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日本剧 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评分:
    0.0很差

    分类:日本剧日本2016

    主演:水川麻美,阿部力,阳月华,赤楚卫二,井端珠里,手塚理美 

    导演:棚田由纪 

    猜你喜欢

     剧照

    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1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2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3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4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5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6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16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17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18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19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东京女子图鉴》改编自在《东京日历》上连载的同名四格漫画,电视剧版的导演由《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棚田由纪担当。水川麻美将演绎女主角绫从20多岁到40多岁的成长过程,绫从家乡来到东京工作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她的人生也随时面临全新的挑战。本剧在惠比寿、银座等多个地标性的外景地取景,全方位展示一个真实的东京。

     长篇影评

     1 ) 这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审判和答案

    (文/杨时旸)

    万能青年旅店乐队曾用那种放肆又深情的奇妙声音唱道,“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这深藏着悲悯的句子被简单粗暴地解码为鸡汤之后广为流传。这几个来自华北平原的男人还曾唱过,“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相比于前者,这句话更像是一句接头暗号,被小心翼翼的秘密传播。其实,这两句歌词基本上可以互为镜像。它们几乎参透了这混沌生活的真实面目,只不过,前者像温婉地诉说,后者像奋力地撕扯。

    一群又一群年轻人,从山川湖海奔赴都市,在繁华又严酷的城池中,逢迎或者坚持。他们被都市的灯火感召,也终于被日常的琐碎消耗。他们白天操持着宏大的术语,行走在巍峨的写字楼间,夜晚却必须回到城郊恓惶的隔断房,他们在得意和绝望之间周而复始地摇摆,时而觉得一切辉煌都唾手可得,时而沮丧地发现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这是都市的鬼魅之处。北京如是,东京如是。人们都在争议,北京这座城市是否令人伤感,是否正在消耗掉一代年轻人的野心。但这抱怨终究像雾霾一样会慢慢消散,然后还会卷土重来。这游移、沮丧和无助是大都市年轻人生活的伴生成本。其实,这是大都市的魅力之一,它酷烈又傲慢,只负责提供可能性和宽容,不负责对任何人抚慰或者谄媚。

    年轻人对于北京生活的困惑,其实东京的年轻人也一样在经历。这也就是为什么《东京女子图鉴》能否如此打动人心的原因。《东京女子图鉴》用一个格局狭窄的故事,讲述了生活普遍的真相。从这个角度上说,它像一首微小的史诗,也是一场宏大的呓语。一个女人从20岁到40岁的生活史切片,所有凌乱、奋斗,挫败与困境,这一切注定是私密的、个体的,但当它被以一种画卷的方式一点点展现在眼前,它就已经不再属于斋藤绫自己,而变成了一种奇妙的复调——混杂着所有从故乡小城去往都会打拼的当代女性的繁复声部。

    像所有年轻人一样,被野心和欲望驱使,绫注定会离开故乡。那个安宁的小城,一切都显得破败而寂寥,那些落寞的防雨棚和懒洋洋的电线杆怎么能和东京市中心的奢侈品商店相提并论?绫的所有资质都在定义着什么叫做普通,微不足道的出身,毫不起眼的大学,她能凭借的只能是勇气和运气——就像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女孩一样。她到了东京,想尽办法落脚,扎根。从三茶开始,一步步奔赴银座和豊州。《东京女子图鉴》有着几条有趣的隐秘线索,她住所一次次更迭的地理位置,陆续变换的餐厅和食物,衣服与发型。都像是证据,见证着绫20年来的蜕变轨迹。

    三茶是个过渡性的地方,它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有着世俗的烟火气和廉价的时髦,这个外省年轻人的第一站挤满了野心勃勃的男孩和女孩,它是大都会中的第一个家,也是一次考验。有些人很快从这里奔赴六本木,有些人终其一生困在其中,还有些人从这里折返故乡。对于所有有着闯荡经历的年轻人来说,你看着绫在家门口迷路的仓皇,看着她熟稔地念及哪家超市的食物便宜,看着那些烟气腾腾的小吃摊子和满街还不会打扮的男孩女孩,都会泛起亲昵和熟悉。这是都市生活的实习场。年轻人们在这里拼命掩饰乡音,表演坚强,偷偷收起格子衬衫和运动鞋,然后假装对于大都市的一切都了然于胸。当然,这里还有突然降临的爱情。

    甜蜜与幸福这种事情,有一种奇妙的困境,就是你只能抽离着悬空去看待这一切的时候,才能发现其中的美好,而如果你真的处于其中,那些细碎的、世俗的乐趣与幸福很容易让你厌倦又不屑。所以,绫是主动抛弃了初恋男友,与其说她抛弃了一个男孩,不如说她想努力抛弃原来的自己。就像她自己所说,“这样安稳的幸福,在家乡到处都是。”

    于是,她去往了惠比寿,开始花费六万多元购置精致的内衣。她告诉自己,在这个地方,要成为一个“在任何时候脱掉衣服都不会露怯的女人。”而在三茶,女人们通常会每天敷衍。从这开始,你就会发现,绫变化的轨迹清晰而明确,但这其中也潜伏着微妙的东西。这些改变之中,有她主动求索的部分,比如更精致的衣服和妆容,比如薪水更高的职位,而同时也有被动的部分,她开始透支购买奢侈品,开始想着如何在30岁前能去米其林餐厅吃饭。如果说最初,催促着女孩来到东京的是野心和勇气,那么到现在,这一切仍然都在,掷地有声,只是已经混杂了很多虚荣和矫饰。但是,仔细想想,野心、上进和虚荣,真的可以分割清楚吗?

    绫的居住地的改变就如同她勇往直前的雄心,三茶,惠比寿,银座,豊州,代代木上原,这成为了一道美妙的弧线,渐渐高企,最终返璞归真。而与此相伴的则是那些经过她的和被她经过的男人。《东京女子图鉴》是一部女人戏,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女权/男权的文化批评视野,但实际上,如果只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这一切就显得太过狭隘。这个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只是因为它坐落在这尘世的真实之上,至于那些概念和理论,在现实的尘埃与烟火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它有着女权的意识,比如,绫日后遇到的那位女性上司,她念叨着“1985年是日本雇佣平权法案通过的日子”,女性不再只配在公司端茶倒水。而现在,经过一代人的舍身忘死的平权奋斗之后,如今的女孩们却都只想着嫁得好。这愤懑可想而知。但这故事不会向这种方向拐得太偏,它会迅速落入男权的现实,哪怕独立又桀骜的绫也一次次挣扎在世俗压力的边缘,当闺蜜都在谈论孩子和丈夫,她自己仍然感受到某种气馁。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它根本无意于纠缠什么权利概念,它叙述了一种现实中既定的困惑与困境,那些生活之中无法冲破又无法摆脱的东西,那些难以言说的宿命味道。

    从这个角度去考察那些男性,就更加有趣。犹如那些迭代的居住地一样,那些男人也像是一个个站点。最初,绫的初恋男友是她的引领者——他带着她一家家寻找好吃的小餐馆,在狭小的屋子里自己做一锅寿喜烧。让她在这座陌生的都市里不至于彻底进退失措。而从这之后的几个男人,其实都在复制着引领者的角色,只不过一次比一次进阶罢了。在联谊会上认识的富二代,带着她进入了另一个圈层;高级订制和服店的老板,更把这一切都推向了顶端。他们让这个女孩一次次亲身见证了豪华与奢侈——她曾经想象中的东京似乎变得唾手可得。但这一切注定也有代价。富二代说自己是不婚主义,但转头就为了事业目的和一个姑娘成婚,而和服店的老板,虽然是绫提出的分手,但对方根本不以为意地离开,让绫突然陷入了不知所措,自己瞬间倒转成了被抛弃的那一个。

    这形成了一道拷问,他们明确地告知,从感情关系上,不会给自己任何名分,但会提供物质保障,绫深知一切也接纳了一切,这算不算一种交易?她出卖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这交易是否道德?结局又是否过于残忍?更残酷的是,按照绫的生活目标,除了这样的交易之外,是否还另有通途?

    其实,这看似暧昧的交易倒是最公平的形态,更有趣的是后来的两段关系,一场正式的婚姻和一次与小鲜肉的周旋。绫的丈夫口口声声说支持妻子的梦想,最后被发现不过是来自一本恋爱教科书上的教导,那算是为了讨到老婆的策略,还是一种欺骗呢?而离婚后和咖啡馆服务员小鲜肉的一场厮混,绫觉得自己总算可以成为了引导者,但最终发现自己又一次成为了猎物。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意过一个细节,为了要孩子,婚后的一天,绫精心换上了性感内衣,丈夫却说,麻烦你测一下基础体温。绫其实想要的是过程,而对方想要的是结果。其实,这不仅对于要孩子这一件事,这个微妙的瞬间,成为对绫前半生巧妙的总结,她的奋斗都是为了让过程具有意义,而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结果论者。绫和周遭的冲突在于,互相觉得对方都像是个无法解码的笑话。

    这故事从始至终一直让人流连,主要是因为它写出了普遍性的困惑。绫直面困惑,想拆解困惑,但最终也承认了困惑。它没有拐入励志走向——比如最终成就梦想和巅峰,困惑被消解;也没有成为鸡汤走向——比如,最终大彻大悟,与周遭彻底和解。绫离开故乡,返回故乡,离开东京,返回东京,她一直处于困惑之中。这是最诚实的表达,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时而镇定自若,时而不知所措。

    这看起来是个单线直入的奋斗故事,但也有着庞杂的毛细血管伸向整个社会。比如那些阶层凝固的绝望——绫搬到代代木上原之后融入了那个女人的圈子,她原本以为大家心意相通,但最终发现,之间横亘的沟壑根本无从跨越;比如,那些暗礁般存在的文化压力——塔楼公寓中高层和底层住户因为租金差异而形成的心理压迫。更何况还有那些温柔的职业太太和职业女友,那些把结婚当做求职对待的年轻姑娘,那些把孩子当做饰品炫耀的妈妈……你说,这一切都是敌意吗?也绝不是如此,但它终究还是会生发出某种较量的气味。人们都被扔到了这生活的迷障之中,蠢蠢欲动又不知所终。“各有各的难,因为我们都是人啊。”绫之前的男闺蜜,后来的伴侣,曾这样感慨。

    故事中密布着众多微妙的细节,比如,时尚杂志,它是引诱着绫最初奔赴东京的蛊惑,也是她最终被故乡的老师当做成功模板的证明。当初,她羡慕那杂志上的女人,后来她成为了其中之一,但这又怎样呢?还有,比如章鱼烧,它熨帖了三茶时期的绫,当千帆过尽,她又一次看到那个摊子,她还能接受站在街边大快朵颐吗?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在20年之后的重叠,沧桑得不可言说。

    这故事写尽了女孩一切细碎的经历与心事,野心势不可挡,渣男防不胜防,聚散离合的友谊,真假难辨的笑意,想干脆泯然于众,又确实于心不甘。绫的生活像个圆环,最终似乎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旁人或许会讪笑,会奚落,会冷嘲热讽,觉得她拼命奔跑了一圈,撞线和起步的不过是同一个地点,但只有跑过的人才知道,那怎么可能是同一处地点呢?那奔跑的过程是活着的证据。这一切和那些一直呆坐于起点的人们根本无从解释。

    事实上,这个关于“绫”的故事根本无意于探讨成功与失败,也无心于告诉人们到底该生活在都会还是小城,更无关女权和男权的争斗,它只关乎生活的迷雾,穿透迷障的野心以及最终学会与困惑相伴而生的气魄。这故事中什么都有,唯独没有的,就是审判和答案。

    (本文首发《新京报》书评周刊公号,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2 ) 为了过上认定的人生,我什么都愿意

    最近两集,弹幕里一直在讨论“绫为什么要嫁给这个男人?”,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看到的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一个人若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看客都以为绫嫁给了一个三观不合、外貌不扬、没有情趣的男人,很可悲。但实际上,绫才是对自己认定的人生最坚定的那个人啊!从家乡到东京10年,绫搬到了自己想住的高级公寓、在向往的高级餐厅里约了会、和高级的男人发展过关系、买了一整个衣帽间高级衣服......她也终于成为了从小羡慕又向往的读者模特,在杂志上,向万千女性“炫耀”自己的高级人生。

    这个男人,对绫而言根本不是“老公”的存在,嫁给你,不是因为我爱你,你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技能加成,跟工作、上司、朋友没什么两样的存在。

    所以,女孩子,只要是为了认定的人生,哪怕披荆斩棘、杀敌无数、泪流满面、腥风血雨,也请勇敢走下去吧。

     3 ) 绫一定没有过,因为阅读一本书而精神得到极大满足的经验

    昨天看完《东京女子图鉴》后,总觉得不对劲。今天,我试图寻找着这种感觉的来源,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不对劲一:绫在想什么? 也许是因为看了《最完美的离婚》《四重奏》这类对个人内心感受极力描述的电视剧,所以在看《东京女子图鉴》的时候,我时不时地会走神并关心,绫在想什么?早上醒来,她看到龅牙的丈夫的侧脸时,她在想什么?与和服男一起吃浪漫晚餐时,和服男接到家里来电将她撂到一边的时候,她在想什么?她刷信用卡买了一件超出负荷的裙子,生日那天等在餐厅外面的心情是什么?后面一边肩负还款压力,一边连续几天晚上下班后站在那男人楼下按门铃时,她在想什么? 或者,她去到高级餐厅,吃到食物时,会不会有那一秒觉得:啊,原来这里的xxxx真难吃啊。 我一方面欣赏她蓬勃的生命力,一方面又会想,那些个细节时刻,她到底在想什么?她一直在羡慕着别人,因为别人有,她也想要有,可是拿到手那刻,她有想过这真是自己想要的吗? 现实和想象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可能经常说,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一定可以为此牺牲我的某某某某!可是真遇到现实中要牺牲某某某某的时候,又不一定能够咬牙承受得了。想象中的生活,远看美好极了,等小跑着一脚踏入这样的生活中,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面对这些不美好时,又将目光看向别处,开始下一轮追逐,继续发现不美好,继续追逐……这样的循环,不会厌倦吗? 不对劲二:鄙视链 一方面,绫一直追求着上层社会的生活,又一直接收到上层社会的“鄙视”。 另一方面,她的资产不断增加,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她开始鄙视母亲在东京的店是水果摊,鄙视秋田乡下的人是井底之蛙,鄙视塔楼公寓四楼的女子死要面子…… 这很现实,我承认。这是一条物质资产论的鄙视链。 可是,也正是这条鄙视链,让我觉得这一切太被动了。就好像那句心里鸡汤:你有一天成为了你最不想成为的人。 这种在鄙视链里生存的被动感,让绫明明不喜欢上层因出生论而否定她,却又让她被动成为这样一个同样会鄙视别人的人。 这种鄙视和被鄙视的关系互动,让我觉得满满的尴尬,人与人之间好像缺少了温度。不经让我怀念起《西瓜》里面温馨平常的小日常,怀念起那些優しい的人。 不对劲三:绫的独处时光呢? 一直看到绫周转于职场和互相攀比炫耀的关系中,不经担心她有没有给自己充电和思考的私人时间。 她有没有过因为阅读一本书而精神得到极大满足的时候呢?一定没有过吧。 不然她不会人到四十岁了,还会一如二十多岁一样,走到街上看到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就又开始准备追逐别人的人生;不会一直混迹在女子茶话会式的圈子里。 世界那么大,又何止东京一隅。 追求那么多,又何止物质生活这一个。 真希望绫能快乐,可是她能快乐得了吗?男闺蜜的手应该握不久了吧。

     4 ) 学霸猫看《东京女子图鉴》: 现代社会,一个诱人却必输的游戏

    (一)

    故事要从上周四说起,那一天我想在轻松冥想的公众号里,写关于冥想老司机、对冲基金之王Ray Dalio的故事,于是那天早上就一直在看Ray的访谈视频,看了三个多小时。老司机代表了一种理性到极致的风格,不讲废话,不讲任何空话,也不发表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任何事情的看法——他只是讲原则,反反复复地强调人如何清楚的认识自己,如何清楚地规范自己按照原则做事。

    讲真,Ray Dalio的访谈确实是很不好看的那一种。太干,太枯燥,没有段子,没有共情,没有哈哈大笑,真像是一架机器,平缓运动波澜不惊。Ray Dalio说生活没有惊喜,所有的惊喜,都是缺乏准备的表现。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各方面清晰且完善准备的人,那么,你的生活中就并不会有惊喜。

    所谓成功,不过就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学习驾驭这些比我们更强大的机器的过程——学习驾驭资本市场,学习驾驭金钱,学习驾驭时间,学习驾驭现代社会。Ray Dalio把我们遇到的一切都比做“机器”,你不能对机器有情绪,或者跟机器做任何商量,你只是必须学习这架机器是怎么运转的,最终能够让它为你服务。

    而我们眼前最大,最看不见的,怪兽机器,就是现代社会。它包含了由技术变革引发的生产生活形态的各种变化,深层次的塑造了处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心情健康的方方面面。它太强大,也太复杂,更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甚至都忘记了,它只是一台机器,而我们要学习,去驾驭这台机器。否则,我们就只能被这架机器欺负了。

    有人说,《东京女子图鉴》的女主一直在喂养的是,欲望这头怪兽。我却认为,欲望只是一个极其浅层的表象。她真正所喂养的,是这头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现代社会的怪兽。

    而这不是任何一个个体的错。我们作为整个人类,被拖进真正的现代性不过一百年,所有人都在挣扎和寻觅一个方式,要重新认识这头怪兽,重新把它关进笼子里,重新成为能驾驭它的人,而不再被它主宰和驾驭。

    (二)

    这部剧所反映的20年,正是现代社会巨变的二十年。是东京,作为一个发达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二十年;是一个泡沫经济到中产阶级梦破灭的二十年;也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个人主义与东亚文化的家庭核心主义,矛盾冲突最激烈的二十年。

    这部剧站在女主绫的角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尽了最大努力,却仍然没有过上很理想的人生?”

    在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理想人生的范本,其实只有两个要素:有钱和幸福。而在攀登的过程中,绫不断遇上被叫做“阶层壁垒”的障碍,止步于中上层中产阶级的工作,仅仅衣食无忧却还远未达到富有。而这种中上层阶级的工作,本身就排斥了“家庭幸福”这个诉求—— 这一帮中产阶级,随着收入的提升,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 男性累觉不爱没有精力去满足女性的感情和生理需求,而女性到了这个地位生孩子的成本就变得极其高昂,以至于,家庭的两个核心要素:性爱与孩子,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也就是,一个人在顺应现代性规则的情况下,游戏的利弊已经非常明显了:你可以透过自身努力,机遇和贵人加持,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上演一出美好的奋斗戏码,并且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和财富。而随着这个游戏的不断升级,你必须付出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来维持这个游戏,完成更劳累的工作。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最稀缺的资源,被最重要的工作越占越多之后,就无法再拨出足够的预算,来购买“幸福”了。

    这是在这个游戏规则下,所有男性和女性都共同面对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剧中的男性的择偶观,非常落后,认为社会进步了,男性并没有进步。比如,出身好的男性仍然要找门当户对的傻白甜,比如,普通男性仍然只想找一个能看顾家里生小孩的女人,比如,婚介所里说成功男性更看重生育能力而要找一个年轻的女人而非不错的职业女性,比如,男性想找一个经济能力不如自己的女性因此绫一身名牌气质太好反而受到冷落……

    这一点儿也不落后,而是任何一个人,要构建家庭的时候,都会遵从的游戏规则。构建家庭遵循的是“稳定原则”,而不是“情感原则”。家庭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一个几十年的时间的分工合作关系。那么这个关系的构建,就需要双方对自己的角色,职权责利都有很清晰明确的认识,才能稳定进行下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情感只是充当一种降低沟通合作成本的调剂和润滑剂。因此,家庭的构建目标,并不是最大化的心灵相通并使其中的个体幸福。

    那么,在这个游戏规则中,事业不错,有收入,但工作忙碌,而不愿意生小孩的职业女性,就变成了不那么好的合作对象—— 沟通成本高(并不会百依百顺),预期收益低(不愿意生小孩)。所以,在这个游戏规则上来看,事业不错的职业女性反而在构建家庭的游戏中,成了最不受欢迎的对象。

    在这几个复杂并相互冲突的游戏规则中,人只有非常有限的筹码,赢了这一个,就赢不了那一个。即使剧中出身很好够有钱的人,婚姻感情照样也是跌跌撞撞,始终在感情和幸福这个层面上有所缺失。

    因此,我们一开始设定的目标“有钱”和“幸福”,再进入战场,无异于在玩一个自己根本没有胜率的游戏。这是一场梦想和希望支撑下去的游戏,靠时尚杂志和信用卡,一遍遍催眠自己下一把就能赢的游戏。

    事实上,你怎么过今天,40年后就会怎么过一天。除了咖啡从雀巢速溶换成了星巴克,coach换成了LV,以为自己变了,其实什么也没变。

    (三)

    这几年的社会学研究都很丧,各个国家的社会学家们的所有作品,光是听名字,就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没希望了:《穷忙》(我们越来越穷,但是越来越忙),《无缘社会》(孤独终老太正常啦,这是一个日本社会学家写的),《单身社会》(不解释了……),《父酬者》(别想着阶级跃升了,能不掉回赤贫就是万幸了)

    我喜爱的老司机,《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这样说道:这是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阵痛。之前,从农业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就是把一个人从农民转化成沃尔玛的超市收银员,或者是福特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仍然从事的是简单的手工和体力劳动。这时候,这个转换并不难。而接下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要让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变成能在电脑前敲代码写文章处理复杂符号的人,那可就难如登天了。

    简答地说,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化,也就是权力向金字塔更顶尖的知识与智力集中的过程。而知识和智力作为最强生产力,却又是需要数十年和高成本的早期教育投入才能发展完成的。因此,一个人从出租车司机,变成滴滴司机很容易。但一个人从出租车司机,要变成滴滴公司的程序员或者产品经理,几乎没有可能性。

    因此,如剧中所体现的中产阶级的工作一样,女主角从事品牌经工作,她的丈夫在亚马逊工作,以及精英男士从事的投资银行以及律师工作,都是典型的“知识经济工作者”中的初级阶段。相对简单和重复的知识,就足够做好这份工作。而他们,也确实无法胜任知识经济更顶层的,发现新知、产生创意、发明等更高级的工作。

    其实,这也是创新乏力的日本社会的写照。在这部剧中,日本人仍然以进入外企工作为荣,而在外企,他们所从事的也只是近似于体力劳动的知识经济工作。仍然是拼时间,拼体力,拼效率的工作。也就注定了收入天花板明显,每天勤勤恳恳工作8小时而最终会成为每天勤勤恳恳工作12个小时的大区经理。不久的将来,更惨的情况,可能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你就是每天干20个小时,也已经没用了……

    当索尼和松下在不断努力研究自行车可以怎么骑得更快的时候,大洋彼岸的乔布斯分分钟就开起了飞机,轻松愉快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告诉一脸蒙蔽的索尼,嘿嘿,这架飞机是向自行车致敬的哟!鼓掌!

    (四)

    咦,写到这里我在想,我还是在写《东京女子图鉴》吗?

    也许是学社会学的原因,我越来越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个人命运”这回事。每一个人,都只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具体表征和呈现。在一个大众媒体和消费社会时代,已经很难有人有真正的“异质性”了,大部分人,每天所看,所想,所思,所做,几乎完全一模一样。

    每个人都住着样板间,而每个人都活成了某个人群的样板。就像苹果树上永远只会结出苹果,梨子树上也不会长出草莓。那些五官不同的人,在某个层面上来看,真的,都只是一堆面目模糊的算法,被恐惧和欲望驱动着,又有谁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

    东京女人最想模仿的,就是巴黎女人,她们疯狂地学习巴黎的时尚,把埃菲尔铁塔搬回来搞成东京塔,吃马卡龙,穿平底鞋,拎LV,还要故作一种轻松愉快的姿态走在街头。她们学到了所有巴黎的表象,学到了所有她们想看到的“文化”,却从来学不会,巴黎文化里那种与世界保持一步之遥,还有胆fuck everything的逍遥自由。没有自我和反抗文化的现代性,只是保持卡哇伊的乖顺面容,期待自己明天能比今天卖个更高的价钱,从三茶搬到惠比寿,把kate spade换成gucci,然后说“我很幸福哟”。

    想被骗,就可以一直被骗下去。想觉醒,就要承受独自背弃整个社会规范的勇气和苛责。永远活在别人的眼睛和文化规范里,也就永远只能活出“看上去还不错”的空心人样子。

    女主角一直在成为一个“被别人羡慕的人”,现代社会一直在用别人和社会的规范,来调教每一个人,一切都是你消费的商品,不仅仅是住宅车子和衣服,还有你的丈夫孩子和狗。从别人的眼光来看,只有这一切来证明你的价值。人的内在自我感知已经完全屏蔽熄灭了,他甚至已经失去了感受自我,和自我精神的能力。她以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令人羡慕的人,而站在现代社会这头巨兽的眼里,她不过是另一只热气腾腾扑进来,几下被咀嚼得渣都不剩的小老鼠。

    小老鼠看着狮子笼前面美好的广告,harry winston的婚戒,Joel Robucheon的餐厅,兴致勃勃地冲进了狮子笼。

    如果有一天,有一只小老鼠突然醒过来说,好像有哪里不对的样子。它按捺住自己的欲望,也忍受了其他小老鼠对它的鄙视和厌弃,它认真地观察着其他小老鼠,也认真地观察这头狮子。

    然后,它绕开了那些美好的幻象,还顺便搭了个狮子的便车,通向自由。

     5 ) 女子之道,道阻且长

    麻美姐姐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失职里的耿直但有些自卑的大姐姐角色上,没想到啊没想到,本剧第三集里姐姐居然甩了东东跟一个所谓的"高帅富"在一起了,这转变让我有点方,不过想想也有点现实吧,周边这样的女子大有人在,见怪不怪吧。

    看的是生肉,所以理解或许有偏差。麻美姐姐当时看着身边躺着的男友东东,内心os了一番,大意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这样的生活,我为何还大费周折地从小县城跑到东京。" 的确,和东东在一起的生活模式,很舒服很平凡,就像五光十色的拼图里一块不起眼的碎片,似乎一切回到从前,日子久了却也会压抑一个充满好奇心与不甘平庸的熟女的欲望。 麻美的人设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向前的女性。

    唉~相信很多人看这剧都很有共鸣吧。 反正第一集就让我泪目了。。。从小城市跑到大帝都,待了几年,确实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接触了各种有趣的人,却也很迷茫很忧伤。 ps.结尾曲太好听了。 对第五集和第六集的一些感想。 中途差点想弃,大概是因为当时还不习惯看一集集地换男性伴侣,后来思考了一下,主角是绫,自然大家都是在围着她展开故事,发生关系,第五六集的更新又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教会了我不少,至少现在对于我来说,一步步向上攀登的绫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榜样。

    女人究竟想要什么?恐怕是越向上行走的女子,越不容易受到男性的控制,一旦自我意识觉醒,就会被所谓的欲望所推动,但不管怎么说,绫真的很幸福,她遇到了很多男人,有过甜蜜的交织,也有悲伤和别离,慢慢地都化作她个人自性成长中的一部分。 我和女主的这番发言倒是不谋而合,为什么要去大都市?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冥冥中感觉到是有一种不安的心情在推动着我奔跑。 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又回到了故乡,在突然开始变得拥堵的公交上我目睹了一成不变的风景,只不过增多了从乡村感到城里的车辆和人群,我开始怀念我从地铁出来,穿过胡同还有小区里去单位的那般寂寥和清净。 想要得到就要先付出,等价交换的原理,隔壁《今天,我就要结婚》里西内汉子羡慕她的母亲,也想着结婚过上主妇生活,也没有什么对与错,各人对幸福的定义本就是不同的,但想要兼得就难了。我想,我还是赞同绫的观点多一点,哪怕中途不伦和黑化。

    和服男虽然每日出轨,但这种男性我要是碰到了也会深陷其中吧。

    从小城市小地方出来的女性,最终是不是又会悲伤地回归原处?虽然这种回归会是更高一层的归零。我过去也想过,混不下去或者太累了就回家陪父母,可是。。。总觉得还是缺少了些什么?

    将要向三十岁迈进的我,或许还不会如绫那般顺风顺水,不过至少给了我向上的动力与勇气,Keep Running! 第七集——女人究竟想要什么? 一开始镜头对准的是一场相亲会上。当周边女性朋友们陆陆续续结婚生子,日益疲惫的绫感到像玩抢凳子游戏,大家都坐下来了,自己也必须找一张凳子,大概是想要寻求安定了。 这个比喻,我之前在ted的一场名为《为什么30岁不是新的20岁》的演讲中,也听到过。

    而上一集中绫致电和服店老板娘想要搞事的小插曲也划上句号,老板娘毫无波动,很简单,这夫妻二人是常见的婚后各玩各的模式。 毒舌女上司给出的以上答案,以及撒了一把狗粮后告诉这个比自己年轻的女子:先做好你自己,有一个人活的觉悟,才有可能以不变应万变。

    另一个场景中,绫在酒吧遇到了之前第二个交往的男友,高帅富的妻子,宫。 因为意识到,结婚时的自己太草率,待到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譬如现在开个花店的梦想,于是果断选择了离婚。

    镜头再切换时,绫已经和一个老实男结婚了。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么? 不去从相貌评论,也不再去跟绫之前交往的男性比较。 单单只是觉得很悲伤,无论是主人公绫那皮肉苦笑,似笑非笑,强作欢颜的状态,还是观者我那茫然困顿的心情。 剧太现实,现实到让人背后发凉。 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很难定义幸福。 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还是找到自己吧,女人究竟想要什么? 自分でも分からない、迷います。 第八集的一点感触。 看第八集的时候,我正在回霾都的卧铺列车上,旁边是一位带着五岁女儿与刚满三岁儿子的母亲,她不停地说道:唉,气死我了,这不听话的孩子,对面过来一位母亲听到这话,两位开始交流起育儿烦恼,直到熊孩子们陆陆续续睡着了,一切才稍稍安静下来。

    巧合的是,第八集也在围绕生儿育女的话题。

    女主角绫真的好优秀,在工作上不断锐意进取,可惜必然遭遇到一个普遍的困境:事业与家庭如何平衡?

    临走前的一天,我家的电视台里正播放着央视的新闻周刊,讲的是推广我国二孩政策一年多来,由于女性还是会被失业,导致很多人依旧处于有心而无力状态。 而邻国日本何尝不是?甚至比我们更为着急,每季数部的催婚剧就是一个明证。

    生育是伟大的,母亲是无私的。 但女性不可和母性合二为一,必须划分明晰的界限,不然,囿于其中,或许是对女性自我的否定。 这剧拍得现实而客观,嵌入自身的处境,恰到好处。 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之分,前男友的妻子也可以在最后成为女主离婚时想到的顾问,每个人的话都会发人深思,直击内心。 或许,只有女人才懂女人。有点开脑洞写个和短剧《艳子》那样的百合线。

    第九集里,绫选择了和丈夫分居,然后,丈夫竟然比自己率先一步出轨,对象还是一个在绫和很多女人看来显而易见给男性设下圈套的心机女。 相比起男女间关系的紧张,女性与女性之间形成了某种和谐的同盟,互相体谅和愈疗。 今天,新剧更新,我刚抵达北京,久违的蓝天,熟悉的拥堵,却觉得有点开心。 走之前,竟然对家乡还有送别的双亲萌生一丝想要留下来的念头,很快,收到了同乡后辈的回复,他对我说,"当你说你想留在家这边工作的时候,我觉得那很梦幻。小城市的确很局限,在这里很多人都不一定能理解你包容你甚至还会因为你的学历而挤兑你,这样子真的能生活好吗?我觉得很难。" 看这部剧,一半的评论写给观者,一半的评论是写给自己,审视我自己这样一个来自不怎么起眼的城市是否要继续留在北京为梦想而努力的女子。

    因而,预告中的东京,替换成北京,正是我的迷惘与忧伤。 然而,与其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而恐惧,不如脚踏实地地活好每一天,也算是自我催眠吧。 插个题外话,某台貌似把《东京白日梦女子》《四重奏》买下来了,庆幸在严峻却不失希望的求职季里这部陪我度过漫长冬日,可以和b站同好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良心剧没有被盯上。 每周一次的更新俨然成为鼓励我不断向前的能量之源,上周的这个时候刚刚回到北京,主编觉得我还处于没有脉动回来的状态,很是不满意交给她的稿件,意识到自己写惯了自言自语的文章,调整了一天后,再修改的稿件最终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坎,世间之事,大抵如此。 周六啃了生肉,大概理解了剧情,也猜到了主角最后似乎要回老家。被预告中舒缓的ED变奏深深吸引,有些“曲终人不见,江上树峰青”的意味,恍如女主年少从秋田向东京进发又最后饱经人世,阅遍繁华,却依稀不舍的心情。 本以为綾或许会和玲子推荐的赤坂再婚,没想到来自港区的这个男人,很清楚两个人的身份悬殊巨大,更不会为这明显的贫富鸿沟做出几分退让,不由觉得《花样男子》里的道明寺君真是太棒了!当然这个无处不显示自身优越的港区男却也憧憬着同阶层中能有真正互相喜欢的人,寻觅不得因而暂且和綾交往打发寂寞。

    我觉得这男的虽然很可恶,但说出了几分实情,倒也冲淡了对他的坏印象了。

    在一旁静静看着这群貌合神离的女子们玩着你我皆是好友的伪装游戏的这位小妹,毋宁说是编剧设置的传达自己看法的代言人,这样的桥段,本剧俯拾皆是。

    但这部剧已经算是很仁慈了,只是揭露了冰山之角。我更推荐日本女性作家桐野夏生的代表作《异常》,那本根据1997年轰动一时的“东电OL事件”改编的小说将普通女性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融入上流阶层的这一情节写得更为赤裸刻骨,读完令人大呼过瘾又浑身毛骨悚然。至少在这里,綾还有跟男闺蜜小柳友吐槽寻求慰藉,还可以退回到她的秋田老家,而那部小说中女人们的结局却毫无丝毫暖意与救赎。

    曾天真地以为努力读书就可以出人头地,现在发现,其实恐怕越来越难,尤其是当我那时候读完《异常》里用功学习的佐藤和惠与学霸美鹤的故事后,像被泼了盆冰水,寒冷彻骨。

    綾也大概理解了出身都市的母亲当年做出的选择。

    如果说这描绘是一个女人的史诗,一点也不为过吧。 在写论文的时候,碰到过“女人中的女人”这样一句评价,没能好好理解,导师告诉我,接纳自己的阴暗面,选择与它拥抱而非排斥,女人就会变得柔中带刚。 在我看来,回归到原点,甚至遇到第一个男友东东的綾,便是这样一个典范。 莽撞过,不安躁动过,春风得意过,虚荣过,悲伤过,最后在一个名为“家”的原点处获得治愈。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也”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眼神里全是戏,不言自明,狼狈而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集的标题是《拥有强烈欲望的女子可否圆满完成名为人生的游戏?》,自然预见得到,故乡对于綾,不过是中途心灵愈疗的歇脚处,女子之道,道阻且长。

    母女互怼,尤其是麻美姐姐,总觉得在双亲面前竟然还是像个小孩子般稚气未脱。

    在家乡遇到当年说自己是白日梦女子的老师,老师现在已经把绫视为了自己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哈哈哈,莫欺少年穷啊!

    最后的一集,许多渐渐已忘却的面孔,如走马观花般再次闪现,似乎每个人都有了一个不错的归宿。

    不过呢,港区出身的人最终还是和同样出身的人结为连理。

    很显然,与东东的再次重逢,是极为苦涩的一幕,纵使相逢,不过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绫不是不明白这样的小幸福,只是向上生长的人哪里会肯止步?

    我曾经在大学毕业前夕读过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三四郎》,至今萦绕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饱经人世、洞察人心的夏目借熊野县青年三四郎之名,呈现在小说中的三个世界的思索。 第一个世界是三四郎、也是众多奔赴大城市的小城市、乡下者们所有过的共同记忆——故乡,这个世界是古朴的、甚至滞后的,无怪三四郎想要将“过去”封存在这个落脚点上,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归去,仅仅在伤感时才借母亲寄来的信件聊以慰藉; 第二个世界是进入大学的三四郎,接触到的学者野野宫先生所坚守的世界:一眼望不到边的阅览室、摞得比人还高的图书堆、冷清的实验环境,贫困却也充实,尽管三四郎并未真正进入,也不免感叹“进入这个世界中的人,因不知当前的世界而颇不幸,也因能逃离烦恼的世界而颇幸运。”的这份宁静致远; 第三个世界,是美弥子、与次郎们为主角的世界,觥筹交错、五光十色,无时不刻不对年轻的三四郎充满着吸引和诱惑。 这三个世界,便是象征着三条人生轨迹,读小说的人恐怕也会经历着和三四郎一样的纠结。尽管三四郎想着把母亲从乡下接来,娶一个来自第二个世界的美貌妻子,然后自己再潜心于野野宫式的治学中,构建起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却终究被一场失败的恋情戳破幻想。而这样一种迷恋大都市浮华,不愿回归落后故里,却又漂泊无所依、恍如迷途之羊的情形,又岂是三四郎和他的时代所独有的? 綾,没有来自对学术世界的困惑,而面对另外两个世界,她也毫不犹豫地继续上京;然而自觉才疏,放弃了学术之路的我,依旧在其他两个世界的交界处举棋不定。

    这部剧结束了,女子绫的故事也告一段落。而剧外的人们,生活或将开始,或将继续。向前走吧,不知足的少女,为了让明天的自己感激而非厌恶今日的我,一如既往地努力吧!

    愿与诸君共勉之~

     6 ) 亚纱子的故事

    来东京有一段时间了,说一个东京女孩的故事。

    亚纱子是个东京富二代,今年28岁,研究生毕业,在一家猎头公司工作。
    家里在下北泽有两层独栋豪宅和公寓楼房,豪宅自住,公寓出租。家里在茨城还有好多地。
    爸爸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妈妈全职主妇。家里还有个在上大学的妹妹。

    用亚纱子前男友的话来说,亚纱子是个“什么都没有的人”。
    这话在亚纱子和前男友交往的近两年时间里,听了无数次。
    她也一直想,自己到底没有什么呢?不算大富人家的千金,但也算是个大小姐。不是东大早庆毕业,也算上了个好大学。没有在一流外企就职,但也算拿着体面的工资。不算美女,但也算打扮得精致可爱,一双长腿。

    在亚纱子和前男友交往的第二年,男友要去香港的研究所交换访问一年。东京香港并不算难度太大的远距离恋爱,但亚纱子恳求前男友:“不要去好不好?你走了我怎么办?”
    前男友问:“什么叫怎么办?”
    亚纱子说:“没有你,我连周末都不知道该怎么过。”

    男友走了之后,亚纱子只能继续忍受琐碎的工作和变态上司的欺压,周末坐在下北泽各色精致的咖啡馆里拍照,上传instagram和脸书,约朋友吃晚饭,再拍照,再上传。然后收获点赞和表示羡慕的评论。前男友让她假期时候买机票来香港看她,她说工资全都月光,工作半年多,没有存下一分钱。

    亚纱子也不想承认自己“什么都没有”。她自认是个自立的人。找到工作后立刻搬出去,虽然找的新房子还是在下北泽,离父母家走路10分钟的距离。周末也经常回家吃饭,把家里狗狗接到自己的公寓里玩一会儿。

    她也觉得自己算是有些与众不同的特长,本科时候学的是柬埔寨语,英语也流利。问她为什么会学柬埔寨语,她说高中时候随父亲工作调动去澳大利亚留学1年,唯一的朋友是个柬埔寨女生。
    “仅此而已?”
    “对,仅此而已。”
    “那你喜欢柬埔寨吗?”
    “喜欢啊。”
    “为什么呢?”
    “嗯……就感觉很有趣吧!”

    亚纱子也经常跟前男友描述柬埔寨的魅力,拖着前男友一起去柬埔寨旅游。
    结果会柬埔寨语的她在当地没有派上任何用场,砍价、买票、酒店,她都躲在后面,让前男友用英语跟当地人周旋。
    前男友大发雷霆,忍不住骂她废物,她哭着说自己就应该死了才好。
    为了补偿,她说带前男友去吃好吃的。柬埔寨她来了无数次,自信满满知道好吃的都在哪里。

    结果两个人去了她推荐的店,都进了医院挂水。
    男友说,刚才吃的是垃圾。她说,没有啊,味道还是不错的。

    回想起这些,亚纱子依旧会尴尬地笑笑,承认自己是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废物,但父母从来都不会批评她半句。即使她什么都做不好,都是可爱的。

    男友去香港之后,亚纱子常常给他打电话,说的无非是琐碎的工作,新买的鞋和下北泽的饭馆。前男友告诉她自己在香港认识的形形色色的人,吃过各种不同风味的菜,半山的风景和维多利亚湾,亚纱子难以想象,只是不停地说:“好厉害呀!”

    三个月之后日本新年假期,亚纱子满怀期待去香港找前男友,却恰逢男友要准备发表研究成果。男友说,不好意思,今天我要去参加一个讨论会,你先自己出去逛一逛吧。
    等到男友回来,亚纱子说自己在酒店呆了一天,哪里都没有去。
    男友带她去吃点心,去吃粤菜,她立刻又高兴了起来,拍照,上传,坐等点赞。
    第二天男友依旧去准备发表会,她不知所措地在酒店又坐了一天。

    晚上和男友吃完饭散步,在一个公园里,亚纱子突然对前男友说:“你能不能跟我求婚?假装的也可以,能不能问我一下,我们结婚好不好?”
    前男友一怔,不知如何是好。亚纱子带着哭腔央求:“就当是骗骗我,好不好?”
    前男友沉默数秒,说:“心里不存在的字句,无论如何,都是说不出来的。”
    两个人都沉默。前男友问:“亚纱子到底想要什么呢?想干什么呢?最在乎什么呢?”
    亚纱子说:“我只想默默支持你的梦想,然后想要你也爱我照顾我。”

    亚纱子从香港会东京的那天,在机场给前男友发了一条信息:“我知道,你不在乎我。”

    前男友想想有些后悔,毕竟女友好不容易来一次,自己也没多陪着就让她走了。于是他开始攒钱,想一个月后回东京给亚纱子一个惊喜。
    这期间他们依旧skype电话,但次数越来越少。前男友有时看着异国那些闪闪发光追逐事业的女性也会动摇,为什么自己的女朋友不是这样发着光的呢?

    一个月后,前男友悄悄回了东京,赶在亚纱子下班之前去了她的住处,打扫卫生,把饭做好,等亚纱子下班回家。
    在给她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男式衬衫。

    “因为实在是太寂寞了。”亚纱子坐在前男友面前泣不成声。
    对方是亚纱子工作上认识的未婚中年男人。和前男友分手之后,她也没有和中年男人继续下去。

    和前男友分手一年多之后,亚纱子又交了新的男友。开始交往的第三个月,亚纱子给前男友写了一封邮件。
    “我最近交了新的男友,但我觉得他不可能像你曾经那样来爱我,而我大概也不会像爱你一样去爱他。”

    前男友没有回复。亚纱子又想起了前男友一直说她的那句话。
    “你什么都不是,你也什么都没有。”

     7 ) 《东京女子图鉴》:不幸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最近,我们又被是否逃离北京的话题刷屏了。恰逢此时,一部名为《东京女子图鉴》的日剧风靡互联网。该剧讲述了日本秋田县的女主人公绫来到东京的奋斗史,她终于从一个小城姑娘进化为扎根于东京的都市女性。不过主人公绫的观念和奋斗经历,却备受争议,支持者有之,批判者有之。绫为何备受争议?她的奋斗观是否值得京漂一族借鉴?

    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剧集开篇,老师问绫,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绫不假思索地回答: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人。出生成长于秋田县,绫一心向往的是大都市东京,向往的是成功和体面。 大学毕业后,绫如愿得来到东京奋斗。她一开始住在三轩茶屋,这是许多东京漂一族起步住的地方,特点是平民、接地气,在这里绫与普通职员开始了她的第一段恋情,两人的日子微小、确定而幸福。 但绫很快产生了不满,她想如果我只是来东京过小确幸的日子,那在秋田就可以做到,为什么还要来东京。她抛弃了男友,搬到了年轻女孩聚集的惠比寿,参加各种男女联谊,想钓个凯子,一下子改变命运。绫如愿找了个高富帅,熟料高富帅已经有了未婚妻,她很快便被抛弃。

    当绫三十岁出头的时候,她辞掉了民营企业的工作,跳槽到了Gucci当公关经理,也搬到了充满高级和奢侈味道的银座。她成了和服店老板的“小三”,和服店老板带她体验各种奢侈生活。面对着逐渐增长的年纪,凌渐渐有所不安,她以分手为要挟逼迫和服店老板离婚,和服店老板不为所动,反倒决然地离开了绫。 三十多岁的绫开始着急结婚,她频繁参加相亲,最终降低标准,选了一个与自己收入相当,但长得实在太过寒碜的男子结婚。丈夫无貌,无趣,可是在豊州高层公寓有房。婚后的生活死水波澜,两人很快分居,丈夫有了外遇,两人离婚。

    此时的绫已经快四十岁了,她搬到了代代木上原,过着高品位健康的生活,并与咖啡店的小男生睡在一起。与她猜想的一样,小男生看上的只是她的钱,两人很快分开了。 四十岁一过,绫突然恐慌,担心老无所依、想回老家,可一回老家,发现自己与之格格不入。绫最终还是回到东京,买了一个二手房,和认识多年的男闺蜜搭伴过日子。剧集终了,但绫的“奋斗”还没终了,散步时偶遇人生赢家,她回头过,对着镜头说:“我想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 该怎么评价绫呢?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她,绫是一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必须强调的是,利己当然没有错。恰恰相反,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之一,便是对利益的追求。精致利己主义的问题在于:为了利益自觉地择错。明明知道某个行为是错的,可还是为了利益去做,以原则换金钱,以身体换地位,以道德换机会。 绫想要在大都市里拥有体面的生活并没有错,她为此目标奋斗也没有错,可她错就错在于,为了这个目标,她始终在不断地“择错”。甩掉敦厚温暖的第一任男友,不断牺牲自己的原则去迎合高富帅男友,甘愿成为“小三”,受困于外界条条框框压力随便结婚,当心疲惫的时候又随便找闺蜜搭伙……虽然绫的每一次“择错”,都不是什么作奸犯科、不可饶恕的大错,但这些错误既违背了道德,也违背了自己——绫的选择里从来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有的只是他人的看法。

    不幸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绫的整个奋斗史就像打怪升级,住所从接地气的三轩茶屋,到年轻女孩聚集的惠比寿,再到充满着高级、奢侈味道的银座,再到自己买的公寓;工作从普通职员升职成品牌策划,再跳槽到Gucci;情人里有暖男,有高富帅,有精英上流人士,有小狼狗……也因此,不少女性观众很羡慕绫,认为绫的身上始终有一股生机勃勃的欲望,她是独立女性的典范。 绫的确算得上是一个独立女性,但绫真的值得效仿吗?我们不想对她做过多的道德评判,但想提醒读者注意一个问题:从始至终,绫幸福吗? 绫自知她是一个“贪婪”的女人,一路上她被欲望驱逐,就像猴子下山寓言里的那只猴子,她一路采摘,一路丢弃,一路丢弃,一路采摘,因为她从来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她对生活的标准从来都是外界给的,她的灵魂也无法真正的安定下来。

    剧中绫有两次哭泣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次是丈夫找上门来希望离婚,她微笑地祝福丈夫要过得幸福,当丈夫走后,她一人签署离婚协议,突然痛哭。第二次是被小狼狗背叛的绫离开东京,回到故乡,遇到了高中时候的老师,老师惊喜地拿出刊登有她的采访的杂志,说你成了老师们经常向学生提及的榜样。绫终于过上了她之前想要的“令人羡慕的生活”,可她却忍不住在老师面前痛哭。这两次突然的哭泣,是绫始终压抑着的情绪的爆发,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为了这所谓的“令人羡慕”,经历了什么,承担了什么,又牺牲了什么。

    绫不幸福!精致利己主义者并不幸福,因为他们只有利己,没有自我。 精致利己主义者一心想着往上爬,他们总是认为,只要我愿意拿灵魂和魔鬼交换,那我就会得到一切我想得到的。可真相的残酷在于,在太多时候,阶层的差距总是难以逾越的,你熟知上流阶层的游戏规则,但你并不是规则的制定者,就像剧中出生于东京港区的相亲男士,也只找出生于港区的女士结婚。 剧集快结束的时候,我们以为绫与男闺蜜搭伙过日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了,可两人散步,绫与上流阶层的夫妻擦肩而过。绫的眼里充满羡慕。这是编剧狠狠甩给绫的耳光,你出卖灵魂,不断努力,你以为自己过上了让别人羡慕的生活,可永远有比你更好的,永远有你无法企及的。

    悲剧的是,绫并没有领悟到这点,她立即又动力十足:我想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呢。可回顾她的奋斗史,她一直在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她却没有因此而幸福。当你没有了自我,只剩无止境的逐利,那么你只会像永远推着石头的西绪弗斯,永不停歇,永不安宁

    ——首发南周知道,署笔名——

     短评

    把前几集剧中出现的好吃的都mark下来。毕竟后面几集的吃不起了。

    9分钟前
    • Effie.
    • 推荐

    充分满足了我们小镇女孩的都市OL幻想!

    14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如果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满足当下利益最大化,可能最后的最后会累计出一个很差的结果。。。

    19分钟前
    • 肖恩恩恩恩肖
    • 力荐

    海报害死人,其实很好看,细腻真实,各年龄段女性的内心世界都描写到位,呵呵,生活真是有点无奈吧。。。

    20分钟前
    • TM1001
    • 力荐

    这部片子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叫嚣绝对正确的三观

    24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力荐

    教给从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或对自己有误解的人怎么生活。女主角按照不知道哪里来的人生羡慕手册活下去,一边怀疑一边在手册上做标记,最后呢,编剧抽了她一个大嘴巴,你永远上不了岸,因为你没有自己,你的人生就是在过别人向往的人生,永远有比你更好的。

    28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远方,应有尽有/远方,一无所有

    33分钟前
    • 啧啧是酱
    • 力荐

    以前都当八卦笑谈,直到看《东京女子图鉴》上飘的那些弹幕,深切明白了“女人对女人的捆绑和恶意才最大。什么叫作死活该不安分,自己的人生甘于平庸和失败就算了,怎么还不能容忍她人的不甘平庸、不甘失败呢?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与之相配的活法,强加不仅有罪,还有病。

    34分钟前
    • JulyChan
    • 力荐

    欲望不息,追逐不止。女主始终不知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该是什么,一旦得手,厌弃即生,边走边掰,边掰边扔,但其实始终都得到了自己那一刻最想要的东西。人生不存在绕远路,因为不存在所谓原路,起跑线站着不动也未必抵达理想的自己、完美的生活,寻找的过程无从省略,“弯路”上的风景才是一生所获。

    36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人生呐,只有可爱可不行。

    41分钟前
    • Even
    • 力荐

    意外的能看到自己的样子 这片中的男人只是一种符号 也是女性需求和身份象征的一部分 和衣服包包一样 别太过在意了

    44分钟前
    • 咖布藤
    • 推荐

    年轻的时候碰到长腿叔叔,真不一定是运气。欲望必须匹配能力,能力不到不要怨。很认真的看完了,四个字形容:短小精悍。

    49分钟前
    • dondevoy™
    • 推荐

    这片最可怕的不是饮食男女欲壑难填(对金钱对异性对社会地位等) 而是难以跨越并且永生无法跨越的阶级。 全片都是一种非常不讨人喜欢的价值观,但此刻的你我,谁又真的甘心呢?可怜又可悲。

    53分钟前
    • 无为啊
    • 推荐

    片名《一群日本绿茶婊的内心独白》

    56分钟前
    • 豆瓣拉
    • 力荐

    秋田的乡下平静生活,三茶平淡甜蜜的小情侣生活,惠比寿有钱有实力联谊活动钓凯子生活,银座奢侈上档次小三生活,豊州中产阶级家庭育儿吵闹生活,代代木上原高品位健康安静单身生活。什么才是向往的生活呀?

    59分钟前
    • 芬妮摩尔
    • 力荐

    这季第三部的介绍东京的城市剧了,公主小屋、吉祥寺、然后就是这部女子图鉴,都莫名地带有一些女权色彩,但不管男女,这几部剧都是在问一个问题,你究竟要在哪里以何种方式生活?

    1小时前
    • Administrator
    • 推荐

    对于工作方面几乎不描述,却就这样平步青云,都市女子不服。

    1小时前
    • 琦殿
    • 还行

    八線小城出身如女主隻身闖東京。啊,意外地讓漂在北上廣的我們有共鳴。

    1小时前
    • 8Ave.Montaigne
    • 力荐

    除了主人公升迁速度如火箭蹿天之外,这部剧难得坦率,没有回避或者拔高,普通人的欲望没打高光,不美,只是也不坏。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这人生狭隘得跟做数学题似的,吗个鸡好烦

    1小时前
    • bulevelvet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