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犯罪片 老笠粤语

    老笠粤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犯罪片中国香港2015

    主演:郭伟亮,林雪,冯淬帆,曾国祥,姜皓文,马志威,卢惠光,崔碧珈,雷琛瑜,周祉君 

    导演:火火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三叉戟

    • HD国语

      三大队电影版

    • HD国语

      孤注一掷2023

    • HD

      坚如磐石

    • HD

      第八个嫌疑人

    • HD

      热搜

    • HD中字

      猎屠

    • HD中字

      杀死一只知更鸟

     剧照

    老笠粤语 剧照 NO.1老笠粤语 剧照 NO.2老笠粤语 剧照 NO.3老笠粤语 剧照 NO.4老笠粤语 剧照 NO.5老笠粤语 剧照 NO.6老笠粤语 剧照 NO.16老笠粤语 剧照 NO.17老笠粤语 剧照 NO.18老笠粤语 剧照 NO.19老笠粤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夜很离奇,自认废青的阿平来到谜之便利店第一晚上班,先遇上刻薄老板和神经质女同事,转头黑警来借厕所;刚出狱的愤怒老人即兴玩老笠,又有富豪和性感女伴乱入。众人各有故事,各怀鬼胎,一场大龙凤在便利店热闹上演。当炸弹狂徒来袭,最后殊途同归但又意想不到。笑他们太疯癫,只是这个城市病了我们看不穿,导演火火掌控节奏和精警对白非常准确,几位老戏骨交足功课,成就一部港片少见的黑色荒诞困兽斗好戏。

     长篇影评

     1 ) 把门关上——做个社会实验如何?

         香港电影从来不缺少隐喻、反讽、对现实的反思、荒诞、突如其来的反转和惊悚,但是很少有影片能把这些元素揉在一起,老笠横空出世,自由搭配,任酝酿发酵,酵出当下地道的香港味道。实在是让原本打算看一出cult血浆下饭我喜出望外,片子结尾熟悉的鬼片“附体”的套路更是把整片从荒诞的试验田中拉回了现实的大屎坑里,感情上悲天悯人,逻辑上严丝合缝,让人通体舒畅,久不能自已。
         影片讲了一系列发生在24小时便利店的故事,如果把听导演讲故事的感受汇总下,无非一个词-——荒诞。无比的的荒诞。荒诞的故事像童话,象寓言,充满了对现实的不可直言的隐喻,越荒诞,越关乎现实。
         要理解老笠,不妨撇下具体的情节一会,先看看隐喻和对应的现实。废青男主,胸无大志,不满现实,穷困潦倒,心怀善良,同样冷漠,他像极了今天的香港底层青年;女店员,香港的底层女性,长得不好,爱自拍,贫困,胆小,寄希望男人改变她们的生活,天真。店主-尖酸刻薄,唯利是图,恰如香港的中产阶级,有一定的资产,却永远处理不了头痛的家庭问题;老笠-香港的赤贫者,不满于现状,倍受欺凌,不满社会现状,受过殖民时期良好的英语教育,有原则;警察则是香港秩序的维护者,但他们却有好有坏,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有枪(暴力的权利);聪明女,香港的知识份子,受过良好的教育,留过洋,胆小怕事,在胁迫之下可以牺牲色相,有同情心,软弱;黑帮老大;香港的黑恶势力,他们可以欺负知识份子(聪明女),可以威胁赤贫的老笠,但在香港社会中,永远是警察树立威信,或者杀鸡儆猴的对象,以至于躺枪;炸弹人-破产的香港小生产者、小商人,他们仇视中产阶级,抱着自杀的意念要和其他人同归于经;小朋友-外人(外国人,游客,大陆人)当小朋友跨进超市的大门时,任何冲突都可以先放放(好坏警察的争权斗争,老笠的革命,废青男主的反击)香港的矛盾只要香港人自己解决,外人眼中的香港永远是美好,热情,好客的香港。姗姗来迟的gay恰如香港社会中的非主流群体,他们总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因为自己的爱人卷入冲突,又在这冲突中受伤,被控制、被抛弃。当这些不同的阶级在象征着香港的便利店中遭遇且冲突的时候,万事皆备,万事皆虚。导演迫不及待在香港这个便利店中开始了他的社会实验,这实验展开的如此猛烈,迅速,像开枪、像炸弹、像老笠拔出的剪刀,使全篇充斥着压抑和爆发,这一点上又神似了经历过“占中”“反水客”运动过后香港的现实社会。

        实验在充满张力的现实与虚幻的对立中展开,导演把不同阶级加入香港这个超市当中,看看不同的阶级在一场剧烈的香港内部发生的权利革命中会有怎样不同的的反应。香港底层男女青年代表废青男主、天真女主。无产赤贫,又对社会相当不满的老笠;超市老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以为牛逼却被杀鸡儆猴、邀功领赏的黑帮老大;任人宰割,好看的花瓶知识份子聪明女;放任矛盾的秩序维护者警察;社会边缘的被迫卷入的小gay;打算同归于尽,绝望的小生产者炸弹人。按序依次入场,实验开始了,每个阶级按照他们的天然属性发生着缓慢的反应,迫于生计底层青年给刻薄的资产者不甘心的打工,资产者对赤贫者的并不尊重,引发了来自赤贫的老笠的反击,知识分子和黑帮并不情愿的卷入到不断扩大的矛盾中;此时的一切都是控的,但当香港秩序的维护者内部发生争权的斗阵,坏的执法者取得权利,重披染血的合法外衣之后,这个实验开始想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枪代表着暴力和权力,坏的执法者被干掉,权利流落到不同阶级手里他们会有怎样的嘴脸,男主并不真正参与到这场革命中,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旁观而已。

        有始必有终
        
        这场虚拟的社会实验随着实验室的大爆炸终结了,鬼附体的套路出其不意的把这场天马行空的实验由荒诞拉回到现实当中,毕竟它从未发生过。现实中赤贫的老笠被打死;资产阶级绝望的面对自己的家庭问题,不得解脱;知识份子聪明女不堪欺凌和黑帮老大同归于尽;炸弹人死在自己手里;执法者死于混战‘;女主人依靠男人无果,愤怒之下误杀小gay,随即绝望自尽。男主人公好像香港这无数的普通青年一样,在压抑着无穷绝望的现实当中感到迷茫,但又怀着不知所谓的希望。

       这大概就是现在导演眼中的的香港味道吧~
       


        

        
          

     2 ) 我还挺看好曾国祥的

    故事概念不差,但是制作稍显寒酸,所以时而出戏时而入戏。

    姜皓文总是有点用力过猛。结尾受贿那个场面也太随便了,哪有一对三的。

    林雪是有明显的口音吧,又有寓意?现在看港片看不懂寓意简直会被瞧不起。

    卢惠光出场的反应真不错。捆绑大胸女那段是典型的港片恶趣味,今时今日都显得落伍。打劫几次都不关店门,半夜三更小孩子出入,这种情节上的不合理到最后结尾也算是给圆了,差强人意。但是即便有这个结尾兜底,前面也应尽量符合逻辑不要让观众出戏——暂下不表,是评书的说法,电影除非先让角色问出来,不然观众会以为编剧疏漏又得强脑补——这年头观众真的不相信职业工作者的。

    我的反感是从美图(开头她人和照片有反差,可见大家对美图秀秀多么反感啊)因为毁容而爆发洪荒之力反击开始的。我并没有把她当丑女,如果真化妆到丑样,再结合后面阐述的这个角色的遭遇,那还合理一点。她的正常反而又坐实我的偏见——男性对女性样貌的不宽容和judge起来的理所当然简直是香港特色。爆基佬丁丁这个反转情节非常不友好,基佬简直连流氓都不如。勃起就代表变心这种想法,放在情侣吵架都觉得是缺乏常识的无理取闹,真是觉得如今的青年还不如二十年前的《烈火青春》想得开——的确是不如。

    差不多从此开始点开弹幕,让自己可以看下去,冯淬帆的黑化更奇怪,完全依赖结尾来强行合理化。幸好,有结尾,调子表演都是对的,才扳回一星。

    对曾国祥印象不错,《鬼计》《PTU绝路》,这部也不错,港片杰青。

     3 ) 《老笠》的黑色幽默


          香港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除了武侠电影仗剑江湖和警匪片中持枪巷战,便是这一股脱胎而来的鬼马气质。喜剧电影不仅是香港电影人投出的第一颗问路石,同时也经历了107载光影流转、成为了其最具本土特色的标志建筑:从许氏兄弟演绎《鬼马双星》到新艺城打造《最佳拍档》、从高志森的家庭喜剧《富贵逼人》到王晶的爱情戏谑《精装追女仔》、从成龙拳打谐趣功夫到周星驰尽皆无厘头癫狂,每一次笑声的浮动都是搭建中的只砖片瓦、砂砾土壤。
          “九七”前后,香港经济遭遇低迷,喜剧中的黑色幽默电影却有拔高之势,这其中尤以彭浩翔的首部长篇《买凶拍人》业绩最佳:看似慵懒荒诞的故事皮相,却有一副楚狂接舆的骨架和一双睥睨天下的目光,“买凶”是江湖戏说,“拍人”是自述往事,这种以玩笑方式呈现出来的大环境和小人物,正是黑色幽默喜剧最为重要的叙事要素。
          《老笠》在广东话中意为“打劫”,全片正是一出数次遭劫再数次余生的悲喜剧。是夜,小人物进入便利店,与店员妹露水情缘,未料先是恶老板遭流浪汉报复,继而有性感女郎被黑帮大亨施暴;忽然便装警察挺身而出扭转局势,却在增援赶到时再酿枪战;不速之客带入背包炸弹,笑面老板突现人伦惨剧;流浪汉掌枪血洗便利店,小人物怪诞之夜最终随烟尘飘散。一夜一店,混世乱象,角色个个如抽丝般揭露,故事种种似过山车反转,剧本本身便很有力度。
          电影以“废青”小人物的幻想作开篇,画面中铺开一个偌大而明亮的浮华都市;切入现实生活以后,不仅画面空间变得逼仄不堪,这个故事段落的调色板也以偏暗的绿色、蓝色为主,属于弱对比的低短调配色,营造出令人沮丧的潮湿气味和阴郁气质,最大化了主人公身为小人物的个性特征:潦倒而孤独、自私且冷漠。他蹲在一束暗黄的灯光下吸烟,从街边随手捡起一只打火机,点燃火光的同时画面变成黑白色调,吸烟入喉的瞬间色彩明度迅速升高,似是一股温暖强烈的生命力逐渐加身;主人公吐出一口烟雾,镜头里徐徐缥缈万物蒸腾,潜意识中让人如有置身梦幻的错觉。这种戏剧化的色彩技巧在影片中运用了两次:当主人公四人围坐在便利店中抽烟,一股烟雾笼罩住吊灯,画面明度越来越暗,变为暗黄色调,此时流浪汉老头从主人公手中接过打火机,点燃的瞬间再度由黑白印画便成鲜艳华彩,除了在视觉上重复诡异迷幻的效果,同时也以道具暗示了主人公与流浪汉之间存在某种缘分。
          红色画面象征鲜血和死亡,灯光暗下预示剧情转变,舞台聚光凸显人物矛盾,导演不仅在便利店内繁复地使用灯光造势,几个贯穿于故事中的外景镜头也数次变幻着光影:随着夜晚的深入,俯拍下的楼群街道逐渐混沌褪色,正是不断辅衬影片中的黑暗层面越来越多,暗示着店内众生向死亡深渊越堕越深。
          当主人公步入便利店,手持长镜头跟拍他鱼贯而入,外景的蓝色调立刻被黄色与红色取代,密集炫目的灯牌、鳞次栉比的货架、沉静地发出荧光的冰柜、拥挤着排列的各色包装袋,甚至墙壁上的复古海报,游戏机的音画效果,都营造出浓重的美式工业风和错落的戏剧空间感。刻意搭建的社会场所,舞台风格的呈现形式,却是寻常人间的哀乐聚散。
          贯穿香港喜剧电影的两条经典理论,是“戏仿”与“狂欢”。《老笠》中有黑警对镜模仿《无间道》的经典桥段,人物群戏也常常好像被置入按键,可以打破叙事常规和人物惯性来随意调配。以小孩入店为分割线的火并场面、抽剪刀除炸弹的血腥气息、为引人罪恶而设置的艳舞表演、流浪汉一边念人生哲学一边进行冷酷屠杀,这四场戏尤为营造出“末日狂欢”的过火癫狂。为主人公设局的八具鬼魂,无论自尽、他杀或意外,无论年纪性别或地位,终究是难逃现代社会的无尽压抑,到头来都是一副哀痛惨败的灰色驱壳。他们不止是在布局中觊觎主人公的肉身,也是在为生前的种种再入炼狱,于梦幻中再度尝一遍人生的真实与悔恨。杀妻的恶老板不停念叨着换包爆炸糖、枉死的流浪汉依然视抽一支烟斗为矜贵、殉情跳楼的店员妹痴心难改、挥刀自刎的性感女救助大亨、黑警在镜中的迷茫分裂,他们或是重复着往日的罪恶、或是继续被人间的罪恶折磨。故事中只感觉不甚荒诞,抽身事外却有悲凉入骨。
          “ 属狗的人,如果今年可以逢凶化吉,来年必定有吉星国印拱照”“大家都是属狗,我想今晚应该只有一个人可以离开这里”,个人以为流浪汉与主人公在最后高潮前的这段台词,已经表明他愿意给这个年轻人重头来过的机会。年轻时凶悍如他、抢劫不成便杀人入狱,出狱后年老体衰、甚至被街边小匪夺了性命,他问便利店老板“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傻”,个中滋味早已了然于心;眼前这个“废青”的青年,可能终身难逃平庸的宿命,但他依然在这鬼怪迷局中步步走来,说“宁愿痛都比没感觉好”。最终谁也没有“老笠”到谁,只有这个“废青”舍弃了从前的自己。
          《老笠》从欲望之都的声色犬马开镜,以平静安逸的环海摩登为结局。这部cult风格的黑色幽默电影,喜有余而哀亦足,场景设计性、细节雕琢感、演员表现力和台词的笔力都非常精彩。一夜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却终无法改变人所处的这个世界,它依然驻扎着成群的高楼、滋生着虚妄的权势、推翻着美好的情感、熄灭着个体的生命。但太阳也终究会升起,明天如约要来临,是否还要继续“废青”下去,便全靠自己的选择罢。

     4 ) 老笠:最少是年度最佳港片

    今日,刚满三十二岁的我,看这部讲述三十二岁主角的电影,说着三十二岁的李小龙,当然本片与李小龙无关,只关于三十二还依然失败的我们。
    如果不是最后的结局,略有点意外且不好接受,它必然是我收藏的一部佳作。是一部能让我数年都不会忘记的佳作,如前几年的《低俗喜剧》那般。
    整个剧情的发展,是你跟本就想像不到的,不单是用大尺度、cult片来形容。如此荒诞的剧情设定,让人脑洞大开。每个人、每个演员、每一段故事,每一个衔接以及导演某种变态的美感,是这几年港片里所没能看到的。
    而且这片里边还包含了很多东西,一下子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这正是我不专业的地方。
    比如说后边说华仔那段,有意思。
    前边笑点还不少。
    其中一个女主角的胸太猛了,真的怀疑是假的。
    有些台词也超赞
    二十年后,华仔还是华仔,而你已经从小朋友变叔叔了。
    辣就好了,辣就是痛,痛就是死不了,我们做人,宁愿痛,都比没感觉好。
    理想分是8分,看总评分太低了,有些垃圾故意评1分,所以给个9的高分拉回来。
    另外,这确实有点像《夜店》……怀念当年的《夜店》啊,很多好片都是被埋没的。


     5 ) 废墟之上,港片不死

    在讲《老笠》之前,想和你分享我最喜欢的科幻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那是一部不像传统意义上科幻片的科幻片,全程几个人坐在那里聊聊聊,没有炫目的镜头或特效,只是朴素的讲一个庞杂的故事,仅凭叙述撑满了整部电影。

    之所以从它讲起,是因为《老笠》也是一部不像鬼片的鬼片。胆小如鼠的我循环放了三遍,笑着哭了也哭着笑了,却丁点恐惧之心也未起。

    这些年我们总像是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一样,每当有还凑合的港片出现,就试图拿来做论据,自我打气般喧哗几句“香港电影未死”;《老笠》的横空出世,终于可以终结那种尴尬了。

    人们更愿意拿昆汀和彭浩翔来讲《老笠》。因为里面有昆汀利落的暴力美学,也有早期彭浩翔式的鬼马和港式黑色幽默。画面讲究,一个昆汀式的长镜头做铺陈,瞬间让人想到《低俗小说》中那个猫王梦露满场跑的餐厅。台词绝了,配乐也要命的出彩。这些看起来已经可以支撑一部还不错的电影。但是说真的,故事本身才是最大的亮点。一个半小时的片子,充满了突兀而理直气壮的转折,你永远无法猜到故事的走向。

    导演叫火火,编剧出身,也作词。《老笠》便是他编剧的话剧作品之一。豆瓣上说他参与过《美人鱼》,百度出的结果却是罗志祥的粤语配音。他的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于2013年2月份。此前导演过一部黄宗泽主演的偶像电影,好像还做过整蛊节目。就是这样一个公众认知度几乎为空白的导演,却为香港电影交出了一部神作。

    故事发生在一家便利店。废青阿平,刻薄老板,神经质女店员,警察,刚出狱的老人,大胸女,“大亨”……各路人马汇聚于此,大家各怀鬼胎,你方唱罢我登场,交错出了一个错综复杂而又简单至极的故事。有人说他们代表天主教教义中的七宗罪,有人说他们就是男主角自己的不同面向,还有人说,他们就是全人类。不论如何,总有一款适合你——从他们身上,能看到我们自己。

    有几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打火机,剪刀和枪。全片打火机出现了四次,点燃了三次。每一次当火光燃起,画面都会有那么一瞬间变为黑白,宛如生死结界;剪刀作为夺取生命也是维系生命的一个象征,几乎贯穿始终;枪则更像是个权力象征,无休止的从一个轮回转入另一个轮回。生命可以顽强到和冰冷的剪刀共处,也可以脆弱到因为一把剪刀而崩塌。当手握权力之时,这种顽强和脆弱则暴露无遗。

    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剧透不要剧透。因为这片子里满是精彩到让人想骂脏话的神转折。荒诞?是的。可是荒诞中是真实的底色,是纯静的温情,是残酷的真理,是天赋的爱。它们都被包裹在荒诞的糖衣之下,被涂成各种绚烂的色彩,扮成M&M豆的样子给你吃下。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被我们心心念念了多年的港片:《大话西游》、《青蛇》、《功夫》,因为它们的外衣和内核都那么相似,不经里面是道理。

    笑点也高级。剑拔弩张之时,被小孩子撞上,恶形恶状立即融为一片祥和。片刻之前还在枪口两端的人们坐到一起,吞云吐雾,那一幕让人想到杜琪峰的《放逐》,那个浪漫的当代武侠故事。小孩子一走,所有人立即还原现场,各就各位,重回战局。黑道流氓以“大亨”之名登上杂志封面,细看之下杂志的名字竟是《CULT》。

    然而这并非什么温暖的片子。如果这间便利店是个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上演出了自己最精彩的部分。下了台,卸了妆,华服里的虱子便无所遁形了。营营役役,碌碌无为,人们被困于逼仄的生活,不得翻身。这个夜晚,男主角曾和绑匪对峙,曾拥有了爱情,曾解救了所有人;当夜晚过去,他走出门去,也依然是个废青。

    片中,老戏骨冯淬帆对男主说:

    “这个社会就像一个娱乐圈,在第一线的人几十年都是第一线,而在十三四线的临时演员什么时候才能上位?到现在,你已经由小孩变成叔叔,不用多久你就会变成我这样绝望的无助老人。”

    他演的是个劫匪。多年前和四个同伴一起打劫金铺,刚刚刑满释放。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五福星”时代,秦祥林、洪金宝、曾志伟,刘德华、成龙……当那些同伴早已位居一线,他却一路不咸不淡,成为“绝望的无助老人”。 再回看一屋子的演员们,实在没有一个能称得上“一线”。他们演的,何尝不是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港片”,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再是成龙李连杰,而是彭浩翔,是陈果。《去年烟花特别多》中港人对“九七回归”的复杂情绪,《人民公厕》中的港人身份认同,《维多利亚壹号》中对港人生存压力的极端呈现,乃至《青春梦工场》中的时代反省……可能是因为那时的他们还没有对大陆市场更多的顾忌,彭浩翔还和“怎么可以吃兔兔”无关,陈果还在用荒诞的镜头语言讲述无底洞般的迷茫和安全感的缺失。我们等待和寻找的,是那样的港片,是废墟中坚挺的那股混不吝,是不回避,是“任尔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坚定和坦然。

    这让导演火火的一段自白显得尤为可贵:

    “我是香港仔,自然想讲香港的问题,不会标签这些问题是好是坏,正如人也有健康及生病的时候,不能他生病的时候你就说他不好,怨他。想通过这部戏告诉大家,现在是很差,但不要让自己死,无论生命上还是斗志上。”

    我不忍为你讲述最后的结局,因为它比以上这些残酷得多。

    但我很想说说前两天和朋友的一次聊天。我们几个七零后和八零后,喝着酒大谈特谈。突然有那么一刻,大家几乎不约而同的发觉,我们聊天的内容就像是几个老男人,困在庸庸碌碌的生活里,却满口不再读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似乎就从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自己对衰老的恐惧。原来衰老就是不知不觉的被生活招安,被琐碎捆绑,而自己丝毫觉察不到不妥之处,还在梦幻般的粉饰太平。

    但是,我曾无数次认真的幻想,如果有那样的机会,可以和别人交换人生,我是死也不换的。废青也好屌丝也罢,这是我自己的生活,我知道那些闪闪发光的执拗和坚持藏在哪条覆满尘土的小径上,也依然愿意相信,它们总归有一天会重见光明。

     6 ) 三十多岁的你,这部港片不能错过

    微信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
    这部电影的开篇是这样的:男主角穿着睡衣,叼着雪茄,在落地窗前俯瞰香港。
    他并不掩饰自己的富豪身份。
    紧接着,镜头回拉, 他的房间躺满了各种只穿内衣的美妞儿。


    更加紧接着,打回现实。
    土豪身份只是意淫。
    这个32岁的年轻人和老爸老妈以及哥哥嫂子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屋。
    老爸老妈整天都在打架,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哥哥又在上铺哼哼哈嘿,可是嫂子明明回了娘家,上面那女的到底是谁?
    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没有惹到自己就好。
    他依旧看着电视,吃着面。享受着乏味无聊的人生。


    他想要逃离这个家,可也只是想想,如果能做到,也不至于等了三十多年。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穿着自己唯一的一件名牌上衣上街瞎晃。
    如果不是溅上了跳楼女的鲜血的话,他那件名牌或许可以穿很久。
    是的,这就是命。不会因为你很衰而对你仁慈一些。


    他选择了到便利店打工。
    却遇到了神经兮兮的女同事和奇葩的刻薄老板,以及到便利店借厕所的古怪警察,刚出狱的反社会人格老人,还有兑换公仔的小朋友,大亨和性感女伴等人。
    本来互不相干的一众人,却因为一个小摩擦而产生了交集,并且激发了各自心中的恶,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人们在便利店完成了各自变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杀戮相继发生,反转不断上演。
    之后的一幕幕真实又戏剧。


    人性到底有几种可能?
    每个人都在压抑自己?
    只是缺少适当的时间点?
    来自社会,还是家庭?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病?
    问题就一定需要答案吗?
    好吧,我承认自己也凌乱了。
    答案在风中飘啊飘,地上人儿在地上追。


    电影中的老者有段话:刘德华这么多年依旧是主角,依旧被人们称之为华仔。可是你,已经从当年的小孩子变成了小孩口中的叔叔。社会也是娱乐圈,有些人可以永立风头,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上位,就是临时演员的命。
    老者无情地揭示了一个现实,这段话也命中了他的内心。换个角度想想,照这样下去,老者何尝不是多年后的自己。
    当你习惯了一种惰性模式,以后只会越来越习惯,也就意味着难以改变。
    你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人生的十线演员。


    但人生是很奇妙的事情,也许你听过很多道理,都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当有一天,一个瞬间或一个事件,让你有所感触的时候,你就会有新的想法。
    就像电影最后,灵魂出窍的年轻人看着自己的尸体,所有鬼魂都不愿意附他的体,因为觉得他是废青(废掉的青年)。被人嫌弃已经很丢脸了,没想到连鬼都这么想。
    这是多么重的打击,多么痛的领悟。


    所以,32岁的他终于被唤醒了。
    致三十多岁的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一切都来得及。
    最后,推荐《老笠》这部香港电影。
    更多文章、电影资源,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
    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关于电影、书籍、美食、音乐。

     短评

    结局画蛇添足 到最后一枪就可以了 否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线索都是后置的 也就全无公平性可言 没必要强行逆转 剪得一般 后半的节奏勉强架住 倒是比今年看过其它几部同类型港片要好些 林雪、老冯和曾二的演技都值得一看 cult枪戏软色情之类却乏善可陈 可看可不看

    2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說好聽是致敬 說不好聽是新人扮內行。留意到了不錯的dramatic色調,幾處笑料都來自於致敬惡搞,人物性格塑造有些欠缺,如突然出現的林雪老婆除了切入背景外毫無意義,結尾沒什麼韻味,也不帶驚喜。但總得來說一點環狀結構,一些滿是粗口和血漿的昆汀,再來一個斯坦尼康的開頭,算是這樣咯?

    3分钟前
    • 虚茧
    • 还行

    [3+] 其實都不錯呀,可以再玩盡啲就好。你話曾國祥同馮粹帆同歸於盡有無政治隱喻先?

    5分钟前
    • cowb
    • 还行

    有昆汀的影子,只是劇本跟節奏掌控上還是有點幼稚,感覺可以玩得更大,現在則有點太離地得來又不夠放開,卡在中間,不過還是港片少見的,值得支持,美術和攝影風格還是可圈可點,演員的組合也很有意思,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劇場味太重了點。

    8分钟前
    • DINGAYIN
    • 还行

    This city is fucking stuck

    12分钟前
    • feelzero
    • 还行

    香港較少見的擺明車馬的cult片,可惜是畫面雖然有 cult味,但骨子裡依然太保守,而且扭橋位突兀了一些;本片一眾老戲骨演出倒是可觀的。

    16分钟前
    • 過客
    • 还行

    港产神级cult片 一个半小时全程无尿点…曾国祥马志威两位靓仔很性感

    17分钟前
    • 荒人
    • 推荐

    很顺畅的故事,各种反转和意外,最后的浓鸡汤猝不及防。音乐塞的特别满,好在都不算难听,港摇美摇电音放克什么的弄了一堆

    2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29/3/16 @ Metroplex (40th hkiff)。3星半,節奏和拍攝手法太重舞台劇味道,劇本對白偶有佳句。好久不見的馮淬帆簡直老馬有火!

    26分钟前
    • KLY
    • 推荐

    李小龙死的时候32岁,是神话,我今年32岁,还有很长时间都不会死,是笑话

    30分钟前
    • Marty McFly
    • 还行

    阴府鬼店一夜游。

    33分钟前
    • chan
    • 还行

    就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扯淡,一言不合就爆头,猝不及防就反转。喜剧其外,悲剧其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3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故事略浮夸,人物范儿不足,摄影烂,呆,闷,像电视剧一样运镜,给彭浩翔拍,估计会好一些。类似被打劫的超市一夜故事,不如杨庆的《夜·店》。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是电影存在的意义,喜欢多角度解读但极厌恶换着花样儿去诋毁。

    38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果然一萧条就拍B级片,管中窥豹看看香港多困顿与绝望。

    40分钟前
    • 大蒂茎蕾
    • 推荐

    又见冯淬帆。昆汀风混港味,想法和立意可以,但部分桥段比较刻意,鬼马荒诞之余略显乏味。评论别遇到便利店就瞎扯《夜·店》了,早在89年香港自己就有部《夜疯狂》在先了好吗

    41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有几个地方逻辑不清,不过为了这么带劲的过程值得忍。现在的港产片可能因为投资少了,伸手来管的也少了,所以拍起来反而有种歇斯底里的快感。要是开头走隧道的时候暗示意向做得明显点,人物与男主关系做紧密点,最后结尾让男主在隧道里醒来,这片就能封神了

    4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港产片少见的黑色类型,有点瓦伦蒂诺的意思了。

    45分钟前
    • Marilyn
    • 推荐

    行尸走肉的救赎

    48分钟前
    • Carf
    • 推荐

    不好看,故弄玄虚装模作样,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地为反转而反转。要看一夜里发生的故事,去看《PTU》;要看便利店,去看《夜.店》;要看店员,去看《疯狂店员》;要看反转,去看《三分之一》;要看低俗喜剧,去看彭浩翔;要看无厘头,去看周星驰;要看CULT,去看昆汀和罗德里格兹。

    52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