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麦兜·我和我妈妈

    麦兜·我和我妈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香港2014

    主演:黄磊 Lei Huang,吴君如 Sandra Ng,张正中 Zhengzhong Zhang,黄秋生 Anthony Wong Chau-Sang,蔡明丽 Dejay Choi Ming-Lai,蔡瀚亿 Babyjohn Choi,李云迪 Yundi Li 

    导演:谢立文 Brian Tse,李俊民 Junmin Li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无名圣人

    • 更新HD日语

      疯狂星期一

    • 更新HD

      爱是一场盛宴

    • 更新HD

      宛若淑女

    • HD

      帝国2024

    • HD中字

      十七岁的天空

    • HD中字

      日常幻想指南

    • HD中字

      捉妖记2

     剧照

    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1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2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3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4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5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6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16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17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18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19麦兜·我和我妈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你不是霉猪手,我不会买你不选的号码。。。。。。

          我想为这次的《麦兜我和我的妈妈》写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影评。
          拉着两个弟弟去看的这部影片,小小的放映厅并没有坐满,却也不乏抱着爆米花大快朵颐的熊孩子们。
           电影开始,依旧是典型的港味生活。麦太的万能衣架、绳子,麦兜的笨拙,都是那么熟悉而亲切。
            最大的惊喜就是,麦兜长大后变成了神探波比。
             其实整个放映厅很吵闹。熊孩子看不懂麦兜的天真,也不了解麦太的努力,只是吵闹着说:‘’妈妈,什么时候结束?‘’
            可是我却哭了,在场的大人们都哭了。
            在麦太的那句“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都只爱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里。” 里,我们的情绪,溃不成军。
             没错,哪怕麦兜就是这样不聪明、不帅气、不够好运,又能怎么?麦太爱他,愿意无条件的输掉自己的一切,去成全麦兜一生的快乐生活。
             个人感觉这不是一部适合孩子看的电影——并不是说它做的不好,因为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动画电影,没有之一。
             只是身为一个中国家庭里的孩子,我深深的知道,这种无偿的爱,太少了……
             现在的很多孩子,物质上很丰富,但是精神上很匮乏。他们可能拿着ipad、iphone,和周围的朋友炫耀,攀比,却永远失去了诸如想象的头脑、发现的眼睛,以及天真、善良、感恩的内心。
    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但,建议已经长大的我们和正在长大途中的弟弟妹妹们,去好好的看完这部《麦兜我和我的妈妈》。有任何不懂的,就去问问你们的父亲母亲。而已经成为家长的大人们,也请实事求是的告诉孩子们什么叫做“妈妈上太空了”等等容易让孩子觉得困惑的语言。
             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好好的沟通——因为,亲人是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
             为了这辈子唯一的缘分,我们更应该懂得:爱,是不需要回报的,用心去付出过,珍惜过,才能不辜负这流转的时光里,我们在这个时空中匆匆的相聚。
              用麦兜电影里的一句话做结尾吧!
    「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

     2 ) 从鱼旦粗面到荷包蛋方便面

          这次看麦兜,没以往笑得那么开怀,心情反而有点沉重。

       以前的麦兜,没有粗面还可以选择鱼旦,没有常餐还可以选择快餐。到了这一集的麦兜,却发现,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尤其是那些关于生活、关于身边人的事。

       是的,这一集,麦兜长大了,而一直看麦兜电影系列的我们也长大了。渐渐地发现,生活再不是从前的无忧无虑,而更多的是无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麦兜·我和我妈妈》里提到的人生必须面对的一个命题——妈妈有一天会去外太空。

       《麦兜·我和我妈妈》的故事其实特别简单,片名基本就可以概述这部电影——长大的麦兜回忆起了小时候和妈妈的点滴。那些麦兜儿时的故事,很亲切,因为那跟我们很多人成长的故事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才是麦兜系列电影的魅力,它的“接地气”,不是为了要揽更多的大陆观众,刻意地加入一些大陆的元素,而是将“地气”接入了每个人心底最深处,接入了我们的回忆里。关于这一点,其实个人觉得,上一集的《麦兜当当伴我心》有点迷失了方向,而这一集又回归了。熟悉的麦兜回来了,只是它长大了。

        其实长大意味着什么?这一集的麦兜告诉我们,长大可能就意味着失去,甚至可能会发现,以前拥有的一切,其实都是爱你的妈妈为自己制造的假象而已,但能为我们制造假象的人,却伴着我们的长大而渐渐离开。是啊,长大就是这么残酷。长大的我们会像长大的麦兜一样,发现当旅程上少了那些陪伴你成长的人时,旅程会变得如此无滋无味。其实,重要的不是旅途上的风景,而是陪伴我们看风景的人,又或者是为我们制造旅途风景的那些人。或者这就像陈可辛导演提到过的——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到了30岁就开始看到不少熟悉的人一个个地离开我们,这让生活有了悲观的基调——这也是这集麦兜留在我心里的基调。

        但麦兜毕竟还是一部合家欢的动画,别忘了里面还有那个永远会让麦兜开心成长的麦太。再沉重的话题,麦太都会携手麦兜,用最欢快的方式道来。我们依旧能为那个傻傻的小麦兜笑翻天,因为从它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们依旧能从麦太的积极乐观中获得生活的动力,因为她就像所有普通家庭的妈妈,“将输的留给自己,将赢的都给了我”,这也是为什么这一集麦兜里,当年那只“猪”,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只“神探”猪的原因。

        刚开始喜欢麦兜,是因为三姑,她确实“配”活了麦太。后来,整个系列动画慢慢看下来,就完全被萌萌哒麦兜和充满港式人情味的故事吸引住了,每集必看,也会一直追看下去。

        在这个“史上最残酷的国庆档"又见到了新一集的麦兜,真特别希望它和《亲爱的》都能大卖。我们的电影市场,需要真实感动的《亲爱的》,也需要能够陪伴我们成长的麦兜。哪一天,看到老了的麦兜,或许我会好好哭一场,因为那代表着,我也真的老了。

        我们必须长大,总有一天会再也没有鱼旦和粗面的选择,只能下一碗荷包蛋方便面,但希望下一回,我们还能吃上那家记忆中的靓煲皇。

     3 ) 分分钟需要你

    放映了那么多天,还是有那么多小孩来看。是也笑,不是也笑,该笑不笑,不该笑倒笑不停了。却也似乎要感谢他们,不借他们出戏,我也该潸然泪下了吧。也幸好身边带了个死党,憋得眼泪要滚下来的时候就被他擂上一拳。心照了。
    海角天涯东拉西扯都无关紧要了,这苍茫太空下有这母子,便已足矣。那些穷苦人家鸡零狗碎的哲理,带着生活的黠慧去燃亮青菜豆腐的日子,看得不由会心一笑,师奶的道理,可爱得瓷实。是啊,一天省下一块钱,一年下来就可以去吃一顿靓煲皇呢。省下三块?那可是可以去吃自助餐的!仿佛天空再宽,宇宙再大,也抵不过牵着妈妈的手走在童年的小路上。
    有多久没有追随过这种纯粹的幸福了?都是一夜消失的罢。随着靓煲皇的结业,随着房屋的推倒,随着繁荣的垒砌,随着你我被遗弃在“成人”的轨道上,羞于、愧于、懒于面对父母,甚或是拨出那个早该烂熟的号码。麦兜长大了,我们也长大了,看得懂这部电影的小毛孩早已在现实中摸爬滚打过一些时日,电影的短暂光阴里,几欲封存的记忆汹涌过来,拍得人心脆脆软软的。你知道,那是香港,那是动画,你也知道,大可以贪婪地认为那是我们的故土,我们的故事——有陈旧的街巷、玩伴以及委屈,有捉襟见肘的穷苦日子,以及父母家人搭建的无忧光景。酸苦得很,却也如此富足,想起都要庆幸那些穷得不敢欲不敢求的日子,到底弥留下几多幸福的源泉。
    幸福得不敢相信上太空与悲剧的牵连。上个月开始,频繁地进出医院,身体出毛病,痛得连手术的钱都凑不出,紧接着婶婆入院,一眨眼净是诀别,继而叔公倒下,差点失去……这么近的衰败与死亡。我看到麦太第一次说要上太空,心中酸得异常难受,父母在我们面前的死扛,怎么会陌生?然而她真的上太空了,仿佛也是一个平凡但其实仿若支柱的长辈离世,你只知道这种隔,便是常态了。而我,也不过如麦兜一般,搭错了线,该是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茫然失落麻木困顿。
    麦兜在麦太第一次上太空时跟着大表伯混,混在荒山野岭里,卖面。为什么要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开店?大表伯的回答荒谬得温情脉脉。是啊,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想不开的吧,想不开的人吃到一碗即食面,也便回心转意了吧?星空下那一碗简简单单的即食面,热辣辣的都是麦兜系列里简妙的情。暖,真暖。仿佛不是这人间的。
    电影一分一秒褪去,顺着童稚的开怀一笑与故作糊涂的清醒,心中的空洞也被敲敲打打地填补了起来。影院的灯亮起时倒有些庆幸了,再长久,怕是哭得收不住了。实在是满腹情怀沤得太熟烂,那些回不去的日新月异,拾不起的前尘往事,都是饥肠辘辘的情伤。
    麦太赢给麦兜,输留自己,我们何尝不是这般豪迈与悲壮。

     4 ) 哭也不敢哭得太大声的你,别寂寞,我们都一样。

    喜欢麦兜很多年。

    这只小猪,从 2001 年开始出现在荧幕上,到现在,陪伴我 14 年。别人问我爱的电影排名时,麦兜系列一定在 Top 3 。于我而言,它不是一系列童话片,更不是好笑的喜剧。无论是 14 岁时看第一部,还是 28 岁时我看第六部,都毫无意外的流下眼泪。

    很多人说麦兜讲港人的奋斗精神,因此感动。可是麦兜让我爱,是因为这只小猪跟我一样,对于「生活」这件事,有一样的困惑。

    我十四岁时,麦兜说:「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并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

    我十七岁时,麦兜说:「其实,我没有哪儿想去,我只不过好喜欢现在这样子啊。」

    我十九岁时,麦兜说:「可是我的真谛,只有一个啊。」

    我二十二岁时,麦兜说:「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我二十五岁时,麦兜说:「我们庆幸心里总唱着一首歌,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我二十八岁时,麦兜说:「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

    我不知道你们,但对我来说,麦兜的每一次执拗,每一次困惑,都是我。

    小时候觉得努力很多事情也未必行,害怕硬邦邦的世界,我一直想,长大了会怎样?再长大一点,会努力想要守住一些什么,相信一些什么,希望世界不要变得太快,我怕我跟不上。真的进入成人世界了,眼睁睁的看到生活不是童话,最后我们的愿望,其实都没有实现。现在,到了 28 岁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执着的去看对和错、因为有更大的命题在我们前面要我们面对——生离死别。

    死亡真是一件残酷又严肃的事情啊,严肃到不敢想。今年,周围很多人失去亲人,陪他们悲伤了一次又一次,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不是上太空,也不是回老家,那些我们爱的人,一旦离去,永不相见。但还是不愿说破,不愿面对。即使我们已经可以伪装成独当一面的样子,即使哭也哭的得体,但是面对死亡这回事,麦兜和这个年纪的我们都还是幼稚又毫无经验的小孩子。我们突然明白,生活不是最大的杀手,时间才是。

    所以,学,拼命学。学着放手,也学着把离开的人放在心里。

    只是学的好辛苦啊,眼泪总也擦不干净。哭也不敢哭得太大声的你,别寂寞,我们都一样。







     5 ) 妈妈,我想你了。

    广州看电影的好处是,港片都是粤语的,不用挑不用拣。
    我的同事们总是一副惋惜的模样,觉得我小时候看的黄飞鸿、周星驰、TVB都是国语的有什么意思。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麦兜电影,跟耗子在影厅里两个人哭的凶残。我妈妈的爱一点儿也不比麦兜妈妈对麦兜少。碰上一个叛逆自私的女儿,总是格外伤妈妈的心。

    这些年,我在外头。
    妈妈,在家里。

    观念差异越来越大。
    他们忍我、爱我。
    一边被我伤害,一边却依旧付出着,渴望着我的回应却总是落空。
    来广州后,两个半小时的火车即达,却没有回过家。
    借口总是很多的,忙碌也好,身体也好。

    习惯了在亲情中被动和享用,想主动做点什么事情总是羞赧的放弃。
    太久太久的被动,似乎丧失了表达的能力。

    麦兜等到妈妈上了太空,一夜长大。
    而我,要等到几时去?

     6 ) 不愿长大 不想下车

    不说一句的爱有多好
    只有一次记得实在接触到
    骑着单车的我俩
    怀紧贴背的拥抱
    难离难舍想抱紧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膊
    谁要下车

              ——陈奕迅《单车》

     

    Eason有一首叫《单车》的歌,也是一个成年人回望过去坐在父亲单车后座的那些时光,就像长大以后的麦神探,想起了自己的妈妈麦太,想起了自己还是一只戴着帽子的小猪的过往岁月。

    不说一句的爱有多好?

    买六合彩,麦兜挑的彩票号码从来都中不了一个,于是他挑了36个号码,让妈妈买剩下的。麦太却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一只霉猪手,就是要买麦兜挑选的号码,告诉他你小时候手软软厚厚,才不是霉猪手。

    麦太打很多份工,辛苦支撑这个家,汉子的气势让麦兜询问妈妈是不是女人。

    儿子长大后不顺利想出海,麦太不仅把儿子之前的工作全扛下,还想把儿子以后要做的都做了。

    尽管,麦太没钱让他上好幼儿园好学校,没钱买摄录机,不能带他周游世界。

    “不说一句的爱有多好?”好还是不好?虽然我们这里,父母孩子之间并不是很容易表达爱意,但小时候总是觉得爸爸妈妈无比强大,永远可以当避风港。就像小时候单车上抱紧爸爸的少少拥抱,脊背像大山一样,可靠又充实。

    可是,他们总会老去,我们总会长大,麦太们会去往“太空”,那时幼小的我们怎么能知道日夜盼望的长大竟会有各种艰难和无奈。“茫茫人生好象荒野,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膊 ,谁要下车?”如果可以永远有爸爸妈妈的肩膊依靠,谁愿意下车?谁愿意长大?当时间飞逝,他们开始老了,也许彼此间仍然很难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但有父母在,有那些遥远的类似单车一般点滴回忆传来的温暖,仍然可以让这个冷酷的世界变得不再那么糟糕。

    就像麦太和麦兜,母子俩在小镇兜兜转转,表演节目,菜场还价,那时的妈妈是麦兜心目中无比厉害的人物,小小的心很容易被满足,即使生活其实并不富足,却永远快快乐乐,可以“装”穷人,可以用眼睛当摄录机,可以想象环游世界。只是生活不会永远停留在小时候,麦兜也会长大,做了很多工作都很失败,不顺的时候,他也会想,要是妈妈不用那么在乎他,买六合彩的时候就买他没有选的号码,是不是可以不用这么艰难,但麦兜也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的小小牢骚。直到有一天麦太去了“太空”再也不回不来,麦兜才开始慢慢发现妈妈留给了自己那么多东西,笨拙的小猪才能成为今天的神探。

    麦兜系列总是透着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无奈,却又没有哀伤的成分,那些无奈有时候被化解成有点莫名其妙的幽默,可以让你笑,也可以让你哭。麦太和麦兜,他们的爱不是简单给予和回报,而是给爱的人以自由,爱孩子,是因为就是爱本身,孩子带来的快乐本身就是回报,而不是要他以后如何如何,不是你要按我设想的方式去生活;爱妈妈,永远想念她的那些陪伴,体贴地说要不我不读书吧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永远把妈妈教给自己的东西记在心中。

    人总要长大,总要跳下那辆单车,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支撑你的,是过往各种各样爱的点滴,然后煮一碗荷包蛋面,吃了,继续上路。

     7 ) 麦兜和他背后的香港

    从2001年《麦兜故事》到2014国庆档的《麦兜我和我妈妈》,麦兜系列电影已经推出六部。来自香港的小猪麦兜发过梦、学过太极拳、与华仔同台演出过。这一诞生于香港本土,后来北上的系列电影,兜兜转转后又回到故事的起点。
    按照故事的套路,他原本该憨憨地与单亲妈妈一起生活下去,胸中怀着斑斓梦想,然后无奈地长大成人——和千千万万的香港普通民众一样。但在这一集里,麦兜却应验了流行的成功学,终于发达成为精明能干的英雄。看完此集,失望不止一点,疑惑也不止一点。在为普通而辛酸的香港生活代言二十余年后,成为社会栋梁的麦兜,究竟要怎样续写这部“草根童话”?

    麦兜和他的表弟麦唛早在1988年就问世。最先问世的《麦唛》系列,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猪麦唛。香港俗语里称傻傻笨笨的人为“猪唛”。然而麦唛并不傻笨,他精明能干,中英双语流利,生活富足潇洒。最初的故事以麦唛的日常生活为主。之后慢慢转入它所上的春田花花幼稚园,麦唛逐渐淡出,麦兜转而成为故事的主角。

    麦兜的右眼上有一块红色胎记。他出生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里,自小和单亲妈妈麦太相依为命。麦太望子成才,倾尽一切希望孩子能多学一点东西。无奈麦兜笨笨的,傻傻的,似乎有把一切搞砸的能力。作者谢立文曾在访谈里说,“麦唛在香港或者广州或者英国都没什么区别,但麦兜只能在香港的背景下出现。他的单亲家庭,他的母子关系,还有自己天生资质低等,和麦唛有很大区别。”

    虽然并非刻意,但从麦唛到麦兜,香港社会的境遇变化不知不觉依附于这两只粉色的小猪身上。麦唛问世之时,正是香港经济最好的时刻。那时候香港顶着“亚洲四小龙”的光圈,港人也多半自豪于自身的发达和高效。但到1997年前后麦兜变身主角,经济下滑的焦虑、社会矛盾的逼迫,通通都在麦兜母子身上凸显。1997年,13集动画片《麦兜与麦唛》问世,两只小猪第一次走出纸面走进电视。第一集里麦兜想在感恩节吃火鸡。节俭的麦太狠下心买了一只最小的火鸡,结果这只火鸡足足吃了一年。

    2001年,电影《麦兜的故事》上映。当年这部电影的香港本土票房超过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是名副其实的港人骄傲。影片中,麦兜前往长洲学习帆船本领的桥段,则来自1996年奥运会李丽珊为香港夺得首枚奥运金牌。然而长大成人,麦兜没有和李丽珊一样成为奥运冠军,只是在压人的楼市、故事中逐渐变成负资产。他的一句“垃圾股果然会让人跳楼”,也许比帆船和金牌更击中港人心脏。

    继承首部票房奇迹,2004年归来的《麦兜,菠萝油王子》自豪地在片尾打上了“百分百香港制造”的字样。依旧是细细麻麻生活和幻想童话的交织,这一集电影里,麦兜的身世之谜被解开,那个叫麦炳的男人,抛下沉浸在新婚甜蜜里的麦太,留下一部《菠萝油王子》的书稿,回去完成自己的“复国之梦”。镜头跟着年轻的麦炳和麦太,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香港。年轻的女工们在工厂里劳作,香江上画舫游弋。然而下一个镜头,画舫焚毁,麦太和麦兜的居所仍然狭小逼仄,却和春田花花幼稚园一样,面临拆迁的命运。

    2003年,香港经济仍没有走出低迷,经历SARS疫情以及之后的若干不当政策,更是让局面雪上加霜。几乎在同一时期,香港影坛拍出了《金鸡》。与麦兜母子一样,妓女阿金也是香港中下层阶级的代表,在时代的大浪中起起伏伏。而《麦兜,菠萝油王子》里,“活在过去”的麦炳似乎缅怀着旧日殖民地时期香港高速发展的荣光,而“活在未来”的麦太则希望告别劳碌生活,买一块墓地对着大海抖抖脚。只有活在当下的麦兜,在时局和经济的萎靡中进退两难,为了让时间过得充实一点,只能抖抖腿。

    在这之后,麦兜系列日益成为代表着港人的“草根童话”。关于它的漫画接连推出,并被引进内地。麦兜图案的文具衍生品也一度热销。在媒体票选的“在香港居住的十大理由”中,麦兜应声上榜。对小朋友而言,粉色的麦兜和它幼稚园的好伙伴们稚气可爱,常问出些傻傻的的屎尿屁问题。但在大人来看,无厘头的麦兜系列却暗含着无数成人世界的辛酸。2006年的《春田花花同学会》将麦兜动画和真人表演结合起来。影片中应届毕业生面临残酷的就业局面,烧味店的盛饭工甚至都是哈佛毕业。现实的孤单、寂寞、焦灼困境在这部电影里都被无限次放大重现。在迄今上映的五部麦兜系列中,这部充满了恶搞的电影评分最低,却因为“超女”周笔畅和张靓颖的加入得以在内地上映。

    2009年的《麦兜响当当》是一部有内地投资、制片和演职员班底加入的合拍片,甚至连故事也一并搬来内地。故事的源头实际来自电视动画片《麦兜与麦唛》。麦家祖先麦仲几千年前“吃饱了撑着”的发明因为三峡工程被发现。几乎同一时刻,麦兜跟着妈妈北上。来到武汉,麦太赞颂这座”成就了热干面和鸭脖子“的城市,希望屡次投资失败的自己能在这里找到春天。她把麦兜送进“太乙春花门”学习太极。

    这部电影在2009年暑期档上映,出品方在同年春节档刚将喜羊羊系列搬上大屏幕。据传片头的3D场景和片尾的三峡大坝,都是应投资方要求所加。普通话版的配音阵容包括了那年刚开始走红的黄渤,在上映时间上也比香港本土早了半月有余。

    北上的妥协发生在电影里,也在实际生活中。2003年,内地和香港间开始实行CEPA政策。两地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在大陆定居。根据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调查,约有50万港人长期居于内地。2009年一年间,就有4万港人移居内地,首次超过内地定居香港人数。

    2012推出的《麦兜当当伴我心》讲述的重心不在麦太、而在憨憨的校长身上。春田花花幼儿园的校长注重音乐教育。他的学生似乎都没有成为“社会栋梁”,却一直让音乐陪伴身边。

    这部电影的内地色彩依然强烈:麦兜遭遇了带着东北口音的小伙伴,在她家的豪宅中找不到厕所迷了路。影片尚未过半,这个女孩即告家道中落,落入和麦兜相似的阶层处境。

    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内地和香港在处境上似乎更同声同气,彼此生活上的关联也更加紧密。影片里,一辆载着小合唱团成员的小巴在深圳和内地两地奔波,即是当下生活的写照。比起前几部,这部电影少了童话色彩,多了写实的意味。

    在接连北上之后,2014年国庆档的《麦兜我和我妈妈》,却又把故事搬回了香港。然而麦兜和妈妈没有回到他们位于本岛的闹市区,而是生活在一个小渔村。依然是生活的窘迫、拆迁的来袭,前几部里的麦太的卖力工作和望子成龙,在这一部电影里变本加厉。

    在《菠萝油王子》的结尾,曾经有过一个“春秋大梦”般的结尾:靠着抖腿,麦兜和大提琴家Jo-Jo Ma(戏仿马友友)同台演出,麦太盛装为儿子鼓掌喝彩。然而在《麦兜我和我妈妈》里,先是麦太真的离世,再是一向傻傻的麦兜似乎打通任督二脉,奋发图强,终于出人头地。

    只是发展至此,故事似乎脱离了大时代的背景,“香港仔”麦兜在人生道路上,又一次变得面目不清。他没有像前几集里一样,长大成为一个普通人,面对着没有梦的现实世界,而是变成了名侦探。成为名侦探的麦兜带着猎人帽,像福尔摩斯,也像柯南。陡然发达的结局,虽让一路看着麦兜走来的观众倍感欣慰,但心中却有不适。这个干任何事情都“麻麻的”(粤语很一般)、甚至有点呆、有点憨的小猪,原本是万千普通港人的人生投影。但在故事的最后他还是翻身成了成功学典范——仿佛不这样无法证明人生意义。

    相比之下,我更中意《麦兜响当当》的结尾:若干年后,成为OL的牛牛阿May遇到了开烧鸡店的麦兜。就如同麦太常说的睡前故事,麦兜从一个小朋友变成了一个大叔,依然傻傻的,依然善良着。阿May觉得,能够这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如今,渴望成为“社会栋梁”证明自己的麦兜,和屹立在这只小猪身后的大香港一样,面临着自我认同的焦灼困境。

     8 ) 有你的日子永远是最好的时光。

       与曾经笑闹轻快的气氛不同,看完只觉得满满的沉重。麦兜好像要告诉我们许多,细细品来却又没什么难懂。反而是咀嚼的过程让我收益良多。令我哪怕闭上眼睛却还是难忘感慨。它正是有这样的魔力,所以才如此令人着迷。
         鲁迅先生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事物撕成碎片。我以为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会一直持续到影片结尾。可是妈妈终于登上了太空总署,却忘记等一等在外漂泊流浪的麦兜,麦兜也被外边的繁华迷了眼,忘记了给家里打个电话。这个情节突兀又好像顺理成章。如此,麦兜也终于开始怀念。怀念曾经大表伯拉着他,在他闷的时候给他煮的分外好吃的方便面。怀念妈妈教给他的讲价的俏皮嗑。怀念与妈妈假装环球旅行的日子。也终于开始发觉,母亲同在的时光好像比孤身一人要有趣的多。哪怕相顾无言,却也是值得缅怀和珍藏的。
        你身边也曾有过这样的人吗。她爱你爱到心肝里,信你信到脚趾头。在你妄自菲薄看轻自己的时候,握住你的手告诉你,你是世界上最棒的人。她为了不要你失望,苦心经营着自己制造的假象,绞尽脑汁编造着善意的谎言。她为了你受尽艰难险阻,却忍气吞声任劳任怨毫不懈怠。而你呢,在她的怀抱下好像烈日里猫在榕树大大的树冠下,过着自己单纯的生活。你傻傻的还需要手表来区分左右, 你连从左往右横着读的菜单都不会念。她不会嫌弃你呀,她会笑着手把手的教你。往往,你想要抚平她成川的眉。曾经,你想要擦去她流下的汗水泪水。事过境迁,一切都归于沉静,消失于无形。随着时间缓慢却不停息的向前涌入,这些细腻的爱和沉甸甸的心思,也终于随着缓缓流淌着的河流,凝结成了罕有的来电,甚至几月一次的问候。你不知道,你远去的时候,她依然在忙碌,比你在还要忙碌。她不但把自己的事完成的出色,她也接下了你走时的活计,她的腰更弯了。
         当初青涩的你以为背井离乡自食其力就是长大,殊不知失去之后才明白长久无私的陪伴才是真正所谓的成长。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圆满的末尾。麦兜终于长大了,他完成了妈妈的愿望,他努力学习阴差阳错下成了神探。当初和妈妈在市井街头,他想要一只宠物狗,想要住进豪宅,想要环球旅行。他的愿望很多很多,却终成遗憾。妈妈调笑他,叫他小狗bobby。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神探bobby。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麦兜,我并没有离去,只是换了方式陪在你的周围。陪你走完人生的每一步路。看着你男子汉般的下每一个决定。】
       【妈妈,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我碰壁,失望,受挫,感伤之后,才终于明白人生并不是总要给我们选择。有的时候,它像个水煮蛋,不停的兜兜转转。往往要绕好大的圈子才能明白。我的力量,源头是你。】
        并不是要多么喜欢去旅游,逛街,去游乐场,吃些美食,只是因为陪着我的人是你,所以更珍贵。
         这样毫无保留的为我们付出的人,终将顺着时间的长河渐行渐远。如果她还在我们身边,不用许任何诺言,不用买任何礼物。只管抱抱 她,轻而缓的抱抱她。
    就像抱住最珍视的宝贝那样。

     短评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