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犯罪片 失踪顺序

    失踪顺序

    评分:
    0.0很差

    分类:犯罪片挪威,瑞典2014

    主演: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克里斯托弗·海维尤,比吉特·约尔特·索伦森,布鲁诺·冈茨,帕尔·斯维尔·哈根,托拜厄斯·桑特尔曼,谢尔盖·特里富诺维奇,彼得·安德森,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斯蒂格·亨里克·霍夫,雅各布·奥福特布罗,大卫·樱井,戈兰·纳沃耶克,Atle Antonsen 

    导演:汉斯·皮特·莫朗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致命真相

    • HD

      力王1992

    • HD

      陷阱2015

    • TC抢先版

      扫黑·决不放弃

    • HD

      扎职

    • 三叉戟

    • HD国语

      三大队电影版

    • HD国语

      孤注一掷2023

     剧照

    失踪顺序 剧照 NO.1失踪顺序 剧照 NO.2失踪顺序 剧照 NO.3失踪顺序 剧照 NO.4失踪顺序 剧照 NO.5失踪顺序 剧照 NO.6失踪顺序 剧照 NO.16失踪顺序 剧照 NO.17失踪顺序 剧照 NO.18失踪顺序 剧照 NO.19失踪顺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挪威,沉默内敛又辛勤工作的尼尔斯负责驾驶马力强劲的除雪车清理道路,保持通往他所居住的冰原小镇的山路入口畅通。他的工作受到大家的肯定,就在他刚刚被评为年度市民时,他却接到噩耗——他的儿子死于海洛因过量。尼尔斯拒绝接受关于儿子之死的官方解释,他开始秘密寻找杀害他儿子的嫌疑凶手。一个意外的 事件转变使得他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地下英雄,而他的身份却无人知晓。via.张咏轩Wayne

     长篇影评

     1 ) 小人物的复仇

    卡车司机在儿子出事前,人生是平淡的,儿子没了,人生从此彪悍!
    本片看似简单的故事,平淡的演绎成复杂的分支。大叔演的真好,挪威的小镇的雪景感觉也很特别,属于小众电影中的不错一部,值得一看。60多岁的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拿过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男演员,在这个貌似比较小的背景下,将老人的彪悍人生演的是出神入化!

     2 ) 《失踪顺序》两位老帅哥的彪悍人生

             如果可以避免人生的波折,使前行的脚步绕过触目惊心的曲折之路,那么宁愿日子过得平淡如水,不要火花的炫丽,不要峰回路转的惊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其实是一种遭遇不幸之后的心态,如果没有失去,岂不是更好。是啊,可是那就不是人生了,那是演员手里的剧本。当然,戏剧为了超越生活,它很多的时候想要更残酷,简直毫不畏惧伤害与死亡,把生活气死的情况也存在。

           《失踪顺序》便是这样一部电影,它取材自普通人的生活,却走进了不寻常的残酷世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越过生活的边界,用无情且理想化的手法表现出了极端残酷的美好愿望。在洁白无暇的雪世界,利益像吸血鬼贪婪地吸食着雪世界的生灵,白粉与鲜血污染了它的纯净,只有清理掉污染源,雪才能继续保有圣洁。

            若在真实的人生里,对于年过六旬的铲雪车司机尼尔斯来说,黎明时分,他是绝对不愿面对这样一道必须接受的选择题的。“这里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您想先听哪一个?”

            事实上,选择哪个是毫无意义的,好与坏在不同的空间同时发生着。只不过从尼尔斯的视角出发,他被评为荣誉市民的好消息是提前预告过的。一大早起床洗漱,他穿上妻子熨烫好的衬衫西装,拿着讲演稿,与妻子一同出门走向表彰大会的现场。这样想来,后来的坏消息对尼尔斯来说更像是“乐极生悲”的产物。他会不会有过一丝怀疑与懊恼,把儿子还给他,他把认可正直品质的荣誉通通丢掉。

            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想法。他在停尸房与警察的对话说明了一切,“你们就不打算做点什么?”没错。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瘾君子,他笃定儿子是被杀害的。尼尔斯的强壮与高海拔在远景镜头里显出逼人的气势,这也在无形中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蔑视。警察的不作为与懈怠狠狠地嘲笑了尼尔斯心中的正义与责任。妻子的精神崩溃这也打击了尼尔斯生活的希望,为儿子复仇的种子在他心里种下,只等春风吹来。

            当然,中间设定了一个过度的桥段。这起连锁杀人事件的“源头”——尼尔斯儿子的朋友芬恩,一个以为从黑帮毒品包里偷拿一袋白粉无大碍的瘾君子 ,他死里逃生跑到了尼尔斯的工作间,向尼尔斯讲明真相,这证明尼尔斯的儿子是无辜的,同时找到了杀害尼尔斯儿子的幕后真凶,由此,彪悍无畏的老尼尔斯单挑贩毒黑帮,大开杀戒的目标一一被锁定。

            在尼尔斯为子报仇的主线之外,又扯进来贩毒黑帮与塞尔维亚黑帮之间因乌龙的利益纷争引出的另一个“为子复仇”的戏。如是,单枪匹马的尼尔斯算一个队,贩毒黑帮算第二队,塞尔维亚黑帮是第三队,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缠绕成了一个看似混乱但明确“复仇目标”的麻团,使得剧情有了较为丰富饱满的感觉,而且各条线索看起来都很明晰。

            不过,在节奏上是有点温吞缓慢的。剧情人物外的空间完全映照了北欧人的生活高品质,精致、优越、闲散。因北欧的人文环境所致,他们的电影多少会透出一股冷峻内敛的闷骚的文艺气质,就连打打杀杀的枪战片也要留出可以喘息,撩一撩雪片的浪漫空间。它有别于德国精雕严肃的简洁,青山碧水也好,皑皑白雪也罢,看片人的注意力极易被背景吸走,会被它震撼到,甚至在无意识的状态里身心已融入到了独特的风景意境中。

             这部剧在细节上做得十分讨喜。失踪顺序也就是杀人顺序,干掉一个,黑一次屏,画一个十字架。人物关系的设定虽然单一,却很讲究。四组人马,四种恩怨纠葛,全部由“父子”这一关系带出。父与子,它还有一层寓意,是故乡与游子的关系,是落叶寻根的象征,也是世代延续的血脉、种族、传统、文化。

             1.男主人公尼尔斯为死去的儿子复仇。他找到杀害儿子的毒贩黑帮老大“伯爵”,在实施复仇计划的过程中绑架了“伯爵”的儿子卢恩。尼尔斯与卢恩之间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基础是彼此都认同“良善”,小孩子卢恩有超越同龄的成熟心智,他们关系的转折是一种铺垫,冤冤相报将止于此。

             2.塞尔维亚黑帮“老爹”为儿子复仇,理由相同,贩毒黑帮无端杀害了老爹的儿子,这激起各种休眠的纠葛。江湖规矩,一命抵一命,老爹的手下也在计划绑架伯爵的儿子卢恩。黑与黑的矛盾实际上是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纷争,借暗示“1389年科索沃战役”的海拔数标,来揭示种族矛盾可能引发玉石俱焚的毁灭性战争。


             3.一开始,尼尔斯找哥哥Dickman帮他,这里又暗藏了Dickman与贩毒黑帮的恩怨。在Dickman退出江湖之前,他曾是贩毒黑帮的成员,为伯爵的父亲效力。因为伯爵的父亲抢了Dickman的妻子,上一辈的仇恨被种下。Dickman在被伯爵杀害之前,他为保护弟弟尼尔斯,揽下所有的罪状,承认自己找杀手去暗杀伯爵,理由是“父债子还”。

             4.伯爵最后四面楚歌,因之前他们作奸犯科干尽坏事。伯爵至始至终流露出的都是凶残的一面,唯有面对儿子小卢恩时,伯爵才能在狂躁分裂的精神状态里回归平静。这种正常又非正常的父子关系,使得最后的火拼得以完满收尾,警察来收尸也显得异常自然。另外,一开始,卢恩在学校被强悍的强纳森欺负,他求爸爸为他报仇,这样的小铺垫仍是勾芡拼缝补充完整的作用。能够说明的是,伯爵是他父亲的翻版,而小卢恩与他的爸爸伯爵则截然相反。

             这样的人物关系最终用小孩子卢恩串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圆圈。在阴差阳错的乌龙戏里,让一切纷争止息在枪火与染红的白雪中。除了尼尔斯的儿子是无辜的祭祀品,其他恶贯满盈的罪人都被各自的神收走了,留下了没有危害的、彼此可以和平相处的种族代表。或许,尼尔斯注定要做神牧养的领头羊,像开着铲雪车清除路障,他还要清除社会的害群之马。

             显而易见,剧情人物的民族背景、宗教信仰抑或肤色这些也是刻意编排的。挪威人、瑞典人、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中国人;基督教、东正教、犹太教、无神论等,也在一幕幕黑屏的十字架上被分得清清楚楚;“移民”这个词亦多次出现,故乡与尊严紧密相连,个人恩怨直接激化成种族仇恨。如此多的信息与符号,足够证明导演立意的大野心与大抱负,是要拍出严肃的黑色幽默大戏的。

             总的说来,这部剧的故事是很有深度的,只是表现太过内敛,一个英雄的分量显得单薄,貌似减弱了全片的战斗力。可是杀人杀得快、狠、决绝,这跟电影的整体风格相当匹配,看着也有艺术的美感。转场自由老练,规避了两个小时冗长沉闷之感。演技亮了,老戏骨布鲁诺.甘茨饰演塞尔维亚黑帮老爹,是个让人喜欢的大佬形象,一边吃牛排一边看着面前的尸体,教手下接电话的动作完全是偶像范儿。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真是老当益壮,这位已经培养出4位大明星的明星老爹也很拉风,出拳的速度与他的大块头传递出力量的魅力。借光推荐一下他的大儿子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这小哥我在《真爱如血》里追过他的戏,演技也很不错。


             最后要说说让人感动的电影OST。视听效果是这部电影最独特的地方,配乐有极强的感染力,贩毒黑帮俩马仔开车时哼唱的floden一下子就能叫醒你的耳朵。挪威雪城的风光,不论黑夜还是白昼,像天然的交响乐舞台,能够激活乐谱上所有的音符。每一段配乐都让我产生悠悠的清愁,你会不自觉地感受到“流浪”的忧伤。何时能归乡,哪里是故乡?无根的浮萍,在漂泊的歌声里,永远唱着哀愁,轻轻地、慢慢地蓄积成悲伤的河,那就是故乡的河。








     3 ) 为子复仇而目露凶光的“老山羊”

    最近这段时间看了好多北欧的电影,每一部电影都有着冰天雪地的风光,特别适合越来越燥热的五月。所以,最初打算去资料馆看这部《失踪顺序》也是希望北欧的风雪能让五月的北京稍稍凉快下来,却没曾想到去看电影的昨天却是一个刮妖风的日子,但这部电影整体而言并没有让我失望。

    电影的名字叫做《失踪顺序》,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失踪的顺序,而是他们死去的顺序。电影还特意强调了顺序这件事,在每个角色死去之后会有一个黑幕镜头,画上十字架,写上死去角色的称号和名字,配之有宗教色彩的音乐,颇有祭祀的意味。而且每个人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十字架也有所不同。最恶搞的是黑帮大哥大概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所以他死去之后的表示人道主义的标志。

    关于死亡顺序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电影的最后出字幕的时候是直接把所有演员的名字全打在一页上,然后按照电影中死亡的顺序,一个个消除,最后只剩下没死的那两个老头。

    电影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因为电影中涉及到大量黑帮成员,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称号。比如黑帮大哥“伯爵”,金钱至上的杀手“中国人”,男主尼尔斯原本也是黑社会现在隐居的哥哥“僚机(Wingman)”。电影中解释道:这都是老黑帮的传统。让人忍俊不禁。

    在人物塑造上,男主角尼尔斯是一个平凡的扫雪工,兢兢业业的他甚至获得年度最佳市民,可是复仇中的他却是一个目露凶光的“老山羊”,残暴冷血;而黑帮大哥“伯爵”则是一个有着独特品味的现代艺术爱好者,时而严肃,时而疯癫,话唠腹黑的素食主义者;另一个帮派塞尔维亚黑帮的大哥则是一个年迈的老头,沉默寡言,心狠手辣。

    其实从这些小细节就能看出这部电影黑色幽默的风格。电影的主题非常老套,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但是却没有走冷酷暴力的路线,而是在复仇的过程却引来了“第三者的插足”,一场黑帮之间的火并一触即发,而为子复仇的主角在两者之间不断挑衅。

    所以说,这部电影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部西部片,快意恩仇、肆意厮杀、毫无王法。电影中的警察毫无存在感,第一次出现是带着主角尼尔斯夫妇查看他儿子的尸体,告诉他们孩子是吸毒过量死亡,并且表示警察对于伤害自己的年轻人毫无办法,不打算立案调查

    接着再出现的一对警察只会贴罚单,收尸体,甚至面对尸体的时候还会呕吐不停。对于整部电影中黑帮火并杀人,主角报仇杀人抛尸,警察毫不知情。电影中警察唯一的存在感,大概就是电影最后展示出来的那一个基情无限的镜头。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中的冰天雪地其实就是当初那片还没有文明的西部,以武力解决一切,只存在最基本的道义和规矩。所以电影中的两个黑帮也同样讲究规矩,尊重合约精神、崇尚礼节,所以多年以来相安无事。

    但是男主尼尔斯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原本和谐的黑帮秩序。因为他并不是来讲规矩的,他是带着最直接的仇恨和死亡而来的。

    尼尔斯儿子的朋友偷偷拿了黑帮的一些毒品,黑帮却怪罪在尼尔斯的儿子头上,最后以伪造吸毒过量的手法杀害了他。老年丧子的尼尔斯心灰意冷在准备吞枪自杀之时,被那个罪魁祸首的朋友打断,并被告知整个事情的缘由和杀害他的儿子的真凶。

    电影的前半段节奏特别好。清晨,男主尼尔斯起床,开着硕大笨重的扫雪机去扫雪。在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为车辆开辟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所有的车都跟在他的后面缓缓前行。轰隆的机器把路上的积雪喷洒到几米开外,扬起的雪尘好似一场沙暴。

    等到夜晚降临,尼尔斯从郊外穿过一条被冰雪覆盖的大桥进城,而桥的尽头那座灯火辉煌的都市就好像“哥谭市”一般。有一瞬间几乎觉得尼尔斯就是这座城市的蝙蝠侠,昼伏夜出、惩恶扬善,只不过尼尔斯的目标更简单直接一些,只是为儿子报仇而已。

    连续三个夜晚,尼尔斯干净利落地杀了三个黑帮分子,并且非常机智地用细铁丝网卷好尸体抛下大瀑布。因为这样,尸体就不会水肿浮上来,并且小鱼可以穿过细铁丝网把尸体吃干净。不得不说,身为扫雪工的尼尔斯是天生的杀手。

    电影中抛尸的场面也非常震撼,万丈悬崖边挂着一个汹涌澎拜的瀑布。男主尼尔斯颤颤巍巍地站在悬崖边,用力把尸体扔下,尸体伴随着水流,落入深渊。这个场景反复出现,并伴随着殉道的音乐,让人印象深刻。在他第一次抛尸的时候,甚至对这具尸体有一些羡慕,能够葬身在如此壮观的大瀑布之下,也算死得其所。

    连续三个手下“失踪”之后,让黑帮大哥“伯爵”误以为是塞尔维亚黑帮对他们的挑衅,所以他们决定以牙还牙杀了一个塞尔维亚帮派分子,却没想到这个人却是塞尔维亚黑帮大哥的亲生儿子。这让塞尔维亚黑帮大哥怒不可遏,准备杀害“伯爵”的儿子以偿命。而与此同时,男主尼尔斯也准备绑架“伯爵”的儿子用以要挟伯爵。

    所以,此时“伯爵”的儿子把这三个势力串联起来,他们都想得到这个小男孩。最终尼尔斯成功绑走了小男孩。小男孩作为黑帮大哥的儿子,有着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心智,也有着孩子该有的天真和无知。

    小男孩甚至要求尼尔斯给他讲睡前故事,尼尔斯只好一本正经地给他读类似于扫雪机机型介绍手册之类的图书。两个人相拥而眠,相当温暖。因为尼尔斯并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子,或许一定程度上他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电影的最后,三个势力的人马全部聚集在尼尔斯的公司门前,一场混战势所难免。黑帮之间以抢对决,而尼尔斯却开着巨大的扫雪机追杀仇人。所有帮派成员都死在这场枪战中,只有尼尔斯和塞尔维亚黑帮大哥两个人侥幸活了下来,开着扫雪机驶向远方。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痛失爱子的老人,电影导演特意让他们活下来。

    所以,可以理解为儿子是这部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尼尔斯和塞尔维亚黑帮大哥都是老年丧子,为子报仇。另一个黑帮大哥“伯爵”则是深爱着他的儿子,甚至和离婚的妻子为儿子的抚养权天天吵架。

    正如周云蓬在《中国孩子》中所唱的:还不如狂野中的老山羊,为了保护小羊而目露凶光。而电影中的尼尔斯正是那头为了给孩子报仇而目露凶光的老山羊,仇恨让他从一个遵纪守法的优秀市民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杀手。

    整部电影北欧的风雪极美,配乐特别棒,一个完整而有趣的故事,再加上一些细节之处的笑点,比如“伯爵”的遗言是“告诉他前妻她是个婊子”,还有“阳光和福利不可兼得”等一些笑点都让人捧腹大笑。整体而言,可以称得上一部优秀的黑色幽默电影。

    只不过最后这一场多个势力最终聚在一起大决战的安排不禁让我想起杜琪峰,所以一直觉得要让杜琪峰来调度这场枪战的话,应该会比电影中的更酷更精彩,而且结局可能会是所有人都死于这场枪战,根本没有幸存者。

     4 ) 第三者插足式的雪地复仇

    你夺我儿性命,我必取你首级。身处挪威的瑞典移民米尔斯刚被颁发了荣誉市民奖,就乐极生悲的发现亲儿被当地黑帮无故杀害,于是乎怒发冲冠,挥起老拳拿起枪,去他妈的理性和良好市民,誓要从头杀到尾,一定要灭掉幕后主使才方休。

    本片走的仍旧是“飓风”系套路,斯特兰斯卡斯加德饰演的男主目露凶光,凶狠残暴,一路上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用冷面、沈默寡言的方式诠释了一个“杀红了眼”的父亲,相反的,敌方对头则是一个大大的逗逼,时而严肃,时而疯癫,情绪不定,话唠又腹黑,一个嘴炮无敌之人,临死也不忘骂自己的前妻是个贱货。二者交相呼应,一股大大的黑色幽默气息扑面而来。

    就像“冰血暴”一样,被皑皑白雪包围的小城像是与世隔绝一般,独立的空间感给人一种“小世界”的感觉,导演恰恰利用了挪威当地天然的地理环境,覆盖大地的银白色给了本片特有的风格,冷峻,粗砺,直线条,仿若发生在此的罪恶瞬间就会被白色掩埋,散发着一种冷酷的对视感,让你随时觉得身旁的雪地里可能有尸体存在一般。

    同前文标题所讲,本来是一对一的复仇模式,因为种种误会,西伯利亚黑帮也被牵扯进来,三方势力角逐于此,像绝大多数同类影片的结局一样,他们汇集到了一处,相爱相杀,倒尸一片,活下来的是两位老人,本来二位老人还剑拔弩张,准备再干一场,这时影片却来了一个急转,毕竟同时失去儿子的心理让二人达成一种默契,相互谅解,颇有“冰血暴”的宿命论味道,铲雪车继续翻着几十米的震撼雪浪,缓缓驶向远方。

    本片虽然没有脱离“好莱坞叙事”的框架,但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电影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感观,导演也“心灵手巧”般的在片中加入了许多关于挪威社会需要正视的问题,巧就巧在他没有直接灌输给你,说者有意,听者无心是创作者与观众最佳的交流距离,若是你有意那就纯属个人行为,起码你在一部电影的基础上了解到比旁人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欣赏角度和水平的问题,属于另一范畴,就不多说了,当然,最好的仍是这样,你想看到什么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最后提一下本片空灵的配乐,与设定的环境与剧情都配合的相得益彰,且颇具仪式感,加上极具风格化的镜头,为全片加分不少。

     5 ) 个人观影感受

    说说我觉得好的地方。

    1.元首老爷爷在滑雪场找小孩的那场戏让人感动。

    塞尔维亚黑帮去滑雪场找仇人家的小男孩。演元首的老爷子这次扮着塞尔维亚黑帮的老大。

    元首老爷爷瞪大着眼睛,一个一个盯着从眼前快速滑过的孩子们,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男孩。没想到看着看着,自己竟然也渐渐的乐呵起来。渐渐的忘掉了一直压在心头的丧子之痛,渐渐融入了从眼前嗖嗖滑过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和快乐里。

    他的“入戏”反而让观众出戏:还能从头来过吗?要是复仇就止于此该多好。可是叫失去儿子的黑帮老大放弃复仇,又怎么可能……

    直到手下来跟他汇报复仇计划时,他好像被迫回到阴冷的现实里,有种快乐被打断的不高兴。这场戏安排的好,老爷爷演得也好。忘却伤痛时的开心神色隐隐约约,被打断时不高兴的神色一晃而过,但观众还是都感受到了。


    2.对于小男孩这个角色的处理。

    按说,如常人设想的绑架,被绑架的小孩子必定都要瑟瑟发抖、哭哭啼啼,或者干些蠢事,——其实这样反而不太合理。小孩子应该是不知道绑架的严重性的。而故事里的这个小男孩又有些特殊:作为另一个黑帮老大的儿子,一方面有着与年龄相符的童真,比如在睡前要听故事;一方面又有着不合年纪的淡定,对绑架也见怪不怪,处变不惊。

    所以当他被男主角拐走后,晚上被男主分配在一间卧室里单独睡觉时,他反问男主说,你不怕我逃走吗,你不是绑架了我吗。——他似乎是在说,这不符合绑架的设定啊……哈哈,就有一种诡异的和谐感。

    而男主角阴差阳错的成功拐走了小男孩后,按说应该对小孩很坏,要父债子偿,要以牙还牙。可是都没有。小男孩要求睡前给他讲故事,男主角说他不会;小男孩说那就读一个吧,于是他们一起读了很鬼畜的类似于铲雪车操作说明书一样的东西。冷笑话一样的场景,却让看到此处的观众觉得温暖。读完以后男主和小男孩并排躺着,小男孩钻到他怀里,男主角没有动。他们看起来倒更像是亲人,或者说观众看到这里会不会想,要是他们是真父子就好了?而那一刻,男主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吧,也一定觉得此刻的场景很诡异。

    直到小男孩幽幽的说,你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哈哈哈,想起这里还是会笑。他是在问男主角,也是在问观众。



    3.最后两个老人沉默坐在车里的那一幕。

    刚才还在滑雪场里像男孩一样幼稚的玩雪的塞尔维亚壮汉们,瞬间就接二连三的惨死在枪战中,透过镜头我们看到,天还在下着大雪,慢镜头一点点的扫过每个死掉的人。明明是该表达一种壮烈,可处处透着荒谬。仔细去想前因后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场枪战,这种牺牲?这些牺牲必要吗?难道故事说得还不清楚吗,整场事件都是出于一个误会,可是为什么还要这么前赴后继的搭性命进去?

    说到这里,我暗自揣测了一下片子名称的意思。Kraftidioten。Kraft是力量、机械力、电力的意思,Idioten是白痴。细想整个片子里接二连三挂掉的人,或者说两个黑帮最终火并的原因,似乎都是在暗讽这种Kraftidioten。

    说到这里就想到另外一部电影《荒蛮故事》。其中一个小故事是,两个男人为了争一口极、其、幼、稚的气,最后都命丧黄泉。

    说回到最后一幕。漫天大雪里,幸存的男主和幸存的元首老爷爷两个人坐在轰隆隆的、像极了擎天柱一样的威武铲雪车里,镜头从车的正面扫过,让我们看到这两个人沉默的呆坐在车里。故事好像终于要告一段落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为什么是这两个人此刻坐在同一辆车里?喔,就突然意识到,他们都失去了儿子。

    这之前的情节里,元首老爷爷经过短暂的内心挣扎后,放下了指着男主角的枪。那一刻我想他也是意识到,此刻眼前的人,也是一个失去儿子的可怜人。

    两个苍老、破碎、不知何去何从的老人。就为这样的和解感到有些心酸。


    4.配乐太棒了。

    配乐极好。尤其是男主角每次在瀑布抛尸的时候,音乐充满了一种殉道的感觉。就算没有音乐,那个大瀑布啊,我真的从没见过这么酷炫的抛尸。不输给爆爆为《孤独的幸存者》配的乐的等级。

    一直以为这么空灵的配乐应该是sigur ros做的,刚好也是北欧的电影。居然不是。查了一下为这部电影配乐的三个人(根据维基上列出的人名),只有Brian Batz是能够查到他有个乐队是叫Sleep Party People,网易云有他们的专辑。另外一个Kaspar Kaae的乐队叫cody。另外一个人Kåre Vestrheim连维基百科的英文版都没有啊……资料少到可怜。

    查了一下,主题曲是出自瑞典大叔Bjørn Eidsvåg的《Floden》(http://music.163.com/#/song?id=29564702),但是版本相差太多了。
    但是!——我找来了《Floden》的吉他谱:http://www.ww.chordie.com/chord.pere/www.guitaretab.com/b/bjorn-eidsvag/172451.html?1944-06-06=always&url=&tuning=EADGBE&transpose=-2

    懂吉他的朋友来检验一下是不是同一首。但我不知道需不需要翻墙才能打开……
    为了保持排版整洁只粘贴个开头(主要是我排不动了……)。

            Gm Dm
             Det renner ei elv, en duvande flod gjennom livet mitt
             Gm Dm
             Eg fylles av mildhet og fred når eg vasse i sivet ditt

             Cm Gm
             Og kver gang eg våge å bada i deg blir eg heil og rein
             Dm Gm
             Og eg kjenne eit lindrande ljus gå gjennom marg og bein

             
    ——————————————
    ps,1
    最有意思的是每死一人都切出黑色的屏幕,列出死掉人的名字,一本正经念出来,浓浓的“XXX,扑街”即视感。

    而且每个死掉的人的十字架还不一样。一半人看来信基督教,另一半信的是东正。唯一一个人列出的是六芒星,可能是犹太人或者信犹太教。

    ——————————————
    ps.2
    关于最后的结尾,我倒觉得不是什么问题。相反,如果去想这个玩滑翔伞侥幸逃过一劫的人没死的话,那接下来会怎样?
    这个逃过一劫的小哥会继续追随元首老爷爷,拖着老大给死去的弟兄们报仇。整个故事就有种还没结束的感觉。相反等小哥撞在铲雪车上的时候,镜头越拉越远,就有一种“啊最后一片雪花终于也落在了地上”的感觉。我觉得这种“随性”大概就是欧洲片和主流的美国类型片的区别吧。

     6 ) 只要别把它当作悬疑题材,大有值得观看之处

    如果不是因为它是「冷血追击」的挪威原版,恐怕不太可能会去看这部电影 两年前无意中邂逅的一部挪威悬疑电影「雪人」,让我产生了两个固执的偏见: 第一,尤·奈斯博(「雪人」及哈利·霍勒警探系列其他作品的作者)成了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悬疑小说让我对那些真正获得爱伦坡奖和匕首奖的部分作品嗤之以鼻(尤·奈斯博的作品只是被提名) 第二,我坚持认为挪威悬疑电影总是拍得那么不悬疑甚至带有一点跑题式的文艺片既视感(尽管我只看过「雪人」这么一部挪威悬疑电影) 前阵子在电影院看「冷血追击」时,觉得颇为意识流,不管是被定义为悬疑题材还是普通题材,都不太符合我的口味 一查才发现原版作品是挪威悬疑电影,于是勾起了我的固执偏见:哦,怪不得 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失踪顺序」会好一些吗,比「冷血追击」,或者比「雪人」 说实话,看完后觉得还挺惊喜的,不管是对比「冷血追击」还是「雪人」 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拍摄手法,镜头,等等等等,美版和挪威版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挪威版每一帧雪景都是大片,而美版的雪景就差远了 不管美版还是挪威版,台词功底倒是都可圈可点,比较简单,不太啰嗦,算是在意识流中加了些干脆的东西(如果不把这个故事当悬疑故事,看起来其实还挺不错的) 不过我看的版本,中文字幕虽然有不错之处,但槽点更多……宛如2小时的英文翻译改错题(或者中文改错题) (最近总是喜欢吐槽翻译字幕,是因为对于外语片而言,字幕真的很重要,看了太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字幕组翻译作品,才发现高水平翻译对于电影观感的重要性) 我看的字幕版本有点过于专注翻译得更像是调侃的中文,例如把this didn't sound right翻译成"这听起来不科学",调侃有时候甚至过分到了抖机灵程度(刻意拿时下流行语找笑点,但感觉很诡异),例如"糊你一脸翔"或者"爹爹救我",这就过分了,十分影响观众对于人设和故事的判断 如果只看中文字幕,有时候会很难理解角色们到底想表达什么,例如"伯爵"很生气地问接送儿子上学的司机:"Do you remember the fruit?" 字幕翻译成"你记得那个水果吗"恐怕让人云里雾里,事实上前一句"伯爵"是在质问司机"送Rune(伯爵儿子)上学路上不允许谈公事,你还记得吗?!" 司机点了点头说记得,这时伯爵才提到水果的事儿(本意是他自己是个素食主义者,他认为自己儿子也应该素食,所以每天就蔬菜水果,而显然问出Do you remember the fruit是在指责司机忘了素食这回事儿,因为Rune和司机都不太认可"伯爵"的素食主义),所以翻译成"那你记得带水果了吗?!"更贴切 然后字幕里很多翻译错误,真的很不应该,因为好几处有括号解释一些背景知识方便观众理解,可见翻译态度是认真的 有些错误会让人以为直接谷歌翻译后复制粘贴,例如"伯爵"说"就像电视演的一样,there are shootings. The Wild West",字幕翻译成"有枪击狂野的西部"就不恰当了,The Wild West的每个词汇首字母大写意味着是专有名词,根据前半句,这里讲的可能是部电影或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因此翻译成"就像电视演的一样,枪击啊什么的,「狂野西部」" 再例如,"Twice they have tried to shoot him"翻译成"他们已经两个试图枪杀他了",把"两个"改成"两次"才对 好在中文字幕的槽点推着我去关注英文字幕,反而惊喜地发现看英文台词就能看出那种跟「冷血追击」一样的味道了:意识流,荒诞,暗含一些智慧,黑色幽默(我的第三个偏见是那些自我满足而外人很难懂的幽默风格都可以归为此类) 在一开头被授予优秀市民时的演讲,是不管美版还是挪威版都颇值得玩味的台词,都是男主Nils结合自己的铲雪车司机身份来聊人生 美版大概是"在一片苍茫中我们的人生面临着很多关于道路的选择,而我是自己开辟了正确且热爱的那一条"(我做了一定的改版,原版英文台词简单但富有哲理) 挪威版的英文字幕则写的是: "I'm just a man who keeps a strip of civilization open through the wilderness." 这句话也体现了语言之美,我的水平很难翻译出那种味道,大意是说"我只是个在蛮荒之地中维护一条狭长的文明之路的人"(铲雪车确实只是在雪地中开一条狭长的路) 而挪威版也提到了path(道路),结合了铲雪车的岗位和path,说的是: "When I was a kid I liked Indian books. And you can say I have become a kind of pathfinder. Even though I find the same path again and again." (尽管挪威版里这段演讲略微带过提到了印第安人,但电影里并没有出现印第安人,而美版里印度安人可算是大配角,放在美国新大陆背景下自然别有一番味道,仿佛是对挪威版的回应,当然了,美版确实也不太可能描写黑手党或者黑人帮派或者拉美毒贩,毕竟政治正确摆在那儿) (而挪威版里,跟"伯爵"对立的"老爹"是塞尔维亚帮派,也算是贴合欧洲的情况,只要不专门提维京人,就不会面临着只属于斯堪的纳维亚的政治正确和种族歧视的批评,nice choice) 不管美版还是挪威版,开头这个演讲都是故事的关键部分之一,因为它铺垫了故事中黑色幽默部分: 优秀市民转为冷血杀手,而即使是冷血杀手,他在当选优秀市民时说得话依然适用,他在复仇时确实也是在一次又一次地find the same path(挪威版),用着一样的方式(杀人然后扔瀑布里),只不过他的复仇是不是a right path(美版),是不是为人类文明开了一条狭长的路,就很值得玩味了 挪威版里演复仇老父亲的演员是个温文尔雅的人,因此他的复仇行为有一种戏剧化的反差,而美版因为是林叔出演(Liam Neeson,详见各种"xx营救"系列),如果常看他的电影,他一出现就会让人产生第一印象:哦?退休老特工?不顾一切救自己的孩子?很能打? 而挪威版为了回应温文尔雅的复仇,还是让暴力变得不那么像动作片,是,老父亲是很能打,但所采用的方式是掐死他们,或者直接上拳头,而且打完后累得喘粗气 情节上,两个版本就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了,最大的改变应该是美版的"老爹"是印第安人,而挪威版是塞尔维亚人 而美版里让人印象深刻的20美元放在生殖器的桥段,在挪威版没有 刺客在美版是个两边通吃的黑人,在挪威版变成了个华人……再怎么看,很少把亚洲人放在刺客的位置上的……然后去"伯爵"那儿按门铃时,小哥还被开门的人调侃了一下,"我们没点寿司啊","伯爵"也顺便吐槽说"我知道中国人就是亚洲的犹太人,太会做生意" 让我惊讶的是,挪威版居然把"伯爵"最重要的两个手下(老司机和小司机)塑造成男同,而且还有吻戏…………不过是为了铺垫老司机的背叛(小司机被当替罪羊杀死),倒也有情节上的合理性,不然美版里老司机突然背叛,显得不太合理 而且,Nils弟弟真的有癌症吗,挪威版里他对"伯爵"说的是"I have cancer in my ass. I shit on you." 听起来更像是气话,在美版里他直接说自己有癌症所以爱咋咋地 在美版里,我看到最后Nils和"老爹"坐在铲雪车上,从用枪指着对方一直到最后都没说话,于是让人很难琢磨到底是为什么,挪威版给出了一定的"原因" 在挪威版里,"老爹"的挪威语和英语都很差,时不时还得有人翻译,所以他跳上铲雪车避开警察,跟Nils没说话,倒是完全可以理解了,Nils仿佛知道他也是外国人,也是为了儿子的死,所以两个老父亲(也是两个需要回避警察的杀人犯)沉默不语甚至有点安逸地坐在铲雪车上,边工作边看日出 美版给每个黑帮小人物取了个外号,倒是另一种调侃,挪威版只有部分人有昵称,有意思的是,Nils弟弟在两个版本外号都是Wingman 不得不提一下,不管是美版还是挪威版,政治和社会讽刺都是片中一些随地穿插的点,只是分别基于本国(或者本洲的背景),仿佛这是欧美电影的惯用手法(或者必要手法),尤其如果奔着国际电影节去,更加需要 挪威版里把老父亲Nils设定成移民挪威的瑞典人,借此讨论了挪威的移民问题(通过邻居之口),"伯爵"前妻是个丹麦人,仿佛有一种挪威成了北欧人聚居地的感觉 有人甚至说,导演专门讽刺了挪威处于全球幸福感排行榜前列,缩小后却是家庭关系疏离(Nils夫妇,"伯爵"夫妇) 我留意到的是只要处于情节间歇期(例如黑帮闷等待"干活儿"时,或者普通人处于正常状态时),几乎就有关于政治和社会的讨论 - We are good at minding our own business. (其实Nils是想吐槽"你丫别哔哔了,瑞典移民过来的又怎样,要你管") - If all had that attitude, we couldn't have a democracy. (邻居是在吐槽大家只想着自己却没有社会责任心) - 我们为什么要忍受这么大的暴雪? - 你只能在阳光和福利中选一个,你看那些热带国家个地区,有阳光,但福利差,而且很快完蛋了,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南非,美国加州,都要完犊子了 还有一长段讲挪威的监狱,说在里面工作还会发工资,然后吃得好,狱警友善,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强迫捡肥皂事件,等等,仿佛是在隐隐地问:你们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养社会败类?这就是高福利国家? 顺便说一句,挪威版的"伯爵"像马尔福,美版里像权游的萝卜(以至于我甚至有点原谅他的madness了),有趣的对比是,挪威版让人觉得"伯爵"是个疯狂的可怜虫,而美版里仿佛他罪该万死

     短评

    滿足普通人意淫的「以暴易暴」+「父子/人性」的情感道德線 + 北歐風光,實在是一種再包裝後的類型片輸出。

    8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无论多么爆米花的商业电影题材(儿子意外父亲复仇黑帮),北欧人民都能拍得这么indie这么文艺这么小清新。各种黑各种政治不正确各种黑色幽默,你说一个瑞典铲雪的搬到挪威算个什么移民啊?#不是太懂北欧人民这种一本正经得暴力黑色幽默,其实还颇有趣味的玩法#

    11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三个父亲为了儿子而杀戮的故事,极寒冷冽的环境中,最后俩丧子复仇的老头开着铲雪车,搅碎了滑翔伞,逃离。

    16分钟前
    • Carf
    • 推荐

    挺好看的,评分才六点多。

    19分钟前
    • sam
    • 推荐

    演员和场景全都换成日本,看起来也不唐突!

    23分钟前
    • 人形大叔正太心
    • 推荐

    8.0/10 分。初看,蓝光。本来以为是热血动作片,结果猝不及防呀,变冰天雪地的黑色幽默片了。。。北欧的风景、房屋的设计,室内的装修,大大的好评。。。“阳光和福利,不可兼得。”。。美国翻拍的《冷血追击》刚看完,比较差。。。

    25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巨大的白色屏障覆盖掉暴力的红色,漫漫雪海透着一股冷酷和黑色幽默

    27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推荐

    最后滑翔伞上的人掉下来被搅碎 变成喷起的绿色雪雾是怎么回事 北欧人逻辑太难理解了 被杀的儿子跟男主的父子关系是怎样片中也没有交代 男主杀人也太畅通无阻了 都不知道他过去是什么来头的 杀了一群人自己连个伤都没受 笑点频繁 全景自然风光惊人

    32分钟前
    • 较差

    喜欢配乐,开头在银黑的雪夜,有段配乐内心独白湿朗诵,太有感染力了。老爷爷的黑帮大佬角色超吸睛,一边吃牛排一边看着面前的尸体,教手下接电话的动作完全是偶像范儿。

    36分钟前
    • 小小农
    • 推荐

    配乐

    37分钟前
    • pipboy
    • 推荐

    片中吐槽中国人就像“亚洲的犹太人”,就绰号叫“中国人”的塞尔维亚黑手党杀手都狡猾世故只认钱靠不住。这片子骨子里就是西部片,只是把西部片的场景置换成了冰雪覆盖的北欧,以暴制暴蛮荒暴力的故事逻辑非常的西部,中间还夹杂着各种基情和幽默的喜剧元素,神经质单线条很欢乐。★★★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白雪皑皑里的冷峻暴力,黑色幽默中的少许伤感。

    4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原来教授离开雷神后,他的平行宇宙故事发生在连姆大叔的《冷血追击》,风景好评!

    50分钟前
    • 夜神月的猫
    • 还行

    三条故事线、冷幽默冷吐槽、干脆利索的复仇、黑屏十字架数人头。秃粑粑越老越喜欢啊!惊喜一红胡子野人!惊喜二元首爷爷!小男孩和他爹很漂亮,算惊喜三么?

    53分钟前
    • 古始渐中上更全
    • 力荐

    很典型的北欧犯罪片风格,清冷的黑色幽默,利索的暴力场面,还有很多情节上的留白空间。冰天雪地真的是很合适犯罪的地方~

    58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挪威的监狱好极了,一人一大间房,吃得好玩得好,还不用捡肥皂”;“这是努力出来的高福利社会,而热带国家伸手够一下就有水果,看你要要水果还是福利了”。笑点频频的段子,加上一桩桩杀人任务完成后的路德教和东正教十字架,让整部电影轻松而欢乐。

    1小时前
    • seamouse
    • 推荐

    复仇主题 并没有走常见的暴力血腥路线 整个报复过程近乎恶搞 每死一个人都黑屏送上死者姓名和一个十字架 且根据不同的教派十字架的式样也不相同 荒诞的喜感扑面而来 正如北欧的皑皑白雪 慢步调地 不动声色地玩出异常高冷的黑色幽默

    1小时前
    • 浅11浅
    • 推荐

    可以一看,音乐不错,风景很好,故事还行,前提是一定要找个靠谱的字幕。忠告:如果看到片头显示字幕是“贾宝玉”翻的,建议换个字幕再看。当然可以继续看,这只是我受难后的忠告。

    1小时前
    • 陈哈
    • 还行

    我靠那不是元首么

    1小时前
    • DirtyCAT
    • 推荐

    不得不说北欧的片子跟他们的生活一样缓慢却不失高雅,配乐也很棒。儿死父寻仇的题材尽管不算新鲜,这狂暴父亲却让人又爱又怕,片中每死一个人就出现一次十字架也是亮点。男主是在挪威开扫雪车的瑞典人,刚被评为最佳市民却得到儿子吸毒过量惨死的噩耗,他坚信儿子非瘾君子决定寻找凶手,接连找到知情人也就是毒枭手下并枪杀了他们扔到瀑布喂鱼。毒枭有钱有势开始没在意后来有危机感顺藤摸瓜杀了男主弟弟。男主绑架毒枭儿子,双方激战毒枭被干掉。。。

    1小时前
    • 秀才Bui出门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