主义者,从不使用武器。虽然他看起来神神叨叨的,可几乎半辈子没碰到过同龄异姓的小美女还是被他吸引了。

    而男主这边,才和女主分手不到一个月,就在百货商店里遇到了热情似火的粉红俏佳人。

    就在男主刚刚和粉红妹躺倒后不久,女主竟然独自一人回来了。原来,受不了姐姐的唠叨,小美女留下一张字条,开着车,和刚刚认识不久的嬉皮士私奔了……

    毫无疑问地,女主也见到了粉红妹。

    可当她质问男主时,男主则说出了和《老友记》里的Ross同样的渣男语录——

    不过为了找到独自在外的妹妹,女主还是决定放下芥蒂,和他们一起上路。

    几人在路上擦出了无数火花,九死一生,却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了不少新的伙伴,并且重新审视了各自的关系。

    其实,像《丧尸乐园》这种既有丧尸主题又有喜剧元素的电影并不算少数。

    除了《僵尸肖恩》和巴塞君曾经介绍过的《丧尸未逝》外,还有后来的《童军手册之僵尸启示录》《怪物大乱斗》以及《狗舍》等等。

    但是比起上述这些片子来,《丧尸乐园》却更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相隔十年,再拿出来看,仍旧让人觉得充满了开创性和趣味。

    而相隔十年的续集,又用了什么方式吸引住新老观众,在向前作致敬的同时,将矛盾与乐趣升级,继续《丧尸乐园》这一IP的辉煌的呢?

    首先是各种有趣的“恶搞梗”。

    不管是丧尸里的荷马、霍金,还是T-800,都对应其它影视作品,或是真人人名。

    接着白宫那段更是把各位总统都“玩”了个够——

    不仅用美国第27任总统的海报包礼物。

    男女主还住在有林肯肖像的房间,当然,每次他们想要做些“Happy”的事,还得给林肯戴上自制的简易眼罩。

    针对如何“杀死丧尸”,主角们还搞了个有趣的排行榜。

    这之中不仅有简单粗暴的除草机大法。

    还有利用一根撬棍,支起比萨斜塔,砸死丧尸的……科学支点大法。

    以至于到了最后,主角们甚至绞尽脑汁的去研究,要怎么样才能打破记录,登上这个排行榜的顶峰。

    在第一部中,一心想要吃上小蛋糕的帽子男,在续集里又有了新的追求。

    他自诩是猫王的头号粉丝,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猫王的故居雅园(Graceland)一探究竟。

    可当他真的到了那里,却发现早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居然穿不上“猫王”的漂亮蓝鞋子。而根本不喜欢猫王的卷毛男主,则刚刚好和偶像同一个鞋码……

    看到这里,帽子男只能露出了狰狞却又无奈的表情。

    除了这些搞笑的桥段,这一次的续集,在场面的调度和细节的处理上,也更胜前作一筹。

    先不说最后华丽的反杀,光是中间这段精彩主题旅馆追逐戏,就已经让丧尸迷们热血沸腾,欲罢不能了。

    场景的转换,加上动作的流畅,以及演员之前的默契的配合。明明是惊心动魄的绝命一刻,却又用贯穿始终的笑点,还有对前作的巧妙致敬,让每一位新老观众都沉浸在剧情中无法自拔。

    不仅如此,在《丧尸乐园2》中还向不少同题材的丧尸片奉上了最高“致敬”。

    不论是《行尸走肉》中最具代表性的空旷高速公路。

    还是改良版的,《丧尸世界大战》里场面壮观的万尸爬城。

    都让熟悉丧尸片的小伙伴忍不住会心一笑。

    最后,小巴再给大家带来一个彩蛋。

    还记得那个在《丧尸乐园》比尔·莫瑞中,只演了两场戏,全部戏份加起来不足一分钟,却抢了不少风头。

    在这次的续集中,他也会以一个十分有趣的方式登场,但这次的戏份绝对不止一分钟了。

     4 ) 最喜欢看丧尸片

    看了王国再看的这个!这个丧尸看可以说是一点也不恐怖,而且还很温馨,但我喜欢看恐怖些的,所以只能少一星,生化危机是最爱的一部!这部片子里的僵尸之地,仍然是人做主,足是冒险,逃之,欢乐,爱情。开着悍马,拿着砍刀去丧尸国度旅游吧!其实真正让人走向死之的是懦弱而疲倦的心,没有希望人就真的沦为僵尸,行尸走肉地过完自己庸碌的一生

     5 ) 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考题升级版:你选僵尸还是鬼?

    刚开了一个自娱自乐公众号,刚好写到了这个电影,后台回复僵尸乐园 Or 我选僵尸,可以找到脑(Pian)子(yuan)

    原文链接

    (一)

    每年到固定的两个中国传统节日,关于人死后存在形式(鬼?)的种种故事都会成为一个固定话题。

    我和朋友的真实对话

    除了成为鬼,如果有的话,那么也有可能变成僵尸。毕竟这两种死后的存在形式都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

    那么,你愿意做僵尸还是鬼?

    据网络报道,牛津大学万灵学院2018年出过类似一个问题:

    Would you prefer to be a vampire or a zombie ?

    你愿意做僵尸还是吸血鬼?

    《卫报》的一个记者分析的有点道理:

    当吸血鬼:

    优点:

    1,很酷,很时尚,平均颜值高。

    2,长生不老。(绣绣注:不用吃唐僧肉的那种)。

    缺点:

    1,孤独,长生不老的话,就要看着你身边爱的人,亲人朋友偶像啥啥的在你面前变老死去。

    2,当然,你可以把他们变成吸血鬼,永远陪着你。而这让你在选择跟谁确立如此永久关系时会有很大的压力。

    再说了,人家不一定乐意呢?毕竟下午三四点钟懒洋洋地晒太阳这件事再也不存在了。

    当僵尸:

    优点:

    1,成群结队行动,孤独?不存在的。

    2,脑髓为食,营养价值又健康,富含DHA/ Omega-3脂肪酸,想想冒脑花,烤脑花的味道……啧啧,美得很!

    缺点:

    丑?

    (二)

    啥?让我先选?太难选了!

    我能不能都不选,我想该活的时候好好活该死的时候静静地死……

    那么,换一个问题,还是问,你怕僵尸还是鬼吧?

    这个问题我可以答,我肯定怕鬼啊!

    有一种说法,人的恐惧都是源自未知。那鬼实在太未知了,你不知道ta存在不存在,也不知道ta到底什么样,可能ta此时此刻就在你身边,你头上,注视着你,和你一起看着这篇胡扯的推文……

    啧啧,太吓人了可……

    而僵尸么,我算是个0.765个僵尸片爱好者,怕还是有点怕,但感觉可以克服。

    毕竟僵尸电影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与大量实战演练。

    比如《zombie land》,甚至仔仔细细地将进化后的僵尸仔仔细细地分类为“荷马”“霍金”、“忍者”、“终结者T-800”四种,还总结了33-101条生存法则,学习价值很高。

    (三)

    看僵尸片儿时,内心活动可以分两条故事线:

    一条,跟着主人公打怪升级,生存游戏ING。

    另一条,阿Q的想着万一不小心被僵尸咬了也没事儿,咔咔几下就没了,吃了一辈子食物,以僵尸的食物作为ending也不算太坏。

    再不济,没死成,变成了僵尸。

    也算是找到了组织。

    每天随着人群(哦,不对,是僵尸群)漫无目的地游荡,偶尔静止发呆……为了吃上一口豁了老命地跑,见到吃的蜂拥而上,玩命挤……条件一般的只能吃上一口别人(别的僵尸)剩的,来晚了还可能吃不上……

    害~

    怎么听着,做僵尸和做(社)人(畜)差别也不太大。

    但,做僵尸好像更纯粹些,毕竟目标更单一。

    况且,除了吃不上,也没啥烦恼。

    好的,我决定了,我选僵尸。

    (四)

    鬼,可怕多了。真的。

    豆瓣上有个话题 #社交ghosting#

    据该话题:

    2016年“ghosting”一词被添加到牛津字典中,意为:“突然结束与某人的关系,并没有任何解释地停止联系”,即为玩失踪,人间蒸发。

    ghosting有三种级别:

    社交软件上的已读不回属于轻量级;

    你和一个人见了几次面,却极力回避属于中等程度;

    而第三波则是重量级的,当你进入一段深度关系,却突然离开——这会让对方遭受沉痛打击。

    好像之前也有类似“不回消息的人到底多可恶”之类的热议话题。Ghosting算不算冷暴力?

    你ghosting 过别人,或被别人ghosting过吗?

    这算不算是一句灵魂拷问?

    别怂啊,做了就要认。

    你可以说,我没做鬼啊,只是ta情商低,讲的话题没营养,我真的没兴趣……

    你可以说,我没做鬼啊,只是ta情商低,热情洋溢捧场无比只是在配合ta的演出,我也很累……

    你可以说,我没做鬼啊,只是ta情商低,我情商高出99个段位,让ta产生了我高度共鸣是ta的soulmate的错觉……

    你情商这么高,永远上帝视角,但是,北鼻,你这么累,为什么还要演?

    你情商这么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ta会乐此不疲地和你分享鸡毛蒜皮的烦恼与网络即时段子?

    Ta就是憋不住?

    还是因为你给了Ta一种诚挚的错觉?

    早上网上看到一个陌生人说,

    “ 给之前关系很好的室友和朋友留言,梦到他们了,没有回复,平时也没主动联系过,是只有我还念着当年的感动和友谊吗?……想想还是我傻吧…… ”

    另一个陌生人回:你是小孩子么?

    Ta是小孩子么?

    Ta可能只是没做僵尸也没做鬼。

     6 ) 奇奇怪怪

    随便逛了下评论

    发现差评大多集中在解读出奇奇怪怪的理论,或者梗烂,人设俗气,没有深意,观念不好什么的。

    好评就简单的多,啊啊啊啊!我喜欢的电影出续集了,看的好开心,这丧尸片好逗……

    emmmm讲道理这就不是部严肃教育人的电影吧,有啥可分析的……

    你听昆曲看《辛德勒的名单》感悟多我理解。

    你听个相声看《丧尸乐园2》完事临走啐道:tui 没有教育意义……

    嘛玩意都教育人要学校干嘛……

    轻松的电影何必看的不轻松

    你又没买票钱不哏就换一部呗

    临走非得酸一波踩一脚啐一口影响人心情……

     短评

    有意思的只有网红片头,剩下的则是枯燥乏味的烂梗以及毫无意义的自我重复。

    5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

    原班人马 有生之年 确实不如第一部

    9分钟前
    • Michael JZ
    • 还行

    比贾木许的《丧尸未逝》有趣多了!同类型比较好看的喜剧丧尸片还有《僵尸肖恩》《僵尸胡安》《死亡之雪2》《僵尸来袭》《童子军手册之僵尸启示录》。

    10分钟前
    • 江南开爷
    • 推荐

    三星半 这个系列其实本来就不应该有第二部,创意用差不多了 还在用老梗 连“don’t swing don’t swing!swing”都在照搬第一部 但众星云集一一变僵尸实在是好点子 看到好看演员被爆头也挺开心的 最后talahasse多了老婆还是觉得怪怪的 更喜欢第一部

    15分钟前
    • 巧比
    • 还行

    十年过去,还是一样的味道!Jesse Eisenberg十年过去也跟没变一样。

    17分钟前
    • 异叟
    • 力荐

    从「想看」到「看过」历时1844天 holy shit. Eisenberg does not age

    19分钟前
    • 小捌
    • 推荐

    感谢丧尸狂潮阻止了《加菲猫3》的问世。

    22分钟前
    • 张华弥
    • 还行

    有点想要一个粉小妹那样的女朋友了

    26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没见到忍者僵尸有任何作为,有点可惜。4.5星推荐

    30分钟前
    • bugz
    • 力荐

    你为什么能survive?因为僵尸吃脑子,你没有脑子0 0

    31分钟前
    • yogaMmmmm
    • 还行

    “Is that your sister?”好好笑,杰西跟十年前比完全没变,石头姐倒是真变成姐了。剧情很随意、没啥设计,走到哪算哪,不过还算欢乐。

    32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I have nothing against hippies, I just wanna beat the shit out of 'em.

    35分钟前
    • feelzero
    • 推荐

    十年后的续集,打的是僵尸,看的是情怀。四位主演中三位几乎冻龄,石头妹成了“小胖妹”,看来Zombie Land伙食还不错。结尾彩蛋一语双关,石头姐ex二次躺枪,或成最大输家。

    38分钟前
    • TZ_Runner
    • 还行

    多久没在大片厂美国电影里感受到如此活泼生猛的娱乐精神了?

    41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小姑娘怎么胖成这个样子了。。

    42分钟前
    • 李大婷
    • 推荐

    原班人马回归,话痨程度翻番,续集居然等了十年。既致敬了猫王也调侃了嬉皮主义,连白宫都成丧尸乐园。看到卷毛和石头亲热我(?)心情复杂,打酱油的加菲猫Murray是真正好玩...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是索尼预算砍过头了吧……

    47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7分。开头哥伦比亚标志挺搞笑。十年之后重归的续集,妹子都长大了。好在仍然很好笑,杰西的话痨也保持了可爱,而新加入的粉红女孩,则很好地展示了什么叫蠢萌。作为僵尸喜剧,娱乐性仍然不错,不停嘴炮、各种暴力血腥场面、反复玩梗。很放松的一部电影。结尾彩蛋可以。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十年之后还能再原班拍个续集是真的有趣和厉害,而且还在用上一部的梗且自我吐槽hhh。喜欢哈叔的新女朋友,比夜魔里的夜护角色sexy美丽太多了。编剧细细碎碎地写了一个剧本结果还挺有趣,粉色的Madison还有伯克利新角色也是简简直直的。从来没见过这么emotional的哈叔哈哈哈哈哈真的看得很搞笑,致敬猫王吐槽hippies各种金句满天飞。卷西是依旧的好玩,石头姐表情丰富,这一帮人凑在一起太有趣,搞怪幽默血腥暴力爽,是我最喜欢的僵尸题材电影其中之一了。Murray的彩蛋太逗!

    53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推荐

    新角色有梗多了,无脑blonde超级抢戏。Facebook和Pied Piper两大卷毛大佬历史性会面也太好笑了表扬casting

    58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